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炳炎

賀炳炎

賀炳炎(1913.2.5 - 1960.7.1)又名明言,原名向從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湖北省松滋市劉家場鎮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中隊長、騎兵連連長兼政治指導員、手槍大隊大隊長、團長、師長等職。在戰鬥中負傷被截去右臂,被稱為“獨臂將軍”。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716團團長,第120師獨立第3支隊司令員、第358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3分區司令員,領導組建江漢軍區,任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晉綏軍區第3縱隊副司令員兼5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1軍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四川省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0年7月1日於成都病逝。

基本信息

賀炳炎人物介紹

賀炳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1955年授上將軍銜。
賀炳炎上將
1913年生,湖北宜都市松木坪鎮江家灣村人。幼年喪母,9歲即投武當清道長門下學習凌霄劍法,後改學玄虛刀法。
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班長、排長、連長、政治指導員、紅軍中隊長、騎兵連連長兼政治指導員、手槍大隊大隊長、團長、師長等職,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參加過湘鄂西、湘鄂川黔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
賀炳炎賀炳炎

在戰鬥中負傷被截去右臂,被稱為“獨臂將軍”。游擊戰爭
神話。
1938年1月起任第120師獨立第3支隊司令員、第358旅副旅長兼晉綏軍
1941年賀炳炎將軍與夫人姜平結婚合影
區第3分區司令員,率部轉戰於冀中、冀南、冀魯豫等地,取得蓮子口、板橋等戰鬥的勝利,領導開闢了大清河北抗日根據地。
1940年參加百團大戰,在米峪戰鬥中殲滅日軍1箇中隊,生俘日軍20名。
1942年到延安,先後在軍事學院和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7年4月調任西北野戰軍第一總隊副司令員。
1952年調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
1954年2月升兼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
1955年任成都軍區司令員,同年9月授上將軍銜。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晉綏軍區第3縱隊副司令員兼5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1軍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四川省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等職等職。
1960年7月在成都病逝。
賀炳炎為人性格鮮明,心口如一,治軍剛柔並濟,對自己的下級既嚴格要求又平等對待。打仗時是個威嚴的指揮官,生活中是個可親可敬的好兄長,娛樂時又成了頑皮的好夥伴。

人物生平

賀炳炎將軍,湖北松滋胡家台子人,小名玄娃,乳名明言,學名從炎。後改名炳炎,取“大火沖天”之意。賀炳炎將軍,賀龍之愛將。16歲與其父賀學文一道參加紅軍。初戰,即握一把菜刀獨身沖入敵陣,左砍右殺,連斃數人,敵望之皆懼退。人贊其為“賀小龍”,因其姓,亦誤傳為賀龍之子也。
在第四次反圍剿中,十萬餘敵人向我湘鄂西蘇區壓來,我主力部隊轉到外線作戰。一天,敵軍偷襲我湘鄂西中央分局機關,賀龍命令軍校學員投入戰鬥。當時在軍校受訓的賀炳炎,操起一把大刀殺入敵群,一連砍倒幾個敵人,奪槍殺敵,此舉轟動軍校,賀炳炎受到嘉獎。
1935年春,在後坪戰鬥中,我攻擊部隊被敵人猛烈炮火壓住,兩個突擊組都未攻上去,賀龍急令“賀炳炎上”。賀炳炎中彈後仍隻身突擊成
賀炳炎賀炳炎
功,被譽為“孤膽英雄”。
1935年12月,紅五師師長賀炳炎率部隨紅二、六軍團長征,第六次負傷後右臂被炸爛。當時手術器械和麻醉藥都沒有,醫生用木工鋸子截去了他的右臂。賀龍拿著一塊傷骨心痛地說:“這是黨的好兒子的骨頭。”
1938年1月起任第120師獨立第3支隊司令員、第358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3分區司令員。
1940年參加百團大戰,在米峪戰鬥中殲滅日軍l箇中隊,生俘日軍20名。
1942年到延安,先後在軍事學院和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4年11月奉命率358旅百餘名幹部同359旅王震部南下,來到處於日、蔣、偽聯合包圍之中的大悟山地區,與新四軍第5師勝利會合,開闢新區。他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避強擊弱,敵占城市我占鄉村,不僅站穩了腳根,而且得到迅速發展,部隊擴展到1個獨立旅4個獨立團,領導組建江漢軍區,任司令員。抗日戰爭中,他率部艱苦轉戰,屢建奇功,為民族獨立與解放作出重大貢獻。
在解放戰爭時期,賀炳炎轉戰西北戰場,先後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晉綏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兼第五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軍長等職,參加了保衛延安等重要戰役。特別是在我軍轉入戰略反攻的宜瓦戰役中,賀炳炎縱觀全局,指揮正確,創造出全軍聞名的“硬骨頭六連”。
在向全國進軍戰鬥中,賀炳炎率一軍所向無敵,解放青海,兼任青海軍區司令員。
新中國建立
解放初期的獨臂將軍賀炳炎
1952年調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
1955年任成都軍區司令員。曾任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等職。
1955年9月授上將軍銜(唯一的準兵團級上將),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賀炳炎賀炳炎

1956年9月當選為中共八大代表。
1959年4月當選為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不幸於1960年7月1日在成都病逝,終年47歲。

