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南部,由丹霞路、翡翠路、環湖路環繞,東鄰錦繡大道商業區,北依合肥大學城公共建設區和新建的合肥政務區,西傍翡翠湖公園。國內著名建築設計單位充分利用翡翠湖校區的自然地形特點,從生態谷、教學樓、圖書館到學生綜合活動中心、生活區、體育館及整體設計都充分地去體現高校特有的個性環境理念和綠色文化內涵,使它成為現代化修身進學之聖地,人倫道德桐林盛,理學文章碧水幽。

基本信息

新區規劃

人倫道德桐林盛,理學文章碧水幽。融匯徽州文化與自然風景為一體,追求徽派建築和現代建築手法相統一,展示生態環境、白牆灰瓦、庭院式建築群有機鑲嵌風貌,構成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的科技、人文、環保和諧統一的特色規劃,體現現代大學校園的時代精神。

規劃理念

受傳統徽州文化的啟發,在徽州文化與優美絢麗的自然風景有機相結合的環境中,引入生態谷概念,使人、建築、自然風景達成一種和諧關係,實現人工自然良性循環,建造理性與感性交織迭合的現代大學校園。[1]

規劃結構

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根據東、西兩側高、中間低的自然地形,並強化這一特點,將中間狹谷地帶作為生態谷,形成整個校園的感性空間。生態谷由中心邊緣延伸,滲透於整個大學校園的各個功能塊中,產生一個生態校園
生態谷形成了整個校園規劃中的自然生態系統。垂直於生態谷,連線谷的東、西高地,是一條理性軸貫穿於校園的主教學區和實驗區,是新校區發展標誌。理性軸像一座橋樑,把各學院、各專業融會貫通,這正符合現代大學發展模式,體現了新校區各學科間的相互參透,相互發展的態勢
由理性軸順延地勢延伸出次級科技軸,通過層層滲透形成了有序的機理,構成了各學科之間的交流空間,體現了社會對未來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單一的。
理性軸及其附屬的科技軸,組成了校園規劃中的人工互動系統
感性-->生態谷-->生態軸-->感性的交流空間
理性-->理性軸-->科技軸-->理性的交流空間。

功能分區

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依據自然地勢與新校區校園功能的要求,把新校區按功能規劃分成幾個組塊
生態谷:位於整個校園的核心位置,運用綠化、水系、廣場,作為生態谷的基本元素,對外開放,建築群體環繞生態谷布置,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應。教學區:在生態谷東、西兩側的地勢高地上,布置教學區,並通過跨越生態谷的平台相連線;主教學樓在核心區制高點的山丘上,西臨生態谷,順山勢走向,呈分級布置;主廣場位於教學區的核心位置,成為控制整個教學區建築群的中心。教學樓建築向四周環境開敞,使優美的山水環境滲透入教學樓中,建築設計上強調了傳統意向與現代精神相結合。
實驗區:除了小型實驗室結合整個教學區布置,在校園東側靠近翡翠路一帶,規劃科技園區,布置大型實驗場區及其附屬用房。
圖書館:位於校園南主軸線的開端,處於東、西教學區之間,形成了主大門入口廣場視覺交點,與教學主樓遙相呼應,環抱生態谷,書聲溢谷,如詩如畫。
校大門:位於校園南端,面向錦繡大道,是標誌性建築,雄偉壯觀,體現了合肥工業大學的文化與歷史,給人一種謙虛謹慎的感覺。
學生宿舍區:位於校園西北端,靠近校園北路口,便於交通,且與未來發展的大學城相結合,共用配套設施和生活設施,設計為白牆灰瓦坡形頂,遙望翡翠湖,形成一種小橋流水、曲徑通幽的學習生活舒適、優雅的環境景象。
體育活動區:位於校園的東北端,設計有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和大型網狀體育館,有足夠的體育活動場所。
各功能區充分考慮了新校區建設的可實施性及學校發展的靈活性,規劃具有彈性發展模式,可按近期、中期、遠期規劃實施。一期可形成新區校園的相對獨立完整性,二期形成新區校園的規模,遠期預留有新區校園可持續發展空間。

