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大學

重點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被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定義。重點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己亥年),《中共中央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將北大、清華等20所高校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中共中央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總數達到64所。

基本信息

【各個大區重點建一所大學】1950-1953年

1950年:決定建設兩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1951年:決定建設中央直屬的高級軍校——南京軍事學院
1952年:決定組建自己軍隊的技術學校——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
1951年:華東大區——復旦大學
1952年:華中大區——武漢大學
1952年:東北大區——吉林大學

1952年:華北大區——南開大學
西安地區——西北大學
雲南地區——雲南大學
閩南地區——廈門大學
南京地區——南京大學
北京地區——北京大學

1953年:西北大區——蘭州大學
1953年:華南分區——中山大學
1953年:西南大區——四川大學

1954年六所重點大學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範圍的決議》中,指定以下6所學校為全國性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後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哈爾濱工業大學

(圖)重點大學-1、最早的六所重點大學
(圖)重點大學-1、最早的六所重點大學

重點大學-1 北京大學

重點大學-2 中國人民大學

(圖)重點大學-1、最早的六所重點大學
(圖)重點大學-1、最早的六所重點大學

重點大學-3 清華大學

重點大學-4 復旦大學

(圖)重點大學-1、最早的六所重點大學
(圖)重點大學-1、最早的六所重點大學

重點大學-5 同濟大學

重點大學-6 同濟大學

1959年二十所重點大學-厚學教育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

1959年8月28日又增加4所重點大學

北京協和醫科學(清華大學醫學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是現在哈爾濱工程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長沙)、南京理工大學 、裝甲兵工程學院(北京)、 空軍工程大學(西安)、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 (石家莊) 、第二炮兵指揮學院(武昌) 、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北京) 的前身,空軍工程系劃歸第三機械工業部,遷往西安,併入西北工業大學、原子工程系劃歸第二機械工業部,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有關專業合併)、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通訊工程學院。

1960年六十四所重點大學(16+4+44)

1960年10月22日,中央決定在原來20所(16+4)重點大學的基礎上,再增加44所重點大學:

1、文理(蘇式綜合大學)

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蘭州大學

2、工科

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工學院東北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3、專門性大學

北京石油學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郵電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礦業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鐵道學院(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吉林工業大學(併入吉林大學)、大連海運學院(大連海事大學)、華東水利學院(河海大學)、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華東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同濟大學武漢水電學院(與武漢大學合併)、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北京農機化學院(與北京農業大學合併為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併入中山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

1963年9月12日,教育部通知增加3所重點大學

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

1963年10月24日教育部通知增加1所重點大學

南京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至此,全國重點高校共68所。

1978年全國88所重點大學

【1978-2-17】國務院轉發教育部《關於恢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報告》,恢復文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下列既是常說的1978年88所全國重點大學:

【綜合類17所】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
——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
——湘潭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新疆大學內蒙古大學西南政法學院

【理工類53所】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海洋學院、長沙工學院

——天津大學、重慶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吉林工業大學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東北重型機械學院、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大連工學院、東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
——北京工業學院、北京航空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北京郵電學院、北京化工學院
——大連海運學院、華東水利學院、華東石油學院、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紡織工學院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武漢地質學院、徐州礦業學院、中南礦冶學院
——南京航空學院、南京氣象學院、華東工程學院、武漢建材工業學院、西北輕工業學院、
——武漢測繪學院、長春地質學院、阜新礦業學院、大慶石油學院、華北電力學院
——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農學類九校】