將軍故事

獨臂將軍賀炳炎,戰功赫赫,是成都軍區首任司令員,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忍受劇痛接受無麻醉截肢手術的故事令人感佩,毛澤東許他左手敬禮的故事更是傳為佳話。
獨臂刀王
初出茅廬,“紅軍趙子龍”顯神威
1913年,賀炳炎出生於湖北松滋,家境貧寒。賀炳炎6歲喪母,不久,因家境貧寒給地主放牛,但他並沒有向命運折服,常常對玩伴說:“將來,一定讓那些地主惡霸倒過來走路,看他們還敢不敢欺負咱們!”賀炳炎喜歡習武,特別是對他祖輩傳下來的那把銹跡斑斑的大刀愛不釋手,常常是白天干活,晚上練刀。1929年,賀炳炎懷著一腔報國為民的熱血參加了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他忠肝義膽的軍旅生涯。
在部隊,賀炳炎苦練殺敵本領,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紅軍槍彈不足,大刀是最便當、最令敵膽寒的兵器,三國時期的關雲長能過五關斬
賀炳炎賀炳炎
六將,就是靠那把青龍偃月刀!”賀炳炎一沒仗打就手癢,便用木質大刀與戰友“對練”,常常把戰友“練”得鼻青臉腫,氣得賀老總拿起菸斗“打”在這個自己的愛將腦袋上:“你這個傢伙,刀法是越來越好,仗是越來越能打,但是腦殼是越來越經打,而且也是越來越調皮咯!”一次,紅軍在潛江淵博子口同敵軍作戰,已是警衛班長的賀炳炎被賀龍派去紅六師傳令,紅六師接到命令後從側翼向敵人發起猛攻,敵人大敗。但戰鬥結束後,賀龍卻找不到賀炳炎,過了許久,賀炳炎才歸隊,但讓賀龍吃驚的是:賀炳炎身後還跟著幾十個戰俘!原來,賀炳炎在傳達完命令歸隊的途中,剛好和幾十個回撤的敵軍遇到。賀炳炎孤身一個,手中也只有一把大刀和幾個手榴彈。情急之下,他左手提刀,右手高舉手榴彈大呼:“繳槍不殺!紅軍優待俘虜!”那幾十個敵人給嚇了一跳。但是,一看賀炳炎只是個半大的孩子,而且只是一個人,領頭的軍官頓時不老實了,怪叫道:“弟兄們,上!”話音還沒落,賀炳炎就竄到他跟前,手起刀落,直接送那個軍官回了老家,其他敵人一看:“我的媽呀,這是個練家子!”結果,乖乖地繳了械,當了俘虜,賀炳炎過去一數,竟有47個人。當時,這件事轟動了整個部隊。
不久,賀炳炎被任命為紅三軍手槍大隊區隊長,後擔任騎兵大隊長。一次,騎兵大隊偷襲空城繳獲了一匹戰馬,但返回途中賀炳炎清點人數,發現少了司務長。這時,敵人的大批人馬已經進城,如果率隊返回,整個騎兵大隊都有危險。賀炳炎為了保全大局,立即毫不猶豫地單刀騎馬飛馳入城。當正因找不到部隊的司務長心急火燎時,賀炳炎就一把將他揪上了馬。面對敵人的包圍阻截,賀炳炎毫無懼色,揮舞大刀奮力衝殺,連斬數十敵軍後撕開一條口子,殺出重圍。此後,賀炳炎被譽為“紅軍趙子龍”,名震一時。
1932年,十餘萬國民黨軍向我湘鄂西蘇區壓來,形勢萬分緊急。一次,在敵人偷襲湘鄂西中央分局機關的時候,賀龍命令軍校學員投入戰鬥。當時在校受訓的賀炳炎,抄起一把大刀殺入敵群,一連砍翻好幾個敵人,此舉一下轟動軍校。1935年春,後坪戰鬥中,紅軍攻擊部隊被敵人炮火壓制,突擊隊幾次都攻不上去。這時,賀龍命令賀炳炎上,賀炳炎二話沒說,揮舞大刀,連中兩彈仍不下火線,最終突擊成功,事後被譽為“孤膽英雄”。
“大肅反”中,賀炳炎也成了肅反對象,被關押了起來。在一次戰鬥中,因前方戰況不利,指揮部只好又把賀炳炎放了出來。賀炳炎眼見局勢危急,也顧不了那么多了,直接抄著大刀就衝上戰場,多處受傷仍堅持戰鬥,直至局勢轉危為安。事後,賀龍怒斥肅反大員:“如果真是反革命,賀炳炎會這樣不要命地打仗嗎?會這樣提著腦袋衝鋒陷陣嗎?有這樣不怕死的反革命嗎?”說得那肅反大員啞口無言。
長征途中,“刀王”斷腕氣貫長虹
1935年11月19日,紅二、紅六軍團在賀龍的指揮下,從桑植縣劉家坪轎子埡地區出發,開始了長征,此時的賀炳炎任紅五師師長。在突破澧水、沅江一線的封鎖後,紅二、紅六軍團向新化、漵浦發展。但在突破漵浦時,國民黨大軍也重兵壓來。賀龍果斷下令:“折向西行,沿著雪峰山山腳,直奔瓦屋塘,從瓦屋塘翻越雪峰山西進貴州!”而此時,攻擊瓦屋塘的重任落在了作為先頭部隊的賀炳炎的紅五師十五團身上。
賀炳炎親率十五團向瓦屋塘突進,可在快接近瓦屋塘東山時,遭到了敵人的阻擊。由於敵人的火力太猛,部隊一時沖不上去,賀炳炎火了,一邊命令團長王尚榮到後方向賀龍匯報情況,一邊組織衝鋒隊並手提大刀親自帶領衝鋒隊向東山衝鋒。雖然東山山勢陡峭,無法架設機槍掩護,但賀炳炎不管,他明白,東山之役,決定著整個大部隊的生死存亡!面對敵人暴風驟雨般灑下的子彈,賀炳炎一揮手:繼續往上沖!
賀炳炎賀炳炎

