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

2012年1月18日3時30分,柳州市人民政府接到河池市人民政府關於廣西龍江河水受到輕微污染的傳真通報。 2012年1月22日,龍江河段、距離柳州市飲用水取水口約60公里的柳城縣糯米灘水電站河段水質鎘濃度開始超標。 處置方法2012年1月21日,柳州市人民政府在應急指揮中心召開應對龍江鎘污染事件聯席會議。

鎘中毒背景

重金屬。龍江地區有色金屬儲量豐富,在提煉時,鎘作為伴生物而出現,並存在於廢水和廢渣中。事件中的金城江鴻泉立德粉材料廠最早註冊時生產立德粉,後來私改為冶煉重金屬銦,並且沒有治污設備。對於水源中鎘的限量,《地面水質量標準》(GB2828-2002)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規定標準值總鎘要求≤0.005毫克/升。鎘可經過消化道進入人體,長期過量接觸鎘會引起慢性鎘中毒,主要表現為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為主的腎損害,晚期可出現腎功能衰竭,並伴隨骨質疏鬆症及其他器官的損害。1950年發生在日本富山縣痛痛病是世界上最早發生的鎘中毒事件。

事件經過

監測與通報

2012年1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龍江拉浪水電站區域網路箱養魚出現少量死魚現象。河池市環保局檢測後發現龍江拉浪碼頭前200米鎘含量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標準約80倍。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林念修批示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派出專家組立即開展全面排查。河池市政府成立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赴拉浪水電站對出現死魚的網箱進行調查,對龍江沿岸企業進行排查,並加強了對上游涉及重金屬企業的排查監測,重點監測企業的廢水廢渣鎘、砷含量變化情況。
2012年1月18日3時30分,柳州市人民政府接到河池市人民政府關於廣西龍江河水受到輕微污染的傳真通報。柳州市環保局即對龍江三岔水電站、糯米灘水電站、西門崖斷面實施監控。監測結果為重金屬鎘輕微超標。被污染的河段主要為柳江支流龍江河段上游至柳江三岔段面50公里範圍內。但龍江匯入柳江稀釋後,柳江水質檢測鎘含量未超標。輕微污染團距離柳州市飲用水源約100公里,柳州市區段柳江飲用水仍安全。對於未匯入柳江之前流經的柳江縣柳城縣,柳州市環保局已通知龍江三岔至龍江融江匯合口沿岸民眾不要飲用河水,直到檢測合格為止。時任柳州市環保局局長甘景林在介紹龍江污染情況時稱污染來源仍未知。自18日上午10時至19日下午3時,共對三岔河水斷面水質實時採樣監測16次。18日晚8時30分左右開始監測到河水中的鎘含量開始下降。柳州市環保部門對三岔河水斷面的監控頻率為每兩小時一次,監測將持續至監測合格為止。
龍江-柳江水系及鎘污染監測點分布圖

控制斷面

距離(公里)