——北京農業大學、北京林學院、鎮江農業機械化學院
——南京農學院華中農學院、華南農學院、西南農學院、西北農學院、瀋陽農學院

【醫學類六所】

——北京醫學院上海醫學院、中山醫學院、四川醫學院、北京中醫學院、南京藥學院

【外國語二所】

——北京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學院

【藝術類一所】

——中央音樂學院

“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

(15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

1978年國務院確定88所全國重點大學,從1978年到1981年陸續追加11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至1981年共99所重點大學。這99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合併、更名衍變為今天的90所全國重點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按地區分布列表(當今88所全國重點大學名單)省區名(院校數目)院校名稱北京(22)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天津(2)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河北(1)
燕山大學 內蒙古(1)
內蒙古大學
遼寧(5)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瀋陽農業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吉林(1)
吉林大學
黑龍江(3)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上海(7)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東華大學
 江蘇(9)
南京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東南大學江蘇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浙江(1)
浙江大學
安徽(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湖北(5)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南(4)
湘潭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廣東(4)
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福建(1)廈門大學 山東(2)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西(1)山西農業大學 重慶(3)
四川(3)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雲南(1)
雲南大學
江西(1)
江西農業大學
陝西(6)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甘肅(1)
新疆(1)
新疆大學
 3

211工程

“211工程”
是中國政府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
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
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211工程”是建國以來國家正式立項在高
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重點建設工程,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國內、國際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
等教育的高瞻遠矚的重大決策。
註:“九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為100所左右,中央政府並要求將此事當作面向“21世紀”的大事來抓。這項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開始簡稱為“211計畫”,後來確定為“211工程”。原來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北京語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湘潭大學、燕山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大學、東北石油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陝西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2007年5月18日,與清華大學簽訂合作協定,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學科建設由清華大學納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整體規劃及其他相關計畫之中,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等15所院校由於政策平衡和自身發展受限等原因沒有納入國家“211工程”計畫,僅存全國重點大學之名。
而原先不屬於全國重點大學的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江南大學、長安大學、暨南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鄭州大學、遼寧大學、延邊大學、安徽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西藏大學、寧夏大學、青海大學一共38所院校由於發展迅速,實力上乘或由於”一省一校"的政策而被列入“211”工程計畫,成為國家重點支持建設大學。
院校名單
序號
院校名稱
類別
院校隸屬
所在省市
211工程
985工程
001
北京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北京


002
中國人民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北京


003
清華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004
北京交通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005
北京工業大學
工科
北京市
北京

 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工科
工業和信息化部
北京


007
北京理工大學
工科
工業和信息化部
北京


008
北京科技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009
北京化工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010
北京郵電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011
中國農業大學
農業
教育部
北京


012
北京林業大學
林業
教育部
北京

 013
北京中醫藥大學
醫藥
教育部
北京

 014
北京師範大學
師範
教育部
北京


015
北京外國語大學
語言
教育部
北京

 016
中國傳媒大學
語言
教育部
北京

 017
中央財經大學
財經
教育部
北京

 01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財經
教育部
北京

 019
北京體育大學
體育
國家體育總局
北京

 020
中央音樂學院
藝術
教育部
北京

 021
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北京


022
中國政法大學
政法
教育部
北京

 023
華北電力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024
南開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天津


025
天津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天津


026
天津醫科大學
醫藥
天津市
天津

 027
河北工業大學
工科
河北省
天津

 028
太原理工大學
工科
山西省
山西

 029
內蒙古大學
綜合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030
遼寧大學
綜合
遼寧省
遼寧