衝鋒隊一個彈坑一個彈坑地匍匐前進,當到距敵不到100米時,賀炳炎霍地站起大吼一聲:“同志們,殺啊!”便帶領戰士們與敵人拼刺刀。此時,賀炳炎如關公再世,揮舞大刀左劈右砍,頃刻間便結果了好幾個敵人,嚇得其他敵人丟了陣地掉頭就逃。戰士們一看,士氣更振,一舉拿下了東山。可就在這時,賀炳炎不幸被敵人炮彈彈片擊中,倒下了。當戰士們發現他時,他已昏迷不醒,整個右臂血肉模糊。賀炳炎隨即被抬下戰場進行治療。
賀龍知道這件事後,便心急火燎地跑來看望並詢問病情。衛生員告訴賀龍,賀炳炎的整個右臂已被炸成了肉泥狀,骨頭全碎了,只有鋸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賀龍大聲命令道:“無論想什麼辦法,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但當時醫療器材十分短缺,僅有的一些又剛被馱運轉移了,一時半會運不回來。至於藥品,更是稀缺,不但沒有麻藥,連消毒水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只好找來一把鋸木頭的舊鋸子鋸骨頭,熬了一鍋鹽水消毒。開始手術時,賀炳炎還昏迷著,可進行到一半時,他疼醒了。當知道必須鋸掉自己的右臂時,他毫無懼色地對幾個害怕他亂動前來摁他的戰士說:“都靠邊。”又對醫生說:“開始鋸吧!”於是手術又開始了。可醫生的手怎么也不敢使勁,生怕賀炳炎太疼。賀炳炎笑了笑:“我自己都不怕,你還怕什麼,來吧!”並把一條毛巾塞在嘴裡。就是這樣,賀炳炎完成了整個手術。手術前後共用了2小時16分鐘。賀炳炎見到賀龍的第一句話是:“總指揮,我以後還能打仗嗎?”賀龍緊緊地握住他的左手,用肯定的語氣說:“你還有一隻手嘛!只要我賀龍在,就有你賀炳炎的仗打!”賀炳炎把賀龍的手抓得更緊了:“老總,我的胳臂沒了一隻,但是我的心還在,我一定要繼續堅持下去,繼續跟狗日的老蔣乾!”手術後,賀炳炎僅在擔架上躺了6天,便又投入戰鬥了。
後來,賀龍每當進行戰鬥動員的時候,總會把手術時包賀炳炎骨頭渣的手帕拿在手中,肅然告訴同志們:“這手帕包過紅軍師長賀炳炎的骨頭渣!那是黨的好兒子的骨頭渣!”
抗日戰爭中,“獨臂刀王”名震天下
1937年,日寇鐵騎踐踏我大好河山,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國民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的同時,1937年10月,八路軍一二O師七一六團團長賀炳炎接到賀龍、關向應的指示,帶領七一六團直插敵後,準備首戰雁門關對日寇囂張氣焰予以打擊。
奉命後,賀炳炎率部不畏艱險,急行軍3天,按時到達雁門關西南10多里的秦莊和王莊。10月17日,當賀炳炎得知日軍從大同集結了300多輛汽車,滿載武器彈藥準備運往忻口時,果斷作出決定:伏擊!賀炳炎派人仔細觀察地形後,把部隊埋伏在一個南低北高的山溝里,溝底儘是山洪衝下的亂石,日軍汽車行駛的公路由南向北而上。18日上午,有一隊日軍機車隊駛入包圍圈,就在戰士們躍躍欲試的時候,賀炳炎用望遠鏡望後卻命令:這是敵先頭部隊,切勿打草驚蛇!果然沒多久,敵人長蛇般的車隊拖著滾滾煙塵漸漸進入伏擊圈。賀炳炎命令部隊做好準備;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等到百十輛敵車全部進入包圍圈後,賀炳炎左手往下一揮,大吼一聲:“打!”頓時,全團的子彈像山洪一樣向日軍傾瀉,敵人的彈藥車被擊中,爆炸聲響徹雲霄,火光沖天。
賀炳炎賀炳炎

就在鬼子準備組織反擊的時候,衝鋒號吹響了,賀炳炎獨臂揮舞大刀,率領戰士們俯衝而來,如餓虎撲羊般一下衝散了鬼子的反擊隊。戰鬥中,賀炳炎揮舞著大刀,取鬼子項上人頭有如探囊取物。一刀過去,一個鬼子立馬胸前開花,又一刀,另一個鬼子的手臂飛上了天。什麼武士刀!在賀炳炎的大刀面前,完全形同廢鐵。看到八路軍如此凌厲的攻勢,日本兵嚇破了膽,紛紛後退,“武士道”精神全然拋在了腦後。最後,賀炳炎部殲滅日寇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海內外報紙稱之為“雁門關大捷”,有力地振奮了民族精神。當時,國民政府通電嘉獎,毛澤東在和英國記者貝蘭特的談話中也以此為例,說明“八路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後的戰鬥中,賀炳炎單手揮刀,英雄氣概絲毫不減當年,殺得敵人心膽俱裂,令日軍談虎色變,稱其部隊為“一把手”部隊、賀炳炎就是“獨臂刀王”。一時間,“獨臂刀王”賀炳炎名震天下!1938年10月,賀炳炎任一二O師第三支隊司令員,率隊到大清河北岸進行鞏固和擴大根據地的工作,僅幾個月的時間,就把部隊從原來的304人擴充為3個團和3個獨立營,近5000人,打退了日軍多次“掃蕩”。同年冬,賀炳炎又率隊進入冀中,先後進行了蓮子口、北板橋等戰鬥,粉碎了日軍的3路合圍,氣得岡村寧次拍著桌子天價懸賞捉拿“獨臂刀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3]
1945年,賀炳炎參加了黨的七大。當賀炳炎見到毛澤東舉手敬禮時,毛澤東緊緊握住他的左手親切地說:“賀炳炎同志,你是獨臂將軍嘛!今後你就免掉這份禮吧。中國從古到今,有幾個獨臂將軍?舊時代是沒有的,只有我們紅軍部隊才能培育出你這樣獨特的人才!”
英雄斷臂
1947年,在陝北轉戰途中小憩。圖中左起:王震、劉景范、馬文瑞、賀炳炎。1935年11月,紅2、紅6軍團在賀龍指揮下,開始長征。賀炳炎時任紅2軍團5師師長。部隊沿雪峰山西側,
長征途中的賀炳炎將軍
經花園市直奔雲南瓦屋塘,擬由此翻山越嶺進入貴州。賀炳炎率紅5師15團擔任前衛。在翻越瓦屋塘時,遭到敵人的阻擊,亂彈如雨。為了儘快消滅敵人,保障紅軍主力通過,賀炳炎舉槍高喊:“同志們,跟我來!”帶頭沖了上去。大家見師長衝鋒在前,士氣大振。
突然,一梭子彈從側面飛來,賀炳炎只感到右臂一陣劇痛,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上。
衛生員趕過來,把箱子放在地上,取出繃帶、止血膏開始急救。可是賀炳炎的右手臂還是不停地出血,根本沒辦法止住,厚厚的繃帶一下子就被浸透了。師參謀長王尚榮急得大喊:“快!快點送衛生部!”
一到衛生部,衛生部長賀彪就忙開了,他選了幾名助手開始對賀炳炎緊急搶救。賀龍也從前方騎馬返回。
賀彪見賀龍來了,悄悄把賀龍拉到一邊,焦急地說:“賀總,賀師
賀龍元帥親為賀炳炎授勳
長這次傷得不輕呀
,他右臂的骨頭被湯姆子彈打穿,骨頭已經碎了,看來右臂是保不住了,也就是說……要……截肢……”
“不截肢呢?有沒有其他方案?”
“恐怕不行!如果不及時截肢,會有生命危險的。”
50年代初賀炳炎與史良(右)及黃繼光烈士的母親(左)交談
在病床上躺著的賀炳炎隱隱約約聽到了兩個人的談話,一下子急了,嚷嚷道:“不行,我不能沒有右手……”話沒說完又昏了過去。
賀龍把賀彪叫出救護所。聽了賀彪的匯報,他說:“一定要盡全力保住賀師長的生命,你有什麼要求,我一定全力配合!”
賀彪說:“我只有一點要求,請總指揮能夠保證手術時間。”
“你要多長時間?”
“至少三個小時。現在醫療器材都轉移了,找手術工具也要耽誤時間……”
賀炳炎賀炳炎