三岔

80

糯米灘

57

西門崖

45

龍融匯下3公里

35

露塘

16

新圩

7

水廠預警斷面

3

河西水廠

0

2012年1月19日1時10分,柳州市環保局對柳州市與河池市交界的三岔河水斷面的監測顯示,河水鎘含量已下降至國家限量,0.0050 mg/L範圍內,而柳江幹流鎘含量一直處於國家限量範圍內。19日上午10時,河池與柳州交界面監測數據顯示,鎘含量為0.0030 mg/L,11時20分為0.0017 mg/L。柳州市人民政府開始通過當地電視台、紙質媒體每天發出龍江遭受污染的訊息。19日晚,柳州市人民政府對供水部門等重點單位的應急準備情況進行了檢查。
2012年1月20日下午,柳州市人民政府啟動《柳州市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III級回響。時任柳州市長鄭俊康要求柳州市應急指揮中心24小時值班,環保和水利部門每隔1個小時監測1次水質,並及時對外公布,重點監控糯米灘水電站上游水質情況。柳州市衛生監督所派出檢查小組,對柳西水廠、城中水廠、柳東水廠和柳南水廠4個水廠開展飲用水衛生監督檢查。並自21日起,柳州市衛生監督所每天派出監測小組到柳西水廠和柳江沿江兩岸的井水進行採樣,並全部送至柳州市疾控中心檢測。
2012年1月22日,龍江河段、距離柳州市飲用水取水口約60公里的柳城縣糯米灘水電站河段水質鎘濃度開始超標。
2012年1月24日,柳州市人民政府開始利用多種渠道播發實時水質監測數據:一、柳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二、12345柳州市人民政府熱線;三、《柳州日報》、《柳州晚報》、柳州新聞網、柳州電視台等本地主流媒體;四、紅豆社區柳州論壇、官方微博等網路媒體;五、手機簡訊。
2012年1月26日,龍江鎘污染水體進入柳江流域。上午10時,龍江與融江匯合處下游3公里處鎘濃度首次突破0.0050 mg/L。下午2時監測數據顯示該處鎘含量為0.0103 mg/L,超過國家標準1.06倍。15時,該處鎘濃度為0.0107毫克/升,超過國家標準1.14倍。柳州市應急指揮中心向全市通告,不要取用柳江露塘斷面以上受污染河段河水作為飲用水:
關於禁止取用柳江露塘斷面以上受污染河段河水作為飲用水的緊急通知
柳江縣、柳城縣,柳北區、柳南區人民政府:
2012年1月26日15時,據環保部門監測,龍江與融江匯合處下游3km處水體中鎘的濃度為0.0107毫克/升,超出國家標準1.14倍。為確保民眾飲用水安全,請你們立即通知柳江露塘斷面以上河段沿岸企事業單位及村屯、社區居民,暫停取用該河段河水作為飲用水。解除危險接通知後方可取用。
特此通知!
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
2012年1月26日
時任中國共產黨柳州市委員會書記陳剛在上午召開的緊急會議中說:“柳州市委市政府承諾,絕不給柳州市區的市民供應被污染的自來水。”陳剛對事件的處理做出了以下指示:一、各級領導、各縣區、各部門負責人必須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大民眾工作力度,向社會傳遞正確的信息,確保民眾穩定;二、要按照專家意見做好水質處理各項工作,繼續在糯米灘電站採取沉降措施,繼續調用柳江上游四個水電站稀釋污染水團;立即在周邊尋找備用水源,從洛清江等安全的河段或水庫為市區水廠取水;供水部分要採取多種措施,保證不讓污染水進入供水管網;市區有地下水的單位和消防部門做好準備,隨時按照統一調度為市民供水;環保部門要進一步加大監測力度,每兩小時向市民公布監測結果;衛生等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向市民傳授安全用水、防範鎘中毒的有關知識;相關部門要保障市場瓶裝水供應,嚴厲打擊囤積居奇、違法漲價的行為;新聞媒體要及時公布事件進展,引導市民科學應對,全力維護社會穩定。15時,龍江與融江匯合處下游3公里處鎘濃度超過國家標準1.14倍後,河水中鎘濃度隨即開始下降,當天22時該處鎘濃度降至0.0044 mg/L,已恢復到國家標準限量以下。環保局每小時採樣分析一次,同時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的時間也從之前4個小時以上不定時發布調整為每兩個小時更新公布一次。
2012年1月27日,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發布《關於啟動廣西壯族自治區突發環境事件II級應急回響的緊急通知》。時任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甘景林針對停供自來水的社會謠言說:柳州市各水廠供應的自來水水質均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目前暫時不會停供;緊急情況下如需停供,柳州市人民政府會提前通過官方網站及媒體向社會公布,請市民不要聽信謠言。此27日起,柳州市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所對全市飲用水水質的主動監測頻率從每天1次增至每天2次。柳州市衛生局還將增加對自供水單位的水樣進行採集和檢測。截至27日,柳州市疾控中心已對柳州市區及柳城縣的水源水、江河水、井水和出廠水等79份水樣進行了鎘含量及其他有害物質的檢測。結果顯示,出廠水鎘、鋁、砷、pH值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要求,水源水鎘、鋁、砷、pH值均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此外,柳州市疾控中心還負責對柳州市區範圍內的備用井水和自備水車進行檢測。27日下午對採集自柳州市柳南區的綠化所、環衛所、魚峰水泥廠的水車自備水以及柳南區柳江沿岸的地表水、井水共36份水樣進行檢測,其鎘含量均在國家標準範圍內。柳州市有169個自備水源,環境衛生條件較好的有25個。
2012年1月28日,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社會上流傳的謠言進行了正式澄清。應急指揮部表示,柳州市從未發布停供自來水的公告,柳州市也沒有出現鎘中毒病例。同時,時任副指揮長甘景林發布了柳州市人民政府處置柳江河水體受龍江重金屬鎘污染事件處置情況,經柳州市環保局28日凌晨至傍晚6時對柳州最上游的柳西水廠、新圩及露塘三個斷面的監測點監測數據顯示,鎘濃度均達到國家三類水質標準。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監測中心監測顯示,龍江污染源已被截斷,當地水質已達標,無新污染源。28日起,柳州市衛生局對自來水廠水源水和出廠水的監測次數從每天2次增加至每天4次。
2012年1月29日下午,應急指揮部在柳州召開聯席會議,會議傳達了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共產黨委員會書記、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主任郭聲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馬飆作出的指示精神,要求各方全力以赴做好龍江河鎘污染事件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民民眾生活的影響。柳州市衛生局在柳州市工人醫院舉辦了一期“重金屬鎘中毒醫療救治”應急培訓班,柳州市(含六縣)各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總計300餘人參加了培訓。同時,柳州市衛生局網站上也公布了《重金屬污染診療指南(試行)》。
2012年1月30日上午,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共產黨委員會常委、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林念修,率領國家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家抵達柳州市抗污前線指導工作。下午,應急指揮部在新聞通氣會上公布,龍江河鎘污染高峰值已從超標約80倍降到超標25倍左右。主要污染團仍位於宜州市境內的洛東水庫附近。龍江鎘濃度峰值現位於宜州市洛東水電站附近水域,監測顯示此處鎘濃度超標約25倍。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已調集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和河池柳州來賓桂林百色南寧賀州崇左8個市級監測站以及金城江宜州柳江柳城鹿寨等5個縣級站的210多名的監測人員、95台(套)監測設備、40多輛車參與應急監測,各監測隊伍按照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現場指導下,在龍江至柳江200多公里河段共布設20個定點監測斷面和數十個巡測點,對重點斷面實行監測監控。
2012年1月31日,新華網記者從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了解到,據參與事故處置的專家估算,此次鎘污染事件鎘泄漏量約20噸,污染事件波及河段將達到約300公里。
2012年2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柳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對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的9名責任人作出了處理。
2012年2月4日上午9時,連日監測顯示糯米灘水電站水質已基本達標,已暫時停止投放絮凝劑。
2012年2月23日凌晨0時10分,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通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回響解除。