 031
大連理工大學
工科
教育部
遼寧


032
東北大學
工科
教育部
遼寧


033
大連海事大學
工科
交通部
遼寧

 034
吉林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吉林


035
延邊大學
綜合
吉林省
吉林

 036
東北師範大學
師範
教育部
吉林

 037
哈爾濱工業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工科
工業和信息化部
黑龍江


038
哈爾濱工程大學
工科
工業和信息化部
黑龍江

 039
東北農業大學
農業
黑龍江省
黑龍江

 040
東北林業大學
林業
教育部
黑龍江

 041
復旦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綜合
教育部
上海


042
同濟大學
工科
教育部
上海


043
上海交通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綜合
教育部
上海


044
華東理工大學
工科
教育部
上海

 045
東華大學
工科
教育部
上海

 046
華東師範大學
師範
教育部
上海


047
上海外國語大學
語言
教育部
上海

 048
上海財經大學
財經
教育部
上海

 049
上海大學
綜合
上海市
上海

 050
第二軍醫大學
軍事
解放軍總政治部
上海

 051
南京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綜合
教育部
江蘇


052
蘇州大學
綜合
江蘇省
江蘇

 053
東南大學
綜合
教育部
江蘇


05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工科
工業和信息化部
江蘇

 055
南京理工大學
工科
工業和信息化部
江蘇

 056
中國礦業大學
工科
教育部
江蘇

 057
河海大學
工科
教育部
江蘇

 058
江南大學
綜合
教育部
江蘇

 059
南京農業大學
農業
教育部
江蘇

 060
中國藥科大學
醫藥
教育部
江蘇

 061
南京師範大學
師範
江蘇省
江蘇

 062
浙江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綜合
教育部
浙江


063
安徽大學
綜合
安徽省安徽

 06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工科
中國科學院
安徽


065
合肥工業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安徽

 066
廈門大學
綜合
教育部
福建


067
福州大學
工科
福建省
福建

 068
南昌大學
綜合
江西省
江西

 069
山東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山東


070
中國海洋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山東


071
鄭州大學
綜合
河南省
河南

 072
武漢大學
綜合
教育部
湖北


073
華中科技大學
工科
教育部
湖北


074
武漢理工大學
工科
教育部
湖北

 075
華中農業大學
農業
教育部
湖北

 076
華中師範大學
師範
教育部
湖北

 07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財經
教育部
湖北

 078
湖南大學
綜合
教育部
湖南


079
中南大學
綜合
教育部
湖南


080
湖南師範大學
師範
湖南省
湖南

 081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軍事
中央軍委
湖南


082
中山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廣東


083
暨南大學
綜合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廣東

 084
華南理工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廣東


085
華南師範大學
師範
廣東省
廣東

 086
海南大學
綜合
海南省
海南

 087
廣西大學
綜合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

 088
四川大學
綜合
教育部
四川


089
西南交通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四川

 090
電子科技大學
工科
教育部
四川


091
四川農業大學
農業
四川省
四川

 092
西南財經大學
財經
教育部
四川

 093
西南大學
綜合
教育部
重慶

 094
重慶大學
綜合
教育部
重慶


095
貴州大學
綜合
貴州省
貴州

 096
雲南大學
綜合
雲南省
雲南

 097
西藏大學
綜合
西藏自治區
西藏

 098
西北大學
綜合
陝西省
陝西

 099
西安交通大學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理工
教育部
陝西


100
西北工業大學
工科
工業和信息化部
陝西


1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工科
教育部
陝西

 102
長安大學
工科
教育部
陝西

 10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業
教育部
陝西


104
陝西師範大學
師範
教育部
陝西

 105
第四軍醫大學
軍事
解放軍總政治部
陝西

 106
蘭州大學
綜合
教育部
甘肅


107
青海大學
綜合
青海省
青海

 108
寧夏大學
綜合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

 109
新疆大學
綜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

 110
石河子大學
綜合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

 特殊高校:
111
北京協和醫學部
醫藥
衛生部
北京


112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工科
教育部
河北

 113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工科
教育部
山東

 11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115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116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工科
教育部
北京

 117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工科
教育部
湖北

 118
東北大學(秦皇島)
工科
教育部
河北


119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綜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
山東


120
山東大學(威海)
綜合
教育部
山東

985工程

簡介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由此,中國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985工程”。
這些大學全部為中央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全部具有若干院士、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後流動站、教授任職資格審批權、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自主劃線權。

