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系列重型坦克

KV系列重型坦克

KV系列重型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研製的,主要用於對付當時德軍PzKpfwIII和PzKpfwIV中型坦克,車型多樣。

基本信息

KV系列坦克背景

KV-1重型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研製的,主要用於對付當時德軍PzKpfwIII和PzKpfwIV中型坦克。1939年2月開始研製,同年4月,蘇聯國防委員會批准了該坦克的樣車定型。1940年2月,位於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開始生產,當年生產了243輛。到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前一共生產了636輛。1941年9月,迫於前線形勢,基洛夫工廠遷往位於烏拉爾山脈車里雅賓斯克,與當地的拖拉機廠等工廠合併為

KV-1坦克模型KV-1坦克模型
一個規模宏大的坦克製造廠,人們稱為坦克城。
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坦克城一共生產了13500輛KV系列坦克和自行火炮。以KV-1坦克為基礎研製出多種改進型坦克,尤其是其中的KV-85重型坦克和KV-2型152mm自行火炮很出名。KV系列重型坦克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重要裝備,該坦克曾參加對芬蘭德國的作戰,1940年,蘇軍一個裝備KV-1坦克的坦克排參加了突破芬蘭主要陣地的戰鬥,在戰鬥中,沒有一輛KV-1坦克被擊穿。蘇德戰爭初期,在蘇軍和德軍的交戰中,KV系列重型坦克對阻止德軍的進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該系列坦克機動性較差,火炮威力也顯得不足,在二戰後期終於被IS系列重型坦克所取代。
KV坦克有多種型號,主要包括早期的1939年型,以及1940年型、1941年型、1942年型,還包括KV-2、KV-85等發展型號。從總體性能上講,除防禦外KV-1的各項指標均不及T-34,其結構設計落後,可靠性差,尤其是火力不夠強大,無法對付1942年後出現的德國新式坦克。1943年出現了裝備85mm炮的改進型KV坦克——KV85,但與T-34/85相比毫無出色之處,而且性能不及德國的“虎”式,因此蘇聯重型坦克的位置逐漸讓給了史達林系列。