“時間我一定保證。我讓後衛部隊務必堅持三個小時!至於醫療器材就要你來想辦法了。”
在手術器材上果然出了問題,賀彪沒有找到手術鋸,萬般無奈,只好派人找了一把木工鋸子代替,麻醉劑也沒有,便又找來大煙土替代。
手術就這樣準備好了,護士把大煙遞給賀炳炎,賀炳炎一看,別過頭說:“這玩意兒,拿開,我不吃!”賀彪勸道:“賀師長,醫用的麻醉劑都用完了,只有這個了。”
賀炳炎閉上眼睛躺在床上不做聲,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對賀彪說:“你們就這樣開始吧!我能受得了。”
賀彪一聽愣住了,其他醫生也愣住了,面面相覷,這是常人辦不到的呀,古代有關雲長刮骨療毒的傳說,但那僅是傳說而已,誰也沒見過,病房裡一時沒了一點聲響。
賀炳炎陪同朱德總司令檢閱部隊
經過痛苦的內心掙扎,賀彪只好硬著頭皮說:“好吧,開始手術!”
在另一位醫生的協助下,賀彪開始鋸賀炳炎的胳膊。他握著木鋸的一頭,另一頭助手握著,鋸齒靠在賀炳炎手臂邊停住了,因為那位助手的手一直顫抖著,他實在下不了手。賀彪抬起頭,用眼神鼓勵著助手:我們不下手就等於在要他的命啊!賀炳炎緊閉的雙眼也睜開了,他隱隱感覺到醫生的不安。他喘著氣,吃力地說:“同志,不要猶豫了,別害怕,你看我都不怕,要是沒鋸好我可要找你負責任的喔!”說完又閉上了眼睛。
那位助手深深地吸了口氣,擦了把汗水,點點頭示意賀彪可以開始了。立刻一陣鑽心的痛楚讓賀炳炎全身的神經都繃緊了,連汗毛也豎了起來。他的身體輕輕地顫抖著。口中緊緊地咬著毛巾,左手死死抓著床角。刺耳的聲音在簡陋的病房中迴響,讓人聽了背上發麻,血順著鋸條往下淌,地上已經積了一灘,旁邊的一個女護士難過得哭起來,其他人也被感染了,在眼眶裡打轉的淚水滑了下來。
賀炳炎額頭上布滿了汗珠,他身上的衣衫、褲子都濕透了。疼痛麻木了他的神經,他幾次疼昏過去又被更加劇烈的疼痛刺激醒來。床邊的木頭都被他的手指摳爛。
時間一分一秒地熬過兩個多小時,賀彪和他的助手都已大汗淋漓,賀炳炎的右臂終於被鋸下來了,但手術並沒有完成。接下來,還要用鋼銼把骨面銼平。醫務人員遞上銼子開始磨起來,疼痛又開始折磨起賀炳炎來。這一次,他沒有閉上眼睛,一直睜著,微笑著,仿佛在告訴大家:我沒事,你們不要難過。
這漫長的三個小時,不論對賀彪還是對賀炳炎都是一生中最難熬的三個小時。好在手術很成功。護士拿著毛巾擦去賀炳炎臉上的汗水,拿下他咬在嘴裡的毛巾,攤開一看,到處都是窟窿,在場的人心又一次揪緊了。這時,賀炳炎發現賀龍總指揮也來到了這裡,賀龍流淚了,賀炳炎也哭了,他對賀龍說:“我以後又能上戰場了!”
毛主席許我左手敬禮
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正式召開,賀炳炎是會議代表之一。4月23日,會議休息時,毛澤東笑眯眯地朝賀炳炎走來。賀炳炎激動地站起來,挺了挺胸脯,舉起左手,向毛澤東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毛澤東連忙握住賀炳炎的左手,親切地說:“賀炳炎同志,你是獨臂將軍嘛!不用這樣敬禮,從今往後免掉你這份禮!”
賀炳炎聽毛澤東這么一說,緊張了,忙問:“主席,你不要我當兵了?我還有一隻手,能夠衝殺的!”
毛澤東把賀炳炎的手握得更緊了,說:“要,怎么能不要呢?中國從古到今,有幾個獨臂將軍?舊時代是沒有的,只有我們紅軍部隊,才能培養出這樣獨特的人才!好好學習,等革命勝利了,你還要用一隻手建設新中國呢!”
毛澤東繼而誇獎道:“你現在指揮打仗,日軍都怕“一把手”到來,這就是才能,你就算得上是人才,軍事人才嘛!至於有不懂的事情,可以學嘛!你要好好利用這次學習機會,多學多記多問。相信你一定會克服重重困難,相信你一定會學得好!”
“是,我一定不辜負主席的教導,好好學習!”賀炳炎兩腳跟用力一靠,發出“啪”的一聲響,用左手又敬了一個軍禮。

