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en病

Bowen病(Bowen disease)亦稱原位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為發生於皮膚或黏膜的表皮內鱗狀細胞癌。與長期接觸砷劑或日光暴曬有關,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因為:1 將患者的濾過性標本接種於雞胚尿囊和卵黃囊,可引發出類似Bowen病的組織病理改變。

基本信息

概述

Bowen病(Bowen disease)亦稱原位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為發生於皮膚或黏膜的表皮內鱗狀細胞癌。

病因

與長期接觸砷劑或日光暴曬有關,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因為:1 將患者的濾過性標本接種於雞胚尿囊和卵黃囊,可引發出類似Bowen病的組織病理改變。 2 電鏡下可見皮損細胞中有病毒樣顆粒。 3 由HPV-5所致的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患者易發生本病等。此外遺傳和外傷亦可能與本病發生有一定關係。

臨床表現

本病可累及任何年齡,中老年人較多。好發於顏面、軀幹及四肢遠端,亦可累及口腔、鼻、咽、女陰和肛門等黏膜。皮損為孤立性、境界清楚的暗紅色班片或斑塊,圓形、匍行形或不規則形。大小為數毫米至10餘厘米不等,緩慢增大,表面常有鱗屑、結痂和滲出,除去鱗屑和痂可露出暗紅色顆粒狀或肉芽狀濕潤面,很少出血或不出血;少數呈多發性,可散在、密集或互相融合,有時亦可呈不規則隆起或結節狀,如形成潰瘍則提示侵襲性生長。無明顯自覺症狀,偶有瘙癢或疼痛感。約5%患者可演變為鱗狀細胞癌。一些報告提出本病往往合併其它原發性內臟和皮膚惡性腫瘤,雖尚未獲得公認,但應引起注意,給予全面檢查。

組織病理

表皮細胞排列不規則,呈現高度非典型增生,伴角化不全、角化不良、棘層肥厚,表皮突增寬,真皮乳頭被壓縮成細帶狀,表皮細胞排列不規則。許多表皮細胞呈現高度非典型性,大小形態不一,核大而染色深,出現異常核分裂。常見瘤巨細胞(單核和多核巨大表皮細胞),表皮基底膜帶完整,若破壞則提示為浸潤癌;真皮上部炎症細胞浸潤。

治療

最有效的治療為手術切除。較小皮損可採用電燒灼、冷凍或雷射治療,亦可外用咪喹莫特霜或5-氟尿嘧啶軟膏。亦可採用刮術、皮膚磨削術、電乾燥、雷射及液氮冷凍治療。1%~5%5-Fu軟膏外用或封包亦有顯著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