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

【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
香港有“東方卡薩布蘭卡”之稱,是遠東最大的情報中心。

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全面失敗之後,大批原國民黨情報系統骨幹撤退至香港。於是,香港也就成為台灣和大陸之間的情報對抗戰場。

1949年至今,台灣方面就未曾停止過對香港的滲透。這六十多年的諜影重重,隱藏著說不盡的內幕。如坊間盛傳的香港著名電影人向氏兄弟的父親,曾是國民黨高級特工。

五十年代香港景象五十年代香港景象

行動激烈

1949年8月,國民黨高級將領楊傑在香港被暗殺。負責暗殺的是保密局谷正文領導的暗殺小組。此前,楊傑與“雲南王”龍雲共同通電起義,並且計畫從香港奔赴北京共商建國大業。於是,蔣介石下了殺心。刺殺行動當天,刺客韓克昌和葉翔之(台‘國防部’大陸工作處副處長暨國民黨中央第二組副主任,後曾任台‘國防部情報局’局長)以送信為名進入楊家,連開兩槍將其殺死。韓克昌頗為貪財,在殺死楊傑之後,還掠去一些財物,因為鄰居聞聲趕到才扔掉財物逃竄。此行為原本是無意之舉,卻成功轉移了香港警方的視線,把它當成普通刑事劫案處理。兩人順利逃回台灣領功,直到知曉此事的多名軍統幹部後來在大陸落網才揭發此事。

葉翔之葉翔之

楊傑楊傑

除了暗殺之外,搞破壞也是慣用手段。霍英東的回憶錄中,也曾提到自己在韓戰期間運輸戰略物資的行動,就曾遭到國民黨特務的破壞。

國民黨特工最成功的一次行動,是炸毀了香港啟德機場的7架飛機。當時,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運輸公司在香港滯留了83架飛機。國共雙方均主張這批飛機為自己所有,國民黨甚至將這批飛機的所有權轉移給了原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司令陳納德(時任美國空軍少將)控股的航空公司,以利用其美國人身份以及中情局的背景增加勝算。經過幾年的訴訟,香港判決這批飛機歸大陸方面所有。台灣特工決定炸毀這批飛機。

陳納德油畫像陳納德油畫像

在台灣出版的《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透露,此次行動由特工戴安國和宋祥雲負責。戴安國因駕駛香港華人第一高官何東爵士的座駕,進入機場禁區停機坪並未受到阻攔。宋祥雲則親自下車安放炸藥,將其中機體保存情況最好的7架客機炸毀後逃脫。

【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

大約在49年至55年期間,台灣駐港特務機關的主要任務一般是兩個。

1.殺人和搞破壞。

2.逃港者中尋找合作者。

這種選擇當然是基於國民黨在台灣尚未完全站穩腳跟,不僅島內矛盾重重,經濟困難,也處在將被美國拋棄的岌岌可危狀態,執行其他類型如戰略類的任務有心而無力。同時,由於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尚有部分島嶼在國民黨軍控制之中,中國內地此時尚有大量國民黨潛伏人員活動,因此香港除了暗殺,破壞以及人員進出的通道,而大陸新中國此時的審查,以及全民防特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香港作為情報跳板作用並不明顯。此時的香港情報事務,對於台灣而言,可以說是國共內戰的一個延伸的地下縮影版。

膠著三十年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港英政府力圖阻止國共陣營在香港的情報戰。其中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克什米爾公主號”爆炸案。

“克什米爾公主號”爆炸案的前因後果無需多講,其中一些細節卻與公眾所知頗為不同。如今,爆炸案的經過均表述為蔣介石親自下令實施爆炸,由台灣情報機關派人收買機場工作人員放置爆炸物。事實上,1976年叛逃到前蘇聯的美國中情局(CIA)特工約翰.史密斯的證言顯示:中情局最先獲知周恩來一行將會在香港轉機,並且通報給台灣駐港情治單位。於是,後者向蔣介石建議謀殺周恩來。同樣由當時台灣最得力的情報行動專家谷正文坐鎮指揮。

