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直屬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始建於1980年,是一所以培養社會緊缺的技師、高級技工等高技能人才為主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也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最早批准設立的技師學院。

基本信息

山東技師學院學校簡介

山東技師學院直屬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始建於1980年,是一所以培養社會緊缺的技師、高級技工等高技能人才為主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14年,根據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高等職業教育與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教職發【2013】3號)要求,經研究,決定從2014年起組織開展山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和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工作。山東技師學院與山東職業學院作為首批合作培養試點院校,實施“統招高職(大專)+技師”雙證培養教育模式。
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有數控加工、機加工、汽車檢測與維修、焊接、電氣、印刷、服裝、電子商務、生物技術等十幾個現代化實訓中心,擁有滿足各專業教學需要的一體化教室76個,實訓總面積30000餘平方米、設備總價值4000餘萬元,另建有校外實訓基地60多個。運動場面積35000餘平方米,建有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網球等教學、比賽場地和塑膠跑道等體育設施。大學生餐廳、超市等生活服務設施齊備。

學院概況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學院坐落在美麗的泉城山東省省會 濟南市,現有新老兩個校區,總占地1600餘畝,建築面積225000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6000餘人。設有機械工程系、信息科學系、 電氣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藝美術系、現代服務與管理系等6個教學系,開設數控加工技術、模具製造與維修、機械製造與加工工藝、計算機軟體工程、多媒體技術與平面設計、 印刷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電氣技術、機電一體化、現代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電氣技術、 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會展策劃與管理、生物生化製藥等31個專業。設有省級職業技能鑑定所,開展職業技能鑑定工作。

現有教職工55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386人,兼任教師75人,具有高級以上職稱或高技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272人,碩士以上學位人員17人,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獲獎的教師33人(其中省級16人,國家級17人),省級技術能手11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山東省青年崗位能手1人,山東省“勞動之星”1人,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為主承擔各專業學科建設、課題研究、課題攻關任務的學科帶頭人隊伍和以專業技術能手為主承擔一體化教學任務的骨幹教師隊伍。另有外聘教師300餘人,並聘任全國勞動模範、中華技能大獎得主、“金牌工人”許振超等38名山東省首席技師擔任客座教授和實習指導教師。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有數控加工、機加工、汽車檢測與維修、 焊接、電氣、印刷、服裝、電子商務、生物技術等十幾個現代化實訓中心,擁有滿足各專業教學需要的一體化教室76個,實訓總面積30000餘平方米、設備總價值3200餘萬元,另建有校外實訓基地40多個。校園信息化建設在同類院校中居領先地位,建成了千兆主幹進校園、百兆寬頻到桌面的綜合校園網。運動場面積35000餘平方米,建有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網球等教學、比賽場地和塑膠跑道等體育設施。大學生餐廳、 超市等生活服務設施齊備。

將嚴格管理和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相結合,建立了科學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和院系兩級管理體制。兩個校區實行全天智慧型監控管理。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設有大學生藝術團等30多個學生社團組織,積極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人文修養。建有完善的獎助學金制度和勤工助學體系,以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和資助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為適應高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積極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不斷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努力,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近幾年來,我院師生先後在第二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山東省選拔賽、第十屆中國“華東大獎”大賽、山東省方正杯首屆排版技能大賽、山東省計算機技術技能大賽、山東省2007勞動之星技能大賽、濟南市首屆技能大賽等國家、省、市三級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第二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我院學生選手分別獲得單項第三名、第七名、第十名的好成績,教師選手分別獲得單項第八名、第十九名、第二十名的好成績,創造了山東省參加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以來的最好成績。近三年來,學院先後培養畢業生12000餘人,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和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一體化”教師隊伍,其中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享受山東省和濟南市頒發政府津貼專家10人,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教師101人次,全國技術能手8人,省級和市級技術能手21人,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6人,省級以上獲獎教師101人次,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7人,碩士及博士學位人員55人。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為主承擔各專業學科建設、課題研究、課題攻關任務的專業帶頭人隊伍和以專業技術能手為主承擔一體化教學任務的骨幹教師隊伍。另有外聘教師300餘人,並聘任全國勞動模範、中華技能大獎得主、“金牌工人”許振超等142名山東省首席技師擔任客座教授和實習指導教師。

