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鴻秋

塞鴻秋是首詠情曲,立意新穎、風格詼諧。奇絕妙絕的比喻使作品機趣橫生,而全曲儘量以“月”押韻,富於變化而又不覺勉強。這更使得此曲生動有加。

概述

[正宮]塞鴻秋

作者: 無名氏

主題詞或關鍵字: 元曲

欄目關鍵字:元曲三百首

體裁: 散曲

年代: 元

曲牌名

七句,句式為七七七七五五七。押六個仄聲韻。押韻之句末三字為“平平仄”。第五、六句須用對仗。

北曲新譜(台灣鄭騫編撰)〔塞鴻秋〕通體都葉去聲,易作獨木橋體。 ×平×仄平平去(韻)×平×仄平平去(韻)×平×仄平平去(韻)×平×仄平平去(韻)×平×仄平,×仄平平去(韻)×平×仄平平去(韻)。

示例

例1

斷橋流水西林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驢破帽登山去。夕陽古寺題詩處。樹頭啼翠禽,水面飛白鷺。傷心和靖先生墓。

-- 張可久

塞鴻秋·愛他時似愛初生月

例2

[正宮]塞鴻秋

無名氏

愛他時似愛初生月,喜他時似喜看梅梢月。

想他時道幾首西江月①,盼他時似盼辰鉤月②。

當初意兒別③,今日相拋撇,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注釋]

①西江月:詞牌名。此句是說填詞寄託思念之情。

②辰鉤月:“鉤”通常作“勾”;辰勾:水星, 元曲中用來表示急切地盼等。辰勾月:辰勾與月相會,意思是夜間出現。

③別:特別。意兒別:情意濃的意思。

例3

張可久《塞鴻秋》(黃仲金 書) 張可久《塞鴻秋》(黃仲金 書)

塞鴻秋——張可久(元)【散曲】

疏星淡月鞦韆院,愁雲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殘,惱人鸞影閒團扇。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

一行寫入相思傳。

例4

塞鴻秋 潯陽即景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長江萬裏白如練,淮山數點清如淀,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雲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作者】周德清

”散曲現存小令1首、套數三套。

【注釋】

潯陽:今江西九江市。即景:寫眼前景物。練:白絹。淮山:泛指長江以北淮河流域的山。淀:同“靛”,即靛青,一種青蘭色染料。江帆:江面上的船。“新月”句:新月開始像團扇那樣圓了起來。塞鴻:邊地的鴻雁。

鑑賞

傍晚時分,秋風徐徐地吹來,令人感覺全身透涼,舒服又愜意。周德清剛吃完晚飯,肚子飽得難受,他就想去散散步以促進消化。

於是,德清來到潯陽江旁,就在那附近逛了一圈。他放眼看去,只能看到幾尺之內的事物,總覺沒法盡興。他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何不登上潯陽城樓,縱目遠眺萬里長江呢?黃昏景總是美麗動人的,得趕快登高臨望抓住一景一物,飽覽祖國河山啊。”於是德清就向潯陽城樓走去。

特點解析

特點:一句一景,千姿百態,各放異彩。

這是作者傍晚登潯陽城樓的寫景即興之作。潯陽江,即長江流經江西九江的那段。作者把江水、青山、江帆、山泉、晚雲、新月、鴻雁七種景物,用生動、貼切的比喻,描寫七個風景鏡頭,千姿百態,各放異彩,又組成了一幅秀美河山的秋光圖。

開篇伊始,氣勢不凡:縱目遠眺萬里長江,一條白色如練;放眼遙望淮上遠山,無數清色似染。作者從大處著眼,從遠處落筆,勾畫山水全貌,雄偉壯麗。這兩句寫的是遠景。三、四兩句移近了視界。江上輕帆數片,乘風順流,疾飛如箭;江岸的近山崖壁上瀑泉直瀉而下,奔如流電。這兩句以工整的對偶敘出,帶著分明的動感,說明這是一組近景。一、二句是靜態畫面,三、四句是動態鏡頭,動靜變換,錯落有致。

五、六句寫天空浮雲和月亮的變化,構成整個畫面的背景。傍晚,天空的雲氣慢慢變成露氣,籠罩在江面上空,初月冉冉升起,就像一把半圓形的團扇。一個“學”字,使月亮變得富有人情,頓覺搖曳生姿。和前四句相比,這兩句筆勢由急漸緩,由剛轉柔,顯示出一種朦朧和淒迷的意境。最後一句寫北塞鴻雁南歸,成一字形掠過煙波浩渺的江天。不僅點明秋季時令,而且又為這無聲詩的畫面上留下了“陣雁驚寒”的音響,令人產生無窮的遐想。

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卻尺幅萬里。分則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畫,七個風景鏡頭,千姿百態,各放異彩;合則構成潯陽江山的立體面,好似一部名勝風景影片。

詩人簡介

例5

塞鴻秋·代人作

原文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作者貫雲石

戰西風幾點賓鴻至①,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②。展花箋欲寫幾句知心事③,空教我停霜毫半晌無才思④。往常得興時,一掃無瑕疵⑤。今日個病厭厭⑥,剛寫下兩個相思字。

注釋

①戰西風:迎著西風。賓鴻:即鴻雁,大雁。大雁秋則南來,春則北往,過往如賓,故曰“賓鴻”。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

②南朝:指我國歷史上宋、齊、梁、陳四朝,它們都是建都在南方的建康(今南京市)。吳激《人月圓》:“南朝千古傷心事,還唱後庭花。”

③花箋:精緻華美的紙,多供題詠書札之用。徐陵《玉台新詠序》:“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

④霜毫:白兔毛做的、色白如霜的毛筆。

⑤一掃無瑕疵(xiá cī):一揮而就,沒有毛病。瑕疵:玉上的斑點。引申為缺點或毛病。

⑥病厭厭:病得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世說新語·品藻》:“曹蜍、李志雖現在,厭厭如九泉下人。”

譯文

迎著西風疏疏落落飛來北雁幾隻,引起我回想起南朝興亡的千古傷心事。輔開華美的信紙,要寫幾句知心的話語,白白地讓我停住筆半天也沒有才思。往日興致高時,一揮而就毫無瑕疵,今天卻精神萎蘼不振,只寫下“相思”兩個字。

簡析

這是支傷物懷古的抒情小曲。鴻雁南飛與詩人流寓南方相似。“戰”字總領全篇,加強了感傷氛圍。傷心千古的南朝事,引起“寫幾句知心話”的欲望。秋風蕭瑟,鴻雁南飛,物候感人,詩人縱目於南朝傷心古事,而將焦點凝聚於元代現實社會,百感交集,終於只寫下“相思”二字。“相思”既是詩人情感高度凝聚的產物,又是對歷史對現實的感喟。

曲牌種類

曲牌是傳統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曲牌的文字部分須“倚聲填詞”,多作長短句,少用齊言。各曲的句數﹑用韻﹑定格(何處可加如“也羅”之類的和聲),以及每句的字數,句法和四聲平仄等,都有一定格式,從韻文文體來說,曲牌即為此種文體的格律譜。
哨遍 | 喜遷鶯 | 《刮地風》 | 《水仙子》 | 叨叨令 | 滾繡球 | 端正好 | 塞鴻秋 | 得勝令 | 蟾宮曲 | 折桂令 | 天淨沙 | 山坡羊 | 紅繡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