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白塔

廣安白塔

廣安白塔又名"舍利"寶塔,南宋淳熙至嘉定(公元1174年~1224年)年間建。位於廣安市城南2公里渠江聾子灘側,四方形,通高36.7米。塔身為磚石結構,仿木樓閣式建築,共9層。1層~5層為石結構,6層~9層為方磚結構,彩裱3層。塔中空,層與層之間有階梯,可登至塔頂。無塔剎,頂部四方相通。1層~4層塔門兩側掛有石雕佛像88尊(今無存)。第二代層臨江一面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字。塔與對面奎星塔遙遙相對,"仰視遠觀,秀出雲表"。

基本信息

傳說

廣安白塔廣安白塔
春秋時期,魯班和他的徒弟趙巧兒一路修塔建閣來到四川。到達廣安時,自認為聰明能幹的趙巧兒逐漸心高氣傲,不服從魯班師傅的管教。一次,徒弟與師傅打賭,用一夜時間在渠江兩岸各修一座建築,由師傅修建白塔,徒弟修建江對面的奎閣,公雞報曉時看誰修得高。趙巧兒為圖輕便,選用木材做建築材料,而師傅選用的是磚石材料。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魯班師傅修的進度快。當奎閣建到第五層時,白塔就已經到第九層了。於是趙巧兒心生一計——學雞叫。魯班聽見雞叫,以為是公雞報曉,於是他抓起一把野草蓋在塔頂上算是完工。所以,原本打算建到十二層的白塔只建了九層,而如今的白塔頂部都還長著茂盛的野草。

史實

據可考證的史料記載,南宋淳熙至嘉定年間(公元1174-1224年),渠江聾子灘附近常出現翻船等災難,人們以為是水患作怪,於是時任資政殿大學士的安丙主持在這裡修建了白塔,並在塔內塑了很多佛像以鎮水患。塔身第六層臨江一面還刻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個字。資料顯示,該塔坐南朝北,高33.6米,底層邊長8.45米,為磚石結構的四方九級樓閣式塔。白塔一至五層用條石砌築,六至九層用磚石砌築。儘管上下用材不同,但塔身各層造型基本一致,從上到下逐漸內收,使得整座塔和諧自然。

五奇

一奇

廣安白塔廣安白塔

塔身,上下用材不同,卻渾然一體。白塔高30多米,塔身一至五層為石結構實心塔,沒用一塊磚,只在外施白色,各面用仿木結構作倚柱、雀替,沒有欄桿。六至九層卻是磚結構空心塔,彩裱紅白二色,磚重疊外挑作成仿木結構,有斗拱承托塔檐,沒有平座。“儘管上下用材完全不同,顏色各異,但由於塔身四面各層造型基本一致,從下到上逐級內收,使得整座塔和諧自然。”

二奇

塔梯,兩種不同風格的階梯有機地結合。記者看到,從第一層到第五層,樓梯是石頭做成的。第一層到第三層必須從第一層的階梯上到第二層平座,並在第二層平座轉90度到塔另一面平座,進入第二層階梯入口,方能到達第三層平座。以此上升到第六層。可從第六層往上,樓梯就是用磚修砌的了,沿塔內壁螺鏇式上升,中空,無塔心柱。在全國都十分罕見。

三奇

塔門,有真有假讓人難以分辨。記者發現一至五層每面都開券門,門的高度和寬度由下而上逐層變小。有趣的是,每隔一層,出入口相同。底層南門為出入口,其餘各門為假門;二層北門為出口,東門為入口,南門、西門為假門;三層西門為出口,南門為入口,北門、東門為假門;四層與二層相同,五層與第三層一致。由於真假門形制完全一樣,所以很難看出哪是真門,哪是假門。

四奇

塔飾,風格一致卻內容不同。王成平介紹,一至五層各面門上都飾象頭雀替,但每個象頭表情不同、神態各異。一、五層各面基本上是素麵,二、三、四層各面有佛飾。第二層臨江一面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字。各層通光孔置於斗拱旁,但方位不同,設計十分巧妙。從下到上,塔飾構成了一場完整的“鎮怪降妖”戰鬥場景圖。

五奇

塔位,塔基從未被洪水淹沒。

記者了解到,雖然白塔立於渠江之邊,水平距渠江江心不足100米,垂直高出渠江正常水位不到20米,但從廣安水文歷史資料看,白塔的塔基從未被洪水淹沒過。“不過在這次百年難遇的特大洪水中,白塔終究是未能倖免。”

廣安概況

GDP:¥537.2億元(2010年)

市委書記:王建軍

市長:侯曉春

方言:四川方言廣安話

地理位置

廣安白塔廣安白塔
北緯30°01′-30°48',東經105°56′-107°18′廣安旅遊資源豐富獨特,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託。幾千年文化積澱形成的歷史遺蹟,喀斯特自然地貌造就的奇山異水,多姿多彩,神奇迷人。全市共有人文、自然景觀和產業旅遊資源3大類、21亞類、40個品種、100多處景點。鄧小平故居及相關遺蹟,偉人故里風物民情,具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品質特色,在中外遊客中極具吸引力,每年前來瞻仰觀光的遊客多達數十萬;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安丙族屬墓群,雕刻精美絕倫,出土文物眾多,文化藝術內容十分豐富,具有重要的文史、旅遊價值;解放前夕,川東地下黨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華鎣山武裝起義”,小說《紅岩》中“雙槍老太婆”、“許雲峰”的原型都是廣安人,他們的神奇故事家喻戶曉,英烈們的戰鬥遺蹟比比皆是,不少遊客專程前來尋蹤憑弔;華鎣山寶鼎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為全國八大佛教勝地之一,素有“東朝寶鼎,西朝峨眉”之說;被郭沫若譽為“天下第一雄山”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華鎣山怪石嶙峋、山勢奇特,石林、湖泊、溶洞、瀑布、溫泉、峽谷、竹海、森林等異彩紛呈的景區(點)星羅棋布,集雄、奇、險、雅、幽、絕於一身,融名山、名湖、名石、名寺、名史於一爐,聚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有著極大的開發價值和廣闊的開發前景。此外,寶箴塞、褒先寺、肖溪古鎮等遺址文化積澱豐厚,寓意深遠,嘉陵江、金城山、御臨河小山峽等景色宜人,亦是遊客探古訪幽、觀光休閒的好去處。廣安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四川省衛生城市。

行政區域

廣安白塔廣安白塔
廣安市轄1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區人口47萬,城區面積40平方公里。

廣安市:面積6344平方千米,人口459萬人。(2006年)。市人民政府駐廣安區廣福街道。

廣安區:面積153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郵政編碼638000。區人民政府駐濃洄街道。

轄6個街道、21個鎮、22個鄉:濃洄街道、北辰街道、奎閣街道、廣福街道、萬盛街道、中橋街道、棗山鎮、官盛鎮、協興鎮、濃溪鎮、悅來鎮、興平鎮、井河鎮、花橋鎮、龍台鎮、肖溪鎮、恆升