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標準認證

基本信息

定義及宗旨

SA8000標準認證,是指企業在賺錢的同時也要承擔對環境利益相關者的責任,是全球第一個社會責任認證標準。它的宗旨是“賦予市場經濟以人道主義”。

主要內容

SA8000標準的主要內容如下:

(1)公司不應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

(2)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強迫性勞動,也不得要求員工在受僱起始時交納“押金”或暫存身份證件。

(3)公司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經常要求員工一周工作超過48小時,每周加班時間不超過12小時,應保證加班能獲得額外津貼。

(4)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應低於法律或行業的最低標準,必須足以滿足員工基本需求,對工資的扣除不能是懲罰性的。

(5)為所有員工提供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包括乾淨的浴室、潔淨安全的宿舍、衛生的食品存儲設備等。

SA8000的主要特點

1、將勞工標準與訂單掛鈎SA8000標準要求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要承擔環保和勞工等方面的社會責任。美國近期有可能打著“賦予市場經濟以人道主義”的旗號,嚴格審查中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人權、勞工標準、環保等貿易項外的生產條件。作為日益被廣泛採用的全球第一個社會責任認證標準,SA8000將對中國產業界,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高度集中的珠三角與長三角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認證將勞工權利與訂單掛鈎,通過片面強調勞動力重要性,消除中國企業在勞動力方面的成本優勢。

2、對資本權力的制約SA8000標準是社會良知對資本權力進行的一種制約,站在保護勞工的角度來看,SA8000對廣大勞工來說是一項福音,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防範不合理工資、超強度勞動、不安全勞動環境、僱傭童工、體罰等等侵犯勞工權益的事情。

3、標榜仁義、道德旗號現在,許多大的跨國公司幾乎都在對下游產業鏈進行勞工權益評估,進行監督。他們認為不僅要對自己的員工負責,也對所有產業鏈的員工負責,這種理念已經超越了法律範圍,成為一種道德的要求,並且這種道德的要求已經升華為一種隱形的市場力量,一種賺錢的遊戲法則。SA8000說到底不是標準,而是一種規則。按照規則做事,就能獲得施捨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上看,落實SA8000標準,似乎不是降低了競爭力,而是提升了競爭力。

4、產品出口新壁壘SA8000將很有可能成為限制開發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最有力工具。這種很容易被扭曲的以勞工標準為本質的SA8000將可能演變成為一種殺傷力很強的貿易壁壘,成為一種充斥所謂人權標準的認證體系,打著維護人權和社會責任的幌子,致力於提高開發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削弱開發中國家人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進而限制開發中國家的產品出口。與反傾銷比較,SA8000機制更易獲得西方國家的認同,也比反傾銷要更容易取得證據。SA8000的要求非常嚴格,且能很快獲得裁定,比反傾銷程式簡單得多。

SA8000的實施情況

1、全球企業認證情況截至2002年8月26日,全世界共有27個國家的150家組織獲得了SA8000認證證書。這150家組織涉及28個行業,主要包括服裝、紡織、玩具、化妝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這些組織中既有生產型企業、專業的貿易公司,也有提供諮詢服務的機構以及政府部門。從企業的經營範圍看,包括設計、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安裝、服務等各個方面。

從獲證組織的洲際分布看:亞洲最多,有14個國家的92個組織,占總量的61.3%;歐洲有11個國家的43個組織,占28.7%;南美洲有12個組織(均在巴西),占8%;北美洲有2個(均在美國),占1.3%;非洲僅南非有1個,占0.7%。

從獲證組織的國別分布看,中國最多,10個行業的34個組織獲得認證,占總數的22.7%;其次是義大利,14個行業的25家組織獲得認證,占16.7%;印度位居第三,6個行業的14家組織獲得認證,占9.3%。值得注意的是,歐美等在勞工標準方面呼聲最高的已開發國家獲得認證的組織並不多,而中國、印度、巴西等開發中國家獲得此項認證的組織占絕大多數比例。

