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

設科取士洪武三年(1370)五月十一日,朱元璋下詔,設科取士。 洪武三年(1370)以疾告歸,三月二十八日卒於舟中,年五十五。 洪武三年(1370)五月二十三日,禮部奏官,歷代所尚之色各異。

歷史紀事

徐達奉命北征
朱元璋以擴廓帖木耳為西北邊患,決意征剿。遂於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三日,復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 (即馮宗異)為右副將軍,鄧愈為左副副將軍,湯和為右副副將軍,往征沙漠。元璋問諸將:“元順帝滯留塞外,擴廓帖木兒以孤軍犯我蘭州,其志欲僥倖尺寸之利,不滅不已。今命你們出師,當以何為先?”諸將答道:“以師直取元順帝,擴廓帖木兒失勢,可不戰而降。”朱元璋說;“擴廓帖木兒以兵臨邊,今舍彼而取元順帝,是忘近而取遠,失緩急之宜,不是善策。我的意思是,分兵二道,一令大將軍徐達,自潼關山西安,(壽)定西,取擴廓帖木兒;一令左副將軍李文忠出居庸,入沙漠,追元順帝。使其彼此自救,無暇應援。何況元順帝遠居沙漠,料不到我師突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易。此有一舉二得之效。”諸將即奉命而行。四月初八日,徐達一路出鞏昌安定縣,次沈兒峪,與擴廓帖木兒隔渠溝列陣對壘。初九日,諸將悉力與戰,大敗擴廓帖木兒,擒元郯王、文濟王及國公閻思孝、平章韓扎兒、虎林赤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吏卒八萬四千五百餘人,馬一萬五千二百八十匹,橐施驢牛羊雜畜不計其數。擴廓帖木兒從皇城與妻子數人逃奔和林,郭英追擊至寧夏,不及而還。五月十三日,李文忠一路趨應昌,得知元順帝死,兼程前進。十五日圍應昌城,十六日破城而入,獲元嫡孫買的里八剌及后妃宮女、官屬將校人等,駝馬牛羊木計其數,還獲歷代金玉璽寶圭冊斗斧。元嗣君與數十騎北奔,文忠追至慶州而還,經興州,降元將江文清等三萬六千九百餘人。至紅羅山,又降楊思祖等一萬六千餘人。遂班師還京。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朱元璋頒平定沙漠詔於天、下。此次北征沙漠,迫使元朝殘餘勢力從應昌、定西一線北撤,明朝北邊防禦相對穩定。

嚴肅殿陛禮法
天下初定之時,朱元璋為了解下情,每日召集百官,侍於左右,詢問民情,諮訪得失。或考論古今典禮制度。所以,雖官位卑下,也可上殿議論。逾越班序之事,時有發生。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三日,朱元璋對中書省臣說:“朝廷之上,禮法為先,殿陛之間,嚴肅為貴。我始為諮訪庶事,而令百官入侍左右,至班序失次,是與嚴肅朝儀相悖的。自今以後,文武百官入朝,除侍從、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指揮使、六部尚書侍郎等官許上殿,其余文武官五品以下,並列班于丹陛左右。若有違犯,由糾儀官舉正。”初四日,各道按察司官來朝,命依品級行禮。元璋說;“官員品級,是列上下、明尊卑,不可混淆。”

