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王

周太王姬亶父,西伯君主,周朝之先祖。因廣施仁政,令不少部落歸附。周滅商後,認為“王氣”始於姬亶父,故追尊為太王。

人物簡介

太王,姓,名亶父(拼音:dǎn fǔ,中古拼音:tanx pyox),又稱古公亶父,是西伯君主周朝之先祖。因廣施仁政,令不少部落歸附。商朝後,認為“王氣”始於姬亶父,故追尊

生平事跡

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古公亶父繼承了后稷公劉的事業,積德行義,得到民眾的愛戴。薰育和戎狄進攻周族,想要奪取財物,亶父就給了他們。後又來攻,要取得周族的土地和人口。民眾非常憤怒,想要抵抗。古公說道:“民眾擁立君主,是為了讓君主為民眾謀利。如今戎狄來攻,是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歸我還是歸他,又有什麼區別呢?你們要為我而戰,要殺死很多人的父子,通過這種辦法讓我當國君,我不忍心做。”於是亶父帶著家人和親隨離開了豳,渡過漆水和沮水,經過梁山,到岐山之下安頓了下來。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攜弱,復歸古公到岐下。其他國家的人聽說古公仁德,也多歸附。於是古公改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房舍,讓人們分別居住,並設定五官,各司其責。人民安居樂業,都歌頌周太王的功德。孟子曾經讚揚太王專愛他的妃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故而“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家庭成員

妻子

太姜

兒子

長子:太伯,也作“泰伯
次子: 虞仲,也稱“仲雍
第三子:季歷,也稱“公季”、“王季

史籍記載

1.《史記·周本紀載:古公長子太伯(子)曰虞仲太姜少子季歷季歷太任,皆賢婦人,生(姬),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周文王姬昌)乎?”長子太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姬),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
古公卒,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修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
白話譯文】古公有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兒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太姜、太任都是賢惠的妻子。太任生子姬昌,有聖明之兆。古公說:“我的後代當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歷,以便將來能傳位於姬昌,所以兩人便逃亡到了荊蠻,(按當地風俗)身刺花紋,剪短頭髮,而讓位給季歷。
古公死了,季歷即位,就是公季。公季遵循古公留下的原則,篤行仁義,諸侯都順從他。
2.史記·太伯世家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姬)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姬)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bēn,即“”)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姬)昌為文王。太伯之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白話譯文】吳太伯、太伯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兒子、王季歷哥哥季歷賢達,且有一個有聖人之相的兒子姬昌,太王意欲立季歷,並傳位給姬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便逃奔到南方部族荊蠻人居住的地方,遵隨當地習俗,在身上刺畫花紋,剪短頭髮,表示不可再當國君,以此來讓避季歷。季歷果然登位,這就是王季,而姬昌就是文王。太伯逃奔到荊蠻,自稱句吳。荊蠻人欽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隨並且歸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擁立為吳太伯
3.《史記中對季歷的具體活動記載不多,而竹書紀年中卻簡單留下了季歷的一些記載:
①(商王武乙)三十四年,周王季歷來朝,武乙賜地三十里,玉十珏,馬八匹;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③(商王)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
太丁四年,周人伐余無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為殷牧師;
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太丁十一年,周人伐徒之戎,捷其大夫
文丁季歷

周太王世系

諡號姓名在位時間都城
周人始祖
黃帝約前2700年—約前2600年
玄囂
蟜極
帝嚳
先王時期
姬台璽
姬叔均
姬不窋
姬鞠
姬公劉
姬慶節
姬皇仆
姬差弗
姬毀隃
姬公非
姬高圉
姬亞圉
公叔
周太王姬古公亶父
周王季姬季歷
周文王姬昌約前1099年—約前1061年鎬京
西周時期
周武王姬發約前1050年—約前1045年鎬京
周成王姬誦約前1044年—約前1008年鎬京
周康王姬釗約前1007年—約前982年鎬京
周昭王姬瑕約前981年—約前963年鎬京
周穆王姬滿約前962年—約前908年鎬京
周共王姬繄扈約前907年—約前896年鎬京
周懿王姬囏約前895年—約前871年鎬京
周孝王姬辟方約前870年—約前862年鎬京
周夷王姬燮約前861年—約前854年鎬京
周厲王姬胡約前853年—前841年鎬京
共和(一說為皇君姬和攝行天子政)前841年—前828年鎬京
周宣王姬靜前828年—前782年鎬京
周幽王姬宮涅前781年—前771年鎬京
周攜王姬余臣前770年—前760年鎬京
東周時期
周平王姬宜臼前771年—前720年雒邑
周桓王姬林前720年—前697年雒邑
周莊王姬佗前697年—前682年雒邑
周釐王姬胡齊前682年—前677年雒邑
周惠王姬閬前677年—前675年雒邑
王子頹姬頹前674年—前673年雒邑
周惠王復位姬閬前673年—前652年雒邑
周襄王姬鄭前652年—前619年雒邑
周頃王姬壬臣前619年—前613年雒邑
周匡王姬班前613年—前607年雒邑
周定王姬瑜前607年—<前586年>雒邑
周簡王姬夷前586年—前572年雒邑
周靈王姬泄心前572年—前545年雒邑
周景王姬貴前545年—前520年雒邑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雒邑
周敬王姬丏前520年—前477年雒邑
周元王姬仁前477年—前469年雒邑
周貞定王姬介前469年—前441年雒邑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雒邑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雒邑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前426年雒邑
周威烈王姬午前426年—前402年雒邑
周安王姬驕前402年—前376年雒邑
周烈王姬喜前376年—前369年雒邑
周顯王姬扁前369年—前321年雒邑
周慎靚王姬定前321年—前315年雒邑
周赧王姬延前315年—前256年雒邑
昭文君前256年—前249年雒邑

西伯君主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 歷史百科
諡號姓名及另名
姬棄(后稷)
姬不窋
姬鞠
姬公劉
姬慶節
姬皇仆
姬差弗
姬毀隃
姬公非
姬高圉
姬亞圉
姬公叔組紺
周太王姬亶父
姬季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