院校名單

北京市(8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上海市(4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陝西省(3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湖南省(3所):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天津市(2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江蘇省(2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湖北省(2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遼寧省(2所):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山東省(2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廣東省(2所):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全國重點與中央部屬、211、985的關係
四川省(2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學
安徽省(1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黑龍江(1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吉林省(1所):吉林大學
福建省(1所):廈門大學
甘肅省(1所):蘭州大學
重慶市(1所):重慶大學

985平台

簡介

211工程、985平台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後,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將不會再新增高校,於是引入動態競爭機制,實施“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項目高校從屬於“211工程”建設的學校但不屬於“985工程”建設的部屬高校中選擇。“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項目的主要任務是以國家和行業
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需求為導向,圍繞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學科前沿,在行業特色型大學的全國頂尖的優勢學科重點建設一批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從而大力提
高建設學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群。“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已經列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
發展規劃綱要》,作為國家重點工程長期實施,由於平台建設方式和985工程平台相同,所以稱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建設平台”,簡稱“特色985工
程”,“特色985工程”大學基本上是沒有經歷過合併重組的行業特色型大學,學科精度極高,擁有一至兩個全國頂尖的學科,在行業內認可度極高,具有深厚的
行業底蘊和學科積澱。985平台院校名單如下:

985平台名單

高校名稱
985學科平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先進軍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先進雷達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中國礦業大學
煤炭資源安全開採與潔淨利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中國地質大學
地球系統過程與礦產資源平台
中國石油大學
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與轉化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法、管學科融通創新與我國社會建設優勢學科創新平台武漢理工大學綠色建材與新材料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優勢學科創新平台中央財經大學
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上海財經大學
經濟學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哈爾濱工程大學
現代艦船與深海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中國藥科大學
新藥發現理論與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飛行器設計製造與飛行安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南京理工大學
現代攻防與先進裝備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西南交通大學
國家軌道交通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北京交通大學
軌道交通安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華東理工大學
煤的清潔高效利用與石油化工關鍵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北京化工大學
綠色化工與材料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河海大學
全球水循環與國家水安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合肥工業大學
節能環保汽車及其製造裝備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西南財經大學
金融學科群與中國金融創新發展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華北電力大學
電力科學與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長安大學
公路建設與交通運營保障科學與技術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江南大學
食品精深加工與安全控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北京林業大學
應對全球化的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重建與可持續經營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東北林業大學
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與高效利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華中農業大學
農業生物遺傳改良和生長發育調控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中國傳媒大學
數字媒體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暨南大學
華僑華人研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北京科技大學
新材料與冶金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中國政法大學
法治建設與人才培養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南京農業大學
(正式名稱未公布)
北京郵電大學
(正式名稱未公布)

一省一校

簡介


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是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份,專項支持一所本區域內辦學實力較強、辦學水平較高,有區域優勢的地方高校。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
興計畫的一部分。從該工程按照內涵發展、提高質量、建設本地區“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要求,明確建設目標,增強辦學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這些
大學重點加強特色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是中央政府繼省部共建政策、中西部高校基
礎能力建設工程之後推動中西部省屬高校發展設立的又一重大項目。

入選高校名單

山西省:山西大學
河北省:河北大學
河南省:鄭州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貴州省:貴州大學
海南省:海南大學
青海省:青海大學
西藏自治區:西藏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大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大學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新疆大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大學

2011計畫

簡介

“2011計畫”全稱“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是繼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
之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於2012年5月7日正式啟動。該計畫以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任務,通
過構建面向科學前沿、文化傳承創新、行業產業以及區域發展重大需求的四類協同創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機制體制改革,轉變高校創新方式。該計畫由教育部和財政
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內外部機制體制壁壘、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活力。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已進入了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

名單

2012年度首批14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
序號
中心名稱
主要協同單位
類別
1
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等
前沿
2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院、海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中心、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等
文化
3
宇航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航科技集團等
行業
4
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航工業集團等
行業
5
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
四川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南開大學等
前沿
6
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
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等
區域
7
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
行業
8
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
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
前沿
9
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等
文化
10
有色金屬先進結構材料與製造協同創新中心
中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鋁業公司、中國商飛公司等
行業
11
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
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浙江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浙江醫學科學院、藥物製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區域
12
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
蘇州大學、蘇州工業園區等
區域
13
江蘇先進生物與化學製造協同創新中心
南京工業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
區域
14
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半導體所、國防科技大學等
前沿