王府官制的制定
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四日,定王府官制。王相府設左右相各一人(正二品)、左右傅各一人(從二品),參軍府設參軍一人(正五品)、錄事二人(正七品)、紀善一人(正七品)。其班位各以其品秩列朝官之下。四月初八日,以鄭九成為秦王府左相兼陝西行省參政,王克讓為左傅,文原吉為錄事,高遜志為紀善;汪河為晉王府左相兼山西行省參政,熊鼎為左傅。並令各王相傅官屑皆選人充任。朱元璋又屢次淳淳告諭王府官,精心輔導。洪武四年四月初七日,申定王府官制:王相府左右相正二品,文武傅從二品。首領官參軍司參軍從五品,錄事正七品,承奉正正六品、副正七品,儀衛正正六品、副從七品,審理正正六品、副正七品,紀善正七品。各署典祠正、典寶正、典儀正、典膳正、典服正、工正、醫正並正七品,典祠副、典寶副、典服副、工副、醫副並從七品;牧正正八品、副從八品,引禮舍人、中書,省注。洪武五年正月,置親王護衛:每王府設三護衛指揮使司,衛設左、右、前、後、中五所,所設千戶二人、百戶十人。又設圍子手二所,所設百戶一人。洪武九年二月初二日,重定王府官制:王相府設左右相二人,武相一人,文相一人;左右傅二人,武傅一人,文傅一人;首領官長史二人,錄事二人。罷王傅府及典簽司、諮議官並護軍府。增設伴讀四人,選老成明經慎行之士充任;侍讀四人,收掌文移。四月初三日,又置王府典膳所、典寶所及門官等。洪武十三年十月初五日,罷諸王相府及長史司錄事,升長史司為正五品,置左右長史各一人,典簿一員(正九品)。更定王府孽牲所、倉庫等官俱為雜職。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更定王府官制,長官司左右長史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九品),審理所審理正一人(正六品)、審理副一人(正七品),典膳所典膳一人(正八品)、典膳副一人(從八品);奉祠所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奉祠副一人(從八品)、典樂一人(正九品),典寶所典寶正一人 (正八品)、典寶副一人(從八品);紀善所紀善二人 (正八品),良醫所良醫正一人(正八品)、良醫副一人 (從八品);典儀所典儀正一人(正九品)、典儀副一人 (從九品),引禮舍人三人(未入流),工正所工正一人(正八品)、工正副一人(從八品);伴讀四人、教授無定員(俱從九品),庫大使、副使各一人(未入流)。其護衛指揮使司官並屬官,隨軍多寡設定,不拘員數,品秩、俸祿並同在京衛分。儀衛司儀衛正(正五品)、儀衛副(從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

分封諸皇子為王
洪武三年(1370)四月三日,朱元璋以封建諸皇子為王告太廟。七日,正式冊封,詔告天下。詔書說;我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其餘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我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長子標為皇太子。諸子之封,本待報賞功臣之後。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第二予樉為秦王,第三子棡為晉王,第四子棣為燕王,第五子捕為吳王,第六子楨為楚王,第七子榑為齊王,第八子梓為潭王,第九子杞為趙王,第十子檀為魯王,從孫守謙為靖江王。皆授以冊寶,設定相府官屬及諸禮儀已有定製。”又說:奉天平亂,實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茲詔示,鹹使聞知。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一日,封第十一子椿為蜀王,第十二子柏為湘王,第十三子桂為豫王(二十五年改封代王),第十四子(木英)為漢王(二十五年改為肅王),第十五子植為衛王(二十五年改為遼王)。改封吳王(木肅)為周王。同年三月初十日,秦王樉之國西安,晉王相之國太原。秦王護衛軍士三千七百四十八人,晉王三千二百八十一人。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燕王之國北平,賜燕山中、左二護衛、侍從將士五千七百七十人。洪武十四年十月周王之國開封。洪武十五年十月齊王搏之國青州。洪武十八年十月魯王檀、湘王柏分別就藩兗州、荊州;十二月潭王梓就藩長沙。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蜀王椿就藩成都。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封第十六子(木旃)藩為慶王,第十七子權為寧王,第十八子楩為岷王,第十九子橞為谷王,第二十子松為韓王,第二十一子模為沈王,第二十二子楹為安王,第二十三子桱為唐王,第二十四子棟為郢王,第二十五於(木彝)為伊王。洪武二十五年閏十二月,代王桂就藩大同。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月,肅王(木英)就藩廣寧,暫住平涼(二十八年就藩甘州)。遼王植就藩,暫住大凌河北。慶王(木旃)就藩,暫住慶陌北古韋州城(三十年建邸寧夏)。寧王權就藩大寧。

五等勳爵的制定
洪武三年(1370)六月初七日,定五等勳爵之制:勛為正一品,上柱國,從一品柱國;正二品上護軍,從二品護軍,正三品上輕車都尉,從三品輕車都尉;正四品上騎都尉,從四品騎都尉;正五品雲騎尉,從五品武騎尉。爵:正一品國公、郡公,從一品郡侯;正、從二品郡伯;正、從三品縣伯;正、從四品縣子;正、從五品縣男。洪武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吏部尚書余熾奏:公、侯、伯、子、男,爵雖五等,不可以常調品級論。今公、侯三代得封贈公、侯者,誥如一品,封贈伯的,給誥如二品;封贈子、男的,給誥如三品。如此則有遞降之殊,非所以示寵異。自今以後,五等之爵誥,皆如一品,以顯殊恩,朱元璋批准。於是,凡有封贈給誥,皆如一品之制。惟公侯仍用玉軸,伯、子、男仍用犀軸,以為區別。