歷史沿革

初建階段(1980年5月~1985年7月)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1980年5月,經山東省計畫委員會批准,建立山東省一輕工業技工學校,辦學經費由省財政列支,當年招收鉗工、電鍍兩個專業80名學生;1981年4月,經山東省計畫委員會批准,增設濟南市輕工業學校,由濟南市一輕局主管,辦學經費自籌,當年招收輕工機械、 日用化工兩個專業80名學生。從此,學校由山東省一輕工業廳、濟南市一輕工業局共管,一套班子、兩所學校、兩個辦學層次。

到1985年7月,學校淨資產18.9萬元,校舍面積2000平方米,教職工52名,在校生201人。

奠基階段(1985年8月~1992年12月)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1985年,學校在燕子山東麓征地32.1畝,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奠基。由於資金緊張,最初的校舍只是兩排簡易的平房,一排用作辦公和教研室,一排用作教室,學生宿舍則借用周邊農村的民房。1986年,學校建成了2404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樓(現燕山校區1、2號教工宿舍樓),改善了教職工的生活條件。1990 年9月,3660平方米的教學樓(現燕山校區實訓樓)落成投入使用。

這個時期,因濟南市輕工業學校沒有辦學經費,學校只能招收委培生(收取委培費)來維持辦學。為了擴大辦學規模,籌措辦學資金,學校根據當時輕工企業急缺技術人員的狀況,積極開拓辦學路子。先後與齊河縣造紙廠、新疆阿勒泰市造紙廠聯合辦學,為鄄城縣印刷廠、蘭陵酒廠、長清縣鄉鎮企業局等單位定向委培學生,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由於學校辦學條件較差,這期間流失了許多教師。

到1992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32.1畝,校舍面積0.71萬平方米,淨資產261萬元,教職工79名,在校生410人,基本的辦學條件逐漸形成。

發展階段(1993年1月~2000年11月)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1993年,學校歸山東省一輕工業廳直屬管理,更名為山東省輕工業技工學校(原濟南市輕工業學校歸濟南市教委管理)。從此,學校翻開了發展史上新的一頁,步入了發展時期。1994年,學校爭取到技校可以招收農業戶口的學生收取學費的政策,新增兩年學制的陶采機電專業,當年招收農業戶口學生40人。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該專業的招生人數逐年增加,到1998年該專業在校生達到550人,為學校積累了一定的發展資金。1996年,以 彭學正為校長的領導集體決定,借學校西鄰濟南軍區工程維護大隊營房被濟南市二環東路施工拆除2/3之機,與濟南軍區聯勤部領導接洽購買該院落事宜,並指派賽序臬、田文太二同志與部隊領導接洽。因部隊地產的處理需由總後勤部批准,運作起來十分困難,經近一年的艱苦商談,在濟南軍區聯勤部的協調下終於達成一致,學校以32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11.97畝的院落及2315平方米的地面建築。從此,學校正門沿外環路開通,校園面貌煥然一新。1997年到2000年,學校又先後征地1.7畝,自籌資金建起了學生餐廳、學生公寓樓(現燕山校區1號學生公寓)、教學樓(現燕山校區綜合教學樓)、3號教工宿舍樓等基礎設施,建成了鉗工實訓室、機車維修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變頻器與可程式序控制實訓室、化學實驗室、發酵實驗室、紙張檢驗實訓室、微機室等一批實驗實訓室,建成了綜合校園網並使校園網內的所有計算機通過租用廣電的數據專線登錄網際網路。

經過八年的不懈努力,全校師生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學校在基礎設施、生活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都擁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學條件、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在聯合辦學和招生就業方面,採取積極地“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不斷拓展實習基地和生源基地,學生的當年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5%以上,學校的辦學水平有了較大提升。1998年通過了省部級重點技校評估,1998年、199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省直文明先進單位,自1995年起連續5年被評為省一輕廳先進單位。

