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IS-1重型坦克

蘇聯IS-1重型坦克

蘇聯IS-1重型坦克,IS系列重型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製準備用於對付當時德軍的重型坦克的。該坦克是以史達林的名字命名的。1943年秋,第一批三輛樣車被製造出來,該車是KB-85重型坦克的改進型,所以也安裝一門85mm火炮。故也稱IS-85坦克。在向國防委員會派來的一個專門委員會作了表演並完成規定的試驗以後,IS-1重型坦克即被批准定型。由於採用了新的傳動裝置和轉向結構,機動性比KV-85重型坦克有了提高。另外在裝甲厚度方面也有不少增強。

發展歷程

蘇聯IS-1重型坦克蘇聯IS-1重型坦克
IS-1和IS-2坦克的前身就是KV-1重型坦克以及KV-13坦克。KV-13坦克(晚期型設計項目編號是223)是1942年3月蘇聯決定在車爾亞賓斯克實驗工廠獨立設計的重要工程,蘇聯2號N.V.Tseits設計局被指定為主設計局。
設計組其他成員有負責車體設計的K.I.庫茲明、炮塔設計的N.M.舍內夫、底盤設計的S.V.米斯科維奇以及負責總裝配的G.N.莫斯科萬。KV-13坦克是作為中型坦克來設計的,不過其裝甲卻是重型坦克所具備的。這個項目因其採用大量鑄造部件而非常有名,它不僅在炮塔採用了鑄件還在其車體以及炮塔座圈上也使用了鑄造部件。雖說限制了內部空間,但是卻換來了良好的裝甲防護(同時也在重量上得到減輕)。而且KV-13設計方案也符合蘇聯衛國委員會在1942年頒布的關於減少裝甲所消耗金屬資源的指示。第一輛從設計到被製造只用了很短的時間,1942年5月便被交付測試。這種坦克全重31.7噸,安裝一門76.2mm ZIS-5火炮以及一架DT型同軸機槍。其車體前部最大裝甲厚度為120mm,而炮塔則為85mm。600馬力的V-2K引擎使它的最大速度達到55 km/h。採用了T-34坦克底盤上的一些部件,包括履帶負重輪則是取自KV坦克的。KV-13還採用了改進的冷卻裝置,對於增加空氣導入效果很好。
測試中也暴露出KV-13坦克的一些缺點:由於傳動裝置的問題導致其加速性能很差、履帶很容易受損、在做轉向的時候履帶會產生脫落現象等等。1942年7月,就在測試進行時,主設計師N.V.切茲死了,N.F.沙姆舒林取代了他的位置。剛接手的時候,KV-13坦克採用了由F.A.馬里沙金為KV-1S坦克設計的轉動裝置和底盤上其他一些部件。經過這些改進,KV-13依然沒有通過測試,蘇聯軍方很快便對它失去了興趣。儘管最初的設計失敗了,不過在1942年12月實驗工廠又拿出兩種新型的KV-13設計。這兩種車型僅在車體、懸掛扭桿以及底盤上和上一個KV-13型坦克一致。炮塔和很多其他部件都完全是重新設計的。尤其其轉向機構採用了A.I.巴拉格納拉沃夫設計的“二級行星轉向機”,蘇聯後來的T-54/55和T-62也都採用這種轉向機構。
冷卻系統也被改進,履帶連線採用了“車爾亞賓斯克履帶”。
德軍在東線投入的虎式重型坦克更加迫使蘇聯儘管發展相應的坦克。根據GKO在1943年2月24日的2243號指示,車爾亞賓斯克的基洛夫工廠和NKTP的第100號工廠(就是原來的實驗工廠)要在KV-13最後一種型號的基礎上開發出兩種坦克,命名為“約瑟夫•史達林”(就是IS坦克或者稱為JS坦克)型並準備接受測試。安裝76.2mm火炮的稱為IS-1(工廠設計編號依然是第233號工程)。而裝備122mm的U-11坦克榴彈炮(原來是為KV-9試驗坦克設計的)的則被命名為IS-2(第234工程)。
兩個型號都在1943年3月22日至4月19日接受測試,測試結果都很不錯。兩種坦克都比KV-1S重型坦克要輕,所以有更好的機動性,同時又具備了良好的裝甲防護以及強大的火力。測試中也出現幾個嚴重的缺陷,尤其是底盤和引擎/傳動轉向裝置。當行駛到鬆軟地形時,由於負重輪間距出現扭曲而導致產生大的旋轉阻力。蘇聯有關部門建議增加負重輪的數量以通過測試。不過當時車爾亞賓斯克拖拉機廠、第100號工廠以及他們的合夥工廠UZTM工廠、第200號工廠都已經開始準備生產工具這種新型坦克了。4月初,蘇聯獲得了德軍虎式首份裝甲防護數據。1943年4月15日,GKO發布第3187號指示開發研製可以摧毀德軍新式裝甲戰鬥車輛(就是指虎)的大威力反坦克炮
