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

吃素

吃素。亦作“喫素”。不吃魚肉等葷腥食物。佛教徒的吃素戒律還包括不吃“五葷”(指蔥蒜)等五種含有辛辣味的蔬菜。比喻不厲害;好惹。多用於否定句。素食者說:偏食只與營養素缺乏有關,與素食無關。的確,很難想像一個成天和素食打交道的人如何去補充雞、鴨、魚、肉里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在從事營養學幾十年調查研究後,坎貝爾有了充足的數據去證明: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各種慢性病的發生;而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控制和預防慢性病。

基本信息

釋義

詞目:吃素

拼音:chīsù

基礎解釋

[beavegetarian]吃素是指不食葷、腥。葷者:大蒜、韭菜、蔥等中藥稱為五辛的植物蔬菜;腥者:動物的血肉、胎盤、子卵之類。

詳細解釋

1.亦作“喫素”。1.不吃魚肉等葷腥食物。佛教徒的吃素戒律還包括不吃“五葷”(指蔥蒜等五種含有辛辣味的蔬菜)。《水滸傳》第四四回:“只是我自喫素,並無妨礙。”《西遊記》第五四回:“貧僧喫素,但是未曾戒酒。”魯迅《彷徨·孤獨者》:“我因為閒著無事,便也如大人先生們一下野,就要吃素談禪一樣,正在看佛經。”

2.比喻不厲害;好惹。多用於否定句。如:你要放明白點,我的拳頭不是吃素的。

《水滸傳》第四四回:“只是我自喫素,並無妨礙。”《西遊記》第五四回:“貧僧喫素,但是未曾戒酒。”魯迅《彷徨·孤獨者》:“我因為閒著無事,便也如大人先生們一下野,就要吃素談禪一樣,正在看佛經。”

佛教用語

辨證分析

素食是中國佛教徒特別殊勝的慈悲行儀之一,多年來中國大陸由於佛法不興,其他佛教國家則是沒有素食的文化,因而台灣佛教徒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素食人口,從此可看出,台灣的佛教徒是很有福報的,不必為了吃素而困擾,從飲食當中就能日日守持不殺生戒。

由於食肉是間接傷害物命,而且是每天都會造作的惡業,所以持守素食可以說是佛弟子最基礎的戒行,同時也不再累積新的殺業。因此,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實踐不殺生又是以素食為最簡單易行,呼籲大眾千萬不可忽視這小小善行,因為這個德行是能夠成就菩提的大悲種子。

其實素食的起源甚早,在早期佛教經典,世尊四處游化,如果有居士欲供養佛陀,他們所準備的一定是‘蔬食’,而不是以肉食來供養佛陀及諸比丘。而且有許多的佛弟子見到當時印度某些外道吃素,都認為這是善良的德行,在世尊的默許下,也都持守素食,就連破僧的提婆達多也堅持斷肉食。

央掘魔羅經(節錄)

劉宋天竺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詳上座迦葉棄捨種種甘膳之食,舍肉味食,受持修行不食肉法;家家乞食,不惡惡想;始終常一,苦樂無變。其所乞處有種種人,或言無者、或罵辱者,答言安樂,然後捨去,心不傾動。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因如來藏故,諸佛不食肉耶?’

佛言:‘如是,一切眾生無始生死生生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姊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複次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珂貝、蠟蜜、皮革、繒綿,非自界肉耶?’

佛告文殊師利:‘勿作是語,如來遠離一切世間。如來不食。若言習近世間物者,無有是處。若習近者是方便法,若物展轉來者則可習近,若物所出處不可習近,若展轉來離殺者手則可習近。’

文殊師利白佛言:‘今此城中有一皮師能作革屣,有人買施,是展轉來佛當受不?複次世尊,若自死牛,牛主從旃陀羅取皮,持付皮師使作革屣施持戒人,此展轉來可習近不?’

佛告文殊師利:‘若自死牛,牛主持皮用作革屣,施持戒人為應受不?若不受者是比丘法;若受者非悲然不破戒。’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世間久來亦自立不食肉。’

佛告文殊師利:‘若世間有隨順佛語者,當知皆是佛語。’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世間亦說有解脫,然彼解脫非解脫,唯佛法是解脫;亦有出家而非出家,唯有佛法是出家。世尊,世間亦說我不食肉,彼等無我亦無不食肉。唯世尊法中,有我決定不食肉。’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節錄)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等奉詔譯

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

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

大方等無想經(節錄)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云何得慚愧?云何得好身?云何復能得眾所愛敬身?云何得不貪?云何得不嗔?云何能得微妙光明?云何得正性?云何得自在?云何能得大眾眷屬?云何能得不壞眷屬?不退、不失、不貪飲食;常修知足,終不食肉;於諸眾生常生愛心,常為世間之所恭敬,得名一切大施之主、得名大力、得名健行。大慈、大悲、大舍、大喜、大慧總持,隨順世間,為安世間,為樂世間。’

佛說處處經(節錄)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佛言:‘阿羅漢不食肉者,計畜生從頭至足,各自有字,無有肉名;辟支佛計本精所作不淨故不食肉;佛計一切天下皆空無所有,有便滅,滅復生,要歸空故,為無所有。’

諸弟子聞經歡喜,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佛醫經(節錄)

吳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

人食肉譬如食其子,諸畜生皆為我作父母、兄弟、妻子,不可數。亦有六因緣不得食肉:一者,莫自殺;二者,莫教殺;三者,莫與殺同心;四者,見殺;五者,聞殺:六者,疑為我故殺。無是人意得食肉,不食者有六疑。人能不食肉者,得不驚怖福。

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節錄)

佛告阿難:‘若有眾生臨當形戮、杻械百鎖、疾病困苦、鬼魅所著者,一心敬禮地藏菩薩稱名,至心誦持此咒,懺悔根本重罪,發菩提心。從今始以盡未來際,不殺、不盛、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食肉、不食五辛,受三聚戒,何等為三?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攝律儀戒,乃至菩提歸命三寶眾,不歸依九十六種外道邪法。’

菩薩善戒經(節錄)

劉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不失正念,放諸眾生不起害心,不食肉,不欺誑,常以善法教化眾生。眾生不受、不廢、不愁,能自調伏,亦能調他。隨其所化眾生之處,皆悉能令滋長福業。若以客塵煩惱因緣,墮三惡道,能速得出,雖同受苦,不生楚毒。見受苦者,心生悲愍。菩薩初發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菩薩摩訶薩為破眾生種種惡故,受持神咒,讀誦通利,利益眾生。為咒術故受持五法:一者,不食肉。二者,不飲酒。三者,不食五辛。四者,不淫;五者,不淨之家不在中食。菩薩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無量眾生,諸惡鬼神、諸毒、諸病無不能治。

