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望樓預警機

E-3望樓預警機E-3望樓預警機

簡介

E—3A是一種電子設備相當複雜、性能先進的電子飛機,具有下視能力,不但可搜尋監視水上、陸地和空中目標,而且可以指揮引導己方飛機作戰,因此,又稱為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美國是一個預警機發展最早的國家,早在1962年美國空軍認為老的預警機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防空體系的需要,開始考慮研製新預警系統的可能性.

研發

1963年美國空軍防空司令部和戰術空軍司令部提出對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的要求,1966年分別與波音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簽訂了飛機和雷達系統的研製契約。1970年和1973年他們的方案分別被選取,然後用波音707—320B改裝兩架試驗機進行對比試飛,試驗機編號為EC一137D。隨後又以波音707為基礎製造了三架原型機,這就是E—3的前身。1975年E—3的第一架原型機試飛,1977年第一架生產型交付使用。1978年5月已生產8架飛機,初步形成作戰能力。到1984年6月,原訂的34架E—3飛機全部交付完畢.按計畫這些飛機中的1/3駐紮在國外,作為防空警戒與戰術空軍的空中指揮機;其餘駐紮在美國本土,用於本土防空和作為後備力量。

E-3預警機已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採用。北約組織以20億美元的費用引進了18架E—3,以組成該組織的防空頸警系統.但是,考慮到歐洲的具體情況,要求改裝抗干擾系統、加大目標處理能力.此外,沙烏地阿拉伯訂購了5架E—3A,已於1987年交付完畢.英國訂購了6架,價格為2.06億美元/架;法國訂購了3架,價格為33億美元/架,交貨時間為1989年至1992年。英國訂購了4架。

主要型號

E一3的主要型號有E—3A、B、C,D四種。E—3A為美軍的首批生產型。其機體與波音707—320B基本相同,但加強了機身,以便安裝支持雷達天線的兩根交往.發動機為4台普惠公司的TF33一PW一100/100A渦扇發動機,單台推為93.4千牛.機艙內作了很大的改動,改裝後的機艙內可載乘員17名.其中機組4人,系統操縱人員12名,值勤官1名.系統操作人員分別負責操作通信設備、計算機、雷達和9個多用途控制台.機載設備可分成搜尋雷達、敵我識別器、數據處理、通信、導航與導引、數據顯示與控制等六個部分.雷達系統有威斯汀豪斯公司研製的AN/APY一1型S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條件把360度方位圓劃分成32個扇形區,分別在每個扇形區內選用恰當的工作方式組合,排出雷達掃描工作程式,以適應下視、超地平線遠程搜尋、海上目標嫂索和干擾源方位測定等不同作戰任務的需要。雷達天線罩為橢圓截面,直徑9.1米,厚1.8米,位於機背,非常醒目。敵我識別系統在一次掃描中能詢問200個以上裝有應答器的空中、海上和陸上目標,給指揮官以完整的陸海空力量配置情況.通信系統可確保E—3對空中、地面的通信聯絡。

特點

導航與導引系統可達到綜合導航精度不大於3.7公里.數據顯示和控制系統主要由數據顯示器、多用途控制台、電傳打字機和輔助顯示器組成.顯示有正常與放大32倍兩種倍率,後一種可用於監控和指揮多架戰鬥機的空中格鬥。數據處理系統,能記錄、存儲和處理來自雷達、敵我識別器、通信、導航和引導系統以及其它機載數據蒐集和顯示系統的數據,主存儲器容量為656千字.總之,E—3A是一個以脈衝都卜勒雷達為核心的大系統.該系統的主要特點是目標處理容量大,抗干擾能力強.據稱能處理400個不同目標;為適應歐洲的需要,還要把容量加大到600個.如在9000米的高度上作值勤巡航時,能以不同雷達工作方式有效地探測半徑370公里範圍內的高空與低空空中目標、水上目標,並能通過艦船和車輛上的應答器獲取已方陸、海軍的展開情況,向空中指揮員顯示完整的陸、海、空軍態勢,以便指揮己方的空中力量完成截擊、格鬥、對地/對海支援、遮斷、空運、空中加油、救援等各種空中作戰任務.難怪空中預警機人稱“空中指揮所”。

此外還有E—3B和E—3c,E-3D三種型別。E—2B是美軍用的頭兩架E一3改進發展的,與A型比提高了目標處理能力並具有嫂索海上艦艇的能力;E—3C和E-3D是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英國空軍的型號,基本與E—3B相同,但為適應歐洲作戰環境改裝了抗干擾通信系統

動力裝置

四台普.惠公司的TF33-PW-100/100A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93.4千牛,駕駛艙後上方有空中加油受油口。

主要機載設備

威斯汀豪斯公司的AN/APY-1型S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採用平板縫隙陣天線,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條件把360度方位圓分成32個扇形區,選用不同的工作方式組合,排出雷達掃描工作程式,以適應下視、超地平線遠程搜尋、海上目標搜尋和干擾方位測定等不同作戰任務。以AN/APX-103詢問機為基礎的高方向性敵我識別系統,可在一次掃描中詢問200個以上的空中、海上或陸上目標。14種高頻、甚高頻、超高頻通信設備,第三批飛機上還裝有三軍通用的時分式數字數據傳輸系統。兩套輪盤木馬IV慣導系統,ARN-99奧米加導航設備和APN-200都卜勒導航儀。由數據顯示控制器、多用途控制台、電傳打字機和輔助顯示器組成的數據顯示和控制系統。IBM公司的4Pcci-1計算機為核心的數據處理系統。

尺寸數據 機長43.68米,機高12.6米,翼展39.27米,機翼面積282平方米,雷達天線罩直徑9.1米,雷達天線罩厚度1.8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78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4755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853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2200米,起飛距離3350米,值勤巡航速度MO.6,值勤巡航高度9140米。值勤持續時間(無空中加油,值勤站在起飛點)11.5小時,(值勤站距起飛點970千米)8小時,(值勤站距起飛點1600千米)6小時,值勤時間(空中加油)24小時。雷達有效探測半徑(高度8850米,大型高空目標)667千米,(中型目標)445千米,(低空小目標)324千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