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縣

黃安縣

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春,朝廷批准:割麻城縣太平、仙居兩鄉20里甲、黃陂縣灄源鄉8里甲、黃岡縣上中和鄉12里甲建縣,初名新安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麻城、黃岡、黃陂三縣析軒黃安縣。縣治設於原麻城縣姜家畈。以“地方安,生民安妥”之義得名,屬黃州府。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2年因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於此創建,改名紅安縣,素有“將軍縣”之稱,屬黃岡專區。1970年屬黃岡地區。1995年屬黃岡市。

基本信息

黃安縣

湖北省紅安縣的舊稱。紅安縣又稱將軍縣,原名黃安,位於鄂東北大別山南麓,鄰接河南省。面積178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43146畝。其中常用耕地面積516662畝,林地面積118萬畝。縣城距武漢80公里,距黃州130公里,京九京廣鐵路聯絡線從縣南穿過。

黃安縣由來

建國初期黃安地名郵戳建國初期黃安地名郵戳

黃安縣革命史跡

黃安革命軍突擊隊武裝起義 1916年,以秦文卿為首的辛亥革命同志會成員,為反抗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成立黃安革命突擊隊,並於5月24日在雲台山發動武裝起義,翌日晨一舉攻占縣城,繳獲各種槍械30餘條,炸彈100餘枚,沒收官署銀幣15000多元,釋放監獄在押人員300多人,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不久,突擊隊遭武裝鎮壓。

中國共產黨共青團組織在黃安建立 “五四”運動後,董必武在湖北傳播馬列主義,創建共產黨組織的同時,積極培養黃安旅漢讀書的進步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鄉傳播馬列主義,為在黃安建立黨、團組織奠定思想基礎。1923年冬,中共黃安工作組在武漢中學成立,董賢珏為負責人。1924年初,工作組回縣活動。1925年10月,中共黃安縣特別支部在縣城成立,董賢珏任書記。同年12月,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黃安縣特別支部,雷紹全任書記。1927年3月,中共黃安特支改稱中共黃安地方委員會,鄧用中任書記;4月又改名為中共黃安縣委員會,余文治任書記。同時成立共青團黃安縣委員會,劉建安任書記。是時,各區均派有黨團組織負責人,在全縣建立了統一的黨、團組織系統。

黃安縣黃安縣

黃麻起義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漢口召開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武裝起義的方針。會後,湖北省委擬定秋收暴動計畫。“八七”會議精神和省委的指示傳達到黃安、麻城後,兩縣縣委分別舉行會議,決定武裝暴動。10月下旬,省委派人到黃安七里坪,成立中共黃麻特委和鄂東革命委員會。11月3日,黃麻特委在七里坪文昌宮召開兩縣黨團活動分子會議,部署暴動前的準備工作,成立黃麻起義行動指揮部,潘忠汝任總指揮。11月13日,起義部隊誓師七里坪,午夜抵黃安城,經過激戰後生俘國民黨縣長賀守忠。14日凌晨縣城解放。18日,黃安縣農民政府宣告成立,曹學楷任主席。隨後建立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潘忠汝任總指揮。

創建鄂豫皖根據地 1927年12月5日,黃麻起義解放21天的黃安城被敵占領,革命軍突擊重圍,留少數人就地堅持鬥爭,大部分轉戰黃陂木蘭山、黃岡大崎山。1928年1月,鄂東軍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4月初返回黃麻。5月,黃安縣委和第七軍黨委召開清水塘會議,首次提出武裝割據的口號,決定開闢柴山堡地區,創建較穩固的立足點。10月,中共鄂東特委正式成立。12月,鄂東特委建議並創造性地把黃安、麻城、光山、商城、六安等縣劃為鄂豫皖特別區。1929年5月、11月,黨又領導商(城)南起義和六(安)、霍(山)起義,開闢豫東南、皖西根據地。1930年3月下旬,中央派遣郭述申、許繼慎等相繼到達鄂豫皖邊區。隨後,根據中央指示正式組建鄂豫皖邊特委和紅一軍前敵委員會。同年6月下旬,成立鄂豫皖邊特別區蘇維埃政府。不久,特別區蘇維埃政府遷入黃安北部,隨特委機關一道分別駐箭廠河、檀樹崗一帶。從此,鄂豫皖三塊根據地正式連成一片,黃安成了鄂豫皖根據地的中心區。

紅四方面軍在七里坪成立 1931年1月,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在麻城福田河勝利會合,併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同年11月7日,紅四軍奉命擴編為紅四方面軍,下轄第四軍和第二十五軍,總兵力約3萬人,徐向前任總指揮。是日在黃安七里坪西門河灘上舉行成立大會,並進行閱兵式。

