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wee kee wee kee

最早聽到wiki這個詞是在2005年12月左右,那時剛修完課程學分,正準備著尋找實習單位,同時也開始了與導師的接觸。我的導師是一位剛剛學成歸來的“海歸”,對工作很負責,也儘量想著辦法能和我們有更多交流機會,於是乎wiki就成了我們交流的平台。

當時對wiki一無所知,以前一點也沒接觸過,只是從導師哪裡得到隻言片語:wiki是一個大家可以共同創作的平台,你可以把你的想法、意見表達出來;如果你覺得界面不好看,也可以自己修改,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加上去-這就是我對wiki的最初印象,雖然不全面,但也切中一些重點。於是我帶著導師交給的“任務”去網上找個wiki軟體看看。當時也下載了幾款wiki軟體,具體是什麼名字也忘了,就暫時的留在了電腦硬碟里,直到現在也沒有嘗試著去運行一下,但wiki是一個可以共同創作的平台這個概念卻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2006年7月份來到互動線上的時候,我真正的接觸到了wiki。作為一個受傳統網際網路影響的網民,剛開始在HOODONG網站上我仍然習慣於瀏覽,也許不是文學青年的緣故吧,很少有創作的衝動,但也就是這兩個月,我對wiki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Wiki的歷史不長,滿打滿算也不過十幾個年頭。第一個wiki網站誕生於1995年,它是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建立的一個工具-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正是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Ward Cunningham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從1999年到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都是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在此期間,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網際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體系統。由此我們可以看出,wiki產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也符合當今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網際網路是大家的,人人都可以參與進來而不是僅僅做一個瀏覽者。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Wiki開放、合作、平等和共享,個人部落格(blog)的話題畢竟有限但wiki的內容卻異常豐富,玩wiki即將成為網際網路上又一個時尚,並且會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運動”。

Wikipedia(維基百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wiki系統,它是一個百科全書網站系統,從2001年1月投入運行到2003年10月截至,40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總文章數量超過了30萬條,而且非英語版本的總文章數量首次超過樂英語版本。據統計,維基百科頁視量達到每月250億次,至少有1000篇文章用82種語言發布。文章總數已接近200萬篇,並且每月還以7%的速度增長,由此我們看到wiki的力量多么強大。

“wee KEE wee kee”,趕快來吧,共同創建我們的大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