個人榮譽

榮獲一級“八一”勳章,
一級八一勳章
一級“獨立自由”勳章,
一級獨立自由章
一級解放勳章。
一級解放勳章

大事傳記

童年少年
賀炳炎原隨祖姓,取名向從炎,後改隨父姓,更名賀炳炎。賀炳炎6歲時母親病故,姐姐被送給人家做童養媳,哥哥過繼他人,賀炳炎由嬸娘收養。賀炳炎9歲時,就隨父親到煤礦背煤。但因年小體弱,力不能支,不久後只得托人說情,給地主放牛和幹家務活。前後2年左右,賀炳炎更換了3家,終因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壓,懷恨出走,給人殺豬,拜師學篾活、裁縫、打鐵等。
大革命興起後,賀炳炎的父親賀學文參加了農會。大革命失敗後,被迫背井離鄉,在湘鄂交界四處躲藏。1928年秋,紅軍到達石門邊境一帶,賀學文毅然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29年春,紅四方面軍到宜都一帶打游擊,賀學文隨隊回到家鄉。父子相見後,賀炳炎懇求父親帶他去當紅軍,父親見他體弱,答應以後再來接他。隨後,走鄉串戶打鐵。一天夜裡,賀炳炎悄悄地出走,參加了紅軍
紅軍時期
賀炳炎賀炳炎