欽天監的設立
龍鳳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七月二十六日朱元璋在應天置太史監,設太史令、通判太史監事、僉判太史監事、校事郎、五官正、靈台郎、保章正副、挈壺正、管勾等官。以劉基為太史令。吳元年(1367)十月初三日改太史院,秩正三品,設院使、同知、院判等官。洪武元年(1368)十月二十七日,改太史院為司天監。洪武二年二月兼設回回司天監。洪武三年六月十三日,改欽天監。四年,詔監官職專司天,非特旨不得升調。又定監官散官。十四年九月初二日改欽天監為正五品,設令一人(正五品)、丞一人(正六品)。其屬有主簿廳,主簿一人(正八品),春、夏、中、秋、冬官正各一人(正六品),五官靈台郎八人(從七品),五官保章正二人(正八品),五官挈壺正二人(從八品),五官監侯三人(正九品),五官司歷二人(正九品),五官司晨八人(從九品),漏刻博士六人(從九品)。二十二年,改令為正,丞為監副。洪武三十一年罷回回欽天監,以其事歸本監。其職掌為察天文,定歷數,占候,推步等事。凡日月、星辰、風雲、氣色,由監正、副主持屑官測候,有災變異,密疏呈報。

文化紀事

制定科舉
洪武三年(1370)五月,朱元璋頒發科舉詔令,於八月設科取士。明代科舉考試分文武二科,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考中者稱舉人,京師會試考中者有資格參加殿試。三年一大考,殿試由皇帝親自把關,殿試及格而被錄取的通稱進士。凡考中進士者,即可授官。文科考試內容主要局限於四書五經,考試文體通用八股文,虛內容而重形式,因而明代科舉制又稱八股取士。武科試士則以技勇為重,所考內容因時局要求而變化。六年一大考,考中頭名稱武狀元。
 
楊維楨逝世
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浙江會稽人。曾築樓鐵崖山,植梅百株,聚書數萬卷,去梯,在樓中讀書五年,因自號鐵崖。元泰定丁卯進士,署天台尹,狷直忤物,十年不調。會修遼金宋三史,總裁官歐陽玄讀後感嘆地說:百年後公論定於此。元末農民起義時,維楨浪跡浙西山水間,張士誠召聘不赴,徙居松江。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召諸儒纂禮樂,遣使往召,維楨說:“豈有老婦將就木而再理嫁人嗎?”洪武三年初再召,維楨賦《老客婦謠》一章呈進,其中有“皇帝竭吾之能,不強吾所不能則可,否則有蹈海死”之句。元璋答應,即賜安車至京。在京一百一十天,所纂敘例初步確定之後,即上疏乞歸,元璋批准,仍賜安車送還。宋濂贈詩說:“不委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於同年五月二十五日卒子家,年七十五。維楨詩名擅於時,號鐵崖體,古樂府尤號名家。且善吹鐵笛,自號鐵笛道人,又稱抱遺,老人。著有《春秋合題著說》、《史義拾遺》、《東維子集》、《鐵崖古樂府》、《復古詩集》、《麗則遺音》等。

《大明集禮》編成
朱元璋即位之初,屢敕儒臣編集郊廟、山川等儀及古帝王祭祀感格可鑑戒之儀,名之為《存心錄》。洪武二年(1369)八月二十八日,詔開禮局,征儒士纂修《禮書》。先後應詔至京入局的有楊維楨、梁寅、宋訥、徐一夔、唐肅、曾魯、劉乾、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彝、蔡琛、滕公琰等。洪武三年九月十五日編纂完成。朱元璋賜名《大明集禮》,共五十卷,分五禮:吉禮目十四,嘉禮五,軍禮三,賓禮二,凶禮二。另有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音樂。凡升降儀節、制度、名數等皆予收錄,纖悉備具。頒行天下。

《大明志書》編成
朱元璋令儒士魏俊民黃篪劉儼丁鳳鄭思先鄭權六人,編類天下州郡地理、形勝、降附始末為書。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初六日編成。凡天下行中書省十二,府一百二十,州一百零八,縣八百八十七,安撫司三,長官司一。東至海,南至瓊崖,西至臨一,北至北平。朱元璋命送秘書監刻版印刷頒行。魏俊民等皆授以官。