到2000年11月,學校占地面積45.74畝,校舍面積37053平方米,淨資產3247萬元,教職工106名, 在校生1652人,至此,辦學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過渡階段(2000年12月~2003年6月)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2000年12 月,隨著山東省一輕工業廳改為山東省輕工業總會,不再具有管理教育的職能,學校遂由山東省輕工業總會歸屬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直屬管理,根據魯政字〔2000〕338號檔案,與山東技術學院合併組建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我院為東校區,增加了高職教育,提升了辦學層次,為進一步的發展積累了經驗。2000年,學院徵用土地9.1畝,另租用土地50畝。2002年,新建學生公寓(現燕山校區2號學生公寓),建成了製版、排版、電腦 圖文處理、電子商務等實訓室,修建籃球場、300米田徑運動場、網球場等體育運動場所及設施。設立了社區醫療服務站,配備了常用醫療設備,對師生的醫療保健和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隨著辦學條件的進一步完善和辦學層次的提高,學院注重教學管理工作,堅持“以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辦學模式,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的思想,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目標,從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入手,加強了各教學環節的管理力度。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學院堅持以教育為主、以鼓勵為主、以表揚為主,突出一個“嚴”字,貫徹一個“情”字的學生管理宗旨,以育人為本,抓好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陶冶學生情操,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到2003年6月,學校占地面積54.85畝,另租用土地50畝,校舍面積45183平方米,淨資產4270萬元,教職工131名,在校生3697人,為申辦技師學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校區建設階段(2003年7月~2005年8月 )

2003年春節前,學院在中共山東省委擴大工作會議和魯政發〔2002〕66號檔案《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的推動下,乘“科教興魯,人才強魯”戰略和加快建設製造業強省的東風,認真分析了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政策的強勢推動,決定搶抓機遇,解放思想,幹事創業,促進學院跨越式發展。王九府院長、彭學正書記帶領全院教職工與時俱進,登高望遠,審時度勢,在沒有任何建設資金的情況下,以超乎尋常的膽略和智慧,做出決策:選址建設新校區,解除校園狹小的瓶頸制約,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擴大辦學規模,調整專業結構和生源結構,提高辦學水平,增強學院綜合競爭實力。這個決策標誌著學院第二次創業的開始,也標誌著學院從此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學院發展史由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2003年春節後,王九府院長、彭學正書記親自帶領田文太、鞠成民等同志在濟南周邊選址,先後考察港溝、彩石、大正等地,均因條件不具備而未形成現實。2003年7月下旬,學院在章丘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的鼓舞下,來章丘大學園區選址,經緊張、有序、高效率的日夜談判,僅用一周時間雙方即達成一致。

2003年8月3日,學院與章丘市人民政府在明水開發區新聞中心簽訂征地協定,在章丘大學園區征地1076畝建設新校區,另租用周圍山坡地430餘畝。使新校區校園面積達到1500畝。按照超前定位、瞄準國內一流辦學目標的原則,確定了新校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建設方針。學院委託原同濟大學林李規劃研究所所長現復旦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新軍博士主持新校區的規劃設計工作。規劃體現了依山而建,融科學性、實用性、現代性於一體及生態型、公園型校園的要求,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及社會各界的稱讚。

2003年9月,由田文太任總指揮的新校區建設指揮部成立並立即開赴駐地開展工作,著重協調當地關係、辦理建設手續、招投標及水、電、臨時施工道路、圍牆建設等開工前準備工作。2004年5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14個單體工程,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與此同時,道路、管網、運動場、水井、儲水池、暖氣工程、綠化美化校園、人工湖工程等同時展開。新校區共有大小建築隊伍43個,建築工人達4260人。

新校區跨兩個鄉三個自然村,建築環境極其複雜,協調難度無以言表,建設初期部分村民認識不夠,曾一度採用過激方式阻撓施工,指揮部全體成員則識大體,顧大局,風雨同舟,無怨無悔地日夜拼搏在建設工地上。
2004年以來,因國家加大土地保護政策力度,使得新校區各項建設手續的批辦遇到極大的困難。學院領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大協調力度,爭取邊建設,邊辦手續的政策,保證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和驗收。