處置方法

2012年1月21日,柳州市人民政府在應急指揮中心召開應對龍江鎘污染事件聯席會議。初步確定了應對龍江鎘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方案。22日上午10時,柳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的處置措施為:“一、柳江上游4個電站停止發電,最大限度蓄水;二、水利局要做好調水方案;三、工信委繼續增加降解等應急處置物資儲備,做到有備無患;四、由市住建委牽頭,對全市可用的地下水井做好應急備用,在萬一水廠停水時,要發揮地下水井的應急作用等”。
在此次鎘污染事件中主要設計及採用了三種處置龍江鎘污染方法:河道除鎘、調水稀釋及水廠處理。2012年2月1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江河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處置工作通氣會上,時任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主任虢清偉和清華大學教授張曉健對這三種技術進行了介紹。
調水稀釋
2012年1月19日前,河池市政府已將拉浪水電站以下至三岔水電站的水電站和水庫控制下泄量,拉浪水電站以上的水電站加大下泄量,保證被污染水體得到稀釋。1月24日,柳州市水利局對柳城大埔水電站開閘調水,加大柳江水量稀釋污染水團。通過加大上游的大埔水電站和磨石水電站放水量。龍江、融江匯合口上游清潔水可達龍江受污染水量的3倍。在稀釋受污染水體後,水流達到柳州各自來水廠取水口時,鎘濃度已符合國際標準。
河道除鎘
其採用弱鹼性沉澱法,將溶於水的鎘離子沉澱為不溶於水的物質。先在受污染水體中加入石灰氫氧化鈉,使鎘離子沉澱為不溶於水的碳酸鎘氫氧化鎘微粒,再通過添加絮凝劑聚合氯化鋁使之形成大顆粒而沉積到河床,從而達到去除鎘離子的目的。該過程與自來水廠的生產工藝非常近似。以糯米灘水電站斷面為例,該斷面原鎘濃度超標十多倍,經過沉降處理後,水流到達西門崖時,鎘濃度已降至超標數倍。
2012年1月22日,柳州市環保、水利、水文、供水等部門,會同柳城縣相關部門至糯米灘水電站,部署控制污染水流。下午1時許,柳州市應急指揮部要求柳州市交通局調動貨運企業應急車輛前往南寧市調運600噸聚合氯化鋁。運輸管理處立即通知柳州市海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柳州市桂中海迅物流有限公司、柳州市威奇運輸有限公司、柳州市運天運輸有限公司4家危險品運輸企業調動應急車輛前往南寧。1月23日下午,430噸聚合氯化鋁運抵糯米灘。剩餘的170餘噸聚合氯化鋁於1月25日運抵糯米灘。
2012年1月24日,開始在糯米灘向河中投入鹼液和聚合氯化鋁,通過沉降鎘離子從而降低河水中的鎘含量。
水廠處理
由於上游使用了聚合氯化鋁沉降,為防止自來水鋁離子超標,各自來水廠改用鐵鹽作為絮凝劑。柳州自來水廠採取了五道工藝消除鎘污染:首先,通過移動檢測車實時檢測水源水中的鎘含量是否超標;第二,加鹼調高水pH值,使鎘離子沉澱;第三,強化混凝沉澱,將包括鎘離子在內的重金屬在內的泥沙、雜質形成絮狀物或沉澱在水池裡;第四,強化過濾;第五,加酸調低pH值,最後將清潔飲用水輸送入供水管網。
該工藝曾成功的運用於2005年12月廣東北江鎘污染事件的自來水處理。當時,當地水體鎘濃度超標6至7倍,經過處理後,出廠自來水鎘含量低於國家限量一半以下。該工藝用於柳州市自來水廠的自來水處理有充分的安全餘量。以2月1日為例,原水鎘濃度為0.003至0.004 mg/L,出廠水鎘濃度為0.0005 mg/L,為國家限量的十分之一。此外,還對上游高峰值污染水做了除鎘試驗,結果顯示可將水體鎘含量降為國家限量的一半以下。
2012年1月24日,柳州市環保、水利、城建等部門到柳州市威立雅水務有限公司檢查應急事件應對能力。威立雅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已掌握應對這次事件的技術手段,並儲備了充足的可用於處理鎘超標的兩種物料。
2012年1月28日,時任柳州市副市長王柳平與相關部門負責人於下午去往柳西水廠檢查。時任柳州市威立雅水務公司副總黃永強表示,該公司有能力將鎘超標2倍的原水處理為合格自來水。
2012年2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組織新聞媒體,實地採訪了柳州市柳西水廠。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執行主任張金松介紹道:“即使出現因污染水團不連續,在極端情況下,原水水質個別水團鎘濃度超標達到8倍的情況下,水廠應急處置技術系統也能確保自來水廠出廠的水質完全達標。”同時表示,經過每天定時檢測,水廠出廠水按規定應檢106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準。