KV系列坦克車型

KV-85
由於性能達不到要求,所以在生產130輛之後轉產史達林-2。
KV-2
152mm M10榴彈炮,其碩大失衡的炮塔使其有“流動廁所”的“美稱”。
生產數量
1940年141輛、1941年1121輛、1942年1753輛、1943年少量
KV-1e(1940)主要性能數據列表
戰鬥全重43500kg
車長6.80m
車寬3.33m
車高2.71m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5/12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25/151km
乘員5人
火力裝備76.2mmModel1940L/41.5;3x7.62mmDT
彈藥76.2mm:111發;7.62mm:3024發
裝甲35-110mm
爬坡度36度
通過垂直牆高0.91m
越壕寬2.8m
涉水深1.45mKV坦克參戰
KV-1坦克也是德軍裝甲兵喜愛的裝備。KV-1的原型車於1939年12月完成,同年即開始批量生產,在蘇芬戰爭中接受了戰火洗禮後又投入了衛國戰爭。作為蘇軍重型坦克的代表,KV-1和KV-2重型坦克在德軍裝甲序列中也能見到,德軍分別將其命名為Pzkpfw753(r)和Pzkpfw754(r),特別是KV-2坦克,它裝備了152毫米M10火炮,加上110毫米厚的前裝甲,幾乎成了不可戰勝的鋼鐵怪物,在衛國戰爭中甚至有過這樣的驚人表現:1輛隸屬於蘇軍第2坦克師的KV-2坦克在羅希尼鎮附近的交通要道上居然將德軍第6裝甲師遲滯了整整1天,儘管德國人用105毫米榴彈炮打壞了它的履帶,但它仍然憑著堅厚的裝甲繼續戰鬥,直到彈藥耗盡被乘員遺棄!
儘管火力強大,KV系列坦克的行走裝置卻因沉重的車體而不堪重負,多數的KV坦克減員都是由於機械故障造成的,如蘇軍第41坦克師裝備的33輛KV-2坦克中就損失了22輛,其中只有5輛屬於正常戰損,其他17輛都是因為行走裝置發生故障導致的!正因為如此,德軍才繳獲了一些KV坦克。繳獲的KV-1和KV-2坦克往往直接編入德國裝甲師的戰鬥序列。KV-1主要在第1、第8和第22裝甲師服役。據非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大約有50輛左右的KV-1坦克編入了德軍戰鬥序列,但該數字並不十分準確,因為在蘇德戰爭中德軍繳獲的KV-1坦克數量很多,如果考慮到在使用中那些被擊毀的車輛,可以肯定德軍使用過的KV-1坦克絕不止此數。德軍對KV的改裝主要是安裝德國式的車長指揮塔以及改善通訊能力,由於76毫米彈藥供給困難,部分KV-1型換裝了德制75毫米L/43火炮。
V2之英雄無敵
在德國發動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畫”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內和德軍坦克發生激戰。當時駐守的蘇聯西北方面軍司令F.I.庫茲涅佐夫上將手裡有兩個兵力不足的機械化軍:庫爾金少將的第3機械化軍擁有KV1、KV2坦克共52輛,而謝斯特巴洛夫少將的第12機械化軍沒有重型坦克。因此第3機械化軍被分為若干個戰鬥集群,有KV重型坦克的第2坦克師(為了不和德軍混淆,文中蘇軍稱坦克師,而德軍稱裝甲師,類推)跟隨第12機械化軍前往多比薩河方向(Dubissariver)阻擊正沿幹道奇爾基特-夏維利亞大街前進的德軍,而第5坦克師則急行軍趕赴亞里多斯市郊。
E.N.索利亞良欽少將的第2坦克師在夏維利亞大街和正在猛衝的德國第4裝甲集群屬下第6裝甲師正面撞擊,蘇軍的80輛BT快速坦克在20輛KV坦克(各型)和T34坦克的支援下發起進攻,德軍主力為35(t)輕型坦克和4號坦克(早期)。當時第6裝甲師上司第41裝甲軍軍長萊因哈特將軍事後回憶道:“這此迎擊戰中,我軍的坦克中有1/3是4號坦克,我們的坦克向步步開上街道的怪物(KV坦克)進行三方向射擊,根本沒有用,我們的坦克象骨牌一樣被打倒!”
德軍開始調用炮兵轟擊,但是KV坦克仍步步緊逼,一門德軍150毫米榴彈炮在100米距離擊中一輛KV(沒有型號說明)坦克,它馬上停下了,但是正當德軍慶祝勝利時,KV坦克再次啟動,並且在目瞪口呆的德國炮兵面前壓扁了榴彈炮,繼續前進。德軍35(t)坦克的37毫米炮等同於兒戲,而德軍一直信賴的4號坦克的24倍口徑75毫米火炮也對KV坦克不起作用,從這仗之後,37毫米炮在德軍中得到了“敲門磚”的諧稱,而4號坦克的短身管火炮被罵成“舒岑梅爾”(木頭樁子).次街道戰鬥中,蘇聯第2坦克師共摧毀40輛德軍坦克,壓毀、擊毀德軍37毫米和105毫米以上火炮共40門,還有一個情況令人驚訝:第2坦克師的一些KV坦克事實上沒有炮彈,開出來就是專門壓火炮的!
