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虎鯨

偽虎鯨

偽虎鯨(學名:Pseudorca crassidens)又名擬虎鯨、虎頭鯨,為海豚科偽虎鯨屬下唯一動物,生活於世界各地暖溫帶至熱帶海域。偽虎鯨體型和虎鯨類似,因此得名,但是它們並非近親。

基本信息

體型

偽虎鯨偽虎鯨

偽虎鯨體型細長,頭部額隆向前突出,口大無吻突。背鰭頂端後傾,後緣凹入呈鐮狀,位於體背中部稍前方。鰭肢約為體長的1/10,向後顯著彎曲,前緣中部凸出,末端尖。尾鰭寬大。全身黑色,鰭肢間胸部色淡,個別於頭部兩側為黑灰色。上、下頜每側有大型尖齒8~11枚,長約8厘米。

海豚屬中的體型占第三。偽虎鯨和虎鯨外型類似,體型比虎鯨小,體長約5米,體重約665千克。全身的體色均為黑色。頭圓,無喙,上頜比下頜略微前突。背鰭比虎鯨小,後緣凹入,位於身體中部略前位置。鰭肢很尖,長度約為體長的1/10。尾鰭的寬度約為體長的1/5。

特徵

偽虎鯨似乎相當罕見,但卻分布廣泛,而且容易接近船隻。就其巨大的體型而言,實在稱得上異常活躍,它們還樂於嬉戲。雖然相信野外的偽虎鯨會捕食海豚,甚至有人見過他們攻擊大翅鯨仔鯨,但是在眷養的環境中,卻不像其近親小虎鯨那般富攻擊性。有時也會與瓶鼻海豚和其他小型鯨豚類接班。雖然曾見數百隻偽虎鯨一同出遊,但是大多數的小群隊成員相當少。可以根據體型的大小區別它和小虎鯨瓜頭鯨。此外,偽虎鯨也與雌虎鯨極為相似,不過體形比較苗條且體色較暗。從遠距離看,可能會與領航鯨混淆;然而,可注意觀察是否有較細長的頭部與軀體,海豚般的背鰭

習性

偽虎鯨偽虎鯨

偽虎鯨是快速、活躍的泳者。當它浮升時,經常將整個頭部與軀體的大部分揚升出水;有時甚至連胸鰭都看得見。浮現時,經常張開大口,露出成排的牙齒。有時會突然停止前進,或急轉彎,尤其是在獵食時。會接近船隻以進行探察,會船首乘浪船尾乘浪。經常躍身擊浪,通常會轉體以側身擊水,造成幾乎與其挺性同樣大的水花。興奮時,會幽雅地躍離水面,並鯨尾擊浪。喜群居,同伴間眷戀性很強,很少單獨活動。經常與真海豚寬吻海豚等一起索餌。游泳的速度較慢,不喜躍出水面。

偽虎鯨主要以烏賊類為食,也吃帶魚、小鯊魚、鮐魚黑鯛鱸魚竹莢魚等魚類。

偽虎鯨可全年繁殖,但繁殖周期較長,2至3年一胎,妊娠期約15~16個月,一胎產一子,初生仔鯨體長1.5~2.1米。

分布

偽虎鯨分布於除北冰洋外的世界各大海洋,在中國見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台灣海域。有重要的科研和觀賞價值,經常被水族館飼養訓化作觀賞動物。

瀕危因素

過度捕獵:偽虎鯨的脂肪、皮、肉以及骨都可以被利用,綜合利用價值很高,人類大量的捕殺造成其資源量的迅速減少。

環境污染:海域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威脅著海洋生物的生存。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等級:二級

相關內容

集體自殺

偽虎鯨偽虎鯨

偽虎鯨是海洋中的巨獸,卻常有“集體自殺”的行為。在世界的不少地方,常發現有整群偽虎鯨都擱淺的事例,有的上百頭,有的二、三百頭,數目最多的一次為835隻。

1955年秋,在山東榮成縣石島附近,也曾有30多頭偽虎鯨擱淺。一群偽虎鯨會突然紛紛橫陳在海灘上,如同擱淺在岸邊的一排小船,還有的把頭鑽到岩石縫裡,鼻孔中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經3-4個小時以後,潮水退盡時,仍然不肯離去。人們遇到這種情況時,雖然千萬百計予以拯救,甚至用機帆船拖曳,但是均不奏效,被拖下海的又會重新沖岸上來,沒有一隻逃走,直到全部斃命。

人工繁殖

2012年7月4日,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10歲的偽虎鯨“愛福”順利產下一子。這是亞洲首隻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自然繁殖、分娩的偽虎鯨。

游進香港碼頭

偽虎鯨偽虎鯨
2014年2月15日,據香港《明報》報導,一群為數近百條的偽虎鯨於青衣、馬灣對出海域結隊游弋,一度更游近貨船,引來大批碼頭工人及海事處人員察看。到場了解情況的海豚專家表示,偽虎鯨在貨櫃碼頭水域出沒,甚為罕見,不排除是追逐獵物過程中偏離航道。

圖說世界

鈍口螈 外表很萌的六角恐龍
寄居蟹 寄居蟹上演交配狂歡季
盔犀鳥 頭胄貴如犀鳥象牙的鳥
犰狳 巴西世界盃吉祥物原型
旱獺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松鼠
雪豹 世界上最美的貓科動物
貓眼星雲 恆星爆發殘留貓眼星雲
好奇號傳回超萌自拍照

海洋百科(一)

走進神秘的海底世界,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能源探秘。

鯨的種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