文殊師利問經(節錄)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爾時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若得食肉者,《象龜經》、《大雲經》、《指鬘經》、《楞伽經》等諸經,何故悉斷?’佛告文殊師利:‘如深廣江不見彼岸,若無因緣則不得渡,若有因緣汝當渡不?’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當渡,我當渡,或以船、或以筏、或以余物。’佛復告文殊師利:‘以眾生無慈悲力懷殺害意,為此因緣故斷食肉。文殊師利,有眾生樂糞掃衣,我說糞掃衣。如是乞食、樹下坐、露地坐、阿蘭若、冢間、一食、過時不食、遇得住處、三衣等,為教化彼,我說頭陀。如是文殊師利,若眾生有殺害心,為彼心故當生無數罪過,是故我斷肉;若能不懷害心,大慈悲心為教化一切眾生故無有過罪。不得啖蒜,若有因緣得啖,若合藥治病則得用;不得飲酒,若合藥醫師所說多藥相和,少酒多藥得用;不得服油及塗身等,若有因緣得用,得用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我先啖乳糜,為風痰冷故。’佛說此祇夜:

若身復是善心口復亦然

一切處所復菩薩所應行

大莊嚴論經(節錄)

馬鳴菩薩造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此婆羅門無有智慧,不別賢愚,供事極苦,是以我今不宜親昵,亦不應疏。何以故?事愚人苦不解供事亦名為苦。種種方便其相習近,漸相體信得與言語。爾時比丘問婆羅門:‘汝今何故舉手向日,臥灰土上,裸形啖草,晝夜不臥,翹足而立?行此苦行為何所求?’婆羅門答曰:‘我求國王。’此婆羅門於後少時身遇病患,往問醫師療疾之方。醫師報言:‘宜須食肉。’於是婆羅門語比丘言:‘汝可為我至檀越家乞索少肉,以療我疾。’於時比丘作是思惟:‘我今化彼正是其時。’作是念已,化為一羊繫著其邊。婆羅門問比丘言:‘汝為索肉今在何處?’比丘答言:‘羊即是肉。’婆羅門大生嗔恚而作是言:‘我寧殺羊而食肉耶,’

於是比丘說偈答言:

汝今憐一羊猶尚不欲殺

後若為國王牛羊與豬豕

雞犬及野獸殺害無有量

汝在御座上廚宰供汝食

汝若嗔恚時當言斬彼頭

或言截手足又時教挑目

汝今憐一羊方欲多殺害

若實有悲心宜舍求王意

如人臨刑戮畏苦多飲酒

華林極敷榮猛火將欲焚

又如著金鎖雖好能系縛

王位亦如是恆有恐懼心

威力諸侍從莊嚴以珍寶

不見後過患凡夫貪願求

既得造諸惡墜墮三惡道

如蛾貪火色投中自燋滅

雖有五欲樂名稱普聞知

恆多懷恐懼憂苦患極深

猶如捉毒蛇逆風持炬火

不捨危害至亦如臨死苦

王者游出時頂上戴天冠

眾寶自瓔珞上妙莊嚴服

名馬眾寶車乘之出遊巡

道從數百千威勢極熾盈

若有寇敵時寶鎧自嚴身

勝則多殺害負則失身命

妙香以塗身上服以香熏

所食諸餚膳百味恣其口

所須皆隨意無有違逆者

行來若坐臥舉動悉疑畏

親友亦不信雖復為親支

恆有厄懼心云何名為樂

如魚吞鉤餌如蜜塗利刀

亦如網羅襁魚獸貪其味

不旦後苦患貴富亦如是

終受地獄苦地獄垣牆壁

屋地皆熾然罪人在其中

火出自燒身受苦無有量

汝當自思惟所為樂既少

眾苦患甚多是故應念苦

莫求貴自在舍汝願求心

唯有求解脫眾苦悉消除

婆羅門聞是偈已默然不答,合掌向比丘自言:‘尊者,善有辯才開悟我心,設使得彼三十三天王者亦不甘樂。’

即說偈言:

善意巧方便明智慧型觀察

為我除邪願示導正真路

善友當如是世間所稱讚

常應近是友無有諍惱患

善導我心意回邪入正道

示我善惡相令得於解脫

大方廣佛華嚴經(節錄)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善男子,若諸菩薩住冢間時,於諸眾生恆住慈心及利益心,堅持淨戒,攝護威儀,澡潔其身,不應食肉。何以故?止住寒林,應防二過:一、離外道所譏毀故。二、離非人得其便故。

胎經(節錄)

佛經佛經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佛告白在菩薩曰:‘汝今舉目西看,見師子王列住西面,以常六事時立不動,毛色純白,胸臆方正,皆由先身德行福報。雖受畜身,分別善惡;足蹈蓮花,塵垢不染;終不殺生、食肉、飲血;師子一吼,飛落走伏。斯亦五戒,不犯三過,故獲斯報,雖墮畜生,轉身成道。’

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節錄)

佛告迦葉:‘一切眾生若修善根:一者,不害眾生;二者,不行放逸;三者,不飲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如是之人不斷善根。’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受佛教者,不聽飲酒。’佛告迦葉:‘善哉,善哉,汝解我意,一切眾生不飲酒者,是我真子,則非凡夫。善男子,飲酒者,或君不識臣,或臣不識君,或父不識子,或子不識父,或兄不識弟,或弟不識兄,或姊不識妹,或妹不識姊,或夫不識妻,或妻不識夫,或師不識弟子,或弟子不識師,或不識內外眷屬。善男子,現前顛倒,何況未來。善男子,一切眾生不食酒肉者,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言:‘善男子,汝好諦聽、諦聽,舍婆提國有吉槃陀女,為人沽酒,釵梳落在井中,八萬羅漢圍繞井住,汲水飲之,即便昏醉,不識如來。爾時如來為諸羅漢演說法要,是諸羅漢既聞法已,酒便得醒,來至佛所白佛言:“世尊我今修道得四道果,何故今日不識?”如來、佛告諸善男子:‘舍婆提國有吉槃陀女,為人沽酒,釵梳落在井中,汝今飲水以便昏醉,我今為汝除卻顛倒。吾今見汝生恐懼心。吉槃陀女為人受苦,墮鋸床地獄,鋸此女身作其百段,吹令微塵,還復聚合,受形訖竟。身長三尺,顏色青黑,頭上無毛,兩耳閉塞。復無兩目,亦無鼻孔,下唇蹇哆,手無十指,腳無兩足。皆由沽酒,豈況飲之。雖先飲酒,又乃發露,心生重悔,如懷慚愧,又莫更飲。譬如有人身遇重病,乃值良師齋藥塗之,因藥得差。懺悔之人亦復如是,心生重悔,又莫更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受五戒者、若受二百五十戒者、若受威儀具足戒者、若受戒者,不聽飲酒,飲酒者犯波羅提木叉罪。比丘、比丘尼若犯此者,即入地獄;若凡夫人,犯突吉羅罪,八萬劫中入於地獄。’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酒亦無命,如來何故誡酒為苦?’佛告迦葉:‘舍婆提國有鴦崛魔羅,飲酒醉亂,淫匿其母,殺戮其父。其母復與外人共通,持刀害之,是故今日誡酒為苦。’

