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p

uup

Ununpentium(Uup),化學元素表中的主族元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學元素,Uup是它的化學符號,它的原子序數是115,屬於弱金屬之一。Ununpentium(Uup)是臨時名稱。Uup是元素周期表15 (VA)族中最重的元素,但是由於還沒有足夠穩定的Uup同位素,因此並未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其特性。

基本信息

發現歷史

發現

元素周期表中的uup元素周期表中的uup
2004年2月2日,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聯合組成的科學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上表示成功合成了Uup。他們使用Ca離子撞擊Am目標原子,產生了4個Uup原子。這些原子通過發射α粒子,衰變為Uut,需時約100毫秒。
美俄科學家的這次合作計畫也對衰變產物Db進行了化學實驗,並證實發現了Uut。科學家在2004年6月和2005年12月的實驗中,通過量度自發裂變成功確認了 同位素。數據中的半衰期和衰變模式都符合理論中的Db,證實了衰變來自於原子序數為115的主原子核。
第115號元素暫時使用Uup這個英文簡稱,它具有高放射性,會在不到一秒時間內衰變成其他元素。2003年,美國和俄羅斯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這一元素,但其存在尚未得到最後確認。
瑞典隆德大學的迪爾克·魯道夫教授等人報告說,他們用含有20個質子的鈣離子轟擊含有95個質子的鎇元素的薄膜,再次合成得到第115號元素。
這項發現再次證明了第115號元素的存在,不過它要等待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認可,才能獲得正式名稱並被納入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相同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序號在92以後的重元素在自然界中難以穩定存在,只能人工合成。

命名

Uup最先被稱為“eka-鉍”。Ununpentium是該元素獲得正式命名之前,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所賦予的臨時名稱。研究人員一般稱之為“元素115”。

未來實驗

Flerov核反應實驗室有計畫研究較輕的Uup同位素,所用反應為:Am+Ca→Uup。

介紹

uupuup
系列弱金屬

原子序數:115

元素符號:Uup

元素名稱:Ununpentium

相對原子質量:[288]

核內中子數:172

核內質子數:115

核外電子數:115

核電核數:115

所屬周期:7

所屬族數:VA

顏色和狀態:未知;可能是金屬態;銀白色或灰色

電子在每JGCFG能級的排布2、8、18、32、3J2、18、5'8545、55656

同位素核特性

核合成

能產生Z=115覆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115號元素Uut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目標 發射體 CN 結果
Pb As Uup 尚未嘗試
Th Mn Uup 尚未嘗試
U V Uup 至今失敗
Np Ti Uup 尚未嘗試
Pu Sc Uup 尚未嘗試
Am Ca Uup 反應成功
Am Ca Uup 尚未嘗試
Cm K Uup 尚未嘗試
Cm K Uup 尚未嘗試
Bk Ar Uup 尚未嘗試
Cf Cl Uup 尚未嘗試
Cf Cl Uup 尚未嘗試

熱聚變U(V,xn)Uup
有強烈證據顯示重離子研究所在2004年底一項氟化鈾(IV)實驗中曾進行過這個反應。他們並未發布任何報告,因此可能並未探測到任何產物原子,這是團隊意料之內的。
Am(Ca,xn)Uup(x=3,4)
杜布納團隊首先在2003年7月至8月進行了該項反應。在兩次分別進行的實驗中,他們成功探測到3個Uup原子與一
個Uup原子。2004年6月,他們進一步研究這項反應,目的是要在Uup衰變鏈中隔離出Db。團隊在2005年8月重複進行了實驗,證實了衰變的確來自
Db。
同位素髮現時序

同位素 發現年份 核反應
Uup 2003年 Am(Ca,4n)
Uup 2003年 Am(Ca,3n)
Uup 2009年 Bk(Ca,4n)
Uup 2009年 Bk(Ca,3n)

同位素產量

熱聚變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Uup的熱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式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發射體 目標 CN 2n 3n 4n 5n
Ca Am Uup 3.7 pb, 39.0 MeV 0.9 pb, 44.4 MeV

理論計算

衰變特性
利用量子穿隧模型的理論計算支持實驗得出的α衰變數據。
蒸發殘留物截面
MD=多面;DNS=雙核系統;σ=截面

目標 發射體 CN 通道(產物) σ max 模型 參考資料
Am Ca Uup 3n (Uup) 3 pb MD
Am Ca Uup 4n (Uup) 2 pb MD
Am Ca Uup 3n (Uup) 1 pb DNS
Am Ca Uup 3n (Uup) 2.5 pb DNS

推算的化學屬性

氧化態
Uup預計為7p系的第3個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15(VA)族最重的成員,位於鉍之下。這一族的最高氧化態為+V,但穩定性各異。氮的+V態很難形成,因為它有較低的d-電子軌域,而且氮原子容納不下5個配體。磷、砷和銻能
夠表現出明顯的+V態特性,鉍卻很難達到該氧化態,因為其6s電子不易參與形成化學鍵。這個現象稱為“惰性電子對效應”,一般與6s電子軌域的相對論性穩
定性相關。Uup預計會延續這個趨勢,並只會具有+III和+I氧化態。氮(I)H和鉍(I)也存在,但較罕見,而Uup(I)很可能會有一些獨特的屬
性。由於自旋軌道耦合作用,Fl可能會有完整的軌域,並具有類似惰性氣體的屬性。的話,Uup可能只有一顆價電子,因為Uup離子會和Fl有相同的電子排布。

合成

Ca-48離子加速撞擊Am-243目標原子的模擬圖Ca-48離子加速撞擊Am-243目標原子的模擬圖
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2003年9月24日發布訊息稱,他們已成功合成了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5號元素,並再次證實了原子核物理中的“穩定島”假說。
為了合成115號元素,尤里·奧加涅相院士領導的科研小組用加速到1/10光速的鈣離子(20號)轟擊用鎇元素(95號)製成的靶,並在分離115號元素的原子核後進行了衰變記錄。3次實驗記錄的原子核衰變過程完全一樣:經過5次持續時間大約20秒左右的α衰變後,得到了105號元素釒杜的同位素,存在的時間超過了20小時,從而再次證實了“穩定島”假說。
合成115號元素的工作是在2003年的7月14日至8月10日在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加速器上進行的。
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市GSI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由瑞典隆德大學核物理學家DirkRudolph領導的團隊通過將鈣同位素粉碎成鎇的方法合成了115號元素。科學家通過檢測阿爾法粒子和X射線的釋放以記錄衰變產物。
2011年,命名新元素的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認為,該結果只是初步的,不足以稱得上是一項發現,儘管杜布納核反應Flerov實驗室是114號元素和116號元素的共同發現者之一。
針對衰變產物的進一步研究應該為研究極重核物質提供新的視角,一些極重核物質偏離了原子核原本的球形形狀,呈現出其他的形態,包括扁圓形、扁長形以及最近出現的梨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