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號飛彈驅逐艦

170號飛彈驅逐艦

170號飛彈驅逐艦是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海軍第一代具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防空型飛彈驅逐艦,被譽為“中華神盾”。

簡介

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 

0

2003年4月29曰在江南造船廠下水。

是中國海軍第一代具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防空型飛彈驅逐艦,被譽為“中華神盾”。

排水量:7000噸

主 機:柴燃動力

航 速:<30節。

武 器:反艦飛彈:2座4聯新型反艦飛彈發射架

艦空飛彈:2組“海紅-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1座100毫米單管隱身主炮

2座7管30毫米近防炮

4座3×6多用途發射器

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

直升機:1架卡-28反潛直升機

性能

052C蘭州級“中華神盾”驅逐艦:052C型驅逐艦是在052B型驅逐艦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採用國產第一種具有垂直發射能力的防空飛彈系統和類似於美國“宙斯盾”系統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了區域防空能力;反艦飛彈採用新一代反艦飛彈系統YJ-62,射程達到了280公里,有較強的反艦能力。052C驅逐艦具有強大的防空反導能力,將是我國海軍在未來的戰爭中對抗反艦飛彈攻擊的主要力量。

0

170蘭州號以及171海口號的任務是為085航空母艦(常規動力)和089航空母艦(核動力)提供區域防空。由航母,防空驅逐艦,反潛驅逐艦組成我國第一個航母戰鬥群。該戰鬥群的主要任務是掩護我國新型戰略飛彈核潛艇突破第一島鏈,進入戰略巡航位置。

由於日美等敵對國家在第一島鏈設定了龐大的反潛系統(由水下聲納網、反潛飛機、聲納站、反潛艦和潛艇組成),任何突破該系統的戰略飛彈核潛艇,都會受到敵潛艇的跟蹤。假如爆發大規模核戰爭,被跟蹤的的核潛艇在未發射飛彈之前,就會被摧毀。所以我國的夏級核潛艇和已下水的094核潛艇都不能突破島鏈進入大洋,只能在東海和黃海執行戰略巡航任務。

有了航母戰鬥群的掩護,我國的核潛艇可以自由出入島鏈而不被追蹤到具體位置,可以順利的在太平洋執行戰略巡航任務,我方的攻擊核潛艇還可以對敵方的戰略核潛艇進行跟蹤和壓制。在美國不斷發展飛彈防禦系統,破壞核平衡的情況下,我國海軍達到上述目的,無疑是"不對稱威懾"戰略思想的又一大勝利。可以想像,到2010年,我國將擁有8-10艘094戰略核潛艇,其中三艘在港口保養維護,三艘執行戰略威懾任務,三艘在往返的路上,剩下一艘做為戰略機動。

相控陣雷達

“蘭州”級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艦橋四周加裝了四具大型的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天線(網友經常稱之為“板磚”)。

“蘭州”級上層結構呈八面體,往上朝內傾斜15度,而與中心軸線呈45度夾角的四個傾斜面各安裝一具陣列天線,這種配置與美國“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類似。170艦下水之際,四個“板磚”的位置都以圓弧形的鋼板遮住,最初還有人以為這就是天線表面,不過很明顯地,精密脆弱的相位陣列雷達不會在下水前就裝上,所以這些弧形鋼板應該是單純地用來遮蔽“板磚”基座並吸收下水時的衝擊力道,避免基座變形受損。170艦完工後的照片顯示,“板磚”的天線外罩為弧形且明顯向外突出,此乃氣冷系統的靜壓箱(以下將詳述),而天線本身是平的。

0

這四面“板磚”的面積比美國AN/SPY-1還大(4.5X4.2m),採用波長較長的S波段操作,擁有較佳的遠距偵測能力,實際偵測距離則不明。這四塊“板磚”是雷音電子公司面向國外客戶研製的艦對空警戒雷達LY(雷音漢語拼音縮寫)-SPIDER艦對空警戒雷達,可裝備護衛艦、驅逐艦等中小型水面艦艇,也可用於海岸、海島及陸地防空警戒。其探測威力大並具有良好的反隱身性能和抗反輻射飛彈攻擊的能力。

由於“板磚”面積不小,而艦上的海紅-9遠程防空飛彈又與俄制SA-N-6艦載防空飛彈(SA-N-10的艦載版)可能有血緣關係,不禁令人聯想此雷達是否與俄羅斯“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的“SkyWatch”相位陣列雷達(天線面積也很大,也是方形)或者SA-N-10的30N6E相位陣列雷達有所關連。