爾時世尊告迦葉菩薩言:‘佛子,我誡諸白衣及出家等,受我戒者,不聽酌酒與人,不聽到酒家,不聽強勸人酒,不聽其人麴釀,聲聞弟子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制心,聲聞制形。善男子,不聽酌酒與比丘,若與者五百世無臂;共比丘麴釀,五百世耳聾,耳聽隔絕,常不聞勿聲語;比丘酒家者,五百世為啞,口不能語;強勸比丘酒者,墮截膝地獄,縱廣八萬由旬,縱廣正等,其中力士其數五百,造其刀劍,截其兩膝,強勸比丘酒者亦復如是。’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得何等罪?’佛告迦葉:‘善哉,善哉,一切眾生不食肉者,是吾遺腹之子,則非凡夫。善男子,一切眾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住一劫不聽食肉。’

‘世尊,食肉者墮何處地獄?’佛告迦葉:‘食肉者墮阿鼻地獄,縱廣正等八萬出旬,四方有門,一一門外各有猛火,東西南北交通徹地,周匝鐵牆、鐵網彌復。其地赤鐵,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枷、鐵鈕、鐵銜、鐵□,持火燒之,驅食肉之人入此地獄受其大苦,心生重悔而懷慚愧,又莫更食。猶如濁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為清;如煙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佛告迦葉:‘一切眾生食肉者斷大慈種,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煮肉、炙肉、斬肉殺生之人分別幾處?’佛告迦葉:‘煮肉者墮鑊湯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其中有水,其下有火,持火燒之,潰潰乃沸,驅煮肉之人入此地獄受其大苦;炙肉之人墮炙床地獄,縱廣八萬出旬,其上鐵床,其下有火,持火燒之,驅炙肉之人臥之在上,肉干燋爛,受其大苦;斬肉之人墮到碓地獄,其中力士其數五百,斬令萬段,吹令微塵,還復受其大苦。’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者非如來弟子,即是外道眷屬也’。佛告迦葉:‘食肉者不覺、不知、不聞、不見當食肉,或君食臣肉,或臣食君肉,或子食父肉,或父食子肉,或弟食兄肉,或兄食弟肉,或妹食姊肉,或姊食妹肉,或妻食夫肉,或夫食妻肉。’佛告迦葉:‘食肉之人即食父母眷屬肉。’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墮何處地獄?’佛告迦葉:‘食肉者墮糞穢地獄,縱廣正等八萬由旬,其中有糞乃深萬丈,驅食肉之人入此地獄受其大苦,五百萬世無有出期。善男子,食肉者猶如群狗爭骨,各各貪多,食肉之人亦復如是。善男子,斬肉者即斬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譬如父死必作牛羊,持刀害之即是其父。一切眾生心則顛倒,食肉者即食父肉,齧骨者即齧父骨,若飲肉汁者即飲父血。善男子,一切眾生若有慚愧不應食肉,雖先食肉又能發露心生重悔,亦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破齋者墮何處地獄?’佛告迦葉:‘破齋者墮餓鬼地獄。其中餓鬼身長五百由旬,其咽如針,頭如太山,手如龍爪,朝食三千,暮食八百,一呼三萬驅。破齋之人入此地獄受其大苦。復離此地獄繞其太山,猶如緋色驅,破齋之人將背倚之,肉干燋爛受其大吉。復離此苦轉形更受。善男子,若食齋訖者,或裹齋食者與父母、兄弟、君臣、師長、朋友知識,未來世中墮鐵輪地獄,左腋入、右脅出,融銅灌口,若受齋食者亦復如是。’佛言:‘食雞肉者,當墮地獄。三人共償,倍半相迎,同入地獄。’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實如聖教、實如聖教,’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幾所福?’佛告迦葉:‘假使有人象、馬、牛、羊、琉璃、珍寶、瓔珞、國城、妻子持用布施,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復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兩金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復置是事,假使有能鑄金為人數百持用布施,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復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華寶蓋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復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圖寶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竹韋)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善男子,不食肉者,現世菩薩則非凡夫。善男子,不食肉者常無肉想。’

示所犯者瑜伽法鏡經(節錄)

(爾時世尊告常施菩薩言:)‘複次,善男子,我諸惡弟子,自言我解經律。彼實不解,自身破戒,不能會解我真實義,作如是言:“世尊所說毗奈耶中,聽許食肉。”善男子,我若解說食肉之過,一切聲聞、緣覺、初地菩薩心皆迷悶,無所了知,情懷憂苦。善男子,如是等人虛妄謗我。善男子,毗奈耶中,為病患人聽食三種清淨肉者,皆是不可思議,汝應知之。善男子,吾從成佛已來,乃至今日,我聲聞弟子處處受肉食者,凡夫眾生見彼食已,作是念言:“實見食肉。”不知我有善巧方便,顛倒妄說獲大重罪。復有眾生見諸病患苾芻食肉之時,深入無量智慧法門。復有無量見者斷下煩惱,斷上煩惱,斷中煩惱。復有苾芻度脫眾生,出離生死,入如來道,得達彼岸。何以故?善男子,此是如來教化說法不可思議,為欲調伏一切眾生故,汝應知之。我聲聞弟子未曾食啖眾生肉也,況諸菩薩。我於毗奈耶中,為病苾芻順世間醫,須食三種清淨肉者。是何等肉?善男子,當知彼肉不從四大而生,不從胎生、不從卵生、不從濕土、不從化生、不與識合、不與命合、非實非虛。當知世間都無此肉,是我方便件如是說,不解我意,自損己身。’

‘複次,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惡苾芻於國國、城城、村村、寺寺、處處講說經、律、論爭,隨文取義,不達如來深密要義。善男子,我出於世為大眾說食眾生肉,無有是處。若食肉者,無有慈悲;無慈悲者,非我弟子,我非彼師。何以故?此大眾中各有異性,各有異見,何況未來世者,善男子,今此眾中,或見如來住世一劫,或見如來入般涅槃;或有或生都不見我;或見我身,或不見我身;或見我身倍長三人,或見如來光明之身,或見大身,或見化身,或見報身坐蓮華藏師子之座,菩薩圍繞,住於無量世界海中,隨大眾心而為說法,或有見我法身同於虛空,無有色像,周遍法界,清淨無礙,或有見我住婆羅雙樹間,或不見者;或見此地土沙礫石,或見此地種種樹林、土石、牆壁周匝圍繞,或見此地及牆壁等但是七寶,或見四寶莊嚴,或見眾寶莊嚴;或見游化之處,見如是等不可思議希有之事。何以故?一切眾生業行不同,是故所見各異。善男子,如來終無異相,應如是知,’

梵網經(節錄)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蕖,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易,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業,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受十善戒經(節錄)

後漢失譯人名

一切愛眼目愛子亦復爾

愛壽命無極是故不殺生

名為梵行最不殺無殺想

亦不啖於廚見殺者如賊

必知墮地獄啖肉者多病

斷命自莊嚴當行大慈心

奉持不殺戒必成菩提道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節錄)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時舍衛城中有優婆夷,字須卑,信樂佛法,見法得果,歸依三寶。常請一切僧供給湯藥,彼於後時來入僧坊,見一比丘服吐下藥。閒言:‘大德今何所須?’答言:‘我吐下虛乏思欲食肉。’語言:‘大德我明日當送,願為受之。’於是歸家,晨朝遣人持錢買肉。

