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聯

陳錫聯

陳錫聯(1915年1月4日-1999年6月10日),原名陳錫廉,字廉甫,湖北省紅安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中,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旅長、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中,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兵團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歷任重慶市委第一書記、軍委炮兵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一度主持過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七大代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二、十三屆中顧委常委。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15年1月4日生於湖北紅安高橋鎮陡山彭家村。

土地革命

陳錫聯陪同毛澤東視察瀋陽軍區陳錫聯陪同毛澤東視察瀋陽軍區

1929年在家鄉參加(黃)陂(黃)安南遊擊隊,同年秋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在紅四方面軍任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

1933年起任紅30軍第88師263團營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紅4軍第10師副師長、第11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開闢川陝蘇區和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作戰。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

1937年10月率部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炸毀日軍戰機24架。此次戰鬥是129師出兵第一仗,使日軍一時喪失進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並且被迫回調大批部隊守備後方,有力配合了國民黨軍對日作戰,提高了八路軍的威望,受到八路軍總部嘉獎。後率部參加神頭嶺、響堂鋪、晉東南反“九路圍攻”等戰役戰鬥。

1938年起任第129師385旅副旅長、旅長,太行軍區第3分區司令員。

1940年在129師破襲白晉鐵路作戰中,率部採取腹地開花”、內外結合的戰法,迅速殲滅南關鎮日軍。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作戰中,率部在獅垴山頑強阻擊日軍進攻,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牽制了大量日偽軍,為129師在正太路的破襲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戰爭年代,陳錫聯將軍和王近山將軍戰爭年代,陳錫聯將軍和王近山將軍

1943年到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抗日戰爭勝利後,

任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後為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先後參加上黨、邯鄲、魯西南諸戰役。

1947年參加進軍大別山戰役,率3縱跨過隴海路,越過黃泛區,以交替前進的部署,率先搶渡淮河,到達大別山北麓,半個月解放宛西9個縣城及大片地區,打開宛西新局面。

1947年4月在豫北戰役中,採取避其鋒芒、誘其深入、陷其孤立,然後聚而殲之的戰法,全殲國民黨軍第2快速縱隊,創造了以劣勢裝備殲滅一個機械化旅的範例。隨後協同兄弟部隊攻取豫北重鎮湯陰,活捉國民黨第12縱隊司令孫殿英。淮海戰役開始後,率中原野戰軍第1、第3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組成西線集團,受命攻占宿縣。在作戰中親率各級指戰員抵近前沿勘查,做出周密部署,研究攻堅戰法。總攻發起後經一晝夜激戰,全殲宿縣守敵1.2萬餘人,使徐州劉峙集團完全陷入孤立。後協同兄弟部隊在雙堆集殲滅國民黨軍黃維兵團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渡江戰役,突破江防防線後截斷浙贛線,迂迴大西南,殲滅宋希濂集團,攻占國民黨“陪都”重慶,兼任中共重慶市委第一書記、市長和川東軍區司令員。

建國後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調任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後兼任炮兵學院院長,主持制定炮兵發展規劃,組織部隊改裝,進口和研製炮兵裝備,為新中國炮兵的發展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到50年代末期,炮兵達到了隊伍壯大、編制合理、配套齊全、訓練正規的要求,在抗美援朝、炮擊金門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第一個飛彈試驗基地選址過程中,帶領專家組乘飛機穿越戈壁沙漠,多次出入無人區,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為人民解放軍戰略飛彈部隊的創建做出重要貢獻

1959年起任瀋陽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處書記、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委員(1968年遞補),第九至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0年1月被免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和北京軍區司令員職務。

1982、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99年6月10日23時45分,在北京因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85歲。

人物事跡

1915.1-1999.6.10,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漢族。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曾用名陳普慶。

1929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陳錫聯陳錫聯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8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土地革命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30團政治處通訊班班長、團通訊連指導員。

1933年任紅30軍88師263團營教導員、團政委。

1934年任紅4軍11師副師長、師政委,並參加了長征。

1935年後,歷任紅4軍10師政委、師長,紅4軍11師政委,紅4軍10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

1937年,任八路軍第129師769團長。同年10月19日,在他的率領下,襲擊了山西代縣日軍陽明堡機場,炸毀日軍24架作戰飛機,殲敵160餘人。陽明堡機場作戰的勝利,有力地支持了忻口戰役,是繼平型關大捷後,我軍取得的又一重大軍事勝利。

1938年4月任385旅副旅長。6月任旅長。

1943年3月任太行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8月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6月任129師太行縱隊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

1948年5月任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

1949年2月任二野第三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副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解放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副書記,兼川東軍區司令員。

1949年10月兼西南局委員

1949年12月兼重慶市第一書記(至1950年9月)、市長(至1951年1月)。

1950年1-9月兼重慶市政協主席。

1950年6月-1953年3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1950年4月任解放軍炮兵司令員、臨時黨委書記、黨委書記。