從獲證組織的行業分布看,服裝、紡織和玩具行業的企業位居前三位,三者合計57家,占總量的38%;此外,化妝品和家用器皿行業的企業也較多;勞動密集型行業占據優勢。此外,不少諮詢機構、政府部門、提供清潔服務和社會服務的單位也獲得了SA8000認證。

截至2003年8月,全世界共有36個國家的259家企業組織獲得了SA8000認證證書。這259家組織涉及35個行業,主要包括服裝、紡織、玩具、化妝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SA8000在歐美國家中已進入廣泛認知時期,所以,在歐美市場上針對開發中國家的出口產品及出口企業,逐漸推行用SA8000標準來考察的也越來越多。

美國社會責任國際(SAI)總裁AliceTepperMarlin女士介紹現時最新的認證統計排序情況為:義大利26%;中國18%;巴西15%;印度10%;越南;巴基斯坦;印尼;土耳其;泰國;波蘭。

據介紹,德國進口商在SA8000協會的授權下制定了《社會行為準則》,對供應商的社會行為審查相當嚴格。另兩個紡織品進口大國法國、荷蘭也正準備按照同樣的標準進行審查。同樣的要求還來自美國和義大利,他們已明確要求中國所有紡織、成衣、鞋類等出口企業必須事先經過SA8000標準認證,否則將與法國聯合抵制產品進口。目前美國政府和歐盟乃至世界銀行,有進一步推動公司社會責任標準的趨勢。美國與越南、高棉簽訂的貿易協定都有社會責任的條款,越南政府也因此與SAI建立了合作,鼓勵越南企業申請SA8000認證。

2、中國企業認證情況截至2002年8月26日,我國共有34家企業通過了SA8000認證。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貿易較發達的省份,其中廣東最多,有21家,占我國通過認證的企業總量的61.8%;香港、澳門和山東各有3家,分別占8.8%;此外上海和福州各有一家,還有兩家企業地址不詳。

從獲證企業的行業分布看,玩具行業最多,有11家企業,占總量的32.4%;其次是服裝行業,有9家企業,占總量的26.5%;珠寶、鐘錶行業有3家,占總量的8.8%;各種箱包、家用器皿、紡織品和房地產行業各有2家;電子、鞋類和包裝行業分別有1家企業。獲證企業多以生產型企業為主,除兩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的房地產公司和一家專業貿易公司外,其它33家企業都是以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

SA8000於1997年出台,隨後歐美客戶便陸續要求我國出口企業須達到SA8000的要求,近幾年來提出我國出口企業應對SA8000要求的歐美公司數量呈急速上升趨勢。一些進口商,特別是名牌服裝進口商和知名零售企業,出於政治壓力和維護本企業社會公眾形象的考慮,已在本公司內建立起針對供應商的社會行為準則及相應的檢驗體系。

截至2003年8月,全國通過SA8000認證的40多家企業組織中,珠三角就占了30多家。這說明珠三角實施SA8000方面比長三角要好。實際上,從珠三角出口產品結構和出口歐美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及產值來看,在中國受SA8000影響最大的也將是珠三角。目前中國很多企業的生產條件很難達到SA8000的要求。特別是珠三角的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潛在的風險很大。如果美國全面啟動SA8000機制,對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的損失將不可估量,對珠三角一些專門做歐美國家產品出口企業的打擊更是毀滅性的。

如何正確看待SA8000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關係問題正日益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焦點。已開發國家認為,開發中國家較低的勞工標準使已開發國家的產品在成本價格和貿易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應該將勞工標準要求納入各種雙邊和多邊貿易體系中。在這種背景下,總部設在美國的社會責任國際(SAI,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於1997年發起並聯合歐美跨國公司和其他國際組織,制定了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ocialAccountability8000InternationalStandard)。這個認證制度隱含了諸多的商業目的,其理論基礎是“勞動力傾銷論”。開發中國家擔心把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直接掛鈎或濫用可能會導致非貿易壁壘,削弱本國企業國際競爭能力。中國作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貿易大國,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受勞工標準的影響比較明顯。在筆者看來,假如將SA8000的含義進一步延展,則大可細化成勞動住宿標準、膳食營養標準、工資購買力標準、生產設備標準等等,SA8000在我國的逐步推行將不斷推動我國出口成本的大幅上漲。而受約束的主要是服裝、製鞋、化工原料、紡織品等行業。近期內將可直接影響到跨國公司的在華採購,未經認證的中國企業將失去訂單。預計2004年將有85%的中國生產製造企業遭受由實施SA8000標準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消極影響。另據美國相關商會組織調查,目前有超過50%的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表示,他們將重新依據SA8000標準與中國企業簽訂新的採購契約。