黃安戰役 1931年11月11日,紅四方面軍從七里坪揮師南下,發起著名的黃安戰役。黃安戰役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掃清黃安城外圍敵據點,切斷守敵通向宋埠、黃陂的交通線;第二步,圍城打援;第三步,總攻。經過紅軍和地方武裝一個多月的英勇作戰,勝利完成第一、二階段戰鬥任務。12月22日入夜總攻開始,激戰半個多小時,殲敵突圍部隊,並攻占黃安城。歷時43天的黃安戰役總計殲敵15000人(生俘約萬人),繳槍7000餘支、迫擊炮10餘門、電台1部,活捉守敵六十九師師長趙冠英、黃安縣民團團總和反動縣長、商務會長等人。黃安戰役結束後,在縣城舉行慶祝會,並根據中央分局的決定,宣布將黃安縣改名為紅安縣,以紀念黃安戰役的偉大勝利和表彰黃安人民的革命鬥爭精神。

平台嶺大血案 1932年10月,紅軍主力西移,敵人對鄂豫皖根據地實施第五次“圍剿”,並實行“三光”政策。1933年2月6日,敵八十九師進入天台山,將避入深山的民眾逼至平頭嶺,一次屠殺2000餘人,造成駭人聽聞的“平頭嶺大血案”。重建紅二十五軍 1932年11月29日,鄂豫皖省委在檀樹崗召開會議。會議認為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去未歸,急需重建一支紅軍主力,決定以留在根據地的5個紅軍團為基礎,重建紅二十五軍。11月30日,紅軍在檀樹崗南面河灘上集合,正式宣告新的紅二十五軍成立,全軍約7000人,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

建立鄂豫皖邊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年8月上旬,高敬亭率紅二十八軍及各地便衣隊抵達七里坪。9月,鄭位三肖望東率20餘名幹部從延安到達七里坪,傳達黨中央指示,開展統戰工作,推動抗日救亡活動。10月,鄭位三、高敬亭、何耀榜代表中共與國民黨代表劉綱夫、程汝懷、蔡成等在七里坪談判,達成國共合作抗日協定。至此,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鄂豫皖邊區正式形成。

紅二十八軍在七里坪整編並東進抗日 1938年1月中旬,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從漢口到達七里坪,檢查紅二十八軍整訓情況,部署部隊改編和東進抗日工作。2月中旬,紅二十八軍正式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高敬亭為司令員。3月8日,四支隊在七里坪河灘上召開東進抗日誓師大會。四支隊東進後,留70餘人組成四支隊七里坪留守處。

劉鄧大軍兩克黃安城 1947年9月2日劉鄧大軍六縱隊十七旅在旅長李德生、政委何柱成率領下從經扶南下到達七里坪。9月4日,攻克黃安城,次日南下攻打黃陂。10月3日,劉伯承鄧小平親率主力進駐七里坪。10月4日,劃歸劉、鄧大軍一縱指揮的中原獨立旅再克黃安城,生俘國民黨黃安縣情報組組長高維鈞、少將軍事觀察員鄭曉軒,斃俘敵官兵500餘人。

黃安全境解放 1949年4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先遣隊進入黃安,同縣大隊勝利會合。7日,先遣隊進駐黃安城,黃安縣委、縣人民民主政府由王亮灣遷入城內。至此,黃安全縣解放。

黃安縣(現紅安縣)有重大影響的革命烈士

張南一(1878—1928) 七里柳林河人。1925年入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2月為掩護民眾被捕,後拒降被活埋。

戴雪舫(1880—1932) 1926年入黨,1930年任鄂豫皖紅軍軍事學校校長,在第四次反“圍剿”戰爭中犧牲。

田開壽(1883—1932) 田家畈人,1924年參加革命,同年入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32年秋被捕,犧牲在高橋河畔。

方建忠(1887—1932) 七里方家壋人。1925年入黨,參加了黃麻起義,曾任紅四軍十師二十八團團長。在豫南作戰犧牲。

閔丹桂(女,1890—1933) 紫雲閔家河人,1927年入黨,1931年任縣蘇維埃主席兼縣革命法庭主席,在“肅反”中被錯殺。

李思祿(1893—1931) 余家窪村人,1926年入黨,參加了黃麻起義,曾任紅色補充師長、縣蘇維埃主席、紅軍團長。作戰犧牲。

鄭行瑞(1893—1932) 1926年入黨,1929年任中國工農紅軍軍事政治學校第四分校副校長。因“肅反”被捕監禁,後病故於獄中。

吳永達(1895—1932) 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入黨,曾任獨立師副師長,在“肅反”中被錯殺。