1954年11月兼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

1955年-1957年在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

1957年兼任解放軍炮兵學院院長。

1959年10月-1973年12月任瀋陽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二書記、第三書記、第一書記。

1960年10月-1967年8月任東北局書記處書記

1968年5月-1973年12月任遼寧省革委會主任。

1970年3月-1971年1月任遼寧省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1971年1月-1973年12月任遼寧省委第一書記。

1969年4月-1975年2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1973年12月-1980年1月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

1975年1月-1980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

1975年2月-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七大代表,八屆候補中央委員、十一中全會遞補為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80年免),第十二、十三屆中顧委常委。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9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

個人戰績

夜襲陽明堡

陳錫聯陳錫聯

1937年10月上旬,侵華日軍突破山西省北部國民黨軍防線,侵占代縣、崞縣後,繼續南犯。國民黨軍退守忻口一帶,阻止日軍進攻太原。為配合國民黨軍作戰,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團長陳錫聯奉師長劉伯承的命令,率該團在代縣、崞縣以東地區,執行側擊南犯日軍後方的任務。

10月中旬,陳錫聯率第769團進至滹沱河南岸蘇龍口、劉家莊地區。蘇龍口南距忻口百餘里,位於忻口至大同公路的東側,是側擊日軍的理想地點,陳錫聯通過偵察發現附近的代縣、陽明堡等地日軍的汽車整天在這一帶公路上運輸兵員、輜重。飛機從陽明堡方向輪番起飛,轟炸忻口友軍防禦陣地。他判斷飛機場就在陽明堡周圍,於是帶著第2營營長孔慶德、第3營營長趙崇德,爬到滹沱河南岸的一個山頭上觀察,清楚地看到:機場位置在陽明堡鎮以南,機場裡準備起飛的飛機正在加油、裝彈,剛剛降落的飛機則由汽車牽引到停機坪的一角檢修,機場裡活動的人員並不多,機場周圍設有鐵絲網並構有簡單防禦工事。隨後,他們又設法找到陽明堡附近的民眾進行了解,證實機場守衛兵力不強,警衛分隊和地勤人員只有200人左右,但陽明堡鎮駐有不少敵人。據此,陳錫聯決定夜襲機場,部署是:以第3營為突擊隊,襲擊機場;第1營襲擾崞縣,牽制駐在該縣的敵人;第2營為預備隊。並以第8連破壞王董堡的橋樑,保障第3營側後安全;團屬迫擊炮連位於滹沱河南岸,支援第3營作戰。

革命第一

大革命時期,他是家鄉“首任”兒童團長。參加了游擊隊,是游擊隊員中年齡最小的。改編為紅軍後,他第一個被提拔當了班長,又第一批加入了共產黨。他曾經說過,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一個很大的遺憾是沒有擔任過“排長”。因為作戰勇敢、且打仗聰明,領導很早就發現並著意培養這棵“苗子”,從班長直接提拔為連指導員,接著又升為營政委、團政委。有人認為陳錫聯進步太快,找領導提意見。領導 說:昨天晚上,陳錫聯帶著三個通訊隊去攻打敵人一個前哨連。這個前哨連駐守在山上,下面是班、排,最上面才是連部。按常規的打法,應當是從下往上攻,這樣 打下來算勝利,打不下來就撤回來。但陳錫聯不這樣乾。他帶著人深更半夜悄悄地攀上山頂,先幹掉敵人的連部,然後從山上往下打,也就是從敵人的屁股後面打,很快就消滅了無頭的敵人的班、排。戰鬥結束天還沒亮。陳錫聯所部沒有傷亡一人,卻活捉了一百多個敵人。這樣漂亮的打法,你能想得出來?“小鋼炮”(陳錫聯 的綽號)就是有一套,這樣的幹部就是要培養提拔。後來不久,陳錫聯擔任了師政委、師長,成為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級指揮員。

抗日戰爭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錫聯任129師769團團長,他率部打響了129師抗戰第一槍,首戰即奇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 一舉擊毀日軍飛機24架,開創了我軍步兵打飛機的先例。一位英國記者稱這是“神奇的戰鬥”。這一戰例已作為我軍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優秀範例載入軍史,至今仍為人們所研究、學習。

解放之初,陳錫聯作為第三兵團司令員出任新中國第一任重慶市長,儘管只幹了十個月,但他在向政務院匯報工作時,令聽取匯報的民主人士驚嘆不已,史良說:真沒想到你這個領兵打仗的,管城市管得也這樣好。他是我軍第一任炮兵司令員;1955年授銜時,年僅40歲的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最年輕的上將之一……這一系列“第一”、“之最”,構成了陳錫聯的傳奇人生。

1939年11月,新華日報(華北版)特派記者採訪時任385旅旅長的陳錫聯,面對這位仍有些稚氣但已是赫赫有名的八路軍抗戰名 將,記者由衷地感嘆:“鋼鐵往往代表著健壯而堅定。二十五歲的陳錫聯將軍不只有著一付膂力過人的體格,而且有著一顆驚人的堅定果決的心。在戰場上,一任戰 爭的波濤掀天復地地滾來,他岩石般的雄姿,屹然不動……一個鋼鐵的人!”