施耐庵編成《水滸傳》
施耐庵(1296—1370),名耳,以字行,蘇州人。元至順元年進士,出仕錢塘兩年,因不合當道權貴,棄官家居,後遷徙至蘇北興化白駒鎮。晚年編成《水滸傳》。水滸故事早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時即有平話,《大宋宣和遺事》記有宋江故事輪廓,元時又有戲曲。經元代幾十年流傳演變,至元末明初。羅貫中的老師施耐庵,吸取民間口頭傳說、話本及戲曲中的水滸故事,進行了整理和藝術加工,終於編成一百回本《水滸傳》。後來又經文人、藝人不斷加工增改,至明後期,有多種繁簡不同的版本。萬曆年間楊定見編一百二十回《水滸傳》,即為現在流行的本子。全書集中描寫宋代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事的發展演變過程,有著複雜的思想內容和效果。其藝術成就頗高,繼承發揚話本藝術傳統,長於寫人敘事,語言生動簡練,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富有個性。不失為著名長篇巨著。近人羅爾綱先生著《水滸傳原本》,根據羅貫中《三遂平妖傳》二十回孤本與《水滸傳》對勘,得出《水滸傳》作者非施耐庵,當是羅貫中的結論。

設科取士
洪武三年(1370)五月十一日,朱元璋下詔,設科取士。他在詔書中說:“我聽說成周之制,取才於貢士,所以賢者在職,而民有士君子之行,風淳俗美,國易為治,教化彰顯。漢唐及宋,科舉取士,各有定製,但貴詞章之學而不求德藝之全。前元依古設科,待士優厚。可是權豪勢要之官,每納奔競之人,寅緣阿附,輒竊仕祿,所得資品或居貢士之上,致使懷才抱道之賢,恥與並進,甘隱山林而不起。風俗破敗,以至於此。我今一統華夏,方與百姓共享昇平之治,所擔心的是官非其人,有殃吾民,願得賢人君子而任用。以今年八月,為始,特設科舉。”於是,至八月京師、行省各舉鄉試。自初九日試初場,復三日、試第二場,又三日試第三場。京師直隸府州貢額為一百人,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廣各四十人,廣東、廣西各二十五人。若人才眾多之處,不拘限額。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中式後十日,複試騎、射、書、算,律五事。騎,觀其馳驅便捷;射,觀其中之多寡,書,通於六藝,算,通於九法,律,觀其決斷。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又令各行省連試三年,且以官多缺員,舉人俱免會試,赴京聽選。自後三年一舉。二月十八日始開會試科,鮑恂、宋濂主考,取俞友仁等一百二十人。三月初一日,策試貢士,朱元璋親制策問,試於奉天殿,賜吳宗伯等進士及第,張掛黃榜,於中書省賜宴。宗伯等授禮部員外郎,及第出身授主事,同出身授縣丞。一甲三人不授翰林官。洪武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告諭中書省臣:科舉之設,務得經明行修,文實相稱之士以資任用。有司所取,多後生少年,觀其文辭,亦若可用,及試用之,不能措諸行事。虛文相冒,失去我責實求賢的本意。各地宜暫停科舉,別令有司察舉賢才,以德行為本,文藝次之。十五年八月,復行科舉,三年一行,遂為定製。

雜譚逸事

周湞的遷謫
周湞,生卒年不詳,字伯寧,江西鄱陽人。擅長作詩,與辛敬萬石楊伯謙李克正查和卿等稱江西十才子。初任饒州長史,遷湖廣都事、按察僉事,坐事謫輸役汴梁。後起復任河間鹽運使。洪武三年(1370)正月二十七日遷刑部尚書,未視事,因官舍越制非禮,辱責吏胥。元璋得知大怒,即貶惠州經歷。後無考。

朱元璋論武備
洪武三年(1370)正月十四日,朱元璋與武臣論武備,他說:“用兵之道必先固其本,本固而戰多勝少敗。所謂本,即為內部的武備,武備強實則難破。所謂實,即有備無虞。後世不知以此為首務,以至在戰勝之餘,遂忘武備,往往致敗。誰不知天下平定之時,可以息兵偃武?卻不知治兵然後可以息兵,講武而後可以偃武。如晉撤州郡之備,召致五胡之擾,唐撤中國之備,召致安史之亂。就是無備的明證。因此,當天下無事之時,而常謹守不測之戒,武備不可一日而忘。”