“中華神盾”,有時也稱“中華宙斯盾”,並不是雷達的正統稱呼,而是中外專家與軍事愛好者起得外號。“神盾”稱呼的由來可以上溯到美國“宙斯盾”陣控雷達系統(請參加詞條“宙斯盾雷達”)。“宙斯盾”系統在港台地區被翻譯做“神盾”,因此當中國的陣控雷達第一次被外界證實的時候,在得不到官方相關數據和解釋的情況下,相關個人和組織便以“中華宙斯盾”或“中華神盾”來稱呼。實際上,目前只能確定二者外形相似,而具體性能對比沒有任何可供信服的結論。

武器裝備

武備簡介

垂直發射單元:六聯裝環形圓筒垂直冷發射。共8個單元,前甲板6個,後甲板2個。每個發射單元裝彈6枚,全艦垂直系統共裝彈48枚。每個彈筒均為發射器,發射速率和可靠性比RIF高。

防空飛彈

採用國產海紅9(紅旗9艦用型)。海紅9飛彈為無翼式,最小作戰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戰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戰距離6公里,最大作戰距離2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大於4.2馬赫。飛彈全長6.8米,彈徑0.47米,彈重1300公斤,彈頭重量超過180公斤。

反艦飛彈

國產鷹擊12反艦飛彈。海軍鷹擊十二是八五計畫重點項目之一,目標是研製一種通用的高超音速反艦飛彈,代替現役的鷹擊八三反艦飛彈。十二號彈由601,611和海軍研究院,航天三院聯合研製。601,611負責氣動設計,海軍研究院解決制導。工程包括兩個子型號第一種彈體長而寬,呈扁平裝,裝備超音速衝壓發動機,兩側進氣;巡航速度為2.2馬赫,末端速度高達4.0馬赫,射程250-300公里。第二種呈圓柱體,裝備超燃衝壓噴氣,衝壓雙燃燒發動機,前端進氣;巡航速度為4.0馬赫,末端速度高達6.0馬赫;射程550-640公里。十二號彈的雷達反射截面小於等於0.2平方米,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戰鬥部為250公斤常規高爆炸藥,能夠從飛機,水面艦支或潛艇上發射。

0

巡航飛彈

東海十。東海十是一種國產艦對地戰術巡航飛彈。性能和戰斧差不多,射程約兩千公里,採用衛星導航,據悉新驅將裝備數量不詳(~16枚)的東海十。

近防系統

730型反導密集陣。該炮為7管30毫米加特林轉管炮設計,模組結構。其炮架上有1具EFR-1I波段跟蹤雷達、1套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的OFC3光電跟蹤系統。OFC3光電跟蹤系統包括:1個熱相儀,1個電視攝像機。1個雷射測距儀。其對RCS為2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5KM,RCS為10的目標探測距離為20KM。該型號屬外能源轉管炮,由7根剛性連線在一起的身管和炮尾組成,每根身管都有各自的炮閂,通過外部電機實現連續射擊。由於每根身管的工作時間重疊,所以它具有射速穩定、身管壽命長、可靠性高等特點。(另有可靠訊息稱,170艦將安裝雷射末端攔截系統,攔截方式為硬殺傷。) 

主艦炮

單管100毫米艦炮。採用雷射制導炮彈,射程37公里。

防空系統

“蘭州”級的一個焦點就是垂直發射的“海紅”9(HQ-9)防空飛彈系統,改系統構型明顯沿襲自俄羅斯海軍的冷發射VLS。“海紅”9是“紅旗”9的海上版,後者是中國從1980年開始發展的新一代遠程防空飛彈。歷經十餘年的漫長研發之後,“紅旗”9終於在1997年定型並開始初期少量生產,並被中國海軍選擇成為新一代艦載區域防空飛彈。

“紅旗”9全長9米,彈重1600千克,彈頭重180千克,採用十字形條狀中段彈翼加上控制尾翼構型,據說擁有不錯的靈活度,射高50-30000米,射程6-2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4.2馬赫,導引方式應為中途慣性/指揮+TVM(Track-via-Missile)。在TVM導引方式中,飛彈本身雖具有雷達照明波接收器,但航行控制指令並非由彈體本身計算,而是來自於發射單位。發射單位的追蹤雷達同時鎖定目標與飛彈,飛彈將接收的雷達回波傳給發射單位,由控制中心計算出航行參數再上鏈傳給飛彈。由於推測“蘭州級”的相位陣列雷達為解析度較差的S頻,應該不具備TVM能力,所以“蘭州”級可能裝有額外的火控雷達負責TVM導引,只是目前從外觀上難以判斷。