原因及責任人

責任企業及企業責任人

在龍江河突然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後,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就對龍江拉浪水電站上游流域的10家涉及重金屬企業進行調查。2012年1月25日,廣西河池市應急處置中心初步查明,龍江鎘污染源來自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月28日起,又對河池市金城江區南丹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宜州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等地的150家涉及重金屬企業進行調查。調查中發現,河池市金城江區鴻泉立德粉材料廠存在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違法排污行為;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冶化廠存在違法排污行為。兩家企業與龍江鎘污染存在直接關係。
鴻泉立德粉材料廠位於河池市金城江區東江鎮作定屯、拉浪水電站壩首上游約14.5公里處,距離龍江約25米。其於2006年12月18日獲得金城江區發改局核准批覆,並於2007年2月2日獲得金城江區環保局環評審批,項目核准和環評批規模均為年產立德粉300噸、七水硫酸鋅100噸。2008年7月10日黃志偉投資成立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經營範圍及方式為立德粉、七水硫酸鋅生產銷售。2008年因產品質量不達標而未進行銷售。2009年,廠房處於停產狀態。2009年8月22,黃志偉將鴻泉立德粉材料廠轉租予曾宜,租期5年。在該企業轉手後,曾宜擅自將產生立德粉和硫酸鋅變更為濕法提、生產碳酸鋅等產品。2010年底至2011年初,李四軍、毛文明入股該廠。隨後聘請潘國強負責財務及部分生產,楊遠改負責設備採購,高景禮負責生產,繼續進行非法提銦及碳酸鋅生產。該企業不掛牌閉門生產,主要原料和出廠產品均用工業鹽包裝袋偽裝運輸,並向工人隱瞞實際產品和原料名稱。全廠管理和技術員工均為外地人,敏感車間由專人負責,不準其他人進入。主要輔料運輸車輛不進入廠內,而從圍牆外經管道注入車間內。但鴻泉立德粉材料廠並無污染防治設施,覃里強在生產管理人員的指示下,負責或安排其他工人將重金屬超標的廢水利用溶洞非法排放。2012年1月12日至15日,高景禮指揮對廠內設備、地板及水池進行清理,產生的污水經廠內的水溝直接排入龍江;1號廢水池的污水則經廠內溶洞直接排入龍江。
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冶化廠位於河池市金城江區,距離龍江約2公里,生產電解鋅、工業硫酸等。該廠將浸出渣、淨化渣等約7萬噸危險廢物和其他一般固體廢物混雜堆放於渣場。渣場未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和《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進行建設,渣場防滲、防漏、防雨、防洪措施不完善,滲濾液對周邊地下水和土壤形成了嚴重污染。對渣場滲濾液的檢測表面其鎘含量嚴重超標。此外,該企業還將排水溝通向廠區內山邊的溶洞,將部分廢渣滲濾液及廠區面源污水排入溶洞。檢測得知,溶洞前外排水鎘濃度嚴重超標,地下溶洞入口旁的底泥鎘含量嚴重超出《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2012年1月30日,對涉嫌違法排污的金城江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等相關企業的7名相關責任人依法刑事拘留。2012年2月1日,在河池市舉行的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稱,河池市警方又控制了1名涉嫌龍江河鎘污染的相關企業責任人。共有8名相關責任人被警方控制,另有4名相關責任人正在通緝中。其中,3人是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責任人,5人是金城江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的相關責任人。2月1日,時任中國共產黨河池市委員會副書記秦斌稱,當局在跨省抓捕其中一個企業的主要疑犯時,因媒體提前披露該企業名稱而導致抓捕失敗。
2013年7月16日上午,河池市金城江區法院對龍江鎘污染事件10名企業責任人作出一審判決。判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犯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3名責任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至3年不等。判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相關負責人共7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至3年不等。