神帛敕局的設立
朱元璋命禮部立局制神帛誥敕。洪武三年(1370)二月初一日,神帛制敕局正式設立,且定議制度及禮神制帛誥敕織文。禮部上奏,元璋批准,凡神帛織文,效祀上天及配享皆曰“效祀制帛”;太廟祖考曰“奉天制帛”;親王配享曰“展親制帛”,社稷歷代帝王先師孔子及諸神祗皆曰“祗神制帛”:功臣曰“報功制帛”。蒼白青黃赤黑之色,各亦其宜。誥敕,文臣。字用玉箸篆,武臣用柳葉篆,誥織文曰“奉天誥命”,敕織文曰“奉天敕命”。俱用升降龍文左右盤繞。

朱元璋論孝悌
洪武三年(1370)二月初二日,朱元璋行至後苑,見巢鵲卵翼之勞,喟然長嘆。他說“禽鳥劬勞如此,何況人母子之恩呢!”便下令:群臣有親年老,允許歸家侍奉。其時有元鎮撫陳興被俘來京,元璋對待他很好。陳興即上言有母在嵩州,年八十餘,乞求歸養。元璋便賜給衣帽白金,準其歸家。當陳興辭別時,元璋對侍臣說:“孝悌之性,天下皆同。陳興雖武夫,聽了我的話之後,即愴然思歸。我不知其有老母,若是知道,怎能讓他遠離老母呢!人壽不過百歲,今其母年已八十餘,萬一不得相見,陳興就會無限悲痛。現陳興歸,母子相見,該是多么快樂啊!”又說:“人情莫不愛其親,必使之得以盡其孝,一人孝而眾人皆趨於孝。此為風化之本。所以,聖人之於天下,必本人情而為治。”

朱元璋頒《教民榜》
朱元璋曾問戶部官那裡的百姓最富,那裡的田賦最多?戶部官說:以田稅多少官,淮西多富民巨室。以蘇州一府計,民歲輸糧一百至四百石的有四百九十戶,五百至一千石的有五十六戶,一千至二千石的有六戶,二千至三千八百石的有二戶,共五百五十四戶,每年輸糧十五萬零一百八十四石。元璋說:“富民多豪強。元時此輩欺凌小民,武斷鄉曲,人受其害。應召其來京,我將勉諭。”洪武三年(1370)二月初十日,諸郡富民來京,元璋告諭道:你們居田裡安享富稅。古人有言,民生有欲,無主乃亂。假使天下一天無主,則強凌弱,富暴寡,富者不得自安,貧者不能自存。我今為主,立法定製,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貧者得以全其生。你們當循分守法,能守法則能保身。勿凌弱,勿吞寡,勿虐小,勿欺老,孝敬父兄,和睦親族,周給貧乏,遜順鄉里,若能做到這些,則為良民;否則,就不是良民。”諸富民頓首謝恩,元璋賜酒食而遣還。隨後,將元璋的告諭刻版而行,名《教民榜》頒布天下。

朱元璋詔令有司推訪賢俊
洪武三年(1370)二月二十八日,朱元璋告諭廷臣:六部總領天下政務,非得學問博洽才德兼美之士,不足以任其職。賢俊之士或隱居山林,或屈在下僚,我不能周知,你們應該舉奏於我,我將量才任用。”於是詔告天下:“自古帝王開基立國,必依靠賢俊之臣,共同理政。殷湯周武既定天下,即用俊賢,列於庶位,因此得以光昭上下,澤流無窮。我今肇基江左,統有萬邦,稽古建官,期以治永。惟六部政繁任重,而在位未盡得人,是我用賢之道未廣呢,還是賢智之士抗其志節而甘隱於岩穴?詔下之日,有司悉心推訪賢俊之士,以禮送至京師。”

蘇琦上書
洪武三年(1370)三月初八日,鄭州知州蘇琦上書言時宜三事。其一,宜於沿邊要塞屯田積粟,以立長久規制;其二,宜選才兼文武、練達邊事重臣,分鎮要害;其三,於中原墾田,責之守令,招撫流民,永安田野。朱元璋得書,即告諭中書省臣:屯田以守要害、墾田以實中原,都是控制外寇和實行王政的重要措施,當根據實際,參酌施行。

滕德懋改任
滕德懋,生卒年不詳。字思勉,直隸蘇州府吳縣人。元末,任浙江行省椽、台州知府。朱元璋征擢丞相府椽,出任信州知州、建昌同知、潭州知州、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洪武二年十二月遷兵部尚書。洪武三年三月十三日改任戶部尚書。奏準浙江行省每年輸糧九十三萬三千二百六十八石,設糧長一百三十四名,又奉命設倉儲二十所,各置官掌管。本年以事免官卒。德懋才辨豪爽,器量宏偉,長於奏疏。一時招徠詔諭之文,多出其手。《一統志》稱其居官有大節。