4月底,一輛繳獲的虎式坦克被送到庫賓卡測試場進行火力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對付虎式坦克最佳的武器就是85mm的52-K 1939型AA炮,這種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離上擊穿虎式坦克的前部100mm裝甲。1943年5月5日,GKO又發布指示委派設計局留意該炮。這道命令下達之後,由V.G.格拉賓領導的中央炮兵設計局和F.F.彼得洛夫領導的9號工廠設計局受命在兩輛KV-1S以及兩輛試驗型IS坦克上安裝85mm火炮。
蘇聯IS-1重型坦克蘇聯IS-1重型坦克
6月上半月,TzAKB的兩門S-31,9號工廠的兩門D-5T型炮都準備完畢。S-31型炮是基於76.2mm的ZIS-5坦克炮的85mm火炮,非常便於製造。而D-5T型炮則是安裝在SU-85自行火炮上的D-5S型炮的變種,它的特點就是重量輕以及后座力小。很快發現在IS原來的炮塔上安裝85mm炮會導致乘員空間的急劇縮小。最後決定增大其炮塔尺寸,乘員室被擴大了,車體也相應增長到420mm。
由於車體變長使的其第二和第三負重輪之間的距離也被增加,這要通過加裝一個負重輪來解決。新的炮塔由第200號工廠生產。這些改動使得坦克的全重增加到44噸,造成了機動性能的下降,不過換來的卻是更強大的火力。裝備85mm火炮的IS坦克被定為“第237號項目”。1943年7月初,兩輛試驗型的IS坦克被製造出來(一兩安裝的是S-31火炮,另一輛則是D5-T火炮)。
同時,ChKZ工廠也準備了兩輛在KV-1S上安裝85mm火炮的車型。一輛是“第238號項目”(在KV-1S上安裝S-31火炮,炮塔沒有改進),另外一輛是“第239項目”(和第237號項目一樣,安裝的是D-5T火炮)。1943年7月,所有的四輛坦克都參與了比較測試。D-5T火炮的型號,第237號和第239號項目贏得了競爭最後勝利。這兩個項目被分別命名為IS-85和KV-85。由於乘員室空間實在太小,第238號項目則被取消。
7月31日,KV-85和IS-85被交付庫賓卡試驗場進行測試,測試由第100號工廠的負責工程師N.M.施內夫帶隊的28名工程師組成。測試從8月2日開始,整個測試負責人是紅軍技術管理部門的S.A.阿伏寧少將。火炮測試是在高洛霍夫特斯基試驗場進行。測試的成功使蘇聯決定兩種坦克都在8月8開始投入生產,一隊試驗車型則沿著莫斯科大街開進了克里姆寧宮,在這裡它們將接受史達林的親自視察,一起參加視察的還有莫羅托夫、沃洛舍洛夫以及貝利亞等高層人員。有趣的是,除了駕駛員其他所有的參加視察的乘員都換成了NKVD的官員。由於採用了新的傳動裝置和轉向結構,機動性比KV-85重型坦克有了提高。另外在裝甲厚度方面也有不少增強。1943年9月4日,IS-85重型坦克正式進入紅軍裝備序列。
在IS-1坦克投入生產時,德軍就已經裝備了“虎”式重型坦克。該坦克配用的88mm火炮可以發射的穿甲彈初速為930m/s,在1000m距離上的垂直穿甲厚度為140mm。而IS-1坦克的火炮使用的是85mm的火炮,其火炮威力弱於“虎”式坦克。根據這一情況,蘇軍給IS-1重型坦克裝上100mm火炮,並稱之為IS-100坦克,但這種坦克沒有批准投產,因為蘇軍已經研製出裝有122mm火炮的重型坦克方案了。就是以後的IS-2重型坦克。IS-1坦克的最終產量大約是107輛。其中有102輛後來被換裝122mm的D-25型火炮。總的來說,IS-1坦克是一種過渡型的坦克,雖說設計的初衷是用來對付德軍重型坦克,但是進入製造後卻發現其與蘇聯當時的需要仍然有一定差距,所以只生產了很少的一些。而之後安裝122mm火炮的IS-2坦克卻成為二戰中德軍最可怕的對手。

