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年

1580年

1580年,1580年代。傳統紀年:明神宗萬曆十年;日本正親町天皇天正十年。壬午年(馬年)。

大事記

(圖)2580年葡萄牙宣布獨立2580年葡萄牙宣布獨立

1月15日 - 俄羅斯割讓利沃尼亞與愛沙尼亞給波蘭。
2月24日 - 教宗額我略十三世頒布新的曆法,即現行國際通行的公曆。
6月10日 - 葡萄牙宣布獨立。葡萄牙詩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這一天被定為葡萄牙的國慶日。卡蒙斯是葡萄牙文學史上重要的詩人,他的詩歌創作體裁豐富,有牧歌、頌歌、輓歌和十四行詩等。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盧濟塔尼亞人之歌》,這首詩以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遠航印度為主線。穿插希臘神話中的諸神對人間生活的干預,歌頌了葡萄牙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勇敢,暴露貴族和宮廷的腐敗,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人文主義作品。

(圖)德國1580年製作的袖珍手槍德國1580年製作的袖珍手槍

葡萄牙共和國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部,北面與東面和西班牙接壤,西面和南面瀕臨大西洋,面積9萬多平方公里,居民有99%以上為葡萄牙人,其中絕大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葡萄牙語為國語。

葡萄牙歷史悠久,是歐洲的文明古國,也是15至16世紀的海上強國。在葡萄牙境內,古老的城堡、要塞、教堂和宮殿,以及各種類型的博物館、藝術館和紀念碑、紀念塔到處可見。據記載,早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占領時期,這裡已是南歐十分繁華的商埠。1147年葡萄牙第一個國王阿豐索·恩里克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浴血奮戰,打敗摩爾人,攻克里斯本。從此,里斯本成為葡萄牙歷代王朝的國都。

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其下屬明智光秀殺害於京都本能寺。
10月4日星期四(儒略曆) - 義大利、波蘭、西班牙、葡萄牙將次日定為新曆10月15日星期五。
12月9日星期日(儒略曆) - 法國將次日定為新曆12月20日星期一。
利瑪竇獲準進入中國。
1582年6月27日在織田的主要家臣會議上,他力主擁立信長幼
孫為織田家的後嗣,豐臣秀吉獨攬大權。
1582劇本的政宗不過是伊達家的一個家老,參加3次評定會後,大概在11月份的時候輝宗就會將家督之位讓予政宗

出生

8月28日(萬曆十年八月十一日)——朱常洛,明光宗(泰昌帝)(1620年逝世)
小早川秀秋,日本武士(1602年逝世)

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年-1649年6月10日),字思及,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艾儒略是他的漢文名字。1582年生於義大利布雷西亞,自1613年起在中國傳教36年,直至1649年在福建延平去世。

固始汗(Gushri Khan)1582年-1654年,一譯顧實汗,本名圖魯拜琥,17世紀中期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首領,西藏軍事領袖。

中村道碩(1582年-1630年),日本圍棋棋手,生於京都,道碩也可稱作道石,本因坊算砂的徒弟。

計成(1582年—1642年),字無否,號否道人,明代造園家。明萬曆十年生於蘇州吳江同里,卒於明崇禎年間。著有《園冶》三卷,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造園專書。

小早川秀秋(1582年-1602年12月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是木下家定的五子,曾經為豐臣秀吉和小早川隆景的養子。妻子是宍戶氏。
錢謙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江蘇常熟人,詩人。明末文壇領袖,與吳偉業、龔鼎孳並稱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顧炎武、鄭成功、毛晉都曾是他的學生。

孫元化(1582年~1632年)字初陽,一字火東,嘉定人。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神宗萬曆十年八月十一日—明光宗泰昌元年九月初一日卯刻)是神宗朱翊鈞長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廟號光宗,諡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本多忠朝(1582年(天正十年)-1615年6月3日(慶長二十年五月七日))是江戶時代初期大名,德川家康的家臣,本多忠勝的次男,本多忠政之弟。

逝世

4月3日(天正十年三月十一日)——武田勝賴,日本戰國大名(1546年出生)
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織田信長,日本戰國大名,被殺(1534年出生)
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穴山信君,日本戰國武將(1541年出生)
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織田信忠,日本戰國大名織田信長世子(1557年出生)
6月23日(天正十年六月四日)——清水宗治,日本軍事家(1537年出生)
7月2日(天正十年六月十三日)——明智光秀,日本武士(1528年出生)
(大約今年逝世)吳承恩,中國作家(約1504年出生)
(萬曆十年六月)——張居正,明首輔

明智光秀(1528年-1582年)出身於美濃國的土岐源氏支族。其父明智光綱早亡,受叔父明智光安的照顧。官位日向守。正室為熙子(實為光秀第二任妻子)。明智光秀的嫡男是光慶,三女是玉子。