賀炳炎參軍後,隨紅四軍轉戰各地,戰鬥中勇敢頑強,無所畏懼。同年6月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賀炳炎戰鬥意志更加堅定,成長迅速,在短短的兩年中,先後由戰士升為班長、排長、騎兵連長兼政治指導員。
兩年後,賀炳炎被送到洪湖軍校受訓,在受訓期間,擔任區隊長。一天敵人竄入根據地偷襲湘鄂西中央分局所在地,軍校學員奉命在陳坨子口阻擊敵人。學員因人多槍少,賀炳炎把手槍讓給戰友,自己操一把菜刀沖入敵陣,一連砍倒幾個敵人,從敵人手中奪槍擊敵,打退了進犯之敵。賀炳炎因此名揚全軍校並受到表楊。1932年春夏之交,賀炳炎軍校結業,被分到紅三軍手槍大隊任區隊長,隨即升為大隊長。同年9月,紅三軍從洪湖突圍進行戰略轉移,賀炳炎率部參加了“七千里小長征”。轉移途中,奉賀龍、關向應命令,與原少共省委書記宋盤銘組建“襄北獨立團”,賀炳炎任團長。同年11月,獨立團與紅軍主力在湘鄂豫邊會合。隨後,賀炳炎調任紅八師二十二團團長,擔任全軍的後衛任務。
1933年初,紅三軍到達湘鄂邊後,進行了整編,全軍編為七師、九師,賀炳炎任紅
二十團團長,不久後又任紅二十九團團長。這時,賀炳炎的父親已任紅軍司務長,後在鶴峰戰鬥中犧牲。在紅軍整編中,進行了內部的肅反,由於肅反擴大化,賀炳炎被當作“改組派”逮捕,險些被殺,捆綁29天后,賀炳炎被釋放,出任新兵大隊隊長。
1934年初,為改變紅軍困境,總部決定向貴州東部開闢新根據地。賀炳炎奉命率一支游擊隊在沿河縣淇灘一帶發展革命武裝,建立地方蘇維埃政權。同年夏秋,游擊隊升為獨立團,不久後又擴充為黔東獨立師,賀炳炎任師長。同年10月25日,紅三軍與紅六軍會師後,紅三軍恢復了紅二軍團番號,組成紅二軍團、紅六軍團總指揮部。獨立師編入主力,賀炳炎改任紅六師十八團團長。桑植戰鬥之後,賀炳炎調總部任管理科科長兼作戰參謀。隨後,哪裡戰鬥情況緊張,賀炳炎就受命去進行臨時指揮。
1935年春,在後坪之戰中,紅軍先後派兩個突擊組均未拿下制高點,眼看殲敵計畫就要落空,賀龍急令:“賀炳炎上!”賀炳炎一躍而起,迅速接近制高點,在中彈
賀炳炎賀炳炎
情況下,隻身突擊成功,並找到兩挺機槍和很多手榴彈,遠敵用機槍掃射,近敵用手榴彈殲滅,使紅軍主力得以重新組織反攻,將敵擊潰。同年6月,在中堡伏擊戰中,賀炳炎在火線上接任十八團團長,他與余秋里政委一道指揮部隊擊退了敵人多次衝鋒,保證了主力的殲敵部署。板栗園戰鬥中,紅四師師長受傷,賀炳炎奉命指揮紅四師將國民黨軍八十五師全殲。芭蕉托戰役,賀炳炎身先士卒,被譽為“孤膽英雄”。
同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在賀龍指揮下,從桑植劉家坪出發,開始長征。賀炳炎任紅五師師長。同年12月,在雲南瓦屋塘戰鬥中,賀炳炎右臂第六次負傷被截肢搶救。
1936年7月1日,紅二、六軍團到達甘孜後改稱為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賀炳炎任紅六師師長。此時,張國燾已公開反對黨中央,賀炳炎堅決站在朱德、賀龍等一邊,拒絕了張國燾的拉攏,頂住了張國燾的要挾。並及時向全師指出,“真中央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我們要跟著朱德、賀龍堅持北上,去會真中央!”並於7月7日率部從甘孜出發向哈達鋪前進,10月20日到達會寧,勝利完成了偉大的長征。
抗日戰爭
紅軍在會寧會師後,賀炳炎因左臂內尚有一粒子彈未取出,傷著神經,被送到西安廣仁醫院治療。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賀炳炎顧不得傷病痊癒,毅然離院回隊,擔任由紅六師改編的八路軍第一二0師七一六團團長。隨即率部挺進到同蒲路北段的寧武、神地、朔縣一帶,發動民眾,進行抗日游擊戰爭。指揮雁門關伏擊戰,殲滅日軍500餘人,繳獲了汽車多輛。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賀炳炎因此獲得國民政府通令嘉獎。
1938年1月,組建第一二0師第三支隊,賀炳炎任支隊司令員。隨後,率隊到大清河北岸進行鞏固和擴大根據地的工作。僅幾個月時間,支隊由原126人擴充為3個團和3個獨立營,近5000餘人,打退了日軍多次“掃蕩”。是年冬,賀炳炎又率支隊進入冀中,先後進行了蓮子口、北板橋等戰鬥,粉碎了日軍的3路合圍。
1940年,賀炳炎奉命率隊返回晉綏參加百團大戰。百團大戰後,賀炳炎升任三五八旅副旅長。
1942年,賀炳炎帶職赴延安軍事學院學習,後轉入中央黨校,參加延安整風,並當選為中共“七大”代表。
1944年,賀炳炎偕廖漢生帶領三五八旅百餘名幹部與三五九旅南下洪湖開闢新區。抗日戰爭勝利後,賀炳炎參與組建了江漢軍區,並任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
1946年7月,賀炳炎奉命返回晉綏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同年11月調任晉綏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兼第五旅旅長。隨後率隊連克朔縣、寧武、崞縣諸城。為打好攻堅戰,賀炳炎及時組織部隊進行各種爆破方法試驗,除炸藥包外,還創造了“爆破桿”、“爆破筒”,用迫擊炮拋射炸藥、坑道爆破等方法,並在部隊中推廣。在清澗、汾考等攻堅戰中,幾種爆破方法都發揮了作用。
1947年5月,賀炳炎任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率隊參加指揮了保衛延安的戰鬥,參與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宜川、西府、隴東、宜瓦、荔北等戰役戰鬥的組織指揮工作。在宜瓦戰役中,賀炳炎縱觀全局,當機立斷,及時指揮部隊堵住了兄弟部隊因故未能封住的缺口,保證了西北戰場取得空前大捷。賀炳炎因功勳卓著,受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嘉獎。
1949年1月,西北野戰軍一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賀炳炎任軍長。在賀炳炎等率領下,第一軍連克三原、岐山等縣,殲國民黨軍五十七軍1萬餘人。接著攻克隴縣,解放泰安。隨後,又進軍青海,1949年9月5日進占西寧,青海全省解放,進占西寧後,賀炳炎兼任青海軍區司令員。[4]
鞠躬盡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已是重病纏身的賀炳炎,不得不長期治療。1952年,賀炳炎調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和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成為賀龍的副手。1954年9月,賀炳炎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3月,任中共成都部隊委員會書記、成都部隊司令員。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9月,賀炳炎當選為中共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4月,當選為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賀炳炎在革命戰爭年代,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先後負傷16處,並失去了右臂,全國解放後,他帶病堅持工作,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
1960年7月1日,賀炳炎終因積勞成疾在成都病逝,終年47歲。
1995年,為了緬懷賀炳炎將軍,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提議,將松滋五中更名為松滋縣(市)賀炳炎中學,當年12月18日正式更為現名,省長蔣祝平親自為我校題寫校名。學校前身為創辦於1958年的松滋縣立第二十一中學,後更名為松滋縣劉家場中學,1989年更名為松滋縣第五中學。

後人懷念

1958年,在湖北省松滋西南重鎮劉家場,文宮山下,柳林河畔,誕生了松滋市
第二十一中學,她就是今天的紀念中學—賀炳炎中學的前身。1988年,學校更名
賀炳炎中學
為松滋縣第五中學。1995年,為緬懷共和國開國元勛賀炳炎上將,松滋市人民政府將位於將軍出生地的本校更名為賀炳炎中學。
松滋撤縣建市之際,博物館在圖書館一樓,精心籌備的由聶榮臻元帥題寫館名的“賀炳炎同志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正上方矗立著賀炳炎將軍塑像,兩側分別陳列著賀炳炎將軍與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大幅合影、周恩來授予賀炳炎上將軍銜任命書。展覽共展出了賀炳炎將軍部分遺物,及部分老將軍、老紅軍為賀炳炎將軍紀念館題詞近100件。