姓名

原職務

違法行為

判決

覃乃義

副總經理兼冶化廠廠長

未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造成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違法將鎘含量超標的生產污水排入溶洞流入龍江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8萬元

余陽先

董事長、總經理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

羅傳興

生產安環管理部經理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曾宜

投資人,占46%股份

採用濕法提銦生產工藝非法生產銦、碳酸鋅等產品,非法將鎘含量超標的生產污水排入溶洞流入龍江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10萬元

李四軍

投資人,占30%股份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

毛文明

投資人,占24%股份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

高景禮

負責生產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

潘國強

負責財務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

楊遠

負責設備採購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覃里強

負責排污

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

政府責任人

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後,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察廳迅速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組成調查組展開調查,發現河池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相關責任人在履行職責方面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重要責任。2012年2月1日,在河池市舉行的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時任河池市市長何辛幸向公眾道歉。同時對政府責任人作出了黨政處分:

姓名

原職務

失瀆職行為

處理結果

藍群峰

河池市金城江區環保局黨組成員、環保監察大隊大隊長

對轄區內企業非法排污監管嚴重失職,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直接責任

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涉嫌瀆職犯罪,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韋毅

河池市金城江區環保局環保監察大隊副大隊長

轄區內企業非法排污監管嚴重失職,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直接責任

行政撤職處分;涉嫌瀆職犯罪,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吳海愨

河池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

作為市環境保護部門主要領導,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韋太高

河池市金城江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作為分管環境保護工作的城區政府領導,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藍永順

河池市金城江區環保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作為城區環境保護部門主要領導,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潘朗明

河池市工商局金城江區分局副局長

作為分管企業註冊的部門領導,在非法變更經營範圍的企業進行工商年檢登記時予以審批,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重要領導責任

行政撤職處分

尹衛華

河池市金城江區經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作為分管工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部門領導,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韋永福

河池市金城江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作為城區政府的主要領導,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重要領導責任

行政記大過處分

李文綱

河池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作為分管環保工作的政府領導,對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負有重要領導責任

行政記過處分

2013年7月16日上午,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法院對曾覺發,及柳州市柳北區法院對藍群峰與韋毅,3名在龍江鎘污染事件中負直接責任的環境監察官員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調查還發現,涉案的3名政府職員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容多次收受轄區內管理企業的賄賂。在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前,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覃乃義、河池市江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金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金城江寶來冶煉廠等企業負責人多次向河池市環保局原副局長曾覺發行賄,以“感謝在環保問題上的理解和關照”。在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後,河池市生富冶煉有限責任公司停產,為了儘快的得到河池市環保局批准恢復生產,該企業又向曾覺發行賄3000元。此外,身為河池市金城江區環境保護局原紀檢組長兼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的藍群峰多次收受河池市南方有色冶煉有限責任公司、生富冶煉有限責任公司、金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江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企業1000至3000不等的賄賂。而鴻泉立德粉材料廠自2011年4月起就開始向龍江排放超標污水,而其長達8個多月的監管中都未發現。

姓名

原職務

違法行為

判決

曾覺發

河池市環保局副局長

對轄區內重點污染源企業長期疏於監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發生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轄區內被監管企業財物總計45000元