新校區建設自始至終都伴隨著資金嚴重短缺這個最大的困難。加之國家2004年以後控制對高校貸款,各銀行都採取了惜貸政策。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一是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領導和各有關處室給了我們極大的支持;二是學院主要領導超常思維,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三是採取銀行貸款、向教職工借款、利用職工住房公積金貸款、職工房產抵押貸款等手段籌集資金,全體教職工同心同德,一呼百應,竭盡全力支持新校區建設。在國家沒投一分錢的情況下從一片荒涼的曠野,到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與時代氣息的新校區崛起,僅用了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既體現了建設的高速度,又保證了工程的高質量,主體優良率達到90%以上,國際交流中心、學生餐廳、2號教學樓工程被濟南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評定為“精品工程”。2005年5月26日,機械系654名學生入駐新校區;8月,新校區一期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

新校區的建設,歷盡千難萬阻,新校區建設指揮部的同志堅持抓質量、抓安全、抓進度、抓隊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不敢稍有懈怠。王九府院長、彭學正書記經常到一線督戰、指揮。2005年5月下旬至9月上旬,王院長、彭書記與田文太、彭繼成、李培智、王霞、賽序臬、許教伍等領導集體一道帶領全體中層幹部和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吃住在新校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風一身灰,分片包乾最困難工程,連續作戰,任陽光曬黑肌膚,任汗水濕透衣衫,沒有人叫苦喊累,沒有人怕難畏縮,確保了新校區的按時竣工。

新校區的建成,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省內外兄弟院校的關注和讚賞。這一卓越成就的取得,靠得是只爭朝夕、勵精圖治、勇於登攀、敢於超越的責任感和進取意識,體現了技師學院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克服困難的作風和幹勁,凝聚著全體教職工的心血和情懷。回顧新校區建設風雨兼程的日日夜夜,既有創業的艱辛,又有收穫的喜悅。至此,全體技師學院人已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正豪情滿懷地奔向更新、更高的目標。

跨越式發展階段(2005年9月~今)

山東技師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新校區的建成,為學院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5年9月全院近9000名師生搬遷到新校區。隨著辦學條件的完備,站在嶄新的發展平台上,學院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上來。進一步明確了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辦學方向和辦學定位,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和內部分配製度改革,確定了因事設崗,以崗擇人,按崗定酬的原則。對中層幹部以下各崗位實行了公開競聘、擇優上崗,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調動了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一批知識層次高、個人素質好、精力充沛的教師通過競聘,走上了中層幹部管理崗位。同時,在內部管理上,確立職責明確、層層負責、責權利相結合的分層管理模式,深化和提高學院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崗位考核及責任追究體系、教學檢查評估體系、科學管理體系和廉政建設體系,實現由外延發展為主到內涵發展為主的轉變。

在教學上,圍繞著培養技術技能型、複合技能型和智力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為核心,實行“一體化”教學模式,以課題化形式組織教學,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在技師培養過程中,實行分段教學,技能過程考核的辦法確保教學質量,並專門安排學生近一年的時間到企業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一步強化技能培訓,使學生掌握企業一線的最新技術,學到真正的絕技絕活。

為配合實施“一體化”教學,進一步加大實訓設施的投入。2005年投資1500萬元添置實訓教學設備,建成了數控、數控模擬、機加工、汽車維修、鉗焊等5座實訓中心和模擬室內布線(電工專業)、服裝CAD、服裝打板、印刷製版、電腦平面設計、PLC程式設計、家用電器、電工電子等“一體化”教室22個。

加強“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聘請山東省首席技師33名和濟南市首席技師10名擔任高級實習指導教師(客座教授)。面向全國招聘高技能人才,先後引進在國家和省級技能大賽中獲獎的高技能人才8名,具有大學本科學歷並在企業一線從事技術革新的技術能手和具有多年生產實踐經驗的工程師、高級工程師9人,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一體化”教師隊伍初步形成。

