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蘭州號

170蘭州號

170蘭州號,052C型飛彈驅逐艦,2003年4月29日在江南造船廠下水。是中國海軍第一代具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防空型飛彈驅逐艦,被譽為“中華神盾”。

基本信息

簡介

(圖)170蘭州號170蘭州號艦徽

052C蘭州級“中華神盾”驅逐艦:052C型驅逐艦是在052B型驅逐艦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採用國產第一種具有垂直發射能力的防空飛彈系統和類似於美國“宙斯盾”系統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了區域防空能力。

052C驅逐艦具有強大的防空反導能力,將是我國海軍在未來的戰爭中對抗反艦飛彈攻擊的主要力量。

參數

(圖)170蘭州號170蘭州號

排水量:7000噸
主 機:柴燃動力.
航 速:<30節。
武 器:反艦飛彈:2座4聯新型反艦飛彈發射架
艦空飛彈:2組“海紅-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1座100毫米單管隱身主炮
2座7管30毫米近防炮
4座3×6多用途發射器
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
直升機:1架卡-28反潛直升機

概況

(圖)170蘭州號170蘭州號

170艦據推測排水量約7000噸級。艦體沿用052B驅逐艦168艦的基本設計,採用大角度飛剪艦艏,艦體上層建築採用隱身造型。動力系統採用燃氣輪機。直升飛機機庫與起降甲板位於艦艉,搭載一架反潛直升機。170艦的相控陣雷達天線安裝在箱型艦橋四角的切面上,與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宙斯盾”雷達安裝方式類似,天線外表面板呈弧形,與美國“宙斯盾”雷達的平板形完全不同。另配置一座低頻警戒雷達作為相控陣雷達的補充,該艦艦橋頂部有一座類似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音樂台”雷達的球型雷達天線罩。主桅頂端裝雷達天線罩,據推測配置了一套搜尋雷達。
170艦上裝有六聯裝環形防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共8個單元,艦橋前甲板6個,後甲板與直升飛機庫並排2個,全艦垂直發射系統共裝彈48枚(從發射筒的體積推測是紅旗-9防空飛彈的海軍型),採用冷發射的方式(使用高壓氣體將飛彈推出發射裝置後,飛彈在空中點火),為了防止飛彈推出後發射失敗落回甲板上的危險,發射裝置向舷外傾斜一定角度。 與幾乎同期服役的168艦上箱形發射裝置不同的是反艦飛彈四聯裝發射裝置呈圓柱體(據推測該艦裝備的是一種體積更大、射程更遠的新型反艦飛彈),共2座,位於後桅與直升飛機庫之間,裝彈8枚。艦艏裝一門單管100毫米口徑艦炮。近程防空系統為7管30毫米口徑加特林式轉管炮,炮架上有1具跟蹤雷達以及1套光電跟蹤系統,1門位於艦橋前邊,另1門位於直升飛機庫頂部。裝備三聯裝反潛魚雷系統,位於艦體後部兩側船舷,平時用艙門遮蔽。
170艦2003年4月29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2004年服役。171艦2005年服役。兩艦皆在南海艦隊服役。中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區域防空能力。170艦是中國海軍最新服役的主力戰艦,因為保密的原因,目前對該艦的性能與裝備多為推測。

相控陣雷達

“蘭州”級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艦橋四周加裝了四具大型的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天線(網友經常稱之為“板磚”)。“蘭州”級上層結構呈八面體,往上朝內傾斜 15度,而與中心軸線呈45度夾角的四個傾斜面各安裝一具陣列天線,這種配置與美國“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類似。170艦下水之際,四個“板磚”的位置都以圓弧形的鋼板遮住,最初還有人以為這就是天線表面,不過很明顯地,精密脆弱的相位陣列雷達不會在下水前就裝上,所以這些弧形鋼板應該是單純地用來遮蔽“板磚”基座並吸收下水時的衝擊力道,避免基座變形受損。170艦完工後的照片顯示,“板磚”的天線外罩為弧形且明顯向外突出,此乃氣冷系統的靜壓箱(以下將詳述),而天線本身是平的。
這四面“板磚”的面積比美國AN/SPY-1還大(4.5X4.2m),採用波長較長的S波段操作,擁有較佳的遠距偵測能力,實際偵測距離則不明。由於 “板磚”面積不小,而艦上的海紅-9遠程防空飛彈又與俄制SA-N-6艦載防空飛彈(SA-N-10的艦載版)可能有血緣關係,不禁令人聯想此雷達是否與俄羅斯“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的“Sky Watch”相位陣列雷達(天線面積也很大,也是方形)或者SA-N-10的30N6E相位陣列雷達有所關連。

防空飛彈

“蘭州”級的一個焦點就是垂直發射的“海紅”9(HQ-9)防空飛彈系統,改系統構型明顯沿襲自俄羅斯海軍的冷發射VLS。“海紅”9是“紅旗”9的海上版,後者是中國從1980年開始發展的新一代遠程防空飛彈。