研發背景

頂住1941年德軍的猛攻,又有了1942年莫斯科城下的勝利,蘇軍終於得到了開戰以來的喘息時刻,此時,圍繞許多兵器作戰教訓的議論也日漸升高,尤其是讓德軍官兵驚駭不已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儘管對這2款坦克讚譽不斷,甚至是KV更讓德軍感到懼怕,但KV重量過大帶來的機動性能欠缺也招致了不少批評。蘇軍著名坦克部隊指揮官卡茨可夫少將還特別提到:只要有了火力相同,防守也不差,機動性優秀的T-34,根本用不著KV。由此,重型坦克無用論便出籠了。
重型坦克無用論使曾經研製KV坦克的切林賓斯庫•基落夫斯基工廠設計局(即SKB-2)面臨危機。“關閉KV重型坦克生產線,轉產T-34中型坦克”的呼聲越來越高。蘇聯兩大坦克設計局的新一輪競爭也開始了。以科京為首的SKB-2準備把被T-34開發者——莫洛佐夫領銜的第1設計局(即SKB-1 烏拉爾運輸車輛廠)奪走的榮譽再重新奪回來。出路就是開發同時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性能的強力“普通型坦克”。與此同時,莫洛佐夫工程師帶領的SKB-1也在著手開發以T-34為基礎的普通型坦克——T-4(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該坦克重量34.1噸,裝備76毫米F-34型坦克炮)。
1942年4月,SKB-2開始試製KV-13中型坦克,KV-13縮緊了KV-1的車身,配合新的鑄造車體構造,預備裝載41.5倍口徑76毫米F-34坦克炮和U-11型122毫米榴彈炮兩種火炮。為減輕底盤重量,將6對負重輪減為5對,並改用T-34的履帶和轉動系統,將重量控制在31噸(裝載122毫米坦克炮為34-35噸)。為了抵禦德軍強勁的88毫米炮,把正面裝甲加厚到120毫米,通過改進變速齒輪系統取得和T-34一樣的機動性。同時,科京還試製了代號為IS的試驗型坦克,並在1942年底拿出了樣車。IS以KV-13為基礎,包括兩種結構形式:一種為裝載76毫米ZIS-5坦克炮,另一種為裝載122毫米U-11型坦克炮。設計思想是重量在37噸左右,兼備良好機動性能,作突破堅固陣地使用。
開發IS-2的直接原因就是與虎式坦克相對抗。就在IS試驗坦克登場之際,給蘇聯坦克開發方以極大影響的德制新型坦克在列寧格勒前線出現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式重型坦克。 面對重量56噸,前裝甲達100毫米的“虎”式重型坦克,T-34和KV-1的76毫米坦克炮已經無法從正面將 之穿透,相反“虎”式所裝備的KWK36型88毫米坦克炮能在1000—2000米的距離上摧毀所有蘇聯坦克,包括以強力裝甲防禦能力的KV-1。
1943年末,緊急對策會議召開了,軍需工業部門,坦克、火炮開發及彈藥製造等各部門的技術、行政負責人應召出席,共商打“虎”對策。會議結論是:“虎”式坦克的出現,終結了迄今為止蘇聯一側所保持的坦克火力、防禦能力的優勢,坦克及火炮開發部門必須全力以赴,儘早開發出火力、防禦能力數倍於前的坦克。坦克工業人民委員會對SKB-2提出迅速完成IS坦克的要求。SKB-2提交的IS坦克性能指標是:重量控制在46噸,前裝甲防禦能力超過KV或於之相同。坦克炮採用新開發的85毫米或107毫米炮。據此,SKB-2完全放棄了KV-13以來的構想,轉向開發能和德軍新型坦克面對面戰鬥的重型坦克。1943年初夏,裝載新坦克炮的重型坦克初型告成。兩輛試驗車都是大型鑄造式炮塔,僅上方用焊制鋼板焊接,炮耳內部用螺栓固定,車體側沿用KV-13的精緻鑄造結構,至此,IS初型誕生了。可是,107毫米炮彈1發要占3發85毫米炮彈的空間,同時採用新的口徑還需要搞條新的生產線,這使得SKB-2放棄107毫米炮,專心開發85毫米炮的IS重型坦克。在此期間,德軍發起了庫爾斯克攻勢,蘇軍坦克又多了個新的強大對手——“黑豹”中型坦克。蘇聯坦克部隊要求開發新坦克的呼聲越來越高。