環境監管失職罪和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

藍群峰

河池市金城江區環境保護局紀檢組長、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

未認真執行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致使鴻泉廠得以常年逃避監管;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轄區內被監管企業財物總計人民幣20500元

環境監管失職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3年6個月

韋毅

河池市金城江區環保局環保監察大隊副大隊長

未認真執行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致使鴻泉廠得以常年逃避監管;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轄區內被監管企業財物總計人民幣20000元

環境監管失職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3年6個月

備用及第二水源項目

柳州市4個水廠的主要水源全部取自柳江,一旦流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故,即可威脅飲用水水源安全。在鎘污染髮生後,柳州市人民政府即開始著手尋找可靠的備用水源。柳州市僅有原柳鐵地區及柳江縣基隆開發區3個地下水水源及一些分散地下水井。鎘污染髮售,柳州市人民政府即組織在27日至28日間將柳州自來水管網與鐵路地下水供水管網聯通。

備用柳鐵管網

2012年1月27日晚至28日晚8時許,柳州市威立雅水務公司在柳州市河西路與和平路交會處開挖安裝管道,將柳州市城市供水管網與原柳州鐵路局管網連線,並重新啟用柳鐵二水源給水所。柳鐵二水源給水所為地下水源。2006年因柳鐵供水能力豐余而封存,2009年將主要設備拆除。28日,南寧鐵路局留在供電段負責安裝變壓器、維修電線路。整修配電櫃;柳州市威立雅公司負責安裝電動葫蘆,將抽水泵吊入抽水機房。29日上午11時,供電設備、電動葫蘆安裝完畢,柳鐵二水源給水所重新運轉。同時,在位於柳南區原柳州市玻璃廠附近施工,連線原柳鐵自來水管網。原柳鐵有兩處地下水井,日供水能力為3.5萬噸。

