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始建於1953年,簡稱北師大二附中、師大二附,創辦於1953年9月1日,是北京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有32個教學班,在職全體教師152人,學生1500餘人。分為國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3年,建校,校名為“北京市四十六中”。

1954年,新校舍落成,位於新外大街12號,校園占地51畝,建有仿蘇式飛機型的三層教學樓及禮堂。

1956年,首屆初三學生畢業,招收首屆高中學生。

1959年,進行“十年一貫制”教材改革實驗。

1960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1963年,經教育部批准辦文科實驗班。

1965年,經教育部批准辦理科班。

1969年,被確定為北京市第一批對外開放的中學,開始國際交流。

1971年,恢復高中招生。

1979年,經上級批准該校為首批北京市重點中學。

1983年,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五四”學制改革實驗。

1995年,重新開辦文科實驗班。

1997年,創辦“北京市三帆中學”。

2000年,該校被認定為北京市首批“普通高中示範性學校”。

2007年,高中進入新課程改革,創建6+1+1的課程體系,進行自主排課,自主會考實驗。。

2007年,清河校區竣工。

2008年,國際PGA課程班開始招生。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止2014年年底,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建設用地面積35700平米,總建築面積為35565平米。包括地上建築面積26198平米,地下建築面積9367平米。學校由國中樓、綜合樓、高中樓和食堂、多功能廳、風雨操場、學生宿舍、室外田徑場等組成。

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年底,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在職全體教師152人,研究員7人,高級教師62人,一級教師64人,特級教師9人。其中研究生學歷27人,本科學歷91人。

在職北京市學科研究員:

曹保義、阮國傑、彭夢華、金寶錚、劉啟憲、何杰、王華

在職北京市特級教師名錄:

數學學科:王雪芹、金寶錚、陳俊輝

英語學科:鄭寧華

物理學科:彭夢華

化學學科:王美文、白無瑕

生物學科:曹保義、劉啟憲

參考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官網:

辦學規模

截止2014年,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有32個教學班,學生1500餘人。分為國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北京師大二附中國中部(原三帆中學)、高中分校區清河校區(供納賽爾國際課程學生使用)。

對外交流

北京師大二附中,是北京市第一批具有接受外國學生資格學校之一。三十多年來,學校共接待來自80多個國家的外賓近三萬人到學校參觀,訪問、學習,並開展了一系列的重要國際交流活動。從1978年開始,學校每年派一名英語教師到美國教授漢語,並進修英語。1986年到2014年,學校已連續17次接待日本全國家長教師協會組織的中日友好少年少女之翼訪華團,每次訪問人數均在130人左右。1993年到2014年,已接待11屆新加坡教育部組團,來該校參觀為期兩周的新加坡高中特選課程的學習。學習期間新加坡學生與該校文科實驗班的同學進行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

1984年7月, 學校與美國華盛頓DC希德維爾友誼學校建立了友好學校的關係,每年互派學生進行學習與交流,兩校領導教師開展互訪已持續開展了20年,北師大二附中每年從高二年級學生中選拔出一名學生,作為交換學生在當年九月至第2年7月赴美到希德維爾友誼學校學習交流。

1994年,開始接受美國海外學年(SYA)組織來自美國的高中學生到校學習,與中國學生同吃同住,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從2001年開始,由江澤民與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共同倡議發起的美國政府出資籌辦的大型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中美青年交流項目正式啟動,學校有幸成為全國首批參加交流的7所學校之一,每年有多名學生出訪美國進行交流學習。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4年北師大二附中高考成績:文科一本率100%,650分以上考生比例為35%;理科一本率98.8%,650分以上考生為34%。41名同學升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其中24人考入北大,其他17人進入清華。

2013年北師大二附中高考成績:文科平均分達642.99分,理科平均分654分。理科(裸分):96.1%學生在600分上;83.1%學生在630分以上;60.1%學生在650分以上。文科(裸分):100%學生在600分以上;79.5%學生在630分以上;40%學生在650分以上,48人考進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2012年北師大二附中高考成績:2012北京高考,北師大二附中高考理科重點率99.5%,實考分600分以上考生比例為64%,600分以上比例和平均分較去年都有提高;文科重點率100%,實考分600分以上考生比例為45%。共有50人考進北京清華。

競賽成績

時間學生姓名競賽名稱獲獎情況
2014年劉倩瑩北京市女子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
葛逸盟北京市物理競賽三等獎
秦靜怡北京市數學競賽一等獎
黃宇翔、梁書潔、賀斌和胡玉新京市自然科學知識競賽冠軍
2013年 兩支代表隊若干學生 北京市高中生物理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
2011年劉若沖、李佳琪、聶元馨等北京市高一化學競賽一等獎
張荷、李子問、李嘉怡、李天一、王宇波等二等獎
崔荷、高葉等北京市高二化學競賽一等獎
沈子怡、張天樂等
二等獎
 馬一然、李忠義等中國生物聯賽一等獎
 蔣玉潔、喬寬、張弛、劉宵、李子問等三等獎
2010年孫建寧、楊曉舟等中國數學聯賽二等獎
江瀚博、劉晗、牛逢時、彭天放等三等獎
王沫陽
中國物理競賽三等獎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官網: )

素質成績

2014年,王可含、趙恆一同學獲得北京市2013年銀帆獎,黃宇翔、梁書潔、賀斌和胡玉新同學代表西城區獲得北京市自然科學知識競賽冠軍。北京市第十六屆學生藝術節兩個項目獲得一等獎。