卓越工程師計畫

簡介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簡稱“卓越計畫”)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和引導作用。

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名單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河海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鄭州大學
燕山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
東南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江南大學
江蘇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科技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學院
福州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南昌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
汕頭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
長安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名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地質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石油工程、測繪工程、安全工程、土地資源管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動化、通信工程、】
北京服裝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
北京印刷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印刷工程】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土木工程】
北方工業大學【數字媒體藝術】
中國民航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華北科技學院
防災科技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聯合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中北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瀋陽大學
瀋陽理工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
瀋陽建築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瀋陽化工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長春工程學院
吉林化工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套用技術學院
上海電機學院
南京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蘇州大學
揚州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徐州工程學院
淮陰工學院
常州工學院
鹽城工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
常熟理工學院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溫州大學
中國計量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安徽科技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南昌工程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煙臺大學
青島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濟南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鄭州輕工業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
武漢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長江大學
三峽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南華大學
湖南工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廣州大學
廣西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海南大學
重慶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理工學院
成都學院
貴州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西安郵電學院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青海大學
寧夏大學

中央部屬高校

20世紀末,除少數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高校以及行業特殊性強的高校繼續由國務院委託教育部、工信部和其他少數部門管理外,多數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為主。名單如下:
部委
所在地
院校
教育部
北京市(24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管)、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華北電力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上海市(8所)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江蘇省(7所)
河海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
湖北省(7所)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陝西省(5所)
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四川省(4所)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山東省(3所)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吉林省(2所)
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
廣東省(2所)
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
遼寧省(2所)
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天津市(2所)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黑龍江省(1所)東北林業大學湖南省(2所)
中南大學、湖南大學
重慶市(2所)
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安徽省(1所)
合肥工業大學
浙江省(1所)
浙江大學
福建省(1所)
廈門大學
甘肅省(1所)
蘭州大學
軍委
湖南省(1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北京市(1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工信部
北京市(2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江蘇省(2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黑龍江(2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陝西省(1所)
西北工業大學
國家民委
北京市(1所)
中央民族大學
湖北省(1所)
中南民族大學
四川省(1所)
西南民族大學
甘肅省(1所)
西北民族大學
寧夏區(1所)
北方民族大學
遼寧省(1所)
大連民族學院
公安部
北京市(1所)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遼寧省(1所)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河北省(1所)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河南省(1所)
鐵道警察學院
浙江省(1所)
公安海警學院
國僑辦
廣東省(1所)
暨南大學
福建省(1所)
華僑大學
中科院
北京市(1所)
中國科學院大學
安徽省(1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上海市(1所)
上海科技大學(籌)
交通部
遼寧省(1所)
大連海事大學
共青團中央委員會
北京市(1所)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外交部
北京市(1所)
外交學院
法務部
河北省(1所)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衛生部
北京市(1所)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名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國家體育總局
北京市(1所)
北京體育大學
中央辦公廳
北京市(1所)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中華全國總工會
北京市(1所)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中華婦女聯合會
北京市(1所)
中華女子學院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天津市(1所)
中國民航大學
四川省(1所)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廣東省(1所)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7]