【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

僥倖避過暗殺之後,周相開始全面反擊。為了顧及港英臉面,中共方面要求偵辦兇手並全面驅逐台灣在港情報機關。由於內地情報機關此前已經基本掌握了台灣在港情治單位的狀況,於是通過印度尼赫魯總理特使向港英當局提交了台灣情治單位分布的具體情況,要求必須按照名單處理。中共方面還警告港英方面,在審訊過程中,港警政治部李福基督察必須迴避,因為此人系台灣滲透入政治部的臥底。此外,有著“香港警界第一傳奇人物”港警督察李洛夫也不得接觸此案件,因為李洛夫也系台灣方面的臥底。並非是傳聞中,因為50年代“暗殺周恩來”事件中審查不力,備受大陸方面指責而退出此案。

李洛夫李洛夫

港英當局一方面震驚於內地高層對香港情況的掌握,也對港警內部被台灣滲透之深頗為不安。李洛夫督察時為香港反黑部門負責人,曾被派往英國受訓,是華人警察的精英。此人竟為台灣方面的臥底,確實讓港督葛量洪始料不及。在此案的調查中,港英方面撤換了全部華人警員,全部由英國本土人員負責,並且對台灣情報機關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根據當時台灣情報人員的回憶,他們被捕後飽受虐待,不僅食不果腹,還必須服勞役,待遇比殺人搶劫犯還慘。

為了防止香港變成恐怖活動之都,港英當局隨即採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策略,積極保持雙方平衡,只要抓獲一名大陸方面的地下工作者,就會同時剷除台灣方面的一個情報點作為平衡。這個策略使得雙方都明白,如果繼續激戰下去對各自都沒有好處。

1955年後,國共雙方都儘量避免採取暗殺或者破壞等暴力手段,香港開始發揮情報站的功能。此時冷戰已經逐漸進入高潮。大陸在多年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台灣和西方各國在大陸的情報網基本被毀滅。為了加強對大陸的情報蒐集工作,除了派出偵察機進行技術偵查之外,人力情報也是不可或缺的。香港的橋頭堡作用也就變得非常明顯。儘管此前港英政府幾乎消滅了台灣在香港的情治單位,然而基於戰略的需要,仍允許一部分尚未曝光的機構重建。

此後,台灣情報人員在香活動基本保持了低調和專業。畢竟,暗殺和破壞並非情報人員應該承擔的責任。事實上,現在大部分情治單位已經很少從事此類活動,除非處於特殊情況或者進入‘戰爭’狀態。此後,雙方暗鬥三十年後,實事求是的說,由於在香港特殊時期的制約,不分伯仲。

【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

大撤退

1984年中英發表聯合聲明之後,香港的前途已經確定。此時的台灣駐港情治單位雖然還在運轉,卻只能做好撤退準備或者完全轉入地下。

1989年,沉寂了多年的台灣駐港情治單位又爆出了大新聞。《香港時報》頭版刊登了一則台灣中央社的聲明。該聲明稱,“陸工會”工作人員梁志和嚴重違紀,並且到處招搖撞騙,因此被“陸工會”正式開除。誰都知道,所謂“陸工會”的全稱是“國防部大陸工作會”。這就是一個特工機構。

那么,此人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台灣方面如此高調開除呢?梁志和是香港政府高官梁樂因在大陸的私生子。偷渡到香港之後,獲生父家人幫助找到工作。後來因為社會關係廣泛且聰明絕頂,被台灣駐港情治單位吸收。

梁之所以被高調開除,皆因他自己欠下巨額債務無法償還。因此,梁借在台灣開國民黨十三全大會的機會,與多名高官拍照合影。隨後,他給這些高官寄去合影,並且宣稱自己是大陸情報官員,如果不想惹麻煩,就乖乖給他幾十萬花銷。結果頗有幾位官員屈從。唯獨當時的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宋楚瑜遭到敲詐後大怒。宋被拉著合影只當是個普通黨員,不虞有詐也問心無愧,此番被勒索自然毫無畏懼。他立刻向台灣高層呈報,要求“國防部”嚴查此事。“國防部”不敢怠慢,所以才發生了登報辭退事件。此次登報讓台灣駐香港情報機關顏面盡失,有關人等也都被降職查辦

