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王

英國國王

英國國王 (King/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憲法規定的世襲的國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腦),立法、司法機關的組成部分,法院的首領,英國全部武裝部隊的總司令,英國國教聖公會(新教安立甘宗)世襲首領。根據各國憲法,英國國王也是北美洲的安提瓜和巴布達國王、巴哈馬國王、加拿大國王、巴貝多國王、貝里斯國王、多米尼克國王、格瑞那達國王、牙買加國王、聖基茨和尼維斯國王、聖露西亞國王、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國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國王、紐西蘭國王、巴布亞紐幾內亞國王、索羅門群島國王、吐瓦魯國王(這些國家已從前大英帝國獨立,但國家元首由英王兼任,英王定時派遣總督到各國代表自己行使國家元首權利。政府首腦由本國選舉產生)除了這些國家,脫離前大英帝國的亞、非、美、大洋洲的各國獨立的37個國家(國家元首不是英王擔任)組成了大英國協。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就任大英國協元首。根據憲法,英國王位和各國國家元首的位置將由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繼承,他將成為新的英國國王。右圖為伊莉莎白二世之父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英國憲法規定的世襲的國家元首,立法機關的組成部分,法院的首領,聯合王國全部武裝部隊的總司令,英國國教的世俗領袖和大英國協元首。

概述

英國國父阿爾弗雷德大帝英國國父阿爾弗雷德大帝

1066年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地區的威塞克斯王國後 ,建立英國的第一個王朝——諾曼王朝,完成了封建化進程 ,國王權力逐步加強。後來在等級君主制下 ,1215年約翰王被封建貴族逼迫簽訂《自由大憲章》。1265年貴族約翰·德·孟福爾第一次召集貴族和市民召開議會商議國王的法案,英王的權力受到封建貴族的牽制 。14世紀時,英國議會擁有徵稅權並分為貴族院和平民院。1603年,來自蘇格蘭王國封建王朝的詹姆斯六世成為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遠親)實行君主專制,英王掌握全國的統治大權。1640年,不滿英王壓迫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舉行資產階級革命,英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台。後查理二世復辟,再次實行專制,所以又在1688年爆發光榮革命,查理二世之弟詹姆斯二世逃跑。在1689年通過了《權利法案》英國逐步確立起以議會為核心的君主立憲政體,議會的權力逐漸超過國王的權力,但英王仍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1707年和1801年,英國先後合併了蘇格蘭和愛爾蘭,英格蘭國王的稱號也變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的稱號。1714年,不懂英語的德意志人喬治一世就任英國國王,他無法和大臣直接交流,就把行政權交給內閣首相沃波爾,沃波爾成為實際的政府首腦。英王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和掛名的政府首腦。在憲法上,英王享有任免首相和內閣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殖民地地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冊封貴族和授予榮譽稱號,審判政治犯人,統帥軍隊,宣戰與議和等廣泛權力,但喬治一世不懂英語,實際上這些權力實際上大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久而久之這成為了法律的一部分,在喬治三世時,甚至首相也不能直接由國王直接任免,必須由議會決定,英王的一切政務活動必須完全服從內閣和議會的控制和安排,其活動多屬禮儀性質。18世紀時,維多利亞女王也只是多待在宮廷里,很少過問政事,英國王權更加衰落。但英國是一個君主制國家,英國國王是最大的貴族,個人還享有崇高榮譽和尊嚴,還有其他如不納稅、不被起訴等特權。英王是英國和大英國協統一團結的象徵,是英國和大英國協的最高領導人,可以與外國國家元首進行會晤,但與外國商議政事必須由政府首腦首相行使。英國政治連續性的標誌和政府決策的顧問,他對政府決策享有諮詢權、鼓勵權和警告權。

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規定 ,王位繼承者必須是新教徒。該法確立了長子繼承原則和男性先於女性繼承原則。王位根據年長順序傳給先王的兒子;如無子,則傳給女兒;如無子女,則傳給兄弟姐妹或其後裔;再是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1952年英王喬治六世死後因無兒子,由其長女伊莉莎白繼承王位。按照1937、1943、1953年的《攝政法》規定,英王因未成年或其他原因暫時不能行使職權時,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由成年的王位順序繼承人、大法官、下院議長、高等法院院長、抗訴法院院長等人中的某些人代替國王攝政。英國國王兼任多國國王,直轄下有2億多人,他統轄下的大英國協有20多億人。

諾曼王朝

威廉一世威廉一世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

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第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魯弗斯(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第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史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第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他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

3、約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相當長,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無名的國王之一。

5、愛德華一世(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愛德華二世(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蘭國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愛德華三世(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蘭國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約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蘭開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蘭國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卡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

亨利三世像亨利三世像

3、亨利六世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蘭卡斯特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約克王朝

1、愛德華四世(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蘭國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愛德華五世(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約1483年),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都鐸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

3、愛德華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國國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簡·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於1553年內數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5、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6、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大·聯合王國

斯圖亞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並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Charles I,無頭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他與議會的矛盾激化,在與議會的戰爭中失敗被砍頭。

3、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復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漢諾瓦王朝

1、喬治一世(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的國王,漢諾瓦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二世的孫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

4、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7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哥達王朝

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3、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4月21日,1952年2月6日即位),全名伊莉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大英國協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大英國協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現今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