爾日波斯匿王有令,若有殺者當與重罪,買不能得,還白如此,復更與錢令遍求之,語言:‘勿計價直,若一錢得如一錢大,亦當真之。’猶不能得,優婆夷作是念:‘我昨已許,若不得者,彼或命過。’即持利刀,入屋割髀里肉,與婢令煮,送與比丘。比丘得便食之,病即除差。時婿行還,不見其婦行來出入,即間須卑何在,答言:‘在內病。”即入問言:‘何所患苦?’婦具以事答。婿言:‘恐汝此病無復活理,及末死頃,可請佛及僧明設中食。’掃言:‘甚善,’即令婿請佛及僧,頭面禮足自佛:‘願佛及僧明日顧食。’佛默然受。還歸其家,通夜作多美飲食。晨旦敷座,遣白時到。佛與眾僧前後圍繞往到其家,就座而坐。婿自行水,佛不受之,語言:‘呼須卑優婆夷令出,’即遣人語:‘世尊呼汝,’答言:‘可以我名問訊世尊,病不堪出。’即以自佛,佛猶呼之。如是至三,乃以衣輿至佛所。既見世尊,瘡即除愈,肉色如先,生希有心:‘我有如是大師及諸同梵行人,’歡喜蹄躍,手自下食。食畢行水,取小床於佛前坐。佛為說隨喜偈,如為毗蘭若所說。更為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已還歸所住。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昨食何等?’答言:‘食肉。’又問:‘肉美不?’答言:‘美,’佛言:‘汝愚痴人,云何不問而食人肉?從今食肉不問犯突吉羅罪,若食人肉偷羅遮。’

有諸比丘食象肉。波斯匿王象死輒送諸鬼神,以沙門食象肉故便殺諸象。比丘使淨人取肉持還,諸居士見譏呵言:‘此沙門釋子無肉不食,過於鴟鳥。云何啖此不淨臭穢來入我家?無沙門行,被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間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食象肉突吉羅,馬肉亦如是。’諸比丘食師子肉、虎肉、豹肉、熊肉,諸獸聞氣遂殺比丘。諸居士見問何故爾?有人言:‘由食其類肉。’便譏呵乃至告諸比丘亦如上,從今食此四種肉突吉羅。諸比丘食狗肉,諸狗聞氣隨後吠之。諸居士見問言:‘狗何以偏吠比丘’有人言:‘由食狗肉。’便譏呵乃至告諸比丘亦如上,從今食狗肉突吉羅。

諸比丘食蛇肉,諸居士譏呵。善自在龍王化作人身來謂佛所,稽首白言:‘我諸龍等有大神力,作種種形色遊行世間。今諸比丘食蛇肉,或能是龍傷害比丘。願佛制諸比丘不食蛇肉,’佛為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已遣還所住。佛以是事集諸比丘,以善自在龍王語告諸比丘:‘從今食蛇肉突吉羅。’

入楞伽經(節錄)

元魏天竺三藏菩堤留支譯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世間生死流轉、怨結相連、墮諸惡道,皆由食肉,更相殺害,增長貪嗔,不得出離,甚為大苦。世尊,食肉之人斷大慈種,修聖道者不應得食。世尊,諸外道等說邪見法、盧迦耶陀墮俗之論,墮於斷、常、有、無見中,皆遮食肉。自己不食,不聽他食。云何如來清淨法中修梵行者,自食、他食一切不制?如來、世尊放諸眾生慈悲一等,云何而聽以肉為食?善哉,世尊,哀愍世間,願為我說食肉之過、不食功德。我及一切諸菩薩等,聞已得依如實修行,廣宣流布。令諸眾生一切識知,’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大慈悲愍眾生故,能間此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大慧菩薩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夫食肉者,有無量過。諸菩薩摩訶薩修大慈悲,不得食肉。食與不食功德、罪過,我說少分,汝今諦聽。

大慧,我觀眾生從無始來食肉習故,貪著肉味,更相殺害,遠離賢聖,受生死苦。舍肉味者,聞正法味,於菩薩地如實修行,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令眾生入於聲聞、辟支佛地止息之處,息已令人如來之地。大慧,如是等利,慈心為本。食肉之人斷大慈種,云何當得如是大利?

是故大慧:我觀眾生輪迴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迭為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內外六親眷屬;或生余道,善道、惡道常為眷屬。以是因緣,我觀眾生更相啖肉,無非親者。由貪肉味,迭互相啖。常生害心,增長苦業,流轉生死,不得出離。’

佛說是時,諸惡羅剎聞佛所說,悉舍噁心,止不食肉。迭相勸發慈悲之心,護眾生命過自護身,舍離一切諸肉不食,悲泣流淚而白佛言:‘世尊,我聞佛說諦觀六道,我所啖肉皆是我親。乃知食肉,眾生大怨,斷大慈種,長不善業,是大苦本。世尊,我從今日斷不食肉,及我眷屬亦不聽食。如來弟子有不食者,我當晝夜親近擁護。若食肉者,我當與作大不饒益。’

佛言:‘大慧,羅剎惡鬼常食肉者,聞我所說尚發慈心,舍肉不食,況我弟子行善法者當聽食肉?若食肉者,當知即是眾生大怨,斷我聖種。大慧,若我弟子聞我所說,不諦觀察而食肉者,當知即是旃陀羅種,非我弟子,我非其師。是故大慧,若欲與我作眷屬者,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複次大慧,菩薩應觀一切是肉皆依父母膿血、不淨赤白和合,生不淨身,是故菩薩觀肉不淨,不應食肉。複次大慧,食肉之人眾生聞氣,悉皆驚怖逃走遠離。是故菩薩修如實行,為化眾生不應食肉。大慧,譬如旃陀羅、獵師、屠兒、捕魚鳥人一切行處,眾生遙見作如是念:“我今定死,而此來者是大惡人,不識罪福,斷眾生命,求現前利,今來至此,為覓我等。今我等身悉皆有肉,是故今來我等定死。”大慧,由人食肉能令眾生見者皆生如是驚怖。大慧,一切虛空、地中眾生,見食肉者皆生驚怖,而起疑念:“我於今者為死、為活?如是惡人不修慈心,亦如豺狼遊行世間,常覓肉食,如牛啖草、蜣螂逐糞不知飽足。我身是肉正是其食,不應達見。”即舍逃走離之遠去,如人畏懼羅剎無異。大慧,食肉之人能令眾生見者皆生如是驚怖。當知食肉眾生大怨,是故菩薩修行慈悲,為攝眾生不應食彼,非聖慧人所食之味,惡名流布,聖人呵責。是故大慧,菩薩為攝諸眾生故,不應食肉。

複次大慧,菩薩為證眾生信心,不應食肉。何以故?大慧,言菩薩者,眾生皆知是佛、如來慈心之種,能與眾生作歸依處,聞者自然不生疑怖,生親友想、善知識想、不怖畏想,言得歸依處、得安穩處、得善導師。大慧,由不食肉能生眾生如是信心。若食肉者,眾生即失一切信心,便言世間無可信者,斷於信根。是故大慧,菩薩為證眾生信心,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複次大慧,我諸弟子為證世間謗三寶故,不應食肉。何以故?世間有人見食肉故,謗毀三寶作如是言:“於佛法中何處當有真實沙門、婆羅門修梵行者?舍於聖人本所應食食眾生肉,猶如羅剎食肉滿腹醉眠不動。依世凡人、豪貴勢力覓肉食啖,如羅剎王驚怖眾生。”是故處處唱如是言:“何處當有真實沙門、婆羅門修淨行者?無法、無沙門、無毗尼、無淨行者生。”如是等無量無邊惡不善心,斷我法輪,絕滅聖種,一切皆由食肉者過。是故大慧,我弟子者,為護惡人毀謗三寶,乃至不應生念肉想,何況食肉,