海野信親(天文10年(1541年)- 天正10年(1582年)),為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

俺答汗(1507年-1582年),16世紀後期蒙古土默特部重要首領,孛兒只斤氏,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達延汗孫。

武田信勝(1567年-1582年4月3日),武田勝賴之子,母親是織田信長的養女遠山夫人,幼名是太郎、竹王丸。

河尻秀隆(1527年-1582年7月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織田氏家臣。河尻親重的兒子,河尻秀長的父親。受領名是備前守。

武田勝賴(1546年(天文十五年) - 1582年4月3日(天正十年三月十一日))原名諏訪四郎勝賴,為日本戰國時代武田氏的家督輔佐人。

宇喜多直家,出生於享祿2年(1529年)卒於天正10年陰曆1月9日(1582年2月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通稱三郎右衛門尉、之後因其官位又稱為和泉守。豐臣五大老宇喜多秀家之父。父親是宇喜多興家、祖父是能家。其妻正室為阿福之方(圓融院)。

明智秀滿(約1536年-1582年7月4日),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是明智光秀重要的部將,擔任左馬助一職。

安田長秀,出生於永正13年(1516年),卒於天正10年陰曆4月16日(1582年5月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越後國戰國大名上杉謙信的家臣。

村井貞勝(?-1582年),日本戰國時代織田家之家臣,為家中第一位幕僚。其女兒為前田玄以之正室。早年即作為織田信長之部署而活耀。後擔任京都司代,幫助維持治安、修築內宮。

本能寺之變時,與織田信忠等人一同據守二條御所,遭明智光秀軍包圍,不敵,戰死。

織田信長(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日本戰國“三天下人”第一位。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

織田信忠(1557年-1582年6月21日),日本著名大名織田信長的長子,母親是側室久庵慶珠。幼名為奇妙丸,元服後起初叫勘九郎信重,後來才改為信忠。

小山田信茂(1539年-1582年4月1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武田信玄及武田勝賴時期的家臣。小山田信有之子,母親為武田信繩之女。幼名彌三郎,通稱左衛門尉。官位為越前守。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中國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穴山信君(1524年-1582年6月2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曾為武田氏及織田氏的家臣。穴山信友的兒子,母親是武田信虎的女兒。其妻為武田信玄次女見性院。武田二十四將之一。是武田家的重臣,為武田軍參考不同大小規模的戰爭。

1582年突然背叛武田氏,使不少武田氏重臣大吃一驚。因此在武田勝賴死後保有領土。信君在回到甲斐的領土的時候遭到土民殺死。
織田勝長(?-1582年6月21日),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織田信長的五男(一說四男)。幼名坊丸,又名津田源三郎。

仁科盛信(1557年(弘治3年) - 1582年3月25日(天正10年3月2日))是武田信玄的五子,武田勝賴的異母弟,母親為油川夫人。

土岐賴藝(1502年-1582年12月28日),日本戰國時代美濃的守護大名,父親為土岐政房。他受到臣下齋藤道三的建議,放逐自己的哥哥土岐政賴而成為土岐家當主。

吳承恩(1504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

1582年織田信長被試,豐臣秀吉立即與毛利輝元言和,回師
東向,擊敗並殺死叛臣光秀,為織田信長復仇。

故事

在現在通行的曆法記載上,全世界居然有十天沒有任何人出生過,也沒有任何人死亡過,也沒有發生過大大小小值得紀念的人或事。這就是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格里奧,提出了公曆曆法。這個曆法被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採納了。那么誤差的十天怎么辦?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把1582年10月4日的後一天改為10月15日,這樣誤差的十天沒有了,歷史上也就無影無蹤地消失了十天,當然史書上也就沒有這十天的記載了。“格里高利公曆”一直沿用到今天。

1582年10月4日的明天是幾月幾日?

答案:1582年10月4日的明天是1582年10月15日!

又一個特殊性! 格利戈里曆法很快在羅馬天主教勢力範圍被普遍接受,但是在英國卻引起了一片喧囂的反對聲,英國人仍然堅持朱利安曆法,拒絕“抹掉10天”。

公元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這十天裡
在現在通行的曆法記載上,全世界居然有十天沒有任何人出生過,也沒有任何人死亡過,也沒有發生過大大小小值得紀念的人或事。這就是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
持續時間為0的一年是什麼意思?
事實上,目前世界通行的公曆中,就有持續時間為0的10天,即公元1582年10月5日至14日。事情是這樣的:

西方曆法的第一次改革是羅馬朱利烏斯·凱撒大帝於公元前45年親自引進的。當時採用的數字是一年365.25天,於是朱利安曆法成為最簡單的曆法:第一、二、三年都是365天,三年餘下的0.25天給第四年,第四年就有366天,這就是閏年。於是重複365,365,365,366的周期,每年都是整數。