校園交通

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新校區分別設立五個交通大門,其中主大門設在錦繡大道與翡翠路交匯處,為新區的禮儀性大門,標誌性建築之一;北大門是新區功能性大門,設在丹霞路上,面向大學城商業中心。
環繞校園東、西兩側教學區,分別形成了一個圓形道路和一個橢圓形道路,這兩條閉合的道路,有效地解決了核心區的交通問題,避免了車輛行人穿過生態谷,保持了一片學習、生活的淨土。此外,順應自然地勢,規劃了一條外環的車行道路,將兩個教學區及中間生態谷圍繞在中心,有效地解決了人的活動和車行道路的矛盾

綠化與景觀

綠化、水系集中在生態谷分布,構成校園中心綠地,改善整個校園的氣候環境,生態谷向南開敞,向北略為封閉,形成了一個冬暖夏涼的谷地。生態谷的小氣候,影響著整個周圍的建築群,使整個新校區每個角落都能從生態谷中受益、共享。
綠化採用分層布置,由生態谷延伸出綠軸,到達校園各功能區,由各功能區綠地到達各樓群內部綠地,使整個新區校園鑲嵌在如花似錦的綠色原野之中。
綠地、水系、樓群建築創造了新校區的良好視覺景觀,形成視線走廊,使景觀具有遞進的層次性和向心的格局。產生了一種由內向外放射、由外向內收斂、其妙無比的自然景觀。