省部共建高校

省部共建大學是指國務院部委與相關省、直轄市、自治區(包括新疆生產兵團)共建的高校。

非211省部共建本科高校名單(61所)名稱

所屬省市
共建部委
河南大學
河南省
教育部
(教育部參與共建為重點共建,除教育部直屬高校外,各個省市支持本地區的部分省屬院校獲得教育部參與共建,成為“省市與教育部共建高校”)
山西大學
山西省
湘潭大學湖南省
河北大學
河北省
延安大學陝西省西北師範大學
甘肅省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省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市汕頭大學廣東省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寧波大學浙江省江西師範大學江西省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省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湖北大學湖北省濟南大學山東省山東師範大學山東省東北財經大學遼寧省財政部、教育部
(教育部參與共建為重點共建。由財政部聯合教育部,與北京市、上海市、湖北省、山東省、遼寧省、江西省共建全國六所財經大學。其中三所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列入211工程+985平台,另外三所財經類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作為原國家財政部直屬高校,同樣列入財政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山東財經大學山東省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省燕山大學
河北省
工業與信息化部
(2008年大部制改革,數個國家部委精簡合併為新的工業與信息化部。工業與信息化部與地方省市地區的共建院校基本為原先合併前的數個部委所屬的院校)
中北大學
山西省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遼寧省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省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省
東華理工大學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省
南華大學
湖南省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省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市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省

部級大公司共建

蘭州交通大學甘肅省交通部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市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市
集美大學
山東交通學院
山東省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省
南通大學
江蘇省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省
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菸草專賣局 山東農業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
山東省
安徽省
農業部、國家林業局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省農業部
甘肅農業大學
甘肅省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省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省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省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省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省國家林業局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湖南省 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自治區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省
水利部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省
南昌工程學院
江西省
三峽大學
湖北省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市
國家海洋局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省
大連海洋大學
遼寧省
寧波大學
浙江省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瀋陽建築大學
遼寧省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省
國土資源部
東華理工大學(南昌)江西省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省
國家糧食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中國氣象局教育部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四川省
中國氣象局
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省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青海民族大學
青海省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省
湖北民族學院
湖北省
大連民族學院
遼寧省
西藏民族學院
西藏自治區
內蒙古民族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省國家安監總局 河北聯合大學
河北省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省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南京中醫藥大學
江蘇省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省
鄭州輕工業學院
河南省
國家菸草專賣局
南京審計學院
江蘇省

(非211與部級公司共建高校,)

名稱所屬省市共建集團公司瀋陽理工大學遼寧省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西安工業大學陝西省南華大學湖南省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河北聯合大學河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河北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湘潭大學湖南省南華大學湖南省東華理工大學江西省南京工業大學江蘇省長江大學湖北省三大石油公司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省西南石油大學四川省西安石油大學陝西省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省重慶科技學院重慶市常州大學江蘇省江蘇科技大學江蘇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南華大學湖南省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政府獎學金高校