複次大慧,菩薩為求清淨佛土教化眾生,不應食肉。應觀諸肉如人死屍,眼不欲見,不用聞氣,何況可嗅而著口中,一切諸肉亦復如是。大慧,如燒死屍臭氣不淨,與燒余肉臭穢無異,云何於中有食、不食,是故大慧,菩薩為求清淨佛土教化眾生,不應食肉。

複次大慧,菩薩為求出離生死,應當專念慈悲之行。少欲知足,厭世間苦,連求解脫,當舍憒鬧,就於空閒。住屍陀林、阿蘭若處、冢間、樹下獨坐思惟。觀諸世間無一可樂:妻子眷屬如枷鎖想、宮殿台觀如牢獄想、觀諸珍寶如糞聚想、見諸飲食如膿血想、受諸飲食如塗癰瘡。趣得存命,繫念聖道,不為貪味,酒、肉、蔥、韭、蒜、薤臭味悉舍不食。大慧,若如是者是真修行,堪受一切人、天供養,若於世間不生厭離,貪著滋味,酒、肉、葷、辛得便啖食,不應受於世間信施。

複次大慧,有諸眾生過去曾修無量因緣,有微善根,得聞我法,信心出家,在我法中。過去曾作羅剎眷屬,虎、狠、師子、貓、狸中生,雖在我法,食肉余習,見食肉者,歡喜親近。入諸城邑、聚落、塔寺飲酒、啖肉以為歡樂,諸天下觀猶如羅剎爭啖死屍等無有異,而不自知已失我眾,成羅剎眷屬。雖服袈裟,剃除鬚髮,有命者見,心生恐怖,如畏羅剎。是故大慧,若以找為師者,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複次大慧,世間邪見諸況術師,若其食肉咒術不成,為成邪術尚不食肉,況我弟子為求如來無上聖道、出世解脫?修大慈悲,精勤苦行猶恐不得,何處當有如是解脫為彼痴人食肉而得?是故大慧,我諸弟子為求出世解脫樂故,不應食肉。

複次大慧,食肉能起色力,食味人多貪著。應當諦觀一切世間有身命者,各自寶重,畏於死苦;護惜身命,人畜無別。寧當樂疥野乾身,不能捨命受諸天樂。何以故?畏死苦故。大慧,以是觀察死為大苦,是可畏法。自身畏死,云何當得而食他肉?是故大慧,欲食肉者先自念身,次觀眾生,不應食肉。

複次大慧,夫食肉者,諸天遠離,何況聖人,是故菩薩為見聖人,當修慈悲,不應食肉。大慧,食肉之人睡眠亦苦,逾時亦苦。若於夢中見種種惡,驚怖毛豎,心常不安。無慈心故,乏諸善力。若其獨在空閒之處,多為非人而伺其便。虎狼師子亦來伺求,欲食其內,心常驚怖,不得安隱。

複次大慧,諸食肉者貪心難滿,食不知量,不能消化,增益四大,口氣腥臊。復中多有無量惡蟲,身多瘡癬、白癩病疾種種不淨。凡夫不喜聞見,何況未來無病香潔人身可得。複次大慧,我說凡夫為求淨命啖於淨食,尚應生心如子肉想,何況聽食非聖人食。聖人離者,以肉能生無量諸過,失於出世一切功德,云何言我聽諸弟子食諸肉血不淨等味?言我聽者是則謗我。大慧,我聽弟子食諸聖人所應食食,非謂聖人遠離之食,聖食能生無量功德遠離諸過。大慧,過去現在聖人食者,所謂粳米、大小麥、豆、種種油蜜、甘蔗、甘蔗汁、騫陀、末乾提等,隨時得者聽食為淨。大慧,於未來世有愚痴人,說種種毗尼言得食肉,因於過去食肉薰習愛著肉味,隨自心見作如是說,非佛聖人說為美食。大慧,不食肉者,要因過去供養諸佛,種諸善根,能信佛語,堅住毗尼,信諸因果,至於身口能自節量,不為世間貪著諸味,見食肉者能生慈心。大慧,我憶過去有王,名師子奴,食種種肉,愛著肉味,次第乃至食於人肉。因食人肉,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皆悉舍離,一切臣民、國土、聚落即便謀反,共斷其命。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是故不應食一切肉。複次大慧,自在天王化身為鴿,釋提桓因是諸天主,因於過去食肉習氣,化身作鷹,驚逐此鴿,鴿來投我。我於爾時,作屍毗王,憐愍眾生更相食啖,稱己身肉與鷹代鴿,割肉不足,身上秤上,受大苦惱。大慧,如是無量世來食肉薰習,自身、他身有如是過,何況無愧常食肉者。大慧,復有餘王不食肉者,乘馬遊戲,為馬驚波,牽入深山,失於侍從,不知歸路,不食肉故,師子、虎狼見無害心,與雌師子共行欲事,乃至生子斑足王等。以過去世食肉薰習,及作人王亦常食肉,在七家村多樂食肉,食肉太過遂食人肉,生諸男女盡為羅剎。大慧,食肉眾生依於過去食肉薰習,多生羅剎、師子、虎狼、豺豹、貓狸、□梟、雕鷺、鷹雞等中,有命之類各自護身不令得便,受飢餓苦,常生噁心念食他肉,命終復墮惡道,受生人身難得,何況當有得涅槃道。大慧當知,食肉之人有如是等無量諸過,不食肉者即是無量功德之聚。大慧,而諸凡夫不知如是食肉之過、不食功德,我今略說不聽食肉。大慧,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無有人殺害眾生,由人食肉,若無可食處處求買,為財利者殺以販賣,為買者殺,是故買者與殺無異。是故食肉能障聖道。大慧,食肉之人愛著肉味,至無畜生乃食人肉。何況蘪鹿、雉兔、鵝雁、豬羊、雞狗、駝驢、象馬、龍蛇、魚鱉,水陸有命得而不食,由著肉味,設諸方便殺害眾生,造作種種置羅機網,羅山置地、截河堰海,遍諸水陸安置罟網、機撥、坑陷、弓刀、毒箭間無空處,虛空、地、水種種眾生皆被殺害,為食肉故。大慧,獵師、屠兒、食肉人等,噁心堅固,能行不忍,見諸眾生形體鮮肥、膚肉充悅,生食味心,更相指示言是可啖,不生一念不忍之心,是故我說食肉之人斷大慈種。

大慧,我觀世間無有是肉而非命者,自己不殺,不教人殺,他不為殺。不從命來而是肉者,無有是處。若有是肉不從命出,而是美食,我以何故不聽人食?遍求世間無如是肉,是故我說食肉是罪,斷如來種,故不聽食。