建設獨具特色的教材體系。鑒於目前技師培訓教材缺乏的狀況,依託各行業協會的人才優勢進行教材開發,成立各專業教材編寫小組,按照“一體化”教學的要求,根據不同階段的實訓課題編寫相應的教材和講義。
積極開展校企聯合辦學,建立和擴大實習教學基地。先後與山水集團簽訂定向培養協定,並成立山水教學基地;與海爾集團合作,成立山東技師學院海爾培訓中心;通過與海爾、晨鳴、力諾、東港、泉城製藥等企業聯姻,建立以山東家電、造紙、印刷、生物生化製藥等大企業集團為後盾的實習實訓教學基地。

積極開展國際間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與德國項目與服務管理公司簽訂“山東—德國三元制教育合作項目”協定,在中國首家引進先進的德國“三元制”職業教育模式。2006年5月,數控加工技術和現代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三元制”教育培訓班已經開班,209名學生接受“三元制”教育。

加強學生管理力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通過精心選拔、嚴格培養,建成一支思想過硬、綜合素質優良的專職學生輔導員隊伍,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和輔導員崗位考核辦法,加強學生的誠信和禮儀教育。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了覆蓋行政辦公樓、綜合教學樓、學生宿舍、教工宿舍的綜合校園網並通過千兆出口接入網際網路;創建學院院報、建設學院網站和網路辦公平台,設計學院標誌;完善學生生活、購物、活動、醫療、安全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機械工程系

數控加工技術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操作各種數控工具機及加工中心,具有機械製造基礎知
山東技師學院辦公樓
山東技師學院辦公樓
識與套用能力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能力,能進行數控編程、調試、維修及數控技術的現代化生產組織的技師、高技層次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液壓傳動、電工電子技術、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工具機、機械零件與設計、工具機電氣控制與PLC、機械製造工藝與夾具、數控技術與編程、伺服系統與數控檢測、計算機輔助製造CAM、數控工具機故障分析與維修、數控工藝等。

機械製造與加工工藝

培養目標 :培養熟練掌握各類工具機切削加工的理論知識和機械加工工藝,熟悉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的加工過程,電火花、線切割的加工方法,能進行複雜零件的切削加工,編制數控工具機的加工程式並加工零件的技師、高技層次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 :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電子技術、機構與機械零件、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數控技術、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金屬切削工具機、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製造工藝學、機械加工技能訓練、數控工具機加工技能訓練、相關工種技能訓練。
模具製造與維修
培養目標: 培養熟練掌握模具製造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模具設計、製造及調試維修的動手能力,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模具製造和安裝、調試及維修的實際問題。具有指導、管理生產能力的技師、高技層次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模具製造工藝學、衝壓模具工藝學、數控加工技術、數控編程、加工中心操作實訓、鉗工技能實訓、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材料力學、機械製圖等。

電焊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掌握焊接技術所必須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對各種金屬材料的電焊、氣焊、氣割工藝及操作方法達到中技層次的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機械製圖、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電焊工藝及技能訓練、氣焊工藝及技能訓練、氣割工藝及技能訓練、鉗工技能訓練等。

電氣工程系 

開設有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套用電子技術、電子產品製作與檢測、電纜等專業,並與澳柯瑪、寶世達多個單位合作辦學。包含技師、高級技工、四年一貫制高級技工等三個層次。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和套用電子技術等專業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可以申請取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專科學歷畢業證書。

汽車工程系

汽車工程系是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和理論分析能力協調統一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重視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而組建的。現有現代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三個專業,在校生人數1800餘人。我系致力於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造就了一支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專兼結合、技能精湛、理論實踐水平高超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27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本科以上學歷為15人,“雙師型”教師為11人,並聘請山東省內汽修行業多名首席技師擔任兼職教授。

工藝美術系

電腦圖文處理與製版專業、印刷工程專業行業情況與就業前景:據山東省印刷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省現有印刷企業15000餘家。其中濟南市有770家,企業在職人數3萬餘人。年產值30.5億元,“十一五”期間產值將達到60億元,今後5年企業在職人數增加近2 萬餘人,年均需求4000—5000人。濟南市為書刊印刷基地;青島市為包裝印刷基地。我校近幾年的畢業生在校實習期間大部分已被實習單位預定接收,就業率高達98%以上。