2013年12月北師大第二附中高二學生(黃宇翔、梁書潔、賀斌和胡玉新)在韓玉平老師的帶領下,獲得第十九屆北京市自然科學知識競賽冠軍並榮獲單項獎“天文星光獎”。在北京市教委舉辦的2013年北京學生機器人智慧型大賽,我校有4名學生在機器人工程挑戰賽項目中,獲得二等獎,有4名學生在在FTC項目中,獲得三等獎。

2013年西城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北師大第二附中獲獎情況:10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 5個三等獎,兩支代表隊在首屆北京市高中生物理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比賽中分獲一等獎和二等獎。

時間競賽名稱 項 目 標 題 科 類 項目人 獎項
2014年
第34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海上交通要道戰略分析及啟示----以美國為例 社科 趙嘉坤 金牌
高中生班級文化建設的自主創新研究 社科 樊竟合 曾 卓 楊雅捷 金牌
具有電流變性質及發光性能的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化學 王則林 銀牌
物種間作用影響植物銨態氮和硝態氮獲取 植物學 王禹越 銀牌
六桿自動調平衡可飛行機械馬 工程學 祝天一 孔祥昱 銀牌
炎症進程對胰腺腺泡細胞ACE2-Ang(1-7)-Mas受體軸表達的影響 醫學與健康 楊宛凝 銀牌
核殼結構催化劑製備和其氧還原催化性能研究 化學 段天瑞 畢君豪 銀牌
可拆卸頭戴式多功能立體聲耳機 工程學 王子祺 銀牌
北極(斯瓦爾巴德群島)微生物的多樣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微生物學 張秦蘭蕙 銀牌
2013年第33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美國總統選舉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行為與社會科學高昂金牌
探究中西近代浪漫主義詩歌的繼承關係及差異行為與社會科學劉文佳金牌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官網: )

教師成績

時間比賽名稱教師參賽作品獎項
2014年北京市第13屆課改論文評選 祖 平 試論新課改後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一等獎
張紹武、崔佳佳 重視情境引入 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王雪芹 貫串數學的三條邏輯線索
2013年第九次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評選高雪松《藉助新課標,實施探究教學》, 二等獎
王先芳《淺談數學套用意識的現狀及對策》
第八屆全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鄭穎“拖延症”為題的閱讀課一等獎
第六屆全國青年教師說課王芳——-一等獎
第四屆“聖陶杯” 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王廣傑
——一等獎
2012年2012年高中課程改革(第11屆)優秀論文評比 祖 平 高中政治知識結構的教學研究 一等獎
郭 華 影響示範法教學效果的諸因素研究
蘆 佳 北京市西城區重點高中女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
  李梨香 關於高中語文課堂預設與生成的實踐與思考 二等獎
  相紅英 為學生理解化學學科思想而教
  王析多 信息學競賽輔導中的問題及策略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官網: )

學校榮譽

北京市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學校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北京市愛國衛生先進學校北京市德育先進集體
首都文明單位標兵中學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先進校北京市健康促進校北京市平安校園示範校
北京市科技示範校北京市奧林匹克教育學校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院校
中國高中特色發展實驗先進校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官網: )

文化傳統

校名

北師大第二附中校名 北師大第二附中校名

是由國學大師啟功題寫。

校標

北師大第二附中校標 北師大第二附中校標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校徽主體是三帆分別象徵著質樸、博學、篤志的學風。帆船則意味著揚帆遠航,同時三帆則和學校的國中部相吻合,簡單的色彩和校徽主題渾然天成,構成了變化與統一的和諧整體。

校訓

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校訓 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校訓

篤志、博學、質樸、方正

校歌

三色帆布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歌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歌

作詞:王健、作曲:李一丁

三色帆,三色帆,三色帆。

我尋找你,我走近你,美麗的三色帆含著深情意。

我凝望你,我懂得你,美麗的三色帆,無言的期冀。

我尋找你,我走近你。我凝望你,我懂得你。

我珍惜你,我記得你,美麗的三色帆我青春之旅。

我珍惜你,我記得你,美麗的三色帆我青春之旅。

三色帆,三色帆,三色帆,三色帆,三色帆。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曹保義
副書記申敬紅
黨委書記曾少華
副校長阮國傑、李永康、王華、朱建軍
黨委副書記彭榮宏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官網: )

歷任校長

姓名任職時間
臧權1953年-1958年
張淑英1955年-1957年
龔友明1957年-1958年
莫蔭荷1958年-1961年
姜培良1961年-1966年
馬餘三1962年-1969年
劉質毅1969年-1971年
顧明遠1972年-1974年
王振稼1975年-1979年
高雲1979年-1986年
厲益森1979年-1992年
徐玉琴1987年-1988年
陳銀科1988年-1989年
林福智1989年-2003年
陳如鄰1992年-2006年
曹保義2003年-至今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官網: )

知名校友

吳邦國,中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黨組書記。

厲益森,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顧問組組長。

王志樂,著名研究世界近現代歷史的經濟學家。

張曉勤,中國攝影家協會雲南分會會員,楚雄州攝影家協會秘書長

北京西城中學名錄

北京市西城區中學一覽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一八四中學 | 北京市安德路中學 | 北京市第七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華才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實驗學校 | 北京市裕中中學 | 北京啟蒙學校 | 北京市長安中學 | 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 北京市魯迅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 北京市二龍路中學 | 北京市豐盛中學 | 北京市北海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 北京市西四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西城分院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九十八中學 | 北京市新街口中學 | 北京市第110中學 | 美育培訓學校 | 北京市第七十七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一O中學 | 北京市私立匯才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科藝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第二一四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 | 北京市月壇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二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三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北京市三帆中學 | 北京市雙秀實驗學校 | 北京市實用美術職業高中 | 北京外事服務職業高中 |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 北京市第三十二中學 | 北京三帆中學 | 北京市一五六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