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國防委員會

蘇聯國防委員會:蘇聯武裝力量和國防體系的最高決策機關。最早成立於1941年6月30日,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蘇共(布)中央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的決議而成立。其成員有:史達林(主席)、莫洛托夫(副主席)、伏羅希洛夫、馬林科夫、布爾加寧、沃茲涅先斯基、卡岡諾維奇、米高揚等。

職能

它是衛國戰爭時期擁有全權的特設最高國家機關。它領導國家所有部門和機關,調動國家一切物質、精神和軍事力量戰勝敵人;解決調整經濟、動員國內人力資源滿足前線和國民經濟需要、為軍隊和工業門培訓預備隊和幹部、從受威脅地區後撤工業、恢復被戰爭破壞地區的國民經濟等。
國防委員會決議具有戰時法律效力,各級國家機關、軍事、經濟、工會機關都必須無條件地執行它的一切決議和命令。它向最高統帥部及整個蘇聯武裝力量下達軍事政治任務,負責完善軍隊體制,配備領導幹部,確定戰爭中使用的軍隊的總性質。它依靠人民委員會、城防委員會、黨政機關、國防委員會在各地的全權代表開展活動。它通過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對武裝鬥爭實施戰略領導。
1942年7月28日,蘇聯國防委員會發布了意義重大的第227號命令。命令毫不隱諱地說明了當前局勢的複雜性和危險性,要求軍人們停止後退,堅決擋住敵人的攻勢:
“敵人正不惜任何代價往前線投入精銳部隊。他們拚命向前推進,撲向我國腹地,不斷占領新的土地,洗劫我們的城市和村莊。他們姦淫婦女,搶掠財物,殘殺人民。
戰鬥正在沃羅涅日,在頓河流域,在南方靠近北高加索的大門口進行。德國占領軍正撲向史達林格勒,沖向伏爾加河,妄圖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庫班河和北高加索,攫取那裡的石油資源和糧食資源。 敵人已經占領了伏羅希洛夫格勒、斯塔羅別爾斯克、羅素什、庫普揚斯克、瓦盧伊基、新切爾卡斯克、羅斯托夫和半個沃羅涅日……
在失去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頓巴斯和其它地區以後,我們的土地大大縮小了。人口、糧食、鋼鐵、廠礦也減少了許多。我們失去了7千多萬人口、年產8億多普特糧食的產糧區及年產1千多萬噸鋼材的生產能力。 現在,我們已失去了人力資源的優勢,也喪失了糧食儲備的優勢。
繼續後退不意味著自殺,就等於亡國。 我們每失掉一寸土地,就等於加強了敵人,就會極大地削弱我們的防禦,削弱我們的祖國。
因此,必須從根本上清除無休止退卻論,清除‘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糧食取之不盡’之類的論調。這些論調是錯誤的、有害的。它將削弱我們的鬥志,助長敵人的威風。如果我們不停止退卻,我們就會失去所有的糧食、燃料、鋼鐵、原料、工廠和鐵路。由此可見,是停止退卻的時候了。
‘不準後退一步’,這應當成為我們當前的主要口號。要不惜流血犧牲,頑強地堅守每個陣地,每寸領土,要死守每塊國土,直到最後一息。 我們的祖國正處在危難之際。我們應該站穩腳跟,然後不惜一切代價擊退並消滅敵人。德寇並不像某些驚慌失措分子想像的那樣強大,他們已成為強弩之末。在眼前和近幾個月內頂住敵人的突擊,我們就可穩操勝券。
我們能夠頂住敵人的突擊,然後把他們趕回去嗎?能夠。因為現在我們後方工廠的生產在突飛猛進,我們的前線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飛機、坦克、大炮。 我們還缺什麼呢?我們缺的是,在所有部隊中建立鐵的秩序和紀律。這是我們當前致命的弱點。如果我們要挽救局勢,捍衛祖國,就必須在軍隊中建立起嚴格的秩序和鐵的紀律…… 驚慌失措者和膽小怕死者要就地槍決。從今以後,每個指揮員、紅軍戰士、政工人員都應遵守這個鐵的紀律:沒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不準後退一步。”

戰後沿革

1945年9月4日,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命令,蘇聯國防委員會一度撤銷。1946年成立了蘇聯武裝力量部,1950年該部分為陸軍部和海軍部。1953年合併為國防部。70年代以後,蘇聯武裝力量和國防體系的領導指揮體制進行了變革。70年代中期恢復了蘇聯國防委員會的組織,由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擔任主席。此後,蘇共中央總書記一直身兼國防委員會主席職務,一直到1991年蘇聯發生重大政治變化時止。

組成人員

國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防部正副部長、蘇軍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華約部隊總司令、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軍事工業委員會負責人、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內務部長等。它再次成為指揮和領導整個蘇聯的武裝力量的領導決策機構。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該委員會亦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