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年

1174年

1174年是甲午年(馬年);西夏乾祐五年;大理利貞三年;金大定十四年;西遼崇福十一年;南宋淳熙元年;越南政隆寳應十二年,天感至寶元年;日本承安四年。

事件

(圖)1174年坎特伯雷大教堂

磻溪六年,道教術語,宗教典故。指道教大師王重陽死後,丘長春等四徒守陵三年之後,丘長春便到磻溪傳道六年的苦難經歷。也就是從1174年至1180年,丘長春“乞食於磻溪。脅不沾席,一蓑一笠,日乞一食,寒暑不變,人呼為‘蓑衣先生'。如是六年”。六年所受之苦,世間難尋。道教後學難以仿效。是意在弘揚丘祖為修道表現出的那種百折不撓的吃苦精神。

阿尤布王朝創建於1174年,是由大名鼎鼎的薩拉丁所創立,而阿尤布王朝的馬木留克軍隊也是當年由薩拉丁一手組建的一支勁旅。

《通鑑紀事本末》南宋袁樞撰,第一部紀事本末體的史書。袁樞,字機仲,建州建安人。他將《通鑑》史料由按年編排改為按事編排,以歷史事件為中心重新歸類列目,一事一篇,每事各詳起訖,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該書成於淳熙元年(1174年),宋孝宗閱後贊“治道盡在是矣”,次年刻板印行。

(圖)1174年1174年

至明末,張溥附史論於《通鑑紀事本末》各篇之後。《通鑑紀事本末》起自“三家分晉”,終於“世宗征淮南”,記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共分四十二卷,編有二百三十九個事目,六十六個附目,總計三百零五事。

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肯特郡坎特伯雷市。1174年以哥德式重建。大主教貝克特被謀殺於此。英國聖公會發源地。

文物

(圖)1174年《泉志》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稱《三因方》。 十八卷。宋·陳言撰於1174年。作者認為:“醫事之要,無出三因”。“倘識三因,病無餘蘊”。本書卷一-卷二前半部為醫學總論,並將三因(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作為論述的重點;卷二下半部-卷十八列述內、外、婦、兒各科病證,並附治療方劑,共分180門,載方1500餘首。方論結合頗切實用。

《泉志》書名。研究中國歷代錢幣的著作。 祥解 宋朝洪遵(1120年-1174年)著,共十五卷。書成於南宋宋高宗十九年(1149年)。收錄五代以前中外歷代各種錢幣三百餘種

廣安白塔 廣安白塔又名“舍利”寶塔,南宋淳熙至嘉定(公元1174年---1224年)年間建。位於廣安城南2公里渠江聾子灘側,四方形,通告36.7米。塔身為磚石結構,仿木樓閣式建築,共9層。1層~5層為石結構,6層~9層為方磚結構,彩裱3層。塔中空,層與層之間有階梯,可登至塔頂。無塔剎,頂部四方相通。1層~4層塔門兩側掛有石雕佛像88尊(今無存)。第二代層臨江一面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字。塔與對面奎星塔遙遙相對,“仰視遠觀,秀出雲表”。

伏虎岩旅遊風景區位於聯合鄉聯東村入口處,距縣城33公里。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創建。伏虎岩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古建築物

比薩斜塔 這座斜塔坐落在比薩城裡。建造於1174年,從它造好的初期開始傾斜直到現在已傾斜了17英尺左右了。到16世紀,這座比薩斜塔成了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

出生

黃潮,1174年生於汀州,後裔遷福建永定之胡家坊,後遷莆田。至明代景泰間,由莆田遷漳浦縣銅山所深井開基。十二世祖季春公,字嘉卿,生二子:長道深,次道周(字幼玄,號石齋,明末天啟年間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著有《易象正義》)

逝世

(圖)1174年洪遵

洪遵(1120~1174年),南宋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二十三歲中詞科,賜進士,後擢為秘書省正字。曾任資政殿學士,卒溢文安。 作品 著有《訂正史記真本凡例》、《翰苑群書》和《譜雙》等書

努爾丁·馬哈茂德(Nur al—Din Mahmud,1118~1174)贊吉王朝第二代統治者,軍事家。 經歷 突厥奴隸出身,生於摩蘇爾。為贊吉之次子。自幼在宮廷受傳統的伊斯蘭教育,精通武略。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Андрей Боголюбский(真名為安德烈·尤里耶維奇 Андрей Юрьевич,約1111年~1174年6月28日)羅斯王公,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爵(1157年~1174年在位)。

曾懷 生於1106年卒於1174年字欽道,常熟人,南宋丞相。隆興年間,因主持戶部財務,治理有方,遂超擢權戶部侍郎,未幾晉尚書。在任凡諸州錢糧出入多寡,都了如指掌,深得孝宗重用,被譽為有肖何、劉晏之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