歷經十餘年的漫長研發之後,“紅旗”9終於在1997年定型並開始初期少量生產,並被中國海軍選擇成為新一代艦載區域防空飛彈。“紅旗”9全長9米,彈重1600千克,彈頭重180千克,採用十字形條狀中段彈翼加上控制尾翼構型,據說擁有不錯的靈活度,射高50-30000米,射程6-2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4.2馬赫,導引方式應為中途慣性/指揮+TVM(Track-via- Missile)。

在TVM導引方式中,飛彈本身雖具有雷達照明波接收器,但航行控制指令並非由彈體本身計算,而是來自於發射單位。發射單位的追蹤雷達同時鎖定目標與飛彈,飛彈將接收的雷達回波傳給發射單位,由控制中心計算出航行參數再上鏈傳給飛彈。由於推測“蘭州級”的相位陣列雷達為解析度較差的S頻,應該不具備TVM能力,所以“蘭州”級可能裝有額外的火控雷達負責TVM導引,只是目前從外觀上難以判斷。

火炮

“蘭州”級艦所用火炮型號和“廣州”級艦上的完全一樣。在艦艏裝有100毫米隱身艦炮,在艦橋前下方的平台上和艦尾直升機機庫頂端一前一後各配備了2座7 管30毫米近程武器防禦系統,該系統可以有效對付反艦飛彈飛機、快艇,甚至大口徑炮彈

170艦下水之初,艦橋前方用來安裝730 CIWS的結構物與艦橋之間有個縫隙,兩者並未相連,這可能是為了避免730機炮發射時的震動損害艦橋以及內部的裝備,副作用就是增加雷達截面積。不過等到該艦完工服役後的新照片則顯示這個縫隙被補起來了。

反潛系統

“蘭州”級艦裝備有2座三聯裝的7424型324毫米的魚-7A型反潛魚雷,被安裝在艦尾兩側的船舷開口內,平時以艙門遮蔽。此外,該艦也裝備有4座18 管的多用途火箭發射裝置。相信該將會以發射金屬箔條、紅外干擾彈、假目標誘餌為主,也不排除配有小型反魚雷深彈的可能性。

機庫結構前方有兩組四聯裝“鷹擊”62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器。和“鷹擊”8系列的四聯裝箱式發射裝置不用,“鷹擊”62飛彈首次採用了大尺寸的四聯裝圓筒型發射裝置。該飛彈應該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音樂台”超視距雷達進行指導,並依靠直升機完成數據傳輸。

據推測,“鷹擊”62型反艦飛彈採用捆綁式衝壓發動機推進,制導方式為慣性導航+ GPS修正+主動雷達末制導。有訊息稱,該飛彈採用了新型的末制導雷達,鎖定距離可達30千米。
“蘭州”級艦還裝備了從俄羅斯引進的卡-28型反潛直升機。該機可攜帶包括反潛魚雷、深水炸彈和聲納浮標在內的多種反潛武器,海上適應性較強,可在多種複雜氣象條件下載距艦艇200千米的半徑內執行任務。
戰術作戰指揮系統及其使用“蘭州”級艦具有完善的對空防禦、對艦打擊和反潛對抗能力,這些不同類型的武器系統被整合在了一套戰術指揮系統中,它使用了中國海軍第三代的新型艦載戰鬥系統,應該是由“旅海”級的ZKJ-7進一步發展而成,型號據說為H/ZBJ-1,採用全分散架構以及模組化設計。H/ZBJ- 1以艦區域網路路系統將艦上所有水上與水下偵測/反制系統、武器裝備以及通訊/資料鏈路整合在一起運作。據推測,該系統除了可以集中顯示空中、水面、陸地和水下的不同敵我目標參數外,還可以自動給出目標的威脅等級,計算運動參數,分析戰術意圖,並控制艦上的相關武器系統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打擊。

除了“板磚”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蘭州”級煙囪後方的桅桿上裝有一具極低頻(VHF)遠程對空監視雷達。此種雷達與“旅海”級驅逐艦上的517型類似,但是前者由八組八木天線構成(與早期“旅大”級的Pea Sticks VHF雷達相同),角解析度比只有四組八木天線構成的517型更佳。之所以在新造艦艇上配備此種源於50年代設計的老古董,是看上目前沒有任何電子支援裝備以此為主要工作波段(VHF頻道一般用於民間通訊),而且現有的隱身飛機對此種超長波長雷達波的隱密效果也比較差。雖然波長特長的VHF雷達解析度一定很差,但是如能偵測到隱身飛機的跡象,至少有示警作用,所以中國此舉明顯是衝著美國引以為傲的隱身技術(包括飛機與艦艇)而來。

在裝備了新型相控陣雷達和遠程防空飛彈後,“蘭州”級艦成為中國海軍中真正意義上的區域防空驅逐艦。高效的戰術指揮控制系統能夠使戰艦同時對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目標進行對抗,基本具備了抗“飽和攻擊”的能力。依靠中國自行開發的數據鏈系統,“蘭州”級艦可以及時將戰場態勢通過衛星、雷射、水聲等方式傳送給友軍或戰役指揮中樞,從而大大提高作戰效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