孔克堅逝世
孔克堅(1316—1370),字璟夫,孔子五十五世孫。元末襲封衍聖公,以其明習禮學,征授同知太常禮儀院事,遷中台侍御史、國子監祭酒、集賢學士、山東廉訪使,俱辭不就。吳元年(1367)末,徐達下山東,朱元璋召至京師,賜廩祿不任職。洪武三年(1370)以疾告歸,三月二十八日卒於舟中,年五十五。

諸王冊寶制儀成
洪武三年(1370)三月二十五日,朱元璋命禮部考定諸王冊寶制及冊封禮儀。四月初一日,禮部造諸王冊寶成,並上冊封禮儀。其制:冊寶皆用金,寶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其篆文曰“某王之寶。”寶匣、寶座,雕造蟠螭,余同皇太子冊寶制。

元顧帝妥歡貼睦爾逝世
妥歡貼睦爾 (1320一1370),元明宗和世瓊長子,妃哈剌魯氏邁來迪生。其父遇害後,被先後徙居高麗和廣西靜江。至順三年(1332),文宗、寧宗相繼去世,由文宗後立為帝,然為權相燕鐵木兒拖延。待燕鐵木兒死,才於上都即位,改元元統,並依靠右丞相伯顏清除燕鐵木兒勢力,而伯顏又恃功擅權。至元六年(1340),支持脫脫逐走伯顏。脫脫當政,多有改革,終因朝政積重難返,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於至正十一年(1351)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戰爭。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 1368)八月,徐達率師攻人大都,妥歡貼睦爾奔上都;明軍向北追擊,又奔應昌。洪武三年四月二十八日逝世,年五十一。諡號惠宗,蒙古語謚烏哈噶圖汗。朱元璋因其知順天命,退避而去,加號順帝。

磨勘司的設立
朱元璋曾以中外百司簿書填委,需要綜核。後覽《宋史》,見其有磨勘司之設,非常高興,便於洪武三年(1370)四月,命設其官,以太子伴讀高暉為磨勘司令。

司農司的廢立
吳元年(1367)置司農司,設司農卿(正三品),少卿(正四品),丞(正五品),庸田署令(正五品),典簿、司計(正七品)。洪武元年 (1368)罷廢。洪武三年五月初六日,朱元璋以為,中原之地,自兵興以來,田多荒蕪,命中書省臣商議計民授田,設官主持。於是中書省臣建議復設司農司,設在河南,專理其司。司設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立簿、錄事各二人。經朱元璋批准,予以設立,洪武四年復罷。

宮閫之政
朱元璋以元末之君不能嚴宮閫之政,以致宮嬪女謁私通外臣而納其賄賂,或施金帛於僧道,或番僧入宮中攝持受戒,而大臣命婦亦出入禁掖,淫瀆亂政,禮法蕩然無存,以至於亡國。因此,吸取前代教訓,於洪武三年(1370)五月初七日,令省臣著為令典,嚴宮閫之政,且世代遵守,皇后只治宮中嬪婦事,宮門之外,毫髮之事,不得參與。自后妃以下,至嬪侍女使大小衣食之費及金銀錢帛器用百物的供應,皆由尚宮奏報,而後發內使監官覆奏,方得赴所部關領,若尚宮不及奏報而艨朧發內官監,監官不覆奏,而擅自赴部關領,皆處以死罪。若以私書出外,同樣處以死罪。宮嬪以下,遇有疾病,醫者不得入宮中,以其病情症狀取藥。群臣命婦,除朝賀外,不得入宮中,君亦無有見命婦之禮。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等,必擇良家女子,不受大臣所進,防其寅緣為奸,於國不利。

服色尚赤
朱元璋令禮部考歷代服色所尚,定明代服色所尚之色。洪武三年(1370)五月二十三日,禮部奏官,歷代所尚之色各異。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漢尚赤,唐服色尚黃、旗幟尚赤,宋亦尚赤。今國家承元之後,取法周漢唐宋以為治,服色所尚於赤為宜。朱元璋批准,服色尚赤。