第二水源項目

地下水水源最大日供水量為8萬噸,而柳州市日均需水量約為50萬噸,難以保證柳州市非常時期的供水需求。為此,《(2007年-2020年)柳州市城市給水工程規劃》中提出,為應對柳江可能發生的飲用水安全威脅事件,近期可取用地下水,中期可從鹿寨縣古償河取水,遠期可從沙埔河水庫或落久水庫調水。並對水源方面的主要規劃為:打破單一水源取水方式,將柳州給水系統分為兩塊,一塊以柳江作為主要水源,主供柳州市中心城區及周邊和柳東新區部分用水;另一部分以古償河水庫為水源,主供鹿寨縣和柳東新區部分用水。柳州市中心柳江河取水將逐步向上游集中;取消現有的城中、柳南、柳東三個水廠,遷建柳北水廠,並在現在的柳西水廠上游新建一個水廠。利用古償河水庫水源在柳東新區新建水廠,將來滿足50萬人口生活用水的需要;整個規劃供水能力為每日155萬噸,能夠滿足200多萬人口的用水需求。
為柳州市加快建設備用水源,民盟柳州市委員會多次提案。2005年11月松花江苯污染事件及12月廣東北江鎘污染事件引起民盟首次關注。並於2006年柳州市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交了建議柳州開發、建設備用水源的提案。2006年,貴州北盤江水污染事件,民盟在2007年柳州市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提出了啟動落久水庫作為城市備用水源地的建議。2012年龍江鎘污染事件後,民盟在柳州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進一步建議加快柳州市區與落久水庫管線的建設。
柳州市曾將柳城縣沙埔河、融水苗族自治縣貝江列入備用水源。2000年前後,柳州城市供水水質監測部門抽檢了沙埔河、貝江水質。但因上游存在礦廠企業,水中重金屬含量時有偏高。
古償河水庫
2007年,民盟柳州市委員會委員會在《建設城市備用水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議案中寫道:
“我市(柳州市)現有的四座地面水廠都以柳江河水作為取水水源,直接從主河道取水的方式缺少安全保障,一旦流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故,水源就只能被切斷;另據市環保局對柳江上游進行的監測調查結果表明,歸入柳江的融江、龍江及柳江上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飲用水安全隱患;加上紅花水電站蓄水後,柳江的納污能力已近飽和,防止柳江發生新的污染,保護潔淨水源,已經迫在眉睫。”古償河是柳江水系洛清江的支流,有關江、六章河、木龍河、牛河、古面河等多條支流,於鹿寨縣黃冕鄉嶺頭村歸入洛清江。古償河地處偏僻,發源於永福縣鹿寨縣交界的古報尾峰,於2011年被劃為拉溝自然保護區。上游無礦產開採。2008年至2009年對古償河上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其水質基部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類水質標準,最低也在III類水質標準以上。缺點僅為其河流量不大,年平均流量為8.3 m/s,年徑總流量為2.62億立方米;枯水期平均流量為3.09 m/s。
按照規劃,古償河將通過建設水庫,藉助水源地與鹿寨縣約60米的海拔差,引水至鹿寨、雒容。古償河水庫設定東西兩條管線,西線通黃冕鄉,長11公里,從進口-桐子灣-古償-吊絲村,主要為隧道和暗涵管;東線通鹿寨縣、雒容縣,長47.9公里,長塘匯合處,長15.6公里,多數為隧洞,隨後以涵管或隧道的形式沿323國道通往鹿寨縣,連線鹿寨管網後,建設一條涵管通往雒容縣,期間需跨越桂林高速公路及橋樑。而柳州市自來水已通至雒容。古償河平時可負責鹿寨縣城供水,特殊時期可調水至柳州市區。古償河水庫已列入《西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是《廣西柳州市鹿寨縣古償河流域規劃報告》中擬建的骨幹蓄水工程。其任務以供水為主,水庫設計正常蓄水位為178米,相應庫容88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8720萬立方米,總庫容9230萬立方米。工程預算7億元人民幣,預計工期3年。可保證柳州市夏季供水2個月,冬季供水3個月。
2011年8月,珠江水利委員會、廣西水利廳和柳州市、鹿寨縣水利、發改等部門,對古償河水庫建設項目進行了審核。10月,柳州市《關於請求批覆柳州市鹿寨縣古償河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的請示》已得到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的批覆,同意建設古償河水庫。2012年1月31日,古償河水庫項目已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批覆。
沙埔河水庫
沙埔河水庫位於柳城縣沙埔鎮黃金坪村附近的沙埔河幹流上。其上游為柳城縣與融安縣交界的金洞江,下游為紅馬山風景區。沙埔河水庫工程由樞紐工程、灌區工程、城鎮供水工程三部分組成。樞紐工程包括主壩,一、二、三副壩,溢洪道,電站,引放水系統等。水庫正常蓄水位170米,死水位158米,設計總庫容3.82億立方米,屬大(II)型工程。但該水庫1957年經國務院審批,1959年動工興建。期間兩次上馬兩次下馬,是廣西經國務院批准的21處大型水庫工程中唯一未完工的遺留工程。截至1984年停工緩建,已完成國家投資4200萬元,已外遷安置1705人,已完成了三條副壩、東西乾渠、部分渡槽和支槽的開挖。但因主壩未建成,河水仍自然進入下游紅馬山景區。
按照規劃,沙埔河水庫可向城鎮日供水35萬立方米,年供水1.28億立方米。據2008年預算,續建沙埔河水庫還需13.75億元,其中建築安裝工程5.19億元,水庫淹沒處理補償費8.56億元。續建所需資金大及移民人數多是造成續建未有進展的主要原因。
落久水庫
落久水庫源於貝江,貝江為融江支流,發源於黔桂交界的九萬大山。貝江水量大,貝江流域為廣西暴雨中心之一,1996年7月12日至20日降雨量達1692.7毫米,24小時最大雨量為779.1毫米,為廣西最高記錄。貝江水質基本達到或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水標準。規劃供水量可達2.92億立方米/年,供水能力為80萬立方米/日。
按照落久水庫管線初步規劃:通過落差從落久水庫引水至欖口南岸,沿欖口灌區新國支渠西側向南延伸,穿過融水縣公路、融江等,進入沙埔河水庫。再以適當的高程南下,經石碑坪鎮,沿柳長公路向南延伸,最後到達沙塘三合水庫。該管線總長約88公里。
在2月1日召開的柳州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社會文史委向大會提交集體提案,建議將落久水庫作為第二水源。政協委員秦長春在大會分組討論中提出,古償河水量不大,可作為鹿寨縣、柳東新區水源,但不能滿足全柳州市供水需求,僅可作為應急備用水源。柳州市政協社會法制委主任委員傅韻陶介紹道,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後,社會法制委已組織開展開發柳州備用水源地的調研,認為落久水庫水質良好、水量充沛、工程規模大、可調節庫容大。並在《關於將落久水庫水利樞紐工程開闢為柳州第二水源地的建議案》中,對落久水庫作出了初步構想:從落久水庫起,鋪設90公里管道,利用自然落差將水引至柳北區三合水庫儲存,作為自來水廠水源。