大慧,我涅槃後,於未來世法欲滅時,於我法中有出家者,剃除鬚髮,自稱我是沙門釋子,披我袈裟痴如小兒,自稱律師墮在二邊,種種虛妄覺觀亂心,貪著肉味,隨自心見說毗尼中言得食肉,亦謗我言諸佛如來聽人食肉,亦說因制而聽食肉,亦謗我言如來世尊亦自食肉。大慧,我於《象腋》、《央掘魔》、《涅槃》、《大雲》等一切修多羅中不聽食肉,亦不說肉人於食味。大慧,我若聽諸聲聞弟子肉為食者,我終不得口常讚嘆修大慈悲行如實行者,亦不讚嘆屍陀林中頭陀行者,亦不讚嘆修行大乘住大乘者,亦不讚嘆不食肉者。我不自食,不聽他食,是故我勸修菩薩行嘆不食肉,勸觀眾生應如一子,云何唱言我聽食肉?我為弟子修三乘行者速得果故,遮一切肉悉不聽食,云何說言我毗尼中聽人食肉?又復說言如來余修多羅中說三種肉聽人食者,當知是人不解毗尼次第斷故,唱言得食。何以故?大慧,肉有二種:一者,他殺;二者,自死。以世人言有肉得食有不得者,象馬、龍蛇、人鬼、彌猴、豬狗及牛,言不得食余者得食。屠兒不問得食不得,一切盡殺,處處炫賣。眾生無過,橫被殺害,是故我制他殺、自死悉不得食。見聞疑者所謂他殺,不見聞疑者所謂自死。是故大慧,我毗尼中唱如是言,凡所有肉於一切沙門釋子皆不淨食,污清淨命,障聖道分,無有方便而可得食。若有說言佛毗尼中說三種肉,為不聽食非為聽食,當知是人堅住毗尼是不謗我。

大慧,今此《楞伽修多羅》中,一切時一切肉,亦無方便而可得食。是故大慧,我遮食肉不為一人,一切不得。是故大慧,若彼痴人自言律師,言昆尼中聽人食肉,亦謗我言如來自食,彼愚痴人成大罪障,長夜墮於無利益處、無聖人處、不聞法處,亦不得見賢聖弟子,況當得見諸佛如來。大慧,諸聲聞人常所應食,米麵、油蜜、種種麻豆能生淨命。非法貯畜,非法受取,我說不淨,倘不聽食,何況聽食血肉不淨。大慧,我諸聲聞、辟支佛、菩薩弟子食於法食,非食飲食,何況如來。大慧,諸佛如來法食、法住,非飲食身,非諸一切飲食住身,離諸資生愛有求等,遠離一切煩惱習過,善分別知心心智慧、一切智、一切見,見諸眾生平等憐愍。是故大慧,我見一切諸眾生等猶如一子,云何而聽以肉為食?亦不隨喜,何況自食。大慧,如是一切蔥、韭、蒜、薤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世間人天淨處,何況諸佛淨土果報。酒亦如是能障聖道、能損善業、能生諸過。是故大慧,來聖道者,酒肉、蔥韭及蒜薤等能熏之味悉不應食,’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大慧菩薩問酒肉蔥韭蒜

佛言是不淨一切不聽食

羅剎等食啖非聖所食味

食者聖呵責及惡名流布

願佛分別說食不食罪福

大慧汝諦聽我說食中過

酒肉蔥韭蒜是障聖道分

我觀三界中及得聖道眾

無始世界來展轉莫非親

云何於其中而有食不食

觀肉所從來出處最不淨

膿血和雜生尿屎膿涕合

修行淨行者當觀不應食

種種肉及蔥酒亦不得飲

種種韭及蒜修行常遠離

常遠離麻油穿孔床不眠

飛揚諸細蟲斷害他命故

肉食長身力由力生邪念

邪食生貪慾故不聽食肉

由食肉生貪貪心致迷醉

迷醉長愛欲不解脫生死

為利殺眾生為肉追錢財

彼二人惡業死墮叫喚獄

三種名淨肉不見聞不疑

世無如是肉生墮食肉中

臭穢可厭患常生顛狂中

多生旃陀羅獵師屠兒家

或生羅剎女及諸食肉處

羅剎貓狸種食肉生彼中

象腋與大雲涅槃勝鬘經

及入楞伽經我不聽食肉

諸佛及菩薩聲聞亦呵責

食肉無慚愧生生常顛狂

先說見聞疑已斷一切肉

妄想不覺知故生食肉想

如彼貪慾過障礙聖解脫

酒肉蔥韭蒜悉為聖道障

未來世眾生於肉愚痴說

言此淨無罪佛聽我等食

淨食如藥想猶如食子肉

知足生厭離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我說常厭離

師子豺虎狼恆可同游止

食肉見者怖云何而可食

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

食肉斷慈心離涅槃解脫

及違聖人教故不聽食肉

不宜生梵種及諸修行道

智慧及富貴斯由不食肉

大般涅槃經(節錄)

北涼天竺三藏沙門曇無讖譯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贊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如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而復不聽?’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迦葉菩薩後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為美食耶?’‘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為美食也,我說甘蔗、梗米、石蜜、一切谷麥,及黑石蜜、乳酪、酥油以為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迦葉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諸衣服、憍奢耶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如是等物亦不應受。’‘善男子!不應同彼尼乾所見,如來所制一切禁戒,各有異意。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獅子已,眾人見之,聞獅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舍之走,鹹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為度眾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悉復涅槃,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貌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身所被服粗陋醜惡,形容憔悴,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須爪發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內懷貪嫉,如受啞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離清淨法,及壞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谷,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餅、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玻璃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咒幻,和合諸藥,作倡伎樂,香華治身,摴蒲圍棋,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爾時迦葉後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斷肉之制,若廣說者即不可盡。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不食肉、不飲酒,五辛能熏,悉不食之。是故其身無有臭處,常為諸天一切世人恭敬供養、尊重、讚嘆。’

像法決疑經(節錄)

(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惡比丘不解我意,各執己見,迭相是非,破滅我法。諸惡比丘亦復在座演說經法,不達我深意,隨文取義,違背實相無上真法。

口常自嘆:“我所說義,應著佛意。”其餘法師誑惑道俗,作是語者,永沈苦海。

諸惡比丘見他修定,復作是言:“此人愚痴猶如株兀,不覺經論何所修行。”作是語者,殃咎累劫。諸惡比丘為名利故,迭相毀呰。

諸惡比丘或有修福不依經論,自逐己見,以非為是,不能分別是邪是正,遍向道俗作如是言:‘我能知是,我能見是。’‘當知此人速滅我法。’諸惡比丘亦復持律,於毗尼藏不達深義便作是言:‘毗尼藏中佛聽食肉。’

善男子!我若解說食肉義者,聲聞、緣覺及下地菩薩之所迷悶,凡夫比丘聞之誹謗故。毗尼藏聽食肉者,皆是不可思議。善男子!我從初成道乃至今日,所有弟子處處受肉食者,凡夫之人實見食肉。復有眾生見諸比丘示現食肉,復有眾生知諸比丘食肉之時,深入無量諸對治門:無量比丘斷上煩惱;無量比丘斷中煩惱:無量比丘斷下煩惱;無量比丘度脫眾生令入佛道。如來教化不可思議!我從成佛已來,我諸弟子未曾食啖眾生肉也。我於毗尼中聽食肉者,定知此肉不從四大生,不從胎生、不從卵生、不從濕生、不從化生、不與識合、不與命合,當知世間都無此肉。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惡比丘在在處處講說經律,隨文取義,不知如來隱復秘密。善男子!佛出於世令諸弟子食眾生肉者,無有是處。若食肉者,何名大悲!