培養目標:電腦圖文處理與製版專業:培養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熟練掌握計算機圖文處理、排版與製版技術,能熟練運用圖形圖象軟體進行電腦創意、圖文混排、圖象處理、印版曬制等工作。具有解決圖文處理、製版、印刷等專業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印刷工程:培養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熟練掌握各種印刷設備的操作及維修技能,具備圖文設計、印版曬制、印刷機操作等能力的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電腦圖文處理與製版專業: Pagemaker排版、Freehand圖文處理、Photoshop圖象處理、計算機圖形處理、計算機圖形處理製版工藝、印刷工藝等。
印刷工程:印刷概論、印刷色彩、印刷工藝、印刷材料及適性、印刷設備、信息記錄材料及套用、圖象處理及製版工藝、數字印刷與直接製版、印後加工工藝等。

信息工程系

計算機軟體工程(省級名牌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掌握計算機編程軟體的理論方法和軟體工作中各階段的標準模板套用,具有良好的編碼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備軟體的程式代碼編寫和測試、軟體管理、升級維護等能力的技師層次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C++語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與套用、作業系統、VB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基礎、網路資料庫技術、網路軟體開發、JAVA語言、POWERBUILDER語言、軟體工程、編譯方法等。

網路與通信工程(市級名牌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掌握計算機網路通信技術和網路的組建與維護技術等基本理論,具備較強的計算機網路與通信處理的操作技能,具有網站建設和管理維護能力,網路綜合布線,區域網路設計和網路安全防範能力、通信設計能力的技師層次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計算機網路技術、交換機和路由器配置基礎、創建高級交換型網際網路、創建高級路由型網際網路、Dreamweaver網頁製作、ASP動態網站設計、網路綜合布線、網路管理與組網技術、網路安全與防火牆、WINDOWS NT、LINUX作業系統、移動通信、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網路搜尋引擎最佳化(SEO)等。
多媒體技術與平面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掌握現代信息管理和廣告專業的理論知識、熟練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套用技術、能在行政事業單位、企為、商業、廣告信息諮詢等行業從事信息管理、廣告策劃與設計、網頁製作、多媒體製作與傳播等工作的技師層次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C語言程式設計、資料庫原理與技術、信號與系統、廣告策劃及創意、多媒體技術與套用、多媒體工具AUTHORWARE、平面設計PHOTOSHOP、三維動畫設計3DMAX、MAYA、多媒體影視開發、視頻音頻的採集與處理、媒體流的分析與處理軟體工程等。

現代服務與管理系

連鎖經營管理

掌握主要技能:培養熟練掌握市場行銷的基本理論與實務,熟悉經濟、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識, 能熟練運用現代行銷管理的基本技能與方法,具備一定的行銷策劃和產品推銷能 力,能在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市場行銷的管理、策劃和諮詢等 實際工作的技師、高技高級套用型技能人才。
主幹課程:市場行銷理論與實務、管理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商務禮儀、商務談判、廣告 學、基礎會計、國際市場行銷、行銷管理學、經濟法、商品學基礎、消費者行為 學、公共關係學、市場調查與預測、電子商務、網路行銷與策劃、物流管理、營 銷診斷與策劃、行銷案例分析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在企事業市場行銷部門、市場調查公司、涉外商務機構及其 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行銷、策劃、市場調查與研究、進出口業務、服務推廣以及業 務代表、商務秘書等崗位工作。

現代物流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現代物流基本理論,具有管理學、商務和行銷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等基本知識,具備對現代物流系統進行策劃、行銷、管理的能力,能夠在物流公司、各類庫場、站埠、運輸站、貨運中心、國際國內物流企業、生產製造企業、商貿配送中心,各類連鎖超市、空港物流等單位,勝任倉儲管理、理貨業務、運輸業務、商務處理、報關業務、物料採購業務、計畫控制、產品行銷、物料配送等工作的知識技能型套用人才。技師畢業生經鑑定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物流師證書;高級技工畢業生經鑑定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助理物流師證書。
基礎課程:office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物流、會計學基礎、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物流商品學、物流學概論、物流英語、物流法律等課程。
核心技能:採購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配送與配送中心、連鎖經營管理、第三方物流、貨櫃運輸、ERP、超市物流、物流與供應鏈、物流企業會計、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設施與設備、物流信息系統管理、現代物流管理案例等課程。
拓展技能:市場行銷、國際貿易、國際物流、消費心理學、物流服務行銷等課程。
就業方向:主要在大型企業的物資管理部門、大型超市配送中心、貨物代理公司、外運公司、鐵路、公路等運輸部門從事物流管理和物流各環節的具體工作。如北京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濟南佳怡物流有限公司、濟南思瑞佳順物流有限公司、廣東寶供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佳吉快運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物流企業。