伴隨事件

搶購瓶裝水

受柳江上游鎘污染事件影響,網上及坊間流傳柳州市要停水3至10天不等,2012年1月24日下午起,柳州市聯華超市、南城百貨超市、大潤發超市中石化各加油站連鎖店均出現市民搶購瓶裝水的現象,部分超市瓶裝水一度被搶購一空。少數大型超市也只剩下價格達4元一瓶的瓶裝水。為了應對瓶裝水春節期間物流配送壓力,商務部門協調柳州市交通運輸局和駐柳某部,由交通部門增援5輛重型卡車,部隊出動近百名官兵,協助將2萬多箱瓶裝水全部裝卸完畢。1月28日,廣西聯華超市共調進350噸瓶裝水,當天銷售約180噸。大潤發超市調進130噸,當日銷售約45噸。中石化柳州分公司也到貨6500箱瓶裝水。29日,柳州市區銷售瓶裝水約達400噸,較平時增加約7倍。
截至2012年1月29日,柳州市價格監督檢查分局接到高價水諮詢和投訴約50起。1月25日上午,柳州市物價局聯合其他部門組成12個應急檢查小組,在全柳州市範圍內巡查和檢查,散布、捏造漲價信息,囤積居奇,趁機漲價的行為。截至28日,共檢查瓶(桶)裝飲用水經營者150家,處理瓶(桶)裝飲用水價格投訴140起。
2012年1月26日,柳州市物價局接到消費者投訴,柳州市西環路樂滿購超市瓶裝水漲價。在對比原來價格標籤和銷售記錄後發現該超市1.5升娃哈哈純淨水原來售價3.5元/瓶,550毫升農夫山泉天然水原來售價1.5元/瓶,均上漲0.5元/瓶。物價部門立即要求整改,該超市負責人即刻恢復了兩種瓶裝水原來的銷售價格。1月28日,柳州市雅儒路某小區門前的超市銷售的娃哈哈礦泉水出現低標高結的情況,物價部門即給該超市下發了整改通知,將按照規定對該超市進行處罰。

柳州市人民醫院被指隱瞞鎘中毒

2012年1月29日凌晨,廣西柳州市人民醫院的一則通知被網友拍攝並上傳至網上,引起輿論懷疑柳州市人民醫院存在隱瞞鎘中毒的情況。網友“足球他爹”在微博發布了一張“柳州市人民醫院內部告示”的照片。照片顯示該通知內容為:
“①請27、28日上班的醫師、護士要認真學習區域網路上有關鎘中毒的防治內容。上面可能來人檢查。②醫師一律不能下有關鎘中毒的書面診斷。”
1月28日,柳州市應急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柳州市從未發布停供自來水的公告,柳州市也沒有出現鎘中毒病例。
直至1月31日下午17時,相關微博轉發量已達近萬,但柳州市相關部門並未在微博對此事進行公開回應。1月31日,華聲線上記者與柳州市人民醫院取得聯繫,該院黨辦宣傳科的黃先生表示,網上流傳的照片與事實不符。並說明,柳州市人民醫院沒有診斷鎘中毒的資質,按照相關法規,醫院的醫師不得下有關鎘中毒的書面診斷。假如有類似鎘中毒的患者,應立即向柳州市疾控中心匯報。該回應也得到了中國共產黨柳州市委員會外宣傳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證實。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目前柳州市還沒有鎘中毒病例,假如有的話會立即送往柳州市疾控中心治療”。

央視對柳州信息發布不及時的質疑

2012年1月30日,中央電視台新聞1+1》對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進行了報導。其中,主持人白岩松說道:
“另外有一點讓我們會感到一點點的不解,就是這個訊息最早1月15號傳出來了,18號的時候通知了柳州,但是在過年那幾天除夕、初一的時候,恰恰是有關方面的信息一個靜默期。……”白岩松對柳州市人民政府是否有延遲公布污染情況的行為進行了質疑。網易騰訊等網站以《廣西龍江河水遭受鎘污染,柳州18號獲知後未發布》為題進行了轉載。
2012年2月1日,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信息發布組作出回應。表示其在1月18日上午接到接到河池市發來污染情況通報後,19日就啟動了監測數據實時向社會公眾發布工作。截至31日下午8時,柳州市應急指揮部已經通過各種正規渠道向社會公眾及時發布了130多條水情信息。柳州市人民政府表示在獲悉龍江鎘污染後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出通告,沒有延遲公布鎘污染訊息,沒有對鎘污染訊息靜默。同時,在2月1日召開的柳州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時任柳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中國共產黨柳州市委員會書記陳剛解釋了污染事件一開始沒有通知到柳州市區市民的原因:一是污染團沒有進入柳州;二是當時情況還不明朗,最初專家認為可能污染在上游就可以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