開幕現場

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面對高等教育前所未的機遇與挑戰,為了主動適應二十一世紀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合肥工業大學制定了跨越式發展戰略目標。根據校“十五”發展計畫,本著“社會有需求,招生有計畫,辦學有條件,質量有保證”的要求,學校將在近五年內致力於
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結構,提高辦學質量,預計到2005年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將達到25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將超過4000人。辦學規模的擴大,使現有南北校區的容量遠遠滿足不了要求,為此,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審時度勢,於2000年10月提出購置新校區的宏偉計畫;
2000年11月,校黨委書記朱新民、校長陳心昭、副校長楊善林、梁金喜赴教育部作了專題匯報;2000年12月,學校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十五”發展計畫提請五屆一次教代會審議,會上廣泛徵求了教職工代表的意見,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最後獲得表決通過;在經過這樣一個反覆醞釀、充分聽取意見和科學論證過程的基礎上,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果斷作出了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城建設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翡翠湖校區)的重大決策。2001年4月8日,學校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定征地契約。新校區占地面積1500畝,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南部,坐落在風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環湖路、翡翠路環抱,呈“心”形;東臨錦繡大邊商業區,北倚大學城公共建設區,西傍翡翠湖公園,處在合肥大學城的中心位置。
4月底,學校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高速度”的要求,邀請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深圳設計總院參與新校區規劃設計方案招標,經過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單德啟教授等一批國內著名專家評審,最終確定華南理工大學方案中標;在華南理工大學何靜堂院士親自主持下,方案經過多次修改,最終在7月底由學校黨政聯席會議確定新校區規劃方案。方案充分利用了翡翠湖校區的自然地形特點,將中間的低谷地帶設計為生態谷,谷里流水潺潺,綠樹掩映,如詩如畫。高雅優美的校園環境,體現了高校特有的個性環境理念和綠色文化內涵。人倫道德桐林盛,理學文章碧水幽。生態谷與校區的圖書館、教學樓、學生綜合活動中心等標誌性建築,共同構成合肥大學城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思路,大手筆,大發展,合肥工業大學建設新校區,這是立足學校實際,前瞻學校未來,主動適應高教事業大發展的客觀需要,緊緊抓住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良好機遇,積極拓展發展空間,穩步擴大辦學規模,努力實現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實現合肥工業大學“爭先進位快發展”總體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學校黨政領導和全體師生員工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足的成果,凝心聚力、集思廣益的結晶,充分體現了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特點。隨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合肥、帶全省”進一加快合肥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新的戰略部署、合肥市政府籌建合肥大學城和合肥政務文化新區正式啟動等,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翡翠湖校區)四周將形成合肥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合肥大學城暨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翡翠湖校區)隆重奠基
2001年11月18日,天高氣爽。位於合肥經濟開發區的新校區(翡翠湖校區)彩旗招展,藍天下12隻巨大的氣球下懸掛的巨幅標語迎風飄揚,在寬大的主席台紫紅色天幕上“合肥大學城暨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翡翠湖校區)奠基典禮”兩行大字分外醒目。
上午9時許,安徽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方兆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車俊,省人大副主任蘇平凡,副省長蔣作君,省政協副主席岳書倉,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合肥市市長郭萬清以及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在肥高校、金融界等有關領導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由我校黨委書記朱新民、校長陳心昭等陪同健步登上主席台。
9時20分,校黨委書記朱新民宣布:合肥大學城暨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翡翠湖校區)奠基典禮開始。
全國人大常委、省政協副主席、我校校長陳心昭首先發表講話。他說,合肥工業大學作為在皖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在推進科教興市和科教興皖中應有更大的作為,發揮更大的作用。建設新校區,既是我校擴大辦學規模的需要,又有利於進一步發揮我校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作用。他在講話中向關心、支持我校新校區建設的各級領導和為新校區建設付出辛勤勞動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陳校長滿懷信心的說,有省市領導和各部門的高度重視,有開發區同仁的通力合作,有廣大農民朋友的熱情支持,有參與新校區建設的工人朋友們的苦幹實幹,有我們工大人加快發展的強烈願望和紮實工作,在不久的將來一個高標準、現代化的新校區將出現在美麗的翡翠湖畔。
安徽省副省長蔣作君、安徽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合肥市市長郭萬清、合肥經濟開發區主任杜平太等分別在典禮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們在講話中對我校新校區開工建設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並祝願合肥工業大學今後在科教興市、科教興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隨後,安徽省、合肥市和我校領導走下主席台,為我校新校區奠基培土。此時,軍樂高奏、鞭炮齊鳴、禮花怒放,典禮在一片歡樂氣氛中圓滿結束。
我校領導徐惠鵬慶承松劉光復楊善林、陳朝陽、韓江洪、梁金喜出席了奠基典禮並在主席台就座。全校師生代表600餘人和有關建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奠基典禮。
新校區建設,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嚴格程式,規範運作,以確保建設的質量和進度。現規劃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2001年11月開工建設學生食堂、宿舍和教學樓等教學基礎設施及學生生活設施,計畫2002年9月前一期工程竣工。生態谷、圖書館、學生綜合活動中心和體育設施等二期工程建設將於2002年春節前後破土動工。“十五”期間將把翡翠湖校區建成容納14000名一、二年級本科生的教育基地。另外,新校區還為學校的長遠發展預留了充分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作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的合肥工業大學率先啟動新校區建設.必將為合肥大學城建設起到開拓、示範作用,對推進安徽省“加快發展、富民強省”戰略和努力打造“學在合肥”的城市品牌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領導講話

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起好示範作用,推進大學城建設——安徽省副省長蔣作君
為加快合肥現代化大城市建設和富民強省作貢獻——全國人大常委合肥工業大學校長陳心昭
為大學城的成功啟動做出新的貢獻——合肥市市長郭萬清
我省教育發展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安徽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
提高服務質量做好服務打造出“學在合肥”的城市品牌——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杜平太
新校區(翡翠湖校區)奠基典禮特邀領導和嘉賓
中共安徽省委副書記、安徽省政協主席——方兆樣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車俊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蘇平凡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蔣作君
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岳書倉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坦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
安徽省建設廳廳長——謝志平
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胡玉賢
安徽省發展計畫委員會副主任——陳啟濤
安以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宏
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長——郭萬清
合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鄒淦泉
合肥市政協主席——李培垣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雪平
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王廣
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邵國培
安徽大學副校長——藍希傑
安徽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有朝
醫科大學副校長——江敏
安徽中醫學院副院長——卞國忠
安聯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洪祥生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欽波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方向明
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姜貴
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長——朱文信
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長——王曉昕
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長 ——甘能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