韓繼倫(1897—1834)、韓繼祖(1906—1934),同胞兄弟,二程韓家灣人。二人均參加黃麻起義並於1929年先後入黨。韓繼倫曾任紅九軍經理部部長,其弟曾任紅四軍十二師政治部主任。兄弟倆均在戰鬥中犧牲。

甘濟時(1900—1932) 潭畈河村人。1926年參加革命,1927年入黨並參加黃麻起義。曾任中共黃安縣委書記、紅軍師政委。戰鬥中犧牲。

張行靜(1900—1929) 二程張必貴人。1924年入黨,曾任黃安縣農民協會執委,參加了“九月暴動”和黃麻起義。1929年4月被捕,後拒降被敵殺害。

張之樂(1901—1927) 城關鎮人。1925年入黨,1926年回鄉領導農民運動。國共合作時,曾任國民黨黃安縣黨部常委委員,八里區黨部負責人。1927年11月被捕後被殺害於武昌。

張培鑫(1901—1928) 高橋陳和村人。1921年入黨,曾任《楚光日報》社秘書、編輯,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執行委員。1928年1月在漢口被捕後被敵殺害。

王世富(1902—? ) 七里王家嘴人,1930年參加紅軍,中共黨員。1947年任人民解放軍師長,南下時下落不明。

王秀松(1902—1932) 桃花栗林嘴村人,1925年入黨,1931年任紅四方面軍指揮部秘書長,次年因抵制王明“左”傾錯誤路線,被非法逮捕後殺害。

夏國儀(1902—1926)、王鑑(1895—1928),夏國儀,詹店夏家灣人,王鑑之妻。1927年任黃安婦女協會執行委員,因叛徒告密被捕,凌遲處死。王鑑,詹店王興祿人,1922年入黨,1923年參與組建黨的黃安工作組,曾任省農民運動特派員。參加過南昌起義。因病去逝。

徐朋人(1903—1932) 紫雲高徐家村人,1926年入黨,次年參加黃麻起義。曾任中共鄂東北特委書記,中共鄂豫皖邊區特委書記,在“肅反”中被害。

金傳鑒(1904—1933) 永佳河金家嘴村人。1929年入黨,曾任第四路游擊師師長。在栗林店被捕後殺害。

程昭續(1904—1929) 紫雲熊家咀人。1926年入黨。參加並領導黃麻起義,曾任紅十一軍三十一師大隊長。因掩護部隊突圍,負傷被捕,被敵殺害。

戴季倫(1904—1933) 紫雲戴世英人。1924年入黨,參加了黃麻起義,曾任中共黃陂縣委書記、鄂豫皖邊特委委員,在“肅反”中被錯殺。

詹學道(1905—1928) 八里張家田人。1926年入黨,曾任紅十一軍三十一師大隊長。因壞人告密,被敵包圍,在激戰中犧牲。

江竹溪(1905—1930) 八里余家田人。1925年入黨,參加了黃麻起義,曾任紅十一軍三十一師大隊長,黨代表,在作戰中犧牲。

趙賜吾(1906—1932) 紫雲許家沖人。1926年入黨,參加了黃麻起義,曾任黃安縣獨立團團長、紅軍團長,作戰犧牲。

秦紹勤(1906—1927) 1926年入黨,1927年參加黃麻暴動,後被捕,敵施以酷刑,將其開膛剖肚,懸頭在七里坪西門城牆上示眾。解放後,紅安人民政府在七里坪長勝街北端立碑以示紀念。

秦遵耀(1906—1934) 二程秦家畈人,1931年入黨,曾任代理師政委。在鐵爐徐家畈犧牲。

黎海堂(1906—1933) 趙河黎家坳人,1928年入黨,曾任第八路游擊師副司令員。在二程江家河作戰中被捕犧牲。

陳光國(1907—? ) 高橋馮家畈人,1930年入黨,1936年任紅四軍十二師政委。1937年北上抗日,下落不明。

李有慶(1907—1937) 高橋河村人。1927年入黨並參加黃麻起義,後參加長征,曾任紅九軍師政治部主任,在作戰中犧牲。

李曉倫(1907—1933) 詹店李家灣人。1930年參加紅軍,中共黨員。1932年任五路游擊師副師長。被捕後殺害於廟嘴灣。

徐正盛(1907—1934) 紫雲大徐家人,1929年入黨,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等職。在紫雲許家樓戰鬥中犧牲。