時勢造英雄。陳錫聯上將從一個大字不識的放牛娃,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共和國的一代名將,他的輝煌業績,正是偉大的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鬥爭所造就的。

陳錫聯陳錫聯

10月19日夜發起戰鬥。第3營直襲機場。在當地民眾協助下偷渡滹沱河之後,以第9連警戒陽明堡方向可能來援的日軍,以第10、第11連和機槍連組成突擊隊,以第12連作預備隊。突擊隊從東西兩側隱蔽進入機場,當進到距飛機約30米時,被日軍哨兵發覺。突擊隊當即發起攻擊,一部殲擊日軍警衛分隊,一部迅速撲向機群,用機關槍、手榴彈向飛機猛烈襲擊,頓時燃起熊熊火焰。經1小時激戰,殲滅日軍100餘人,毀傷飛機24架,摧毀了忻口日軍重要的空中支援力量,減弱了它的攻勢,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友軍的忻口防禦作戰,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第769團付出了傷亡30餘人的代價,年僅23歲的第3營營長趙崇德不幸光榮殉國。

人物軼事

陳錫聯陳錫聯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中,陳錫聯率領3縱隊(附9縱隊一個旅)受領攻克宿縣的任務。他親率各級指揮員抵近前沿勘察,作出周密部署,研究攻堅戰法,經一夜激戰,全殲守敵12000餘人。後來一些軍史專家稱讚,這一仗在淮海戰役中是畫龍點睛之筆。陳錫聯刻苦學習是有名的。他在緊張的戰鬥生活和艱苦的鬥爭環境中,利用一切機會向領導和同志們請教,用石子、瓦塊、小木棍在地上習字。他總把筆記本裝在身上,隨時記下學習心得、作戰經驗和國內外大事。

1939年,《新華日報華北版》記者到部隊採訪陳錫聯,時常看到他在緊張的戰鬥間隙凝神地伏在桌前,讀書學習。記者感慨地寫道:“八路軍是一所偉大而實際的大學。這裡,理論的花朵真正從實際的土壤里培植出來。多少埋藏在地下的天才,人民的天才,由於得到充分的陽光與素養,而光榮滋發。陳錫聯將軍便是其中一個。”陳錫聯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努力掌握革命戰爭的規律。每次戰役戰鬥前,他都盡一切可能,親自勘察地形,了解敵情,與一級指揮員研究作戰部署甚至戰術動作。戰鬥之後,他及時寫出作戰報告,分析戰術得失;只要條件許可,他都要帶領各級指揮員重返戰場,將作戰經過進行復盤,從中研究改進戰術。打勝仗多的部隊,容易產生經驗主義,在新的環境、對象條件下搬用過去成功的戰法,付出本來可以避免的代價。陳錫聯及時抓住類似教訓組織指揮員進行分析,啟發大家注意掌握不同敵人的不同特點,同一敵人在不同條件下的不同特點,從而使他所指揮的部隊形成了打一仗進一步的好作風,幹部的 軍事素養和作戰指揮藝術得到不斷提高,成為一支攻必克、守必固的拳頭部隊。在解放戰爭中,他以毛澤東提出的十大軍事原則為指導,創造和總結出不少成功的經驗。他的作戰實踐,為豐富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貢獻。鄧小平同志多次談到,陳錫聯胸懷寬廣,不僅能打仗,還特別能團結人。作為一代功勳卓著的戰將,陳錫聯同志從不居功自傲,視名利如淡水。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時,劉伯承、徐向前稱他為四方面軍最優秀的幹部。但他卻從來不願宣揚自己,前幾年,不少單位請他寫回憶文章,介紹個人的歷史功績,都被他婉言謝絕。

1982年4月,二兒子在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當兒子生前所在部隊領導來看望他時,他忍住悲痛反過來安慰部隊同志說:你們不要太難過,戰爭年代有犧牲,和平年代也會有犧牲的。在場的人無不為他這種革命家的風範所感動。

個人作品

書名:陳錫聯回憶錄

圖書編號:2385366

出版社:解放軍(原長虹)

定價:35.0

ISBN:750655418

作者:陳錫聯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從14歲偷跑出家門參加紅軍,由一個放牛娃成長為共和國高級將領,陳錫聯經歷了諸多難以忘懷的往事:參加長征“夜襲陽明堡”、進行淮海決戰、組建軍委炮兵等。本書通過一代革命家對人民解放事業的波瀾壯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曲折前進的輝煌壯麗往事的回顧,讓今天的人們重新感受那段艱難而又輝煌的革命歷史。