岳鎮海瀆城隨諸神號的定製
洪武三年 (1370)六月初六日,定製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及各處城隍神號,凡去前代所封名號,只以山川本名稱其神,郡縣城隍一體改正。五嶽稱東嶽太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五鎮稱東鎮沂山之神,南鎮會稽山之神,中鎮霍山之神,西鎮吳山之神,北鎮醫無閭山之神。四海稱東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海之神。四瀆稱東瀆大淮之神,南瀆大江之神,西瀆大河之神,北瀆大濟之神。各處府州縣城隍稱某府某州某縣城隍之神。

開中鹽法的制定
洪武三年(1370)六月二十四日,山西行省臣上疏說;“大同糧儲,自陵縣、長蘆運至太和嶺,路遠費煩。若令商人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入米一石三斗,給淮鹽一二百引,商人售畢,即以原給引目赴所在官司交之。如此,則轉輸之費省而軍儲之用充。”朱元璋從其議,遂召商人往大同、太原倉輸糧而給鹽引,稱之為“開中”。其後各行省邊境多仿行。洪武四年二月十九日,戶部定淮浙、山東中鹽之例,鹽法、邊儲相輔而行,譽為善政。

民間立義塚
洪武三年(1370)六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告諭禮部,於民間立義塚,禁止水葬。他說:近世狃於胡俗,家人之死,以火焚燒,而將其骨投入水中,致使孝子慈孫於心難忍,又傷恩敗俗,應嚴厲禁止。百姓貧窮無地埋葬的,所在官司可擇近城寬地,闢為義塚,由其埋葬;若有宦遊遠地,不能歸葬的,有司給予力費,令其歸葬。”

楊憲伏誅
楊憲(?一1370),字希武,山西陽曲人。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克應天,楊憲投奔,留居幕府,通經史,有才辨,曾奉命出使張士誠,還遷博士諮議,出任江南行省都事,升浙東行省郎中、按察使、中書省參議,再出任江西行省參政,召為司農卿,不久又擢中書參政,改河南參政。洪武二年 (1369)調任山西,本年召為中書省右丞。洪武三年正月初十日,元璋賜名燁。七月三十日遷左丞。因其在元璋左右時間長,熟悉典故,市權邀寵,輕視同僚,多行不法,又陷害汪廣洋等。太史令劉基彈劾,發其罪惡。元璋大怒,令群臣按問,楊憲招供服罪而被斬首。

康茂才逝世
康茂才(1314—1370),字壽卿,蘄州人。元末結義兵保鄉里,自長官屢遷宣慰使司都元帥。元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移戍採石,朱元璋渡江,茂才力守,次年二月敗走建康。朱元璋取建康,茂才投降說:“前日之戰,各為其主。今日兵敗,死生由命。”元璋稱讚,授秦淮翼水軍元帥守龍灣,聽從號令,多立戰功。元到正二十五年改神武衛指揮使。不久,又遷大都督府副使、同知大都督府事。洪武元年 (1368),從征中原,攻掠州縣。洪武三年隨徐達征定西,取興化。奉命還師,八月初三日至陝州,以疾而卒,年五十七。追封蘄國公,謚武康。

應天知府改稱府尹
洪武三年(1370)六月二十四日,監察御史鄭沂建言:京師為天下根本,四方瞻仰,爵位之設,當使內尊而外卑,內重而外輕。今南京、北京知府與在外散知府同稱,甚失內外之統。宜改應天知府為南京尹,則國體尊而爵位適當。八月初十日,朱元璋令改應天知府為府尹,秩正三品,賜銀印,設府丞、治中各一人,通判二人。以蘭以權為府尹。

蔡仙逝世
蔡仙(?一1370),籍貫無考。元末,從芝麻李為軍,芝麻李敗,投奔朱元璋,任先鋒從征,皆立戰功,升千戶、都先鋒、驃騎衛指揮同知、武德衛指揮使、黃州衛指揮使、荊州衛指揮使,累官至廣西行省參政兼靖江王府相。洪武三年(1370)九月二十一日卒。追封安遠侯,謚武襄。