深情追憶

賀龍之子憶將軍
賀炳炎是我父親賀龍的一員愛將。在20年的革命戰爭中,父親倚重他,偏愛他,凡遇到險仗、惡仗,不論他是否在身邊,也不論他當時是團長還是師長,都會大喊一聲:“賀炳炎,上!”以至人們善意地以訛傳訛地說他是賀龍的兒子,叫“賀小龍”。
少年當紅軍1929年,父親帶領他在湘鄂西拉起紅四軍攻占湖北松滋的時
候,賀炳炎還是一個孩子,一個16歲的小鐵匠,正吵著鬧著要和他父親一起當紅軍。他父親賀學文手裡拿根扁擔,一路攆他走,他死活不離開。這情景正好被我父親看到了,攔住他說,孩子,當紅軍要打仗拼刺刀,你太小了,長高些再來吧。賀炳炎知道我父親是紅四軍中最大的官,抽出插在身後的一把大刀說,我曉得你是賀龍,就想跟你當紅軍,我是打鐵的,有的是力氣,你看我們賀家這把祖傳的大刀,我練過七八年了,一兩個人不是我的對手。我父親也從小練武,見賀炳炎性格倔犟,有股不服輸的韌勁,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一下子喜歡上他了。父親把他留在警衛班,讓他掃地餵馬,跑腿送信。
獨戰白匪軍
賀炳炎來到警衛班才幾個月,就幹了件驚天動地的
賀炳炎1948年在占領敵堡上
事情,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那是1929年7月,紅軍在湖北潛江淵博子口同白軍大部隊遭遇,激戰中,我父親派他去給部隊傳令,要該師從敵人側後發起猛攻。賀炳炎提起大刀便上路了,在返回部隊的路上,他蹦蹦跳跳,隨手撿了幾個手榴彈插在腰間。走到一條峽谷里,他忽然看見幾十個白軍慌慌張張地往葦叢里鑽,當即舉起大刀,怒喊一聲繳槍不殺!把白軍嚇蒙了。為首的匪軍緩過神來,看見站在高處的他只是個半大不小的孩子,馬上命令部下還擊。賀炳炎扯下一個手榴彈扔向敵群,從懸崖上飛身而下,一刀把白匪軍官劈了。望著天空濺起的那道血光,白軍知道遇上了身懷絕技的“練家子”,嚇得哆哆嗦嗦的,再不敢動了。賀炳炎趁機揮舞大刀,命令他們把槍栓取下來,提在手裡。一數,47個白軍47個槍栓,一個不少。想來白軍士兵也是窮苦人出身,厭惡跟紅軍打仗,都想逃出苦海當紅軍,當賀炳炎押著他們往回走的時候,一個個乖乖的,無人反抗。
壯舉撼人心
在湘鄂西打了幾仗,賀炳炎膽大性暴,不懼傷,不怕死,迅速成了一名基層指揮員。沒幾年,他父親賀學文在鶴峰壯烈犧牲,我父親囑咐部隊擇地埋了,他感動得伏在父親懷裡嗷嗷大哭,說賀老總,我沒爹沒娘了,你和紅軍就是我的親人;我無論有什麼錯,都不能趕我走啊!父親像摟兒子那樣摟著他說,麼娃子,我正要用你呢,怎么會趕你走?從今往後我們革命到底,生生死死在一起。
賀炳炎此後如魚得水,陸續任紅四軍警衛中隊中隊長、大隊長,騎兵連連長兼政治指導員,仗越打越凶,能征善戰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不變的是,他總離不開那把大刀,每次戰鬥都衝鋒陷陣,以命相搏。
賀炳炎最慘烈也最動人心魄的壯舉,發生在1935年12月。當時我父親率領紅二六軍團長征不到一個月,剛突破國民黨沿湖南澧水、沅江布置的封鎖線,向新化和漵浦進軍。隊伍逼近新化時,發現敵人在這裡已布下阻截重兵。父親當即決定改變行軍路線,掉頭西進貴州。為了不讓敵人摸清西進意圖,逼近新化的部隊隨即南下,造成馬上將東渡資水之勢。國民黨大軍鑽進了父親布置的圈套,風煙滾滾地向資水壓來。這時部隊向西疾行,沿雪峰山山腳直奔雲南瓦屋塘,再從瓦屋塘翻越雪峰山進貴州。那天由賀炳炎的紅五師擔任先頭部隊,他又讓紅十五團打頭陣。不料當紅十五團進入瓦屋塘東山時,遭到敵人瘋狂阻擊,從猛烈的火力判斷,對方是國民黨的正規軍。賀炳炎查清敵情,派紅十五團團長王尚榮去向我父親匯報,自己指揮紅十五團迎戰。在劇烈戰鬥中,他的右臂不幸被敵人威力巨大的達姆彈擊中,骨頭被炸得粉碎,整條手臂像條下垂的絲瓜吊在膀子上。因大量失血,疼痛難忍,他當即昏過去了。
紅十五團一鼓作氣拿下東山後,賀炳炎躺在敵人放棄的陣地上昏睡不醒。我父親聽說賀炳炎身負重傷,不省人事,飛馬趕到東山。正在急救棚里搶救賀炳炎的軍團衛生部長賀彪向父親報告,賀炳炎的右臂保不住了,必須齊根鋸掉。父親急了,質問賀彪,他的右臂怎么能鋸掉呢?你知不知道他這隻右臂抵得上我的一支部隊?但賀彪堅持說,我知道賀師長的右臂有多么重要,可傷到這種程度,神仙來了也沒有辦法,如果不趕緊截肢,他上半身的肌肉將迅速壞死,到時連命都保不住。我父親說不出話來,最後只能尊重賀彪的意見。
賀炳炎的截肢手術在荒郊野嶺進行,賀彪從附近的一座破廟裡卸下一塊破門板,把賀炳炎捆在門板上;又從老鄉家裡借來一把鋸木頭的鋸子,放進一鍋煮開的水裡消毒。正要用嗎啡代替麻醉藥做手術前麻醉,賀炳炎從捆著他的門板上醒來了。父親低下身子告訴他事情的經過,說明他的右臂非截不可。一顆渾濁的淚珠從眼角冒出來,賀炳炎吃力地說,既然是總指揮做的決定,那就鋸吧,但不要用嗎啡……
賀彪和另一個醫生每人站一邊,像鋸木頭那般“吱吱嘎嘎”地鋸起來,在場的人無不心驚膽戰。賀炳炎閉目咬牙,汗暴如雨,血順著他的右臂和鋸子兩端流出來,滴滴答答,如同屋檐滴水。手術用了兩個小時16分鐘,賀炳炎把醫務人員塞在嘴裡的毛巾咬爛了。
手術後,我父親掏出一塊手帕,小心翼翼地撿起幾塊碎骨,包起來揣進懷裡,對賀炳炎說,麼娃子,我要把它們留起來,長征還剛剛開始,以後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到時我要拿出來對大家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共產黨人的骨頭,你們看有多硬!
6天后,賀炳炎從擔架上迫不及待地滑下來,開始自己走路,騎馬,處理失去右臂後必須應對的一切。同時還學著用那隻總感到彆扭的左手,開始從頭練槍,練刀,練在嚴酷的戰爭中必須去重新適應的事物。戰爭可不是兒戲啊,戰爭是兩強相遇勇者勝,是一瞬之間的你死我活,它要求一個人的反應和感覺,必須百分之百的心到手到。而像賀炳炎這樣徹底失去右臂,被迫改用左手去搏殺的人,其難度和在戰爭中的存活率,是可想而知的。何況長征勝利後,部隊馬上投入更為慘烈的抗日戰爭,面對比國民黨軍隊兇惡10倍的日本侵略軍。但是,賀炳炎做到了,並且做得跟有右臂時一樣的威風八面。
揮刀殺日寇
1937年10月,由紅二方面軍改編的八路軍第一二〇師東渡黃河,深入山西抗日戰場。擔任七一六團團長的賀炳炎奉命率部插向雁門關。10月17日,賀炳炎得知日軍從大同集結300多輛汽車,滿載武器彈藥準備運往忻口,異常高興,果斷決定伏擊鬼子的車隊。18日上午,日軍進入包圍圈,埋伏在公路兩旁山頭上的七一六團官兵如雷霆,如冰雹,如狂飆,以各種火力鋪天蓋地地射向窮凶極惡的侵略者。日軍負隅頑抗,死不投降,賀炳炎左手握大刀,首當其衝,率部從兩面山頭像潮水那般衝下去,在漫天硝煙和火光中,與日軍展開氣吞山河的白刃戰,殺得日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打掃戰場時,官兵們見賀炳炎滿身是血,以為他受傷了,賀炳炎從頭到腳摸遍全身,竟毫髮無損。
東渡黃河不足一個月,賀炳炎部在雁門關首戰告捷,殲滅日寇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受到國民政府的通電嘉獎。那年10月,毛澤東在延安會見英國記者貝蘭特,以此為例,特地說明八路軍在抗日戰場正在起著“非常大的作用”。雁門關大捷後,賀炳炎“獨臂刀王”的威名在抗日軍民中廣為傳播,也讓日軍談虎色變。1938年秋天,部隊轉為游擊戰,賀炳炎率部隊在大清河北岸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僅幾個月時間,他便把部隊從原來的300多人擴充為3個團和3個獨立營,近5000人,打退了日軍的多次“掃蕩”。有訊息說,岡村寧次聽到賀炳炎的名字,咆哮如雷,叫囂要與他的部隊決一死戰,對他“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獨臂勇將軍
至此,賀炳炎不僅成了我父親的愛將,也成了毛澤東的愛將。1945年4月他作為指揮員代表赴延安參加中共“七大”,抬起左手與眾不同地向毛澤東敬禮,毛澤東說:“賀炳炎同志,你是獨臂將軍,免禮。”
從1929年參加紅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賀炳炎跟著我父親整整打了20年仗,負傷11次,身上留下大大小小16塊傷疤。1955年,賀炳炎在成都軍區司令員的位置上被授予共和國開國上將。我父親賀龍在懷仁堂接受完毛澤東主席親自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馬不停蹄地趕到成都,親自為賀炳炎授銜授勳。
我相信這是一種機緣甚至命運:賀炳炎,一個打鐵的孩子從被招入這支隊伍那天起,便與我父親賀龍越走越近。在20年血與火的戰爭歲月中,他們彼此欣賞,互為依靠,不是父子,勝似父子。這在古今中外的統帥和名將中,實屬罕見。
1960年7月1日,賀炳炎在黨的生日那天因病去世,時年47歲,
賀炳炎1951年作革命傳統報告
是開國上將中第一個去世的人。20萬軍民冒雨為他送行。
那些天,我記得父親淚蒙蒙的,滿懷悲傷。他不時嘆聲連連,喃喃自語,一會兒說,可惜了,太可惜了!他還那么年輕,連兒女都沒有長大。一會兒又說,也難怪,他就是為中國革命戰爭而生的,20年槍林彈雨,出生入死,他把身上的血和力氣都掏幹了。