據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達成的協定或計畫,中國政府獎學金由教育部負責對外提供,並委託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hinese
Scholarships
Council,簡稱CSC)具體負責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的外國學生(以下簡稱獎學金生)的招生及日常事務的管理工作。本計畫是由中國政府從國家
高度提出,旨在吸引更多高水平國際學生來華留學,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計畫意味著該所高校在國際上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水平,其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被國際學
生所認可。
截止2012年11月20日已有208所院校入圍,名單如下:
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名單(208所)
地區
學校序號
院校名稱
北京
1
北京大學
2
中國人民大學
3
清華大學
4
北京交通大學
5
北京工業大學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7
北京理工大學
8
北京科技大學
9
北京郵電大學
10
北京中醫藥大學
11
北京師範大學
12
首都師範大學
13
北京外國語大學
14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15
首都醫科大學
16
北京語言大學
1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8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19
北京體育大學
20
中央音樂學院
21
中央美術學院
22
中央戲劇學院
23
北京電影學院
24
北京化工大學
25
首都體育學院
26
中國農業大學
27
中央財經大學
28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項目)
29
外交學院
30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31
北京林業大學
32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33
中央民族大學
34
華北電力大學
35
中國政法大學
36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37
中國傳媒大學
38
中國音樂學院
天津
39
南開大學
40
天津師範大學
41
天津工業大學
42
天津理工大學
43
天津財經大學
44
天津大學
45
天津醫科大學
46
天津中醫藥大學
47
天津外國語學院
48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49
天津科技大學
上海
50
復旦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部
51
同濟大學
52
上海交通大學
53
華東理工大學
54
東華大學
55
上海中醫藥大學
56
華東師範大學
57
上海外國語大學
58
上海音樂學院
59
上海大學
60
上海財經大學
61
上海師範大學
62
上海體育學院
63
上海理工大學
64
上海海事大學
65
華東政法大學
66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重慶
67
重慶大學
68
西南大學
69
重慶郵電大學
70
重慶醫科大學
黑龍江
71
哈爾濱工業大學
72
黑龍江大學
73
東北林業大學
74
佳木斯大學
75
哈爾濱工程大學
76
齊齊哈爾大學
77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78
東北農業大學
79
哈爾濱師範大學
吉林
80
吉林大學吉大醫學院
81
東北師範大學
82
吉林師範大學
83
長春理工大學
84
北華大學
85
延邊大學
遼寧
86
遼寧大學
87
大連醫科大學
88
大連理工大學
89
東北大學
90
大連海事大學
91
中國醫科大學
92
遼寧師範大學
93
瀋陽師範大學
94
東北財經大學
95
大連外國語學院
96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97
遼寧中醫藥大學
98
瀋陽工業大學
99
瀋陽建築大學
100
大連交通大學
10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02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103
瀋陽理工大學
安徽
104
安徽大學
10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06
安徽農業大學
107
安徽師範大學
108
合肥工業大學
江蘇
109
南京大學
110
東南大學
111
河海大學
112
江南大學
113
南京中醫藥大學
114
中國藥科大學
115
南京師範大學
116
南京理工大學
1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18
蘇州大學
119
中國礦業大學
120
南京農業大學
1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22
江蘇大學
123
揚州大學
浙江
124
浙江大學
125
寧波大學
126
中國美術學院
127
浙江師範大學
128
浙江理工大學
129
浙江工業大學
130
浙江科技學院
131
杭州師範大學
132
溫州醫學院
山東
133
山東大學
134
中國海洋大學
135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36
青島大學
137
青島科技大學
138
魯東大學
139
山東師範大學
湖南
140
湖南大學
141
中南大學
142
湘潭大學
143
湖南師範大學
湖北
144
武漢大學
145
華中科技大學
146
中國地質大學
147
華中師範大學
148
武漢理工大學
14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50
華中農業大學
廣東
151
華南農業大學
152
華南理工大學
153
中山大學(醫學院為原中山醫科大學)
154
廣州大學
155
南方醫科大學
156
汕頭大學
157
華南師範大學
158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西
159
廣西師範大學
160
廣西大學
161
廣西醫科大學
162
廣西民族大學
福建
163
廈門大學
164
福建師範大學
165
福建農林大學
166
福建醫科大學
四川
167
西南交通大學
168
四川大學
169
西南財經大學
170
電子科技大學
171
成都中醫藥大學
陝西
172
西北工業大學
17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74
西安交通大學
175
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
176
西安外國語大學
177
陝西師範大學
178
西安石油大學
179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
180
西北師範大學
181
蘭州大學
182
蘭州交通大學
183
蘭州理工大學
江西
184
南昌大學
185
景德鎮陶瓷學院
186
江西師範大學
187
南昌航空大學
雲南
188
昆明理工大學
189
雲南師範大學
190
雲南大學
191
雲南財經大學
192
昆明醫學院
193
雲南民族大學
新疆
194
石河子大學
195
新疆師範大學
196
新疆大學
197
新疆醫科大學
貴州
198
貴州大學
內蒙古
199
內蒙古農業大學
200
內蒙古大學
201
內蒙古師範大學
202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河南
203
鄭州大學
河北
204
河北工業大學
205
河北大學
206
燕山大學
寧夏
207
寧夏大學
海南
208
海南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