電子商務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運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從事商貿活動的知識技能型套用人才。該專業畢業生能夠在經濟管理部門、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網路軟體公司等單位,勝任網路行銷、市場行銷、商務網站規劃與設計、商務信息蒐集與管理、電子商務交易與結算、信息整合、商務方案構建與解決、市場調研分析預測等工作。技師畢業生經鑑定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電子商務師證書;高級技工畢業生經鑑定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助理電子商務師證書。
主幹課程:網站建設技能:網頁三劍客、Photoshop、商務網站規劃與建設、SQLserver資料庫、程式設計等課程。
商務技能: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市場行銷理論與實務、網路企業管理、電話行銷、資料庫行銷等。
綜合技能:網路行銷與策劃、電子商務綜合實訓、電子商務案例分析、電子商務物流等課程。
拓展技能:消費心理學、公共關係學、網路創業項目管理與實施、經濟學、會計學基礎、商務禮儀等課程。
就業方向:主要在政府機構、涉外經濟部門、涉外貿易企業、外資企業、物流公司、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公司及事業單位從事電子商務領域的技術管理與行銷工作。如浪潮、百度、阿里巴巴、淘寶、卓越、招商銀行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

商務會計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掌握財務會計相關知識與技能,具有經營管理、商務管理、計算機套用、稅務籌劃等能力,能夠在商務活動、經濟往來、流通企業、生產企業、諮詢服務業等單位,勝任出納、會計、稅務籌劃、財務管理、貿易往來等工作的知識技能型套用人才。畢業生經鑑定合格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技師畢業生經鑑定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理財規劃師證書;高級技工畢業生經鑑定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助理理財規劃師證書。
主幹課程會計技能: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基本技能、稅法、審計學等課程;
理財技能:財務管理、投資學、金融學、財政與金融、保險學等課程;
會計實操技能:電算化會計實務、票據結算實務、點鈔、會計綜合模擬實務、稅務籌劃實務、excel在會計中的套用等課程;拓展技能:市場行銷、經濟法、國際貿易、商務禮儀等課程。
就業方向:主要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財務會計和相關經濟管理工作。承擔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出納、收銀、稅務籌劃及相關經濟管理工作;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理財規劃及財務諮詢服務工作。

學院就業單位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青島高校軟控股份有限公司
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重工業有限公司
海爾集團
山東核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日照鋼鐵控股集團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
濟南市公共運輸總公司
淄博唐駿歐鈴汽車集團
濟南銀座汽貿集團
濟南市大友汽貿集團
浪潮齊魯軟體產業有限公司
山東遠通汽車貿易集團
濟南電視台欄目編輯組
山東富豪沃爾沃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山東移動濟南分公司
聯想集團濟南有限公司
大眾報業集團印刷有限公司
上海欣成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日報社山東印務中心
濟南海水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紅領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齊魯國際動漫網路公司
臨沂國人西服有限公司
半島都市報社印刷廠
臨沂金鑼集團
山東東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迪沙藥業集團
將軍集團濟南泉永印務有限公司
魯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白象食品有限公司
山東銀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濟南分公司
濟南變壓器集團
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
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濟南二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
特變電工魯能泰山電纜有限公司
山東九陽小家電有限公司
威海三角集團
齊魯製藥集團
海信集團
新華製藥有限公司
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啤酒(濟南)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
濟南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唐山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

聯繫方式

新校地址:

山東濟南市經十東路2號

郵編:250200 

燕山校區:山東濟南市二環東路7506號

郵編:25001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