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學,始建於1932年,時稱北平輔仁大學附屬女子中學,1952年改稱北京市第六女子中學,1968年起男女生兼收,並啟用現校名。全校占地約13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師資隊伍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學校有一個傾心治校、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一支敬業愛生、追求卓越的教師隊伍,高級教師37名,區學科帶頭人10名,區兼職教研員7名,市級骨幹教師1名。學校建設了一支師德高尚、精神面貌好、敬業精神強、專業水平高、年齡結構合理、適應示範校建設的師資隊伍。教師全部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結業的92人,占任課教師的62%。學校有7位特級教師,青年教師獲得“海淀區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團體第一名。

學校領導班子凝聚力強,辦學標準高,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形成了明確的辦學思路和目標——德育為首,全面發展,追求一流,辦有特色。學校曾兩次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黨組織多次被評為海淀區先進黨總支。校長馬成營是北京市知名校長,區教委曾召開馬校長辦學思想研討會。

學校注重師德建設和骨幹教師、青年教師培養,“有追求,善學習,勤思考,勇實踐,實踐中能反思,遇問題會探究,學術上有專攻,教研上出成果”成為每位教師的追求。學校提倡骨幹教師發揮帶動和示範作用,激勵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形成了有力於教師和諧、健康成長的長效競爭機制,建立起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學習型和研究型”教師隊伍。學校德育建設重視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的統一,倡導德育的人文性,以對人的關愛和尊重為核心,不斷探索德育自主性、層次性、整體性建設,效果顯著。

全面發展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近年來,學校足球隊在市級足球傳統校比賽中多次名列前茅,成為中學生足球運動的一支勁旅。除此以外,音樂、美術也是人才輩出,百餘名學生成為音樂、美術專業人才,有的已經成為傑出人才。數十名學生進入國家及省級足球隊,在綠茵場上實現著自己的理想。遵照“觀念先行、科學籌劃、理性操作、強化管理、整合資源、立足校本、實現創新”的課改指導思想,在濃厚的校園文化基礎上,為新課程開發整合課程資源。學校先後建成20餘個專業教室和實驗室,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建設了理化生“自製餐”實驗室、數位化物理實驗室、生物技術實踐工作室、生物組培實驗室、環境監測中心、技術與設計工作室、人工智慧機器人工作室、金工、木工工作室、網路實驗室、地理情景多功能學習室、汽車駕駛與保養學習室、刺繡與服裝設計室、家政與生活技術學習室、視聽製作工作室、油畫寫生工作室、中國畫創作美術鑑賞工作室、書法篆刻工作室、電腦繪畫與設計工作室、文史哲館、外文圖書閱覽室等。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進入相關實驗室學習和研究。

辦學理念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夯實知識技能基礎”的辦學理念,努力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深入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學校近十餘年來,在改革開放中又有了長足發展。學校貫徹“為社會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為學生未來生活幸福和事業成功奠定基礎”的辦學宗旨,奉行“生動活潑、全面發展、培育個性、鼓勵創新”的育人方針,以“致之力行”為校訓。學校於1989年在全國率先推行全面素質教育;於1993年9月在全國率先實行教職工聘任契約制;於1996年4月在全國率先實行“國有民辦”(民辦公助)整體改制試驗,使學校進行市場學校自建校以來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堅持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的教育觀,使數以萬計的學生在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走向社會、服務社會、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各層次人才。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歷屆教職工勤奮工作,勵精圖治,在學校發展的不同時期創造了五十四中學的佳績和歷史,形成了教師愛崗敬業,對學生全面負責的教風和學生自強不息,勇於挑戰自我的學風。使54中學有較好的社會聲譽,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學生和家長喜歡的學校之一。

教學質量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多年來學校初、高中教學質量一直穩定在較高水平,中、高考成績優異。學生中考及格率一直是100%,優秀率達到80%以上,100%的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一級中等學校,80%以上升入普通高中,大量考入市區重點中學。近年來,高考升學率保持98%——100%,其中重點大學約占60%,本科占90%左右。學校教學水平不斷提高,1999年高考升學率為99.5%,重點大學錄取率為40%以上,本科錄取70%以上。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北京市及全國各地來校參觀者不計其數,世界各地外賓來訪者不斷。

五十年來,幾代園丁的辛勤勞動,為學校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學校曾被評為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市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市體育工作先進學校,學校高考達線率一直穩定在98%左右,其中一本達線率始終保持在60%至70%之間,並每年向高等學校輸送一批優秀的體育、文藝特長生。

學校重視硬體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有條件優越的圖書館、閱覽室、資料室、日語閱覽室、計算機教室及實驗室等。在市區領導的支持下,全體幹部師生共同努力,學校在“爭創一流、辦有特色”的目標上有了很大的發展,並將繼續做好學校各方面的工作,為廣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所獲榮譽

生勤學、尊師、守紀的良好風尚和學校較高的教學質量獲得社會各界好評。一五六中學是北京市普教系統先進單位,首都精神文明標兵單位,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北京市電教優類校,北京市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校,西城區“全面育人,辦有特色”校,文明校園,教學管理工作達標校。一五六中學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學校,中國科協教育專家委員會基教部成員校

教學設備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一五六中學辦學條件優越,設備先進、齊全,已達到部頒較高標準。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活動樓是學校建築主體。實驗樓有理、化、生實驗室各三個,有網路中心、課件製作中心、學生電子閱覽室、語音教室、電化教室、計算機房、演播室、階梯教室。所有教室全部配備了大螢幕背投和實物投影儀,專用教室、實驗室配備了大螢幕液晶正投或顯微投影儀。現代化設備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方便。180平方米的學生閱覽室有報刊、雜誌240多種,圖書館藏書7萬多冊。綜合樓內有設備先進的音樂、美術教室,健身房等。田徑隊、籃球隊、管樂團合唱團、美術小組、機器人研究組、無線電測向組及各學科小組,同學可自願參加。塑膠操場為學生體育鍛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校各處室辦公全部實現了現代化。

學校重視文化建設和教學設備現代化,2002年我校被評為市級校園環境建設示範校。學校近年來投入數百萬元進行設備更新和改造,目前實驗室、計算機室、視聽室、圖書館、閱覽室、電視台、校園網等一應俱全,特別是班班多媒體設備給教與學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教師“人手一機”,電腦全新配置,在全區當屬前列。學校硬體、軟體建設同步前進,讓教師的全新教學及學校良好的環境和校風為學生各項素質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北京西城中學名錄

北京市西城區中學一覽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一八四中學 | 北京市安德路中學 | 北京市第七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華才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實驗學校 | 北京市裕中中學 | 北京啟蒙學校 | 北京市長安中學 | 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 北京市魯迅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 北京市二龍路中學 | 北京市豐盛中學 | 北京市北海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 北京市西四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西城分院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九十八中學 | 北京市新街口中學 | 北京市第110中學 | 美育培訓學校 | 北京市第七十七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一O中學 | 北京市私立匯才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科藝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第二一四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 | 北京市月壇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二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三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北京市三帆中學 | 北京市雙秀實驗學校 | 北京市實用美術職業高中 | 北京外事服務職業高中 |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 北京市第三十二中學 | 北京三帆中學 | 北京市一五六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