朱元璋大封功臣
朱元璋為大封功臣,命大都督府、兵部記錄諸將功績,吏部定勳爵,戶部備賞物,禮部定禮儀,翰林院撰制誥,於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十一日大封功臣。當天,元璋坐奉天殿,皇太子、諸王侍左右,左丞相李善長、右丞相徐達率文武百官列于丹陛左右。召諸將告諭道:今日定封行賞,皆效古先王之典,已經準備了兩年。爵賞次第,我親自製定,至公而無私。遂封公六人:李善長韓國公,徐達魏國公,常遇春之子常茂鄭國公,李文忠曹國公,鄧愈衛國公,馮勝宋國公。侯二十八人:湯和中山侯,唐勝宗延安侯,陸仲亨吉安侯周德興江夏侯,華雲龍淮安侯,顧時濟寧侯,耿炳文長興侯,陳德臨江侯,郭子興鞏昌侯,王志六安侯,鄭遇春滎陽侯,費聚平涼侯,吳良江陰侯,吳禎靖海侯,趙庸南雄侯,廖永忠德慶侯,俞通源南安侯,華高廣德侯,楊璟營陽侯,康茂才子康鐸蘄春侯,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潁川侯,胡美豫章侯,韓政東平侯,黃彬宜春侯,曹良臣宜寧侯,梅思祖汝南侯,陸聚河南侯。並賜誥命、鐵券。三十日,又封汪廣洋忠勤伯,劉基誠意伯,皆賜誥命。十二月初四日,朱元璋對諸臣說:你們享有富貴,當與賢人君子講學,以明道理,以廣見聞,通達古今之務以成遠大之器。千萬不可苟且自足。十年十月十三日封沐英為西平侯。十一年正月初六日進封湯和為信國公。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封仇成為安慶侯,藍玉永昌侯,謝成水平侯,張龍鳳翔侯,吳復安陸侯,金朝興宣德侯,,曹興懷遠侯,葉升靖寧侯,曹震景川侯,張溫會寧侯,周武雄武侯,王弼定遠侯,皆賜鐵券。後又以各武臣的戰功,或封侯、伯,或進封公,藉以激勵武將。

戶帖的制定
朱元璋曾告諭中書省臣說:民,國之本,古代司民,歲終獻民數於王,王拜受收藏天府。今天下已定,而民數尚未核實,應命戶部籍天下戶口,每戶給以戶帖。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二十六日,戶部制戶籍、戶帖,各書其戶鄉貫、丁口名歲、田宅、僮婢、畜產等,合籍與帖,以字號編為勘合,用半印鈐記。籍藏於部,帖給於民。仍令有司每年統計其戶口之登耗上報。朱元璋批准,著為令。

朱元璋論神仙之術
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十四日,朱元璋得知公侯之中有好神仙之術的,便將公侯們召集來,告諭說:神仙之術,以長生為說,而又謬為不死之藥以欺人。前代帝王及大臣,多好其術,但終未靈驗,且服藥而死卻大有人在。這是因為富貴之極而擔心一旦身死,不能久享其樂,所以才一心信其謬說。若神仙之求可信,又可以長生不死,為什麼四海之內,千百年間,曾無一人得其術而久住人世呢?若說神仙凡人不能識,此是欺世之言,切不可信以為真。人如果能懲忿止欲,養以中和,自然可以延年益壽,有善足稱,名垂不朽,雖死猶生。何必枯坐服藥,以求不死呢!況世間根本沒有不死之事,應該痛絕此念才是。

鬍子棋疏官建都關中
洪武三年(1370)監察御史鬍子祺,曾上書疏言建都關中。他說:“天下形勝之地,可建都的有四處。河東地勢高厚,可控制西北,堯曾建都,但其地苦寒,江淮士卒不堪;汴梁,襟帶河淮,宋曾建都,但其地平曠,無險可守;洛陽,周公曾卜之,周、漢曾遷之,但嵩、邙諸山,非有散函、終南之阻,澗、伊、洛,非有涇、渭、灞、滬之雄。所以據百二山河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可以綿宗社之久,舉天下莫如關中。”朱元璋覽奏疏,點頭稱是。

李善長致仕
李善長(1314—1390),字百室,鳳陽定遠人。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朱元璋下滁陽,善長迎附,元璋留掌書記,曾建言元璋效法漢高祖所為而定天下,深得寵信。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善長多參與決定。元璋稱吳王,拜善長右相國。吳元年(1367)封定國公,改左相國。洪武元年 (1368)任左丞相,總領政務,事無巨細,皆由其與諸臣議行。洪武三年十一月十一日,進封韓國公,名列第一,制詞比之蕭何。四年正月初二日以疾致仕。次年病癒,命主持建設臨濠宮殿,後又與李文忠總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洪武二十三年,坐胡帷庸黨,並妻女弟一家口七十餘人誅戮。元璋手詔條列其罪,傅著獄辭,為《昭示奸黨三錄》,布告天下。第二年,郎中王國用上書為善長鳴冤,元璋得書,不治其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