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A“望樓”預警機

E3A“望樓”預警機

E-3“望樓”是美國波音公司根據美國空軍“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計畫研製的全天候遠程空中預警機。1963年美國空軍提出要求,1966~1970年對比篩選出預警機方案。1964~1973年研製篩選出雷達方案。又用三年時間對預警機所用雷達、數據處理、顯示、通信進行分系統與全系統綜合試飛,最後以波音707客機為基礎研製三架原型機,1975年首次試飛,對生產型電子設備進行了飛行試驗。1977年3月,第一架生產型E-3交付使用。

基本信息

E3A“望樓”預警機E3A“望樓”預警機

概述

E-3的主要別有:EC-137D,用波音707-320B改型的試驗機、其中一架在完成試驗後返廠改裝成A型;A型,美國空軍首批生產型,1977年3月開始交付,共生產32架;B型,在A型的基礎上提高目標處理能力與海上艦艇搜尋能力的改裝型,1984年7月,第一架E-3B交付使用,其於的A型由空軍自己用公司交付的改裝件改為B型;C型,與B型相同、但改裝適合歐洲使用的干擾通信系統。E-3共有定貨84架,其中美國空軍定貨34架,到1990年已全部交貨,此外向北約集團出口18架,向英國出口7架,向法國出口5架,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口5架,到1990年共交付68架。以下情況適合於A型。

動力裝置

4台TF33-PW-100/100A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93.4千牛(9523公斤)。

主要機載設備

包括雷達、敵我識別、數據處理、通信、導航與導引、數據顯示與控制與六個分系統。雷達,為威斯汀豪斯公司研製的AN/APY-1型S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平板隙縫式天線裝在轉速6轉/分的天線罩內,可根據不同作戰條件把360°方位圓分成32個扇轉區,選用不同的工作模態和抗干擾措施。敵我識別器,以AN/APX-130詢問機為基礎的高方向性詢問-接收式敵我識別系統。敵我識別天線在雷達天線的背面。通信系統,裝有14種高頻、甚高頻、超高頻設備。在第三批飛機上裝有三軍通用的分時數字數據傳輸系統。導航系統,裝兩套輪盤木馬Ⅳ慣導系統,ARN-99奧米加導航儀,ANP-200多譜勒導航儀。數據顯示與控制系統,裝有9台多用途數據顯示與控制台,用以顯示目標與背景信息,在顯示器的下方用表格顯示目標的各種數據。顯示器還能以放大32倍的倍率指揮多機空戰。數據處理系統,其核心為IBM公司的4Picc-1計算機。

尺寸數據

翼展44.42米,機長46.61米,機高12.6米,機翼面積282平方米,雷達天線罩直徑9.1米,雷達天線罩厚度1.8米。

重量數據

空重78000千克,最大起飛總重14700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853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2200米,執勤巡航速度M0.6,執勤續航時間6~8小時(離起飛機場970~1600公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