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喜遷鶯

《喜遷鶯》,又名《鶴沖天》、《萬年枝》、《春光好》等,詞牌名。雙片一百零三字,前後片各五仄韻。另有平仄韻轉換變格。

基本信息

詞牌簡介

《喜遷鶯》,又名《鶴沖天》、《萬年枝》、《春光好》、《燕歸來》、《早梅芳》、《喜遷鶯令》、《烘春桃李》。此調有小令、長調之分。長調《詞譜》以康與之詞為正體,長調起於宋人。雙片一百零三字,前後片各十一句五仄韻。另有一百零三字、一百零五字各體均用仄體,此為長調。小令起於唐人,四十七字。上片五句四平韻,下片五句兩仄韻兩平韻。諸體用韻不一致,其中張元輯詞全用平韻。較有名的詞作有史達祖李煜馮去非、李綱等人的作品。

典範詞作

【五代】李煜《喜遷鶯·曉月墜》
【宋代】史達祖《喜遷鶯·月波疑滴》
月波疑滴,望玉壺天近,了無塵隔。翠眼圈花,冰絲織練,黃道寶光相直。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最無賴,是隨香趁燭,曾伴狂客。
蹤跡,漫記憶,老了杜郎,忍聽東風笛。柳院燈疏,梅廳雪在,誰與細傾春碧?舊情拘未定,猶自學當年遊歷。怕萬一,誤玉人寒夜,窗際簾隙。
【宋代】柳永《喜遷鶯·黃金榜上》
【宋代】馮去非《喜遷鶯·涼生遙渚》
涼生遙渚。正綠芰擎霜,黃花招雨。雁外漁村,蛩邊蟹舍,絳葉滿秋來路。世事不離雙鬢,遠夢偏欺孤旅。送望眼,但憑舷微笑,書空無語。
慵覷。清鏡里,十載征塵,長把朱顏污。借箸青油,揮毫紫塞,舊事不堪重舉。間闊故山猿鶴,冷落同盟鷗鷺。倦遊也,便檣雲舵月,浩歌歸去。
【宋代】李綱《喜遷鶯·長江千里》
【宋代】蔡挺《喜遷鶯·霜天秋曉》
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雲衰草。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塞垣樂,盡櫜鞬錦領,山西年少。
談笑。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聖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宋代】晏殊《喜遷鶯·花不盡
【宋代】完顏亮《喜遷鶯》
旌麾初舉,正駃騠力健,嘶風江渚。射虎將軍,落雕都尉,繡帽錦袍翹楚。怒磔戟髯爭奮,捲地一聲鼙鼓。笑談頃,指長江齊楚,六師飛渡。
此去,無自墮,金印如斗,獨在功名取。斷鎖機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試展臥龍韜韞,果見成功旦莫。問江左,想雲霓望切,玄黃迎路。