火炮裝備

“蘭州”級艦所用火炮型號和“廣州”級艦上的完全一樣。在艦艏裝有100毫米隱身艦炮,在艦橋前下方的平台上和艦尾直升機機庫頂端一前一後各配備了2座7管30毫米近程武器防禦系統,該系統可以有效對付反艦飛彈、飛機、快艇,甚至大口徑炮彈。170艦下水之初,艦橋前方用來安裝730CIWS的結構物與艦橋之間有個縫隙,兩者並未相連,這可能是為了避免730機炮發射時的震動損害艦橋以及內部的裝備,副作用就是增加雷達截面積。不過等到該艦完工服役後的新照片則顯示這個縫隙被補起來了。

反潛系統

“蘭州”級艦裝備有2座三聯裝的7424型324毫米的魚-7A型反潛魚雷,被安裝在艦尾兩側的船舷開口內,平時以艙門遮蔽。此外,該艦也裝備有4座18管的多用途火箭發射裝置。相信該將會以發射金屬箔條、紅外干擾彈、假目標誘餌為主,也不排除配有小型反魚雷深彈的可能性。機庫結構前方有兩組四聯裝“鷹擊”62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器。和“鷹擊”8系列的四聯裝箱式發射裝置不用,“鷹擊”62飛彈首次採用了大尺寸的四聯裝圓筒型發射裝置。該飛彈應該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音樂台”超視距雷達進行指導,並依靠直升機完成數據傳輸。

7

據推測,“鷹擊”62型反艦飛彈採用捆綁式衝壓發動機推進,制導方式為慣性導航+GPS修正+主動雷達末制導。有訊息稱,該飛彈採用了新型的末制導雷達,鎖定距離可達30千米。

“蘭州”級艦還裝備了從俄羅斯引進的卡-28型反潛直升機。卡27或者卡28反潛直升機。卡―27採用了無尾槳的雙槳共軸式構型,鏇翼系統由兩副全鉸接的三槳葉共軸反向鏇轉的鏇翼組成,鏇翼直徑為15.9米,摺疊時為4米,機寬4米。卡―27總長為11.3米(無鏇翼)和12.25米(摺疊),高5.4米,動力裝置是兩台渦輪軸發動機,每台功率2257軸馬力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260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為25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800千米,續航時間4.5小時,機內最大有效載重4060千克,最大外掛載重5000千克。卡―27基本反潛型主要裝備有機頭下的360°搜尋雷達、都卜勒雷達、敵我識別器;平尾上的兩個雷達告警天線、後機身及其尾部的兩個電子支援措施的天線罩以及機身腹部的很長的武器艙,內裝聲納浮標、磁探僅、魚雷、深彈等。該機海上適應性較強,可在多種複雜氣象條件下載距艦艇200千米的半徑內執行任務。

戰術作戰指揮系統

戰術作戰指揮系統及其使用使“蘭州”級艦具有完善的對空防禦、對艦打擊和反潛對抗能力,這些不同類型的武器系統被整合在了一套戰術指揮系統中,它使用了中國海軍第三代的新型艦載戰鬥系統,應該是由“旅海”級的ZKJ-7進一步發展而成,型號據說為H/ZBJ-1,採用全分散架構以及模組化設計。H/ZBJ-1以艦區域網路路系統將艦上所有水上與水下偵測/反制系統、武器裝備以及通訊/資料鏈路整合在一起運作。據推測,該系統除了可以集中顯示空中、水面、陸地和水下的不同敵我目標參數外,還可以自動給出目標的威脅等級,計算運動參數,分析戰術意圖,並控制艦上的相關武器系統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打擊。

對空監視雷

除了“板磚”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蘭州”級煙囪後方的桅桿上裝有一具極低頻(VHF)遠程對空監視雷達。此種雷達與“旅海”級驅逐艦上的517型類似,但是前者由八組八木天線構成(與早期“旅大”級的PeaSticksVHF雷達相同),角解析度比只有四組八木天線構成的517型更佳。之所以在新造艦艇上配備此種源於50年代設計的老古董,是看上目前沒有任何電子支援裝備以此為主要工作波段(VHF頻道一般用於民間通訊),而且現有的隱身飛機對此種超長波長雷達波的隱密效果也比較差。雖然波長特長的VHF雷達解析度一定很差,但是如能偵測到隱身飛機的跡象,至少有示警作用,所以中國此舉明顯是衝著美國引以為傲的隱身技術(包括飛機與艦艇)而來。

