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河

龍江河

龍江河發源於貴州省三都縣月亮山下,系柳江支流,屬珠江水系。在上游稱漳江、打狗河,進入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境內後稱龍江河。因龍江河貫穿金城江市區,所以又名金城江。龍江河在廣西省柳州市柳江縣與融江交匯,交匯後稱柳江。

概況

龍江河龍江河

龍江是屬於珠江上游水系的一條河流,主要流經廣西河池地區,在柳州市的柳城附近與融江交匯,匯成柳江後流經廣西重要工業城市柳州。

發源於貴州省三都縣月亮山腳下,流經貴州黔南州獨山縣、荔波縣;廣西河池市環江縣、南丹縣、金城江區、宜州市、柳州市柳江縣,全長390千米,流域地區共1303平方千米,流域人口約27萬。

流經植被較好的地區,河水含沙量較少,流量大,又流經擁有喀斯特地貌的山區,水能資源比較豐富。

由於2008年來龍江河周邊企業亂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龍江河水已經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龍江河周圍的生態環境岌岌可危。

歷史記載

據資料記載,古老而神秘的龍江河,發源於貴州省三都縣月亮山下,從貴州高原奔騰而下,穿流於高山峻岭間,一直向東流淌,最終匯入南方最大的水系——珠江。它流經的地方,有一個聞名遐邇的蘊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奇山秀水的名城宜州市。它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建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100多年前,始於公元前111年即漢武帝元鼎六年,當時定名周縣。自公元630年即唐代貞觀四年始,均為歷代州、郡、府、路、司等行政地區的治所,也是歷代顯要名流,遷客騷人任職、移居、考察、羈旅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桂西北經濟、文化、軍事重鎮,是北方文化、南方文化交匯出彩的地方。而最令宜州人自豪的是,這裡曾生長著名揚四海的壯族歌仙——劉三姐。

污染事件

鎘超標

污染事件污染事件

2012年,廣西河池宜州市境內的龍江河日前發生濃度超標事件,1月15日,廣西河池市轄區內的宜州市的龍江河拉浪水電站內民眾用網箱養的魚,突然出現不少死魚現象,引發當地民眾議論和反映。

宜州市環保部門經過調查發現,死魚是由於龍江河宜州拉浪段鎘濃度嚴重超標引起,龍江水體已遭受嚴重鎘污染。

污染源

經過不斷篩查,1月25日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廢渣堆放場所未達到國家標準,成為污染源嫌疑企業之一,但完全認定這家企業為污染源,專家們仍需要取得更充足的證據,同時還需要對其他企業一一調查,以全面確定污染源。

解決手段

當地利用大壩控制受污河水的流量,在污染源至葉茂電站、葉茂電站至龍江三橋、龍江三橋至洛東水電站、洛東水電站至三岔水電站、三岔水電站至三岔鐵路橋等斷面設立5道“防線”,通過放水稀釋、投放降解吸附物等方式降低鎘濃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