為了和在拉斯葉尼亞北部的第12機械化軍會合,第2坦克師在正午之前脫離戰場,當時該師已經用完了幾乎所有彈藥、燃料,很多舊坦克開始故障,為了分配備用燃料彈藥和進行維修,需要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為了防止德第6裝甲師的追趕,他們開始向多比薩河上遊行軍。第6裝甲師遂占領拉斯葉尼亞,並且在多比薩河構築了2個以上的橋頭堡。為了打破這些橋頭堡,第2坦克師準備進行反擊,為了切斷拉斯葉尼亞市內德軍和河邊德軍的聯繫,師長索利亞良欽少將調撥1輛帶足彈藥的KV2坦克和一些步兵前往阻截。德軍的一個裝甲營位於留得維萊北部的橋頭堡,而另一個則在遙遠的多比薩河下游,都裝備35(t)輕型坦克。在6月23日下午,北部橋頭堡的裝甲營自作主張地認為蘇軍會發起背後襲擊,因此調撥了第41坦克殲擊營的一部分反坦克炮和第76炮兵營的105毫米榴彈炮防守自己的南側。這時KV2插了進來,將這個營孤立在橋頭堡一側。
6月24日清晨,德軍的救援縱隊從拉斯葉尼亞市出發企圖和橋頭堡聯繫,KV2坦克首先擊毀了12輛德軍卡車,它擋住了通往兩個橋頭堡的道路,同時第2坦克師主力正在和北部橋頭堡的德軍發生血戰,在得到KV2坦克第一次阻擊勝利的報告後,第2坦克師士氣大漲,攻勢進一步加強。德國第6裝甲師立即呼叫友鄰王牌部隊-第1裝甲師對阻擋道路的KV2坦克進行側面襲擊。24日下午,第1裝甲師派出6門嶄新的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和精選炮手班組向KV2隱蔽前進,在550米距離架設陣地開炮猛轟,德軍共射擊7發,命中率100%,損害為零。KV2隨後將這6門火炮全部摧毀。
德軍決定使用更大的火炮,位於拉斯葉尼亞近郊的第298高射炮營的一門88毫米炮經過精心偽裝後,由牽引車托曳接近KV2,為了隱藏自己,德國人躲在卡車殘骸後面慢慢前進,但是KV2的乘員憑藉直覺將炮塔一直跟隨他們活動。在接近到900米時,德軍炮兵開始布設陣地,此時KV2連續兩炮接連摧毀了德軍火炮和牽引車。一些德軍衝上來試圖拖回傷兵,KV2的機槍順便將他們也一併包銷。
24日夜間,德軍出動工兵:第57裝甲工兵營的一個特遣隊趁著夜幕匍匐前進,用雙倍於通常用量的炸藥對KV2車體進行爆破。KV2沒有被摧毀,反而機槍猛烈掃射,德軍無法抬頭只得爬了回去,只有一個工兵前往確認爆炸效果,發現炸藥雖然炸斷了履帶,但是對裝甲絲毫沒起作用,他在離開前用小型炸藥包對KV2的152毫米火炮進行爆破,但同樣收效甚微。
有必要提一下蘇軍主力最後的奮戰:在德第6裝甲師被一輛KV2弄得團團轉的同時,扭回頭趕來從東側增援的德第1裝甲師和蘇第12機械化軍、第2坦克師發生了大規模坦克會戰。第1裝甲師作為德國陸軍的精英,裝備的全都是較好的3號、4號坦克,但是同樣無法撼動KV坦克的裝甲。該師第1裝甲團的一名士兵如此描述道:“6月24日,在通往列寧格勒的大路上遭遇了可怕的KV1和KV2坦克,我們連從800米距離開始射擊,什麼反應都沒有。直到50米距離,我們的炮彈還是被彈飛,KV坦克根本不看我們,從我們身邊開了過去攻擊步兵。結果我們必須掉頭在後面追趕!直到30米距離上,我們才能用Pzgr40鎢芯穿甲彈從後面打破其中一些!”但由於蘇軍大多為老舊的BT坦克和T26坦克,加上第6裝甲師也在高地配置火炮和35(t)坦克進行夾擊,蘇軍最終在6月24日傍晚戰敗。德軍調查後記錄當地共有29輛KV1和KV2坦克被摧毀,但大多是陷進軟濕地區等技術原因,其中一輛被擊中70炮以上,無一貫穿!而德軍第113裝甲擲彈團第37坦克殲擊營的37毫米反坦克炮全部被壓毀。
由於北側的蘇軍已經失敗,德第6裝甲師派出一個35(t)坦克排在6月25日從橋頭堡出擊,開到了那輛孤獨的KV2駐守的十字路口,並隱藏在灌木叢中。此時在十字路口另一側,德軍從拉斯葉尼亞市再次運來一門88毫米高炮,為了分散蘇聯坦克兵的注意力,35(t)坦克排在後面不斷地向它射擊,正面的88毫米炮趁機進入位置並連續6炮命中KV2坦克。坦克並沒有燃燒,而35(t)上的德國坦克兵紛紛跳下來確認戰果,令他們大驚失色的是:6枚88毫米炮彈只有2枚擊穿了KV2的裝甲,另外確認到7個很淺的凹坑,這是50毫米炮彈留下的,而37毫米炮彈連一個坑都沒有留下。正當德軍檢查完畢登上KV2時,坦克炮塔開始鏇轉!結果德國兵不得不跟著炮塔一起跑,以免被機槍射中。最後,德軍工兵撬開了KV2炮塔艙蓋,投入幾個手榴彈殺死了乘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