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色素減退疾病

外陰色素減退病是指確切病因尚未明確的外陰皮膚砧膜組織發生變性及色素減退的疾病,主要指外陰皮膚和豁膜上皮內非瘤樣病變,包括硬化性苔癬、鱗狀上皮細胞增生及其他皮膚病。由於硬化性苔癬及鱗狀上皮細胞增生患者的外陰皮膚豁膜多呈白色,故也稱為外陰白色病變。

自檢

病理檢查在有潰瘍隆起、教裂、硬結或粗糙處取材,並注意多點取材進行活檢,以發現非典型增生及癌變。為取材適當,提高活檢陽性率,可先用1%甲苯胺藍染色,再用1%醋酸脫色,在不脫色處進行活檢,病理結果可確定最後診斷。

體徵

1.外陰鱗狀上皮細胞增生早期病變輕時,外陰多為黯紅或粉紅。角化過皮的部位則是白色。內於長期搔抓和磨擦,皮膚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皺蟹或有鱗屑濕疹樣變。
2.外陰硬化性苔癬早期皮膚發紅腫脹,出現粉紅或白色、邊界不整齊、多角型平頂小丘疹,逐漸發展皮膚及粕膜變白、變薄、乾燥、皸裂,並失去彈性。陰蒂多萎縮,且與包皮粘連,小陰唇平坦消失。晚期皮膚菲蒲皺綿似捲菸紙,陰道口攣縮狹窄,甚至僅容指尖。幼女患此歷時發現在外陰與肛門區出現鎖幾狀珠黃色斑樣病損,僅一般至青春期,病變可自行消失。
3.硬化性苔癬合併鱗狀上皮細胞增生表現為在非薄的外陰發白區的鄰近部位,或存其範圍內伴有局部性皮膚增厚或隆起。

病理表現

一、增生型營養不良
主要組織病理變化為表皮層角化過度或伴有角化不全,棘細胞層不規則增厚,上皮腳向下延伸。真皮淺層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和少數漿細胞浸潤。

二、硬化苔蘚型營養不良
病理特徵為表皮層過度角化甚至出現角栓,表皮萎縮變薄伴基底細胞液化變性,黑素細胞減少,上皮腳變鈍或消失。真皮淺層水腫,膠原纖維結構喪失而出現均質化,真皮中層有淋巴細胞浸潤帶。

三、混合型營養不良
在同一患者的外陰不同部位取材,同時有上述兩種類型病變存在時為混合型。有人認為,此兩種類型病變不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但大多數人認為可能是不同細胞系對同一病因刺激的不同反應形式,兩者是不致互相轉化的。

在增生型和混合型中,如出現棘細胞排列不整齊,細胞大小形態不一,核染色深,分裂相增多,但基底膜完整時為非典型增生。根據非典型增生的範圍和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非典型增生局限於表皮深部下古時為輕度,累及1/3~2/3為中度,超過2/3但未累及全層為重度。如上述異型細胞累及表皮全層且細胞失去極性為原位癌,穿透基底膜為浸潤癌,兩者均為在慢性外陰營養不良的基礎上有繼發癌變。目前一般多認為萎縮型營養不良病變很少出現非典型增生,故繼發癌變也罕見。

分類

外陰白色病變又叫慢性外陰營養不良,系指一組女陰皮膚、黏膜營養障礙而致的組織變性及色素改變的疾病,就是我們要說的女性外陰色素減退。
我們根據目前國際上的標準來統一分類:
一增生型營養不良
1.無非典型增生
2.非典型增生又分為輕中重三度
二硬化苔癬型曹養不良
三混合型營養不良硬化苔癬型合併有局灶性上皮增生型病變
上述分類法此外主要取決於外陰每天組織病理檢查
雖然根據臨床表現可初步作出類型鑑別,但無法確診有無非典型增生。故在病檢前一設可統稱為外陰白色病。此外,還應注意外在外陰疑難不同病區的出生組織病理可能有所不同,故必要時往往需行多點活檢方能作出準確分類 。

臨床表現

(一)外陰色素減退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二)主要症狀為外陰瘙癢,當外陰部有糜爛、皸裂和潰瘍時可有疼痛;外陰萎縮粘連時,陰道口變窄或因疼痛而發生性交困難。

婦科病

婦科病是困擾很多女性的常見病,關愛女性,呵護健康,遠離婦科病的威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