但是,一個太陽年不剛好是362.25天,而是 362.242199…天,每年相差11分14秒,也就是朱利安曆法中每年多算了11分鐘14秒。由於誤差不太大,頭幾年沒什麼關係,凱撒活著時影響還不大。但是,一年又一年,誤差累積起來,朱利安曆法就與實際的太陽年不合拍了。例如每年春分在3月21日前後,但幾個世紀後,春分在朱利安曆法上的日期越來越提前了,這對農民種地不方便,對教會確定復活節在哪一天也帶來麻煩。由於朱利安曆法是凱撒親自製定的,上述情況對他的威信是一個沉重打擊。

16世紀時,教皇格利戈里八世進行了一次校正。因為到16世紀,每年11分14秒已經累積成10天,也就是曆法上多了10天,這對於確定復活節造成嚴重困難,不得不採取措施補救。為此,格利戈里採取了解決此類難題的最古老最有效的策略----他召集一個委員會,任命一位聰明的主席,即傑出的耶穌會數學家克利斯多弗·克拉維斯(Christopher Clavius),要求委員會提出解決方案。委員會於1587年開始工作。

克拉維斯委員會面臨兩個不同的問題,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決。第一,朱利安曆法現在走快了10天,必須拉回到與太陽年一致。克拉維斯建議用官方聲明把這10天抹掉!教皇格利戈八世於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訓令頒布,將1582年10月5日至14抹掉,於是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復返。1582年10月4日過完了,第二天已經是10月15日了,於是曆法又回到與太陽年同步。

當時以及後來有許多人對此感到驚愕,目瞪口呆,有人認為是荒唐、武斷。“教皇一紙訓令就能抹掉日曆上的10天?”

但是,這10天的確不存在了,這10天什麼也沒有發生,這10天根本就沒過日子。如果你能找到當時的日記,10月4日記完後,下一頁就是10月15日的事。用科學語言表達,這10天的持續時間為0。

其實完全不必驚訝。太陽年、太陽日與自然現象有聯繫,至於某一天是什麼日子,則是人為的,與給小孩起名字一樣。我們可以不用公曆,一年不分月,只叫第1天,第2天,……第125天,……到第365天,這是允許的。喜歡偶數的人可以發明一個“偶數日曆”:2月2日,2月4日……4月2日……12月30日,12月32日……,14月2日,這也是允許的,只要一年365天或者366天就行。這再一次證明,在一個科學理論或體系中區分出由自然現象決定(因而必須符合實驗)的部分和人為規定的部分是重要的。

當然,這個決定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也會有一定影響,例如出生在10月5日至10月14日的人在1582年找不到自己的生日,但與出生在2月29日的人相比,少過一年生日算不了什麼。還有,那年10月份的工資、利息也會有問題,但不知那時的銀行、工資制度什麼樣。不過這些問題與我們馬上要遇到的千年蟲問題相比,影響微乎其微。

第二個問題是需要提出曆法的補充規則,不讓每年多出的11分14秒累積得太多。於是克拉維斯委員會提出一年有365.2422天的方案,這比朱利安曆法的365.25天大大接近天體運動實際。據此對朱利安曆法只有“四年一閏”的簡單規定進行校正:四年一閏,但是世紀之交的’00年,如100年,200年,不閏,即每一百年少閏一次。這樣一算,閏年又太少了,於是進一步規定:每四個世紀的世紀之交,即400年,800年等仍是閏年。最終關於閏年的規定為,用4除盡的年份仍是閏年。教皇訓令也批准了這個校正。經過這兩個校正的朱利安曆法叫格利戈里曆法,也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公曆。由於格利戈里曆法中的年與太陽年仍有誤差,還需要進一步校正,不過二者只相差25.96秒,每過2800年才相關一天,在實際生活中沒什麼影響。這樣,1900年不是閏年,但將要到來的2000年是閏年,每400年才遇到一次!又一個特殊性!

格利戈里曆法很快在羅馬天主教勢力範圍被普遍接受,但是在英國卻引起了一片喧囂的反對聲,英國人仍然堅持朱利安曆法,拒絕“抹掉10天”。直到1752年,英國人才想通,理性終於占了上風,不過從1582年到那時,曆法又多出了1天,所以英國議會在1752年作出決定,抹掉11天----1752年9月3日至13日,至此才接受了格利戈里的改革。請注意,英國歷史中,這11天什麼也沒有發生。由此可以看到,一次曆法改革是多么不容易,對於一個聰明、合理的決定,僅僅因為看上去有點怪就有人反對,竟然花了快二百年才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