本書是作者作為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的回憶錄,記述了其作為“放牛娃子”、到“紅軍一兵”、及“出征抗日、鏖戰太行”等的戰鬥與革命生涯。

人物評價

社會評價

鄧小平同志接見陳錫聯鄧小平同志接見陳錫聯

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陳錫聯同志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對革命事業矢志不渝,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解放事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事業。

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無產階級黨性原則,一生追求真理,堅持實事求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維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權威,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領導藝術,身經百戰,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智勇兼備。他善於打硬仗、惡仗、苦仗;善於以少勝多,以弱克強。他指揮戰鬥計畫周密,決心迅速果斷,戰術靈活機動。他執行命令堅決,無論環境多么險惡,條件多么困難,勇往直前,從不退縮。他是人民解放軍功勳卓著的一代名將。

他具有共產黨人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他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維護團結,顧全大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不居功,不諉過,胸懷寬大,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解剖自己,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承擔責任。他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兩袖清風,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始終保持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他用自己的模範行動,贏得了部隊指戰員和人民民眾的尊敬與愛戴。(人民日報)

誕辰紀念

紀念陳錫聯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紀念陳錫聯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紀念陳錫聯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5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並在會前會見了陳錫聯同志親屬。

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重慶市委第一書記、市長、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在講話中深切緬懷了陳錫聯同志的革命業績和崇高風範,強調要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繼承發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家庭成員

陳錫聯的夫人1948年春天病故,當時留下一個3歲的兒子。後陳錫聯與王璇梅再婚,有子女四人。

長子陳再強,被授予大校軍銜

1982年4月26日,做飛行員的二兒子在桂林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不幸遇難,時年32歲。

第三子陳再方,2011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

歷史評價

陳錫聯陳錫聯

大革命時期,他是家鄉“首任”兒童團長。參加了游擊隊,是游擊隊員中年齡最小的。改編為紅軍後, 他第一個被提拔當了班長,又第一批加入了共產黨。他曾經說過,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一個很大的遺憾是沒有擔任過“排長”。

因為作戰勇敢、且打仗聰明,領導很早就發現並著意培養這棵“苗子”,從班長直接提拔為連指導員,接著又升為營政委、團政委。有人認為陳錫聯進步太快,找領導提意見。領導 說:昨天晚上,陳錫聯帶著三個通訊隊去攻打敵人一個前哨連。這個前哨連駐守在山上,下面是班、排,最上面才是連部。按常規的打法,應當是從下往上攻,這樣 打下來算勝利,打不下來就撤回來。但陳錫聯不這樣乾。他帶著人深更半夜悄悄地攀上山頂,先幹掉敵人的連部,然後從山上往下打,也就是從敵人的屁股後面打,很快就消滅了無頭的敵人的班、排。戰鬥結束天還沒亮。陳錫聯所部沒有傷亡一人,卻活捉了一百多個敵人。這樣漂亮的打法,你能想得出來?“小鋼炮”(陳錫聯的綽號)就是有一套,這樣的幹部就是要培養提拔。後來不久,陳錫聯擔任了師政委、師長,成為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級指揮員。

抗日戰爭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錫聯任129師769團團長,他率部打響了129師抗戰第一槍,首戰即奇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 一舉擊毀日軍飛機24架,開創了我軍步兵打飛機的先例。一位英國記者稱這是 “神奇的戰鬥”。這一戰例已作為我軍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優秀範例載入軍史,至今仍為人們所研究、學習。

解放之初,陳錫聯作為第三兵團司令員出任新中國第一任重慶市長,儘管只幹了十個月,但他在向政務院匯報工作時,令聽取匯報的民主人 士驚嘆不已,史良說:真沒想到你這個領兵打仗的,管城市管得也這樣好。他是我軍第一任炮兵司令員;1955年授銜時,年僅40歲的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構成了陳錫聯的傳奇人生。

晚年仇腐敗

陳錫聯將軍晚年生活極有規律。晨,6點半起床;早飯後,鍛鍊身體;8點,到辦公室閱讀書報。將軍有一精巧記事冊,摘錄國內外重要新聞,字裡行間心憂天下,關心時政,喜國事之喜,憂國事之憂,悲國事之哀,怒國事之弊。將軍最痛恨黨風腐敗,凡見報紙、電視、檔案中有揭露黨內腐敗之訊息,必怒不可遏,或拍案大罵,或憤憤不絕,最後幽默道:“幹了五毛錢(無毛錢)的事,哪兒能瞞得過?”“五毛錢”為將軍口頭語,即指腐敗。

1955年授銜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