其他

雷達:矩形波導相控陣雷達。

隱身:艦體結構隱身。(有訊息說將來還有可能採用等離子隱身

動力:GT-25000主機的全長4.6米,重16噸、轉速3000~3600轉/分、最大功率可達36300馬力、熱效率36.5%,

性能可觀;輔機採用的是陝西柴油機廠的國產化MTU20V956TB92。

評論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導,有訊息表明051C級飛彈驅逐艦上配備了RIF—M垂直發射艦對空飛彈,這套防空系統是在俄國的技術協助下重新設計,雙方還特別成立了聯合工作協調小組。《漢和防務評論》還指出,這艘舷號可能為115的飛彈驅逐艦,滿載時的排水量能達到七千多噸。《漢和防務評論》認為,此舉表明,中國在軍用造船領域,與俄羅斯方面合作的現象日趨明顯。

1

據《漢和防務評論》指出,051C工程的俄方代號為TEMA—988。中國大陸在2004年就已經獲得兩套RIF—M艦對空飛彈。每套RIF—M由一套48N6E艦對空飛彈,及一套30N6E1型目標搜尋誘導雷達構成。漢和還轉引俄羅斯方面權威訊息來源表示,為了向大陸出口RIF—M系統,俄國海軍本身的改良計畫受到一些影響。在報導中,《漢和防務評論》還把051C級飛彈驅逐艦稱為“中華俄式神盾”飛彈驅逐艦。

但《漢和防務評論》也指出,由其工程的相控陣雷達布局判斷,051C級飛彈驅逐艦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神盾”JAegisK防空驅逐艦,而極有可能成為綜合作戰能力更強的大型驅逐艦,特別著重於防空和反潛,基本結構改良自051B型167深圳號飛彈驅逐艦

《漢和防務評論》指出,真正意義上的“神盾”防空專用驅逐艦,應是中國海軍正在建造之中的052C型飛彈驅逐艦。基於其實驗性質強,中國才決定進口技術相對成熟的RIF—M垂直發射系統,在052C全面形成戰鬥力前,依靠051C型飛彈驅逐艦建立更加可以依賴的海上遠程防空網。

《漢和防務評論》還透露第一艘051C級“中華俄式神盾”艦在2003年底已經開始動工,第二艘“中華俄式神盾”艦也即將開始動工。即將出版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還評論了051C型飛彈驅逐艦的技術特徵,並認為該艦的整體設計是經濟、務實的。

區域防空驅逐艦

在裝備了新型相控陣雷達和遠程防空飛彈後,“蘭州”級艦成為中國海軍中真正意義上的區域防空驅逐艦。高效的戰術指揮控制系統能夠使戰艦同時對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目標進行對抗,基本具備了抗“飽和攻擊”的能力。

依靠中國自行開發的數據鏈系統,“蘭州”級艦可以及時將戰場態勢通過衛星、雷射、水聲等方式傳送給友軍或戰役指揮中樞,從而大大提高作戰效果。

170與亞洲同級艦的對比

171在170成熟技術的基礎上有更大的跨越,他們的出現標誌著我國海軍具有遠洋作戰能力,防空能力持續增強.

5

第7、8月號漢和防務評論通過圖片對比方式,對中日韓印6000噸級驅逐艦、神盾級驅逐艦進行了評比。儘管170號“中華神盾”防空飛彈數量不如日韓神盾,同時綜合聲納、電子作戰、雷達、CIC技術可能不如美式“神盾”成熟,但是,基於其高度的國產化、獨立建造色彩,在中日韓三國“神盾”戰艦的評比活動中,依然把第一名冠與“中華神盾”。這是因為KDR傳統上所推崇的精神是絕對獨立、依靠自身力量獲取時代霸權的思維方式。KDR的奮鬥哲學詞典中,沒有“外來援助”的辭彙。當然現代造船工業,已經沒有絕對的獨立技術,即使是歐洲神盾也要大量採用各國技術。就此意義而言,KDR的思維是陳舊的.

在5500-6000噸級別的驅逐艦評比活動中,韓國KDX2獲得第一名,168號052B驅逐艦第二名、印度“德里”級別驅逐艦第三名,評比分別考慮了艦對艦火力、防空、反潛火力、製造工藝、隱形性能若干方面.但比起170號“中華神盾”驅逐艦,韓國KDX2明顯略輸一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