賀雷生

全國紅軍國小建設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賀炳炎上將長子賀雷生再次回到將軍故里,參觀宜都市賀炳炎紅軍國小、松木坪鎮賀炳炎廣場。賀雷生因突發哮喘病未能出席家鄉紀念賀炳炎誕辰100周年活動。此次回鄉,他首先來到賀炳炎紅軍國小,在新建的賀炳炎上將紀念室,仔細聆聽學生講解員講述將軍的光輝歷程和為人民解放事業立下的赫赫戰功,用攝像機逐一攝下展覽圖片、文物,連聲稱讚:“紀念室辦得好!感謝宜都市各級領導和家鄉人民!”並在留言簿上寫下“感恩家鄉人民!報恩家鄉人民!”的題詞。隨後,他參觀了新建的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對煥然一新的校容校貌讚譽不止。

影視作品

片名:《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
導演:韋廉陳健沈東
主演:梁家輝劉德凱王伍福徐光明工藤俊作(日)安娜(法)
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故事梗概:電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開赴抗日前線,與日寇浴血奮戰的英雄業績,集中表現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間,從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到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正面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表現了八路軍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成功的
梁家輝飾演的賀炳炎將軍
賀炳炎賀炳炎

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片中香港電影演員梁家輝扮演賀炳炎將軍。

1955年授銜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