筆者認為,對SA8000標準要進行具體分析,簡單地肯定或者否定都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涉及正確認識國際勞工標準的一致性和不同發展水平國家達到標準的階段性。SA8000標準包括9大部分,涉及不使用童工、不強迫勞動、健康與安全、結社自由和談判權利、不歧視、不使用懲戒性措施、遵守勞動時間、工資報酬、管理評審和監控等領域的內容。這有質的規定性,體現了對勞動者基本人權和尊嚴的保護。違反之則構成了“勞動力產品傾銷”。但應考慮到勞工標準的很多具體指標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具有不同的界定。制定最低工資標準的依據,一是維持勞動者以及家庭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貨幣量;二是物價水平或者說貨幣購買水平;三是勞動者所從事勞動對社會的貢獻量;四是國家綜合發展實力。應該說,我國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在國內相對較低的物價水平下,其實際購買力完全可以滿足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不能單純從名義工資對比的角度認定我國的出口產品屬於“勞動力產品傾銷”。

在SA8000課題的調研中,不少企業反映近期陸續被歐美客戶要求按SA8000的要求進行生產,否則就將斷單。種種現象可以表明,“隱蔽的藉口”正逐步演變成一種不公平的、來勢兇猛的貿易障礙,面向歐美市場出口的企業都已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編輯本段SA8000認證的益處
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可以在商業經營中獲益,包括:

(1)“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可以贏得公眾的信賴,提升企業的形象及聲譽,從而獲得市場優勢。

(2)大大減少客戶審核的數量,避免重複審核的成本、時間及管理。

(3)對人性化工作標準的清晰承諾可以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員工的忠誠度及工作效率也因此提高。

(4)審核小組將參觀客戶機構的相關設施,並評估社會責任方案的執行和有效性,以確保設施符合SA8000的要求。

(5)SA8000的唯一性是其包括“食品籃”和當地最低住宅成本的要求,用於確定最低工資標準。

SA8000認證要求

1.生產單位應當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採取一定措施預防控制生產環境中潛在傷害因素,採取有效措施後工作區域仍然存在安全危害因素的,生產企業應當給員工配備勞保用品;
2.生產單位應當給予孕婦一定的保護,避免讓她們從事重體力工作,評估她們工作場所中的潛在風險,採取適當的措施減少對其健康安全造成傷害的風險;
3.生產單位應當任命一位安全專員,專門負責工作區域的健康安全項目的落實,做好員工崗位安全培訓工作,讓全體員工有一個良好的健康安全意識;
4.生產單位應當組建一個健康安全委員會,該委員會應當有工廠管理層及工人代表,委員會成員應當參加培訓及定期的重新培訓,以確保她們能勝任並致力於不斷改善工作場所的健康安全條件;SA8000認證要求關於健康安全:
5.安全委員會應當定期為全體員工提供職業健康安全培訓,包括生產安全培訓、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對於經常發生事故的工作崗位員工、設備技術更改後的工作崗位以及調換崗位的員工,應當對其重新進行培訓;
6.工廠應當為員工免費提供乾淨衛生的飲用水(要求有水質檢測報告)、乾淨的廁所設施、足夠的餐飲時間及休息時間;
7.工廠提供給員工的宿舍應當設施齊全乾淨,消防設施完善,滿足員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8.無需向任何人申請許可,全體員工有權遠離即將發生危及自身安全的危害區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