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年

1199年

1199年農曆己未年(羊年);西夏天慶六年;金承安四年;西遼天禧二十二年;南宋慶元五年;越南天資嘉瑞十三年;日本建久十年,正治元年。

大事記

(圖)宋寧宗宋寧宗

劉光祖因撰《涪州學記》落職

慶元黨禁中,主管玉局觀劉光祖撰《涪州學記》,指斥“以道為偽”,以“好惡出於一時,是非定於萬世”為言。1199年二月,諫官張釜劾奏其謗訕。劉光祖遂落職,貶於房州(今湖北房縣)居住,學禁至是更趨為嚴。

宋定理官曆縣法

宋銓選制規定,選人初次改京官,必須先任縣官,叫“須入”,然此制時有廢馳。慶元初下詔,除殿試頭三名、省試頭名外,皆須任縣令。後用御史程松之言,規定大理評事已改官未歷縣官者,須作地方官一次;舊捕鹽改官人照此。1199年四月,定理官曆縣法,規定初任未終者,須先注幕職官簽判一次,方許為縣官。

宋命諸路州學置武土齋

宋初以來,京師已有武學,然地方未建。崇寧年間,州有武學之置,不久廢罷。1199年五月,從言者之請,詔諸路州學置武士齋,選官按其武藝,且以在官荒田以備支用。但此制未得到認真施行。

宋立沿邊諸州武舉取土法

北宋已有武舉試法,為貢舉科目之一,然時有置廢。南宋慶元年間,朝廷重視由地方培養和選拔武士。1199年五月詔諸路州學置武士齋後,八月,又立沿邊諸州武舉取士法。

宋頒行《統天曆》

因所用《會元歷》“占候多差”,宋寧宗下令更造新曆。1199年五月,由楊忠輔創製的新曆成,賜名為《統天曆》。該歷確定回歸年的數值為三百六十五萬二千四百二十五日,與現行公曆一年的長度完全一樣,這比公曆頒行早三百八十三年。但因推測日食等不驗,開禧三年(1207)又造《開禧歷》附《統天曆》,行用於世四十五年。

金置審官院

1199年十月,金置審官院,掌奏駁除授失當事。官長為知院,從三品,屬官有同知審官院事、掌書。大安二年(1210)罷廢。

金改定科舉法

世宗末年,金朝科舉以詞賦、經義兩科分別取士。1199年十二月,章宗下令改變一場取兩位狀元的狀況,要求通試時務策,只選一位狀元。有司認為詞賦、經義為士子本業,策論為兼習,不應舍本取末。遂定御試各試本業,以詞賦居首,第一名為狀元,經義魁次之。

金章宗封李氏為元妃

李氏師兒以監戶女子入宮,為金章宗所寵。明昌五年,李氏由昭容而進封淑妃,兄弟喜兒、鐵哥皆得因以擢顯近。經童出身的胥持國位致宰相,與李氏相為表里。章宗欽懷皇后死後,章宗意屬李氏。然而李氏出身低微,遭到諸大臣的反對。章宗不得已,於1199年十二月封李氏為元妃。隆寵過盛,頗致不滿。章宗死後,有告李氏令宮人詐作有身,計取他兒以充皇嗣,被賜自盡。

果州學官王莘被罷

果州(今四川南充)學官王莘為漕臣汪德輔所薦,任昌州(今四川大足)考官。其策試題以漢成帝時專權的外戚王風等事為問,被禮部告發,謂其譏刺韓侂胄。1199年正月二十九日,王莘罷學官。議者謂汪德輔以祖蔭入仕,故擇考官不善,遂令漕臣無出身者不得差擇考官。

出生

(圖)趙孟堅字畫趙孟堅字畫

趙孟堅

1199年出生,字子固,號蘭坡,又號彝齋居士,中國南宋末年畫家。趙孟堅宋太祖十一世孫,居浙江海鹽。初以父蔭入仕,宋理宗寶慶二年中進士,歷任湖州掾、轉運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等職,官至朝散大夫、嚴州守。南宋亡後不仕,亦有考證稱其在宋亡前已逝。傳說隱居州之廣陳鎮(今屬海鹽縣)。效仿魏晉名士作風,修雅博識。工詩及書,善水墨白描梅、蘭、竹、石,以墨蘭、白描水仙最精,“清而不凡,秀而雅淡”。傳世作品有《水仙圖卷》《歲寒三友圖》《墨蘭圖》等。好收藏書畫古物,常用船隻載著書畫文物及紙筆墨硯等,雲遊四海,興到吟弄,竟至廢寢忘食。時人稱“趙子固書畫船”。史載“多藏三代以來金石名跡,遇其會意時,雖傾囊易之而不靳也”。

逝世

(圖)理查一世理查一世

理查一世 (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為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二子,由於其征戰沙場時總是一馬當先,如獅子般的勇猛頑強,所以又被稱作獅心王理查,是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他同時也是諾曼第公爵(稱理查四世)、阿基坦公爵以及安茹伯爵。理查一世在1199年鎮壓阿基坦叛亂時,因不改身先士卒的作風,不幸中箭身亡,臨終前將王位交給幼弟約翰。

源賴朝 (1147年—1199年1月13日)本鎌倉幕府第一代將軍,平安時代末期武將源義朝之子,武家政治創始人 。1158年任皇后宮權少進。1159年隨父舉兵,任右兵衛佐,拘禁後白河上皇、二條天皇和近臣藤原通憲(信西),史稱“平治之亂”。敗後東逃,途中在美濃被捕,被流放於伊豆國蛭島。1192年後白河法皇死後,任征夷大將軍,建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武士政權鎌倉幕府。確立全國範圍內之軍事封建主統治。1198年12月參加相模川橋落成典禮後,歸途中從馬背跌下,從此一病不起,1199年正月去世。

雅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 1199年去世,古羅斯王公,諾夫哥羅德王公(1176年在位),佩列亞斯拉夫王公(1187年—1199年在位)。雅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為諾夫哥羅德王公姆斯季斯拉夫·尤里耶維奇之子。1178年,弗謝沃洛德放火燒掉了沃洛克-蘭姆斯基;雅羅斯拉夫被帶回弗拉基米爾與大公一起居住。1187年,在弗拉基米爾·格列波維奇王公死後,雅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被送到佩列亞斯拉夫,他在那裡一直統治到1199年去世。

修波度孜 (1149年—1199年),南宋藏傳佛教寧瑪派高僧,於藏曆第三繞迥之土蛇年誕生在拉東寺。父名桑傑格瓊,母名王摩。據說,父母將剛生下的嬰兒放於簸箕中,入睡時,發現紅光照體。在舅父巴色周札那裡學習了三年,他學習了大圓滿絨宗所傳密宗法門,精通密宗旨意的全部配合法。十六歲時,舅父丹巴去世。修波度孜為了繼續學法,逐去吉喀寺,拜該寺一位上師為師尊。於藏曆第三繞迥之土羊年(1199年,宋慶元五年)圓寂,是年五十一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