開緣一則:

金山活佛用手來摸摸盧小姐的血瘤,口中乃在和大家談些輕鬆的趣話,不知什麼時候,活佛已從大袖中摸出一把舊剪刀來,乘大家冷不防備的時候,猛然的向血瘤上刺上一刀。盧小姐哇的淒叫一聲,這時膿頭洞開,如水頭似的鮮血直流,說時遲,那時快,剪刀拔出來,盧小姐第二聲尚未叫出聲來,活佛的嘴巴,已經吸上血瘤的膿頭,骨嘟骨嘟的把那些壞膿壞血,都吸吮進去了。不用片刻時間,盧小姐的病就好了,一點痛苦也沒用。

最使盧廳長感動的是活佛為他小姐吸吮血瘤,連膿帶血都吃下腹中,就是父母有病生瘡,做子女的也不願意用口來吸吮膿血呀!這樣怎不使人感恩不盡呢!因此盧潤洲先生,全家傾心的皈依活佛,真將活佛當作活佛看待,並且發願終身護持佛法。

評:這樣吃肉喝血才叫開緣,有智慧者能知。看到金山活佛這樣的吸血吃肉難道就說金山活佛破戒嗎?看到金山活佛這樣吸血吃肉就說僧人可以吃肉豈不是愚痴邪見嗎?

普遍來說吃肉等同五逆重罪。宣揚僧人可以吃肉即是誹謗佛法。即是大邪見。這是普遍性。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故。大醫王有時用毒藥治療特殊的病症,這是特殊性。依智不依識故。愚痴的人就以為毒藥人人可吃,宣揚著僧人可以吃肉的魔子豈不等同這樣的愚痴人?普遍規則和特殊規則是辨證統一的。死執普遍性或特殊性即是邪教。依義不依語故。根據實際情況辨證取捨才是我佛教。僧人吃素,從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464—549)大加提倡才形成的。蕭衍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迷信佛教的皇帝,自己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每次都是由臣下集資把他從寺中贖回來繼續當皇帝的。他曾撰寫《斷酒肉文》等,極力鼓吹僧人禁食酒肉。因為他是皇帝,對他的敕命,僧人只能遵而行之。於是自梁武帝蕭衍之後,和尚不吃肉——“僧人吃素”,才成為漢族僧人特有的戒律。從梁武帝蕭衍起迄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

印度釋迦牟尼(約公元前565—前486年)是佛教的創始人,它在創建佛教時,要求僧人過簡樸的生活。僧人不能聚蓄財資以奉養自己,只能夠依靠沿門托缽乞求來維持生活。因此,施主施捨什麼,僧人就吃什麼。施主施捨肉食,他就吃肉。佛教的《十誦規》中規定:“我所三種淨肉,何等三?不見、不聞、不疑。”只要你不見、不聞、不疑是殺生,就不算犯了殺戒。這種肉也是可以吃的“淨肉”。

其他相關

素食不是蔬菜,食素也不是偏食。要想成為健康的“素食一族”還得講究各類食物的合理搭配。

如今,隨便上網逛逛,關於素食的信息成千上萬。來自各地的素食網站,紛紛介紹素食理念,素食

生活方式,並提供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素食食譜。而最讓無數“肉食動物”汗顏的,則是許多科學界權威人士的現身說法,提出素食的健康本色、美顏功效,以及環保理念。可見,如今流行的現代吃素絕不僅僅是皈依佛門的居士行徑。

在民間,一些素食愛好者已經自發成立了素食團體。來自各行各業的素食愛好者,定期組織一些活動倡導素食理念,以期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素食大軍。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數據顯示素食與人體的健康和壽命有必然聯繫。相反,人作為雜食動物,很多營養和微量元素都需要肉類來提供,完全放棄肉食可能會帶來健康問題。

合理搭配飲食才是健康之道

蔬菜

蔬菜蔬菜

素食者說:素食並不就是蔬菜。雜糧、蔬菜、水果、乾果、菌類、豆製品都是素食

提起素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青菜、蘿蔔和豆腐。事實上,素食並不僅僅是青菜、蘿蔔和豆腐這些蔬菜。

素食餐館的解釋:“素食,就是在飲食中排除源於動物的成分。簡單說來就是不吃肉,不吃魚,不吃動物性食物。素食,不僅僅就是於蔬菜。”

除了蔬菜,素食還包括瓜果等其他植物性食物。在素食包含的種類中,大家比較常見的穀物(包括水稻、小麥、大豆等)和堅果(包括核桃、花生、瓜子等)也屬於素食的兩項分支。事實上,五穀雜糧、綠色蔬菜、美味水果、各色乾果、食用菌類、豆類製品……這些都是素食的源頭活水。

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素食”,涵義也很廣泛。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素食種類一般包括四種。

1.奶素食:可吃奶類製品,不吃蛋類、肉類。

2.蛋素食:可吃蛋類,不吃奶類製品及肉類。

3.蛋奶素食:蛋奶均食,不吃肉類。

4.嚴格素食或純素食:蛋類、奶類及一切與動物有關的食品包括燕窩、蜂蜜等都不吃,只吃植物。

偏食

偏食偏食

素食者說:偏食只與營養素缺乏有關,與素食無關。

因為不吃肉類,因此很多人自然地也就把素食和“偏食”聯繫了起來。的確,很難想像一個成天和素食打交道的人如何去補充雞、鴨、魚、肉里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偏食和素食,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根本就不可能產生聯繫。”現北京大學素食協會會長羅浩替我們解答了這個存在於大部分人心中的疑惑。羅浩說:“人體生存所需要的7大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以及膳食纖維,缺乏了這7種營養素其中之一,就是偏食。而在素食中,能找到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物中所能找到的營養成分。”

舉個最普通的例子,很多人認為必須以肉食補充蛋白質和脂肪,其實通過素食完全可以滿足。如豆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植物性蛋白質其實比動物性蛋白質更優質,更易為人體吸收。

營養

營養金字塔營養金字塔

素食者說:素食有營養,但需科學搭配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導,說安徽醫科大學對九華山一些寺廟中的90多名僧尼檢查發現,多數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既然素食中含有動物性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為什麼長期吃素的僧尼還會營養不良呢?