宋楚瑜宋楚瑜

從情報界多年的鬥爭來看,下手鋤奸甚至殺人全家都是正常反應,然而登報開除特工卻是罕見的。這一事件說明,在發生此事之後,台灣方面不僅已經失去了對梁志和的控制,甚至連其下落都毫不知曉。此時的台灣在港情報工作已經陷入一片混亂,不僅對下屬人員約束不力,更沒有制裁叛徒的能力。最後登報紙開除特工,成為情報史上的一個奇聞。

台灣在港情治單位碎片

“國防部陸工會”

1972年7月,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二組(中委會二組)和第六組部分機構合併而成,直屬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業務上受“國家安全局”指導。內分7個業務室,1個研究發展室。第五室內設電台總台,管轄若干情報電台。“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是它的外圍組織。陸工會的任務是:在大陸建立、發展特務組織,進行情報、策反、顛覆、勾聯和心戰等破壞活動。

宋楚瑜宋楚瑜

中委會二組

中國國民黨黨務系統中一個從事“敵後建黨”活動的情報組織。它成立於1952年10月。鄭介民、張炎元、葉翔之先後任主任。該組成立後,先後接管了國民黨改委會原有情報組織和行委會設在大陸周圍的情報派遣單位,在香港、澳門、金門、馬祖、日本、印尼、越南、曼谷、緬甸設有大批站、組,辦事處。 它的任務是向大陸派遣特工並指揮潛伏特工在大陸發展國民黨地下黨組織。

“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

“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是國民政府軍事系統的一個專業軍事情報機關。1958年由國防部二廳改組而成,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賴銘湯領導,先後由徐人雋、張式琦任主任,副主任毛敬希、張希儒。它的主要任務是向大陸派遣特工,潛入中共軍事要地和交通中心,打入中共軍事部門,蒐集、竊取中共軍事戰略情報和進行武裝襲擾、心戰、策反等活動。它所派遣的特工,一般都受過較長時間的訓練,比其他系統的特工更為精幹和隱蔽。 該室在香港設有許多工作站、組,如香港9301站(督導站)、香港6601站、香港6602 站、香港6603站、香港6604站、香港6605站、香港6607站等。

【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

疑似現況

香港《大公報》前段時間曾經報導,香港目前的所謂‘獨立’鬧劇,其背後,除了西方相關反華組織的操縱,而台灣“國防部”轄下軍情局第四處負責的駐港特工組織也積極介入,以一貫的“政zhi黑金”作誘餌,滲透香港的各個行業和政治組織,介入所謂“占領中環”等活動,目的是破壞香港穩定,並製造對大陸不利的國際輿論。

台灣方面則對此報導進行了否認,並且堅稱‘自己並無擾亂香港秩序的行為,該報導高估了台灣情治單位的行動能力和經濟實力。’

《大公報》還在報導中直接點明,台灣在港情治單位在1997年後有了比較大的調整,此前的“國防部大陸工作會”停止運作。國安局則轉向對台灣島內的情報工作,香港和大陸的工作則歸屬軍情局第四處管轄。目前駐港台灣情報網主要架構有4站1組和多名“直屬員”,人數約在40人左右。當中3站1組的“國防部”編號分別是“1100站”、“1269站”、“1319站”和“1042組”。

香港回歸二十年,因此台灣情報機關已經遠比港英時期要謹慎得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半公開活動之,台灣駐港的情報站和情報組之間,也不再設有地區主管,以免被一網打盡。

【說諜】干戈寥落四周星-灣灣情治在港幾十年碎片

媒體的公開報導,甚至將組名及具體人員公布出來,屬於典型的情報曝光手段。在地下戰場上,有時由於政治或者法律的限制,對敵對情治單位不便直接採取雷霆手段。通過公開渠道對其曝光,則表明了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威懾。也讓人回味起了半個多世紀前,新中國成立的前夕,傅作義企圖偷襲西板坡,中共也是利用媒體起到了百萬軍的作用。而這正是當年國共情報戰犬牙交錯,中共北平地工組織立下的不世奇功。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