性能數據

蘇聯IS-1重型坦克蘇聯IS-1重型坦克
戰鬥全重44t
車長8.32m
車寬3.12m
車高2.71m
引擎B-2-HC12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7/19km/h
最大行程-
乘員4人
火力裝備85mmM-1943Д-5T85;3x7.62mm;1x12.7mm
彈藥85mm:71發;7.62mm:1330發;12.7mm:945
裝甲22-120mm
爬坡度-
通過垂直牆高-
越壕寬-
涉水深-

對比

蘇聯IS-1重型坦克蘇聯IS-2重型坦克
蘇軍IS-2重型坦克

IS-2重型坦克在1944年3月投入使用。加裝了122毫米炮的IS系列取代了老式的KV系列。該坦克的主炮可以在1000米外擊穿160毫米的鋼板。而且常常把敵軍的坦克炮打飛。該坦克的最大缺陷是只能攜帶28枚。

IS-2m主要性能數據列表
戰鬥全重45000kg
車長9.60m
車寬3.12m
車高2.71m
引擎V-2-IS(V2K)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7/19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41/210km
乘員4人
火力裝備122mmD-25Model1943L/43;2x7.62mmDTMG;1x12.7mmDShKMG
彈藥122mm:28發;7.62mm:1000發;12.7mm:945發
裝甲19-160mm
爬坡度36度
通過垂直牆高0.99m
越壕寬2.48m

蘇聯IS-1重型坦克蘇聯IS-3重型坦克
蘇軍IS-3重型坦克

IS-3重型坦克是IS-2的改進型。它在車身和炮塔上做了一些改動。相關資料顯示在戰爭結束前曾在柏林城外見過該坦克。一共生產了350輛。

IS-3主要性能數據列表

戰鬥全重45800kg
車長9.73m
車寬3.07m
車高2.44m
引擎V-2-IS(V2K)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7/19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60(252)/120(189)km
乘員4人
火力裝備122mmD-25Model1943L/43;2xDTM7.62mm;1x12.7mmDShKMG(AA)
彈藥122mm:28發;7.62mm:1000發;12.7mm:945發
裝甲20-230mm
爬坡度36度
通過垂直牆高0.99m
越壕寬2.48m
涉水深1.30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