黃世長(1907—1935) 七里大塘黃家人,1931年任黃安獨立師師長。中共黨員,在大坳口戰鬥中犧牲。

王基明(1908—1938) 七里彭家窪人,1927年入黨,次年參加紅軍,曾任軍團司令員,在陝西指揮作戰中犧牲。

徐盛禮(1908—1935) 徐家窪人。1927年參加黃麻 起義,次年入黨,曾任紅軍師長,作戰犧牲。

余克柔(1911—? ) 高峰余家嘴人,1931年任特務隊隊長,1933年任紅四軍師長。後下落不明。

程訓宣(女,1911—1932) 1928年入黨,曾任鄉蘇維埃政府委員,1929年與徐向前結婚,在“肅反”時被錯殺。

鄭國寬(1912—1933) 檀樹鄭家塘人,1927年入黨,1929年參加紅軍,任紅軍兵工廠廠長,在河南作戰中犧牲。

武萬揚(1912—1933) 金沙武家田人,1930年參加紅軍,中共黨員,1932年任紅四軍師政委。在四川戰鬥中犧牲。

韓先謨(1912—1933) 二程汪家畈人,1927年參加紅軍,中共黨員,任游擊師師長。在黃安佛塔山戰鬥中犧牲。

聶維文(1913—1932) 七里大陡山坡人,1927年參加革命,曾任獨立師師長。在大斛土門坳作戰中犧牲。

秦敬軍(1913—1934) 金沙嚴家沖人,中共黨員,曾任游擊師副師長。在七里江朝二作戰中犧牲。

董志新(1913—1934) 大屋董家人。1930年入黨,曾任中共河口特委書記、紅安縣委書記,是鄂豫皖地區便衣隊主要創始人,後被捕犧牲。

李天銳(1913—1944) 七里槽門人,中共黨員,1927年參加革命,歷任團長、師長。在麻城作戰中犧牲。

王見安(1914—? ) 永河羊子邊人,中共黨員,1930年參加革命,曾任獨立師師長。後隨部隊北上,下落不明。

鄒順華(1914—1948) 二程鄒家塘人。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入黨,曾任中原軍區野戰縱隊支隊長,在作戰中犧牲。

程啟波(1914—1933) 七里程維德人。1929年入黨,曾任紅二十八軍政治部主任,被當作“改組派”錯殺。

戴醒群(女,1917—1939) 七里上戴家村人。1932年參加紅軍,1935年入黨,曾任紅二十八軍醫務主任,被捕後被敵殺害。

來承清(1918—1946) 紫雲來家河村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4年入黨,曾任中原軍區野戰軍一縱二旅五團政治部主任,在作戰中犧牲。

焦福興(?—1932) 1928年入黨,1932年任紅二十五軍政治部主任。“肅反”中被錯殺。

兩位國家主席

1.董必武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伍。湖北省黃州(後改黃安縣,今紅安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主要領導人之一,曾經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
2.李先念
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他畢生奮鬥,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

兩百個將軍

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籍上將

王建安陳錫聯周純全郭天民韓先楚謝富治

紅安籍中將

王近山、劉飛、劉昌毅、李天煥、吳先恩、張天雲、張仁初、胡奇才、秦基偉(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徐深吉、徐斌洲、詹才芳

紅安籍少將

馬忠全、王誠漢、甘思和、盧燕秋、劉福勝、江波、江騰蛟、李世焱、李定灼、吳振挺、何德慶、鄒國厚、閔學勝、況玉純、汪運祖、張天恕、張志勇、張竭誠、陳炎清、陳美藻、羅應懷、金世柏、周世忠、鄭國仲、胡正平、趙鶴亭、賀健、秦光遠、耿錫祥、袁克服、徐紹華、殷國洪、塗錫道、韓衛民、程啟文、程悅長、程儒珍、謝正榮、詹少聯、熊應堂、黎錫福、戴克林、戴克明

名將代表

韓先楚上將:曾任東北野戰軍3縱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總司令兼19兵團司令員等職務。陳錫聯上將:曾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第2野戰軍3兵團司令員等職務。王建安上將:曾任膠東軍區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7兵團司令員等職務。郭天民上將:曾任晉察冀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參謀長,第二野戰軍4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周純全上將:曾任東北野戰軍後勤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等職務。謝富治上將: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4縱政委,第二野戰軍3兵團政委等職務。劉華清上將:祖籍湖北黃安(今紅安縣),建國後其祖籍地區劃屬孝感,建國後其祖籍地區劃屬孝感大悟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