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s

CREs是一種耐藥細菌的迅速增加的抗生素,這種細菌屬於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s能感染膀胱、肺和血液,可能引發致命的感染性休克,幾乎一半感染者死亡。

簡介

CREs能逃脫幾乎所有抗生素的打擊,其中也包括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這種藥物曾被認為是細菌治療的終極手段。英國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稱,如果抗生素無效,諸如髖關節置換等常規手術可能要以1/6的死亡率告終。

研究歷史

細菌培養

2000年,CDC研究人員分析了一個名為“重症監護細菌耐藥性流行病學”(ICARE)的監測項目所得到的數據。該項目歷時6年,旨在監控重症監護室中不同尋常的抗藥因子。從ICARE項目儲備的大量生物樣品中,科學家檢測出一種特別的樣本——克雷伯氏桿菌

1996年,這種細菌取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位患者。當時,它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幾乎沒有抵抗力。這種抗生素髮明自上世紀80年代,是一種強有力的廣譜抗菌素。醫生認為,謹慎使用能夠確保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等最後的藥物,在未來十幾年內有效。

這種細菌能夠產生一種名為“肺炎克雷伯氏桿菌碳青黴烯酶”(KPC)的酶,從而擊潰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攻擊。更重要的是,編碼這種酶的基因存在於質粒內,能容易地從一個細菌轉移到另一個細菌。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性出現了。

可怕趨勢

紐約州立大學(SUNY)唐斯泰特醫學中心吸引了一些來自鄰近貧困地區的病人,於是這裡變成一個可怕健康趨勢浮現的地方。它並非CDCICARE項目的一部分,但是這裡的內科醫生進行著自己的細菌監測,以審查新型的感染威脅。

2003年,該中心微生物實驗室和附近醫院的合作者們得出了結論,其中折射出一些該市醫生從未聽說過的東西。在過去的6年裡,少量患者被診斷出克雷伯氏桿菌感染,並且部分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產生耐藥性。這些感染非常嚴重。在紐約布魯克林一家醫院暴發大規模感染,19位患者中9人死亡。這種微生物不斷擴散,從曼哈頓北邊的哈萊姆醫院到上東區的西奈山醫院,再到聖文森特,儘管醫生使用了所有能用的藥物,仍有感染者死去。

原因

這種抗藥性菌株如此快速擴散的原因之一是,它們很難被發現。大多數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已不再刻意花費數天培養細菌,以確定它們對哪種藥物敏感;反而利用自動化系統幾小時就得出結論。這些實驗得出了誤導性的結論,以至於醫生給病人的藥物不再起作用。
到2007年,紐約市發現的克雷伯氏桿菌中,有21%攜帶了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性質粒。美國其他地區出現的抗藥性克雷伯氏桿菌約為5%。而這樣的快速傳染暗示著,CREs是人到人傳播,而非在不同地區單獨出現。
實際上,早在青黴素髮現者亞歷山大·弗萊明1945年獲得諾貝爾獎時,他就曾預言,只要人們一直使用,抗生素的效用將持續下降。正是因為知道這些,醫生十分謹慎地使用這些最有效的藥物,例如非常仔細地定量配給萬古黴素。萬古黴素主要用於治療葡萄球菌感染,在其他抗生素無效時會被使用,也是最後的一線藥物之一。即使這樣,依舊出現了可抵抗萬古黴素的細菌,而且抗生素耐藥性也不僅只是人類的噩夢。

措施

與CREs首次出現時相比,臨床內科醫生並沒有更好的藥物來治療感染者。一些細菌對替加環素和粘菌素有回響,但它們卻都未能對每位患者有效果,並且粘菌素對腎臟損害相當大。現在,醫生髮現自己要在使用壞的藥物還是不用藥之間作選擇。
看上去,新藥不可能很快出現。而隨著耐藥性的迅速發展,醫生需要更謹慎地使用現有藥物,以避免製藥廠認為抗生素不再值得投資。傳染病專家說,這些意味著,要防護病人遺留下的細菌,他們最好的工具依賴於個人健康策略的執行:洗手、使用手套和隔離衣,以及侵略性的環境消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