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拼音
wài zì
英文名
outer canthus, lateral angle of eye,angulus oculi lateralisTA, temporal canthus
主要釋義
上、下眼瞼的外連合處所形成的角,叫外眥,又叫小眼角,亦名銳眥、小眥、眼梢頭、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眼的分泌物常積聚於內、外眥。
內在特點
外眥,解剖名稱。位於上下瞼緣於外側端(顳側)的會合處,呈銳角。外眥極度睜眼時約有60°,正常狀態下為30~40°;外眥距眶緣5~7毫米,距額顴線為10毫米。
古籍考證
外眥一詞最早出自《靈樞》。《靈樞·癲狂》:“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中醫診斷
外眥、內眥均內應於心,為五輪之血輪。因心與小腸相表里,故眥部疾患,常與心或小腸有關。如心經有熱,常見兩眥紅赤,治宜清心瀉火,方用導赤散等加減。
常見症狀
眼的內、外眥部常易發生炎症。...
瞼裂小於正常者,如小瞼裂綜合徵或因外傷和眼部疾患、瞼緣炎症所致的瞼緣粘連。可通過外眼角開大,也就是外眥成形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