詞曲鑑賞

喜遷鶯喜遷鶯
喜遷鶯 辛棄疾
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
暑風涼月。
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
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蓉花發。
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
添白鷺,晚晴時,公子佳人並列。
休說,搴木末;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別。
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
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
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這首詞寫於宋寧宗年間(1200年),這一年,辛棄疾61歲,第二次被免官在家閒居。他的好友趙晉臣,各不迂,宋朝宗室成員,他曾經擔任過直敷文閣學士,所以他又叫敷文,1200年,他也被罷官在家,這年夏天,趙晉臣作了一首芙蓉詞給辛棄疾作壽,辛棄疾便以此詞答謝。
這是一首詠物詞,思路很清晰:上片以詠荷為主,下片以抒情為主;抒情不離荷花,詠荷為抒情鋪墊,和那種純以狀物工巧見長的詠物詞有所不同。
上片讚賞荷花。首句點明時令,“暑風涼月”,正是荷花盛開的大好時光。以下用一“愛”字帶出“亭亭”五句,正面描繪水上蓮荷的美好儀態。滿地蓮葉,聳出水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淨植,似無數綠衣侍者持節而立。在這一群綠衣持者的簇擁下,千朵荷花,競相怒放。她們或時隱時現,如含羞少女,猶抱綠葉半遮面;或參差錯落,姿態萬千,似各懷妒意而爭美賽妍。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醉的水上綠葉紅花圖啊!“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這兩句用事。“六郎”,系指唐張昌宗。張昌宗、張易之都以姿容見幸於武后,貴震天下,時人號張易之為“五郎”,張昌宗為“六郎”。“貌比六郎”,則用楊再思語。史稱楊再思“為人佞而智。……張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耳。‘其巧諛無恥類如此。“(《新唐書·楊再思傳》)以清水芙蓉之質,竟為一寵妃作襯托的工具,豈不叫人痛心?以張昌宗輩無恥之尤,豈能與芙蓉相比潔白?所以,詞人用”堪恨“、”誰潔“兩組詞語,一方面表示對潘、張之流的鄙棄,一方面也就突出了荷花的質潔品高。前五句寫荷花的姿態美,這兩句是寫荷花的品格美。潘、張之流既不足道,那么,誰有資格能和芙蓉相提並論呢?唯有白鷺。白鷺渾身皆白,象徵著純潔無邪;一生往來水上,意味著超塵忘機。謝惠連有《白鷺賦》贊曰:”表弗緇之素質,挺樂水之奇心。“又因它風度翩翩,杜牧《晚晴賦》曰:”白鷺潛來兮,邈風標之公子;窺此美人兮,如慕悅其容媚“詞中”白鷺“兩句兼含二義而以後義為主。傍晚雨晴,有白鷺飛來與芙蓉為侶,猶如公子佳人雙雙並肩而立。白鷺入圖,平添出不少生機與美趣,真是妙筆生花。
下片抒情,多半採用楚辭詩句,而又一意貫之。
“休說”七句本來來自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和“交不忠兮怨長”等句。原意為到水中去采緣木而生的薜荔,到樹梢去摘水上開花的芙蓉,豈能成功。
男女各懷心思,媒人來回折騰,也是徒勞無功,雙方愛之不深,必然容易決裂。這是隱喻楚王聽信讒言,親佞遠賢,使屈原有志難酬。“千古”兩句採用《離騷》:“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意謂屈原之世雖已去遠,但其《離騷》卻流傳千古,至今猶自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詞人讚美屈原有荷花那種“出於淤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讚美他精神不朽,流芳百世。同情他君臣異心的不幸遭遇,和齎志以歿的悲劇結局。尤其令人憤慨不已的是,這一切居然自古而然!所以詞人在下片一開頭就用“休說”一詞表現感情上的激憤,結拍又用“都休問”一句承轉跌宕:一切都休再提說了吧,“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唯求對花痛飲,一醉忘憂。殷英童《詠採蓮》詩云:“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這裡的“露荷翻葉”,是借喻傾杯式的豪飲。詞的結尾很是乾淨利索,既巧妙地緊扣詠荷題目,又將自身滿腹牢騷不平之氣一吐而盡。
好用事,是辛詞的一大特色,人或譏其“掉書袋”,或褒其“驅使莊、騷、經、史,無一點斧鑿痕,筆力甚峭”(樓敬思語。《詞林紀事》引),“任古書中理語、廋語,一經運用,便得風流”(劉熙載《藝概》)。就這首詞的用事來說,頗見特色。不僅多而奇,而且一意貫串,寄託遙深。上片用“步襯潘娘”、“貌比六郎”兩個典故,下片大量運用楚辭入詞,都是用得貼切而意深。潘張因為長得俊美而受君王寵愛,屈原卻因品質高潔而被楚王流放,世上哪有這等道理!是以細讀“堪恨”、“誰潔”、“休說”、“休問”諸句,但覺其中激盪著一股憤郁不平之氣。辛棄疾生平以復國自許,文韜武略,集於一身,不想兩次被免落職,賦閒田園,正所謂報國有志,請纓無門。因此,當他握筆作詞時,常常借古人之酒,澆自己胸中之塊壘,這也正是辛詞好用事的緣故吧。

曲牌種類

曲牌是傳統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曲牌的文字部分須“倚聲填詞”,多作長短句,少用齊言。各曲的句數﹑用韻﹑定格(何處可加如“也羅”之類的和聲),以及每句的字數,句法和四聲平仄等,都有一定格式,從韻文文體來說,曲牌即為此種文體的格律譜。
哨遍 | 喜遷鶯 | 《刮地風》 | 《水仙子》 | 叨叨令 | 滾繡球 | 端正好 | 塞鴻秋 | 得勝令 | 蟾宮曲 | 折桂令 | 天淨沙 | 山坡羊 | 紅繡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