羅浩這樣向記者解釋:“如果素食會造成某人營養不良,或者是體質下降的話,那是因為他不懂得科學安排膳食。”

肉食或者雜食,如果不能合理搭配,也會出現缺乏某一種維生素、糖類、礦物質、尤其是纖維素的營養缺乏。

素食者並不是僅僅吃蔬菜水果那么簡單,還應該多吃豆製品,多吃堅果。“雖然不吃肉,但食物也應該多樣化,科學合理的搭配。”

穀類、豆類、薯類、蔬菜、鮮果等幾大類食物,加上適量的油脂等調味品,應該經常換著花樣吃。這樣,才算是合理搭配。

健康

素食者說: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素食的最大好處,就在於它的健康功效,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選擇素食的初衷。

王煜就是位素食的堅決擁護者。對他而言,五年的吃素經歷並不算長,但吃素後明顯感覺到的身體變化卻足夠受益終身。他笑著告訴記者,他的血壓和膽固醇以前一直偏高,但自從食素後明顯有了回落。身體的這種可喜變化給了他吃素的動力和恆心。

記者接觸的每一個素食者,幾乎都能說出吃素的種種好處來。就連素食經歷才半年的蔣春松,提到吃素對身體的好處,也是滔滔不絕。在下沙一家人力資源部門上班的她,因為飲食的不規律患上了慢性胃炎。每天中午昏昏沉沉的狀態更是令她沒有飽滿的精力應對工作的壓力。可自從吃素以後,不僅從沒因為胃疼去過一趟醫院,就連頭疼等不舒服的感覺也漸漸消退。

疾病

素食者說: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能有效控制和預防慢性病

“動物蛋白能顯著增加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腎結石……更令人震驚的是:所以疾病都可以通過調整膳食來進行控制和治療。”這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坎貝爾博士在對飲食習慣和健康進行過長期研究後得出的結論。這位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愛因斯坦”的教授就是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在從事營養學幾十年調查研究後,坎貝爾有了充足的數據去證明: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各種慢性病的發生;而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控制和預防慢性病。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說到,“中醫講究的是食療,可見,食物的確能治病。而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藥食同源’的觀點擴大。”

同樣,中國工程院院士,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在一次電視節目的訪談中也擲地有聲:要遠離諸如心腦血管、癌症、肥胖等慢性疾病,唯一可走的路就是採用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方式。

吃素有什麼好處?

一、素食可提高智慧

任誰都希望自己是這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尤其學生,總希望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為了想要做超級智人,於是就得補腦補身體。中國人古老相傳一個錯誤的觀念,人體虛弱,藉助肉補,又以為食肝補肝,食腦自然可以補腦了。從前科學不發達,大家都不知道豬羊牛腦中,含有膽固醇,在妄想食腦補腦之錯誤觀念下,有許多的富家子弟變成呆頭呆腦,反而不及“咬得菜根香”的貧寒子弟,來得聰明智慧。於是社會上常有聽得一些勉諸清寒子弟的諺語,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或是“咬得菜根,方是奇男子”,甚至有“幾多白屋出公卿”之嘆!可是又有誰知道“素食多智”的道理呢!

二、素食者增長慈悲

素食對我們人類來說,無論是維持身體健康,或者避免因果業報,都有莫大的利益。再由個人擴大到社會國家,能令社會安寧,世界和平,可見素食的利益不可勝計。在這許許多多的利益之中,我以為素食的最大利益,便是增長慈悲心。

三、素食防癌

現在,人人談癌色變。抽菸會導致肺癌是家喻戶曉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肉類(尤其是燒烤的肉品)也是致癌的兇手

因此,防癌不是奇蹟,只要我們能實施蔬食、粗食,使血液保持適度的鹼性,可怕的癌症就與我們絕緣了。

四、素食減肥,改善身材

採用素食減肥,效果最為顯著且能顧及健康。其關鍵在於植物性食物能使血液變成微鹼性,使身體的新陳代謝活潑起來,藉此得以把蓄積於體內的脂肪,分解燃燒掉,達成自然減肥的效果。

五、素食是最有效的美容法

皮膚粗糙是受到體內殘餘毒素的侵蝕所致。我們平時吃了肉類、魚類、蛋等動物性食物,使血液里的尿酸、乳酸量增加,這種乳酸隨汗排出後,停留在皮膚表面,就會不停地侵蝕皮膚表面的細胞,使皮膚沒有張力,失去彈性,而感覺到粗糙又容易產生皺紋與斑點。如果我們長期食鹼性的植物性蔬果,血液中的乳酸便會大量減少,自然就不會生產有害的物質,隨汗排至皮膚表面而損害皮膚的健康。同時,植物性食物中的礦物質、纖維質又能把血液中有害的物質清除。這種淨化的血液,能夠發揮完全的作用,於代謝過程中輸送足夠的養分與氧氣,使全身各器官能有活力充滿生氣,皮膚自然健康有光澤,細緻而有彈性。

京劇諺語行話知識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京劇也不例外。在長期的舞台表演實踐中,一些京劇諺語被經常提起。
鑽黑鍋
鑽鍋
栽了
武三場
扒豁子
砍活
黑杵
蹲活
拿橋
台上見
藏私
撒紅票
辭班
喝了
蹺轍
啃台欄桿
拿賊
夯兒
一打一散
餿哏
出牙笏
風火戲

要彩
打炮戲
生醜言出
刨戲
對啃
象牙飯桶
麼鵝兒
掭頭
外場椅
內場椅
打軟包
穩準狠
底圍子
底包
趕包
皮兒厚
滿宮滿調
不夠一賣
文不溫,武不躁
拉了
拉矢
黑場子
沒譜
墊場
水詞
鉚上
聽場
一顆菜

漂帥脆
合槽
票戲
吃栗子
整臉子
死臉子
武軸子
蓋口
明場
打黃梁子
倒倉
實授
馬後
野狐禪
掃邊
下串
怯場
陰人
唱工戲
跳班
壓軸
打鬧台
開台
誤場
雨蓋
千斤話白四兩唱
柴頭
打卦
小老斗
老斗
班底
灑狗血
卯上
醜功夫,俊把式
邊式
子午相
鬧鬼
懈場
噱頭
捋葉子
捧角
重頭戲
對兒戲
暈場
冒場
搭班
破台
大戲
送客戲
軸子
分包

跟包
起堂
倒彩
放水
馬詞
帽兒戲
合弦
科介
吃素
留腿兒
左嗓子
戲要三分生
楞場
絕活
大路活
官中
討俏
候場
兩門抱
俏頭
暗場
尺寸
勁頭
寸勁兒
一道湯
四梁四柱
范兒
壓堂
一哭二笑三話白
挑簾紅
台柱子
跨刀
挖角兒
拴角兒
傍角兒
角兒
蹭戲
戲包袱
戲肩膀
戲料
坤角戲
累功戲
翻場
掐戲
搶戲
偷戲
會戲
封箱戲
封箱
蹲底戲
對戲
對台戲
回戲
彩排
三合成
摳戲
響排
排戲
下地兒
過戲
說戲
燈彩戲
幕間戲
過場戲
搭桌戲
義務戲
堂會戲
古裝戲
救場
應工戲
做工戲
冷場
墊戲
颱風[京劇術語]
趕場
謝場
票友
飲場
把場

馬前
科諢
笑場
棒槌
文三場
兩下鍋
火候
節骨眼
關子
一順邊
文武昆亂不擋
應節戲
反串
連台本戲
折子戲
小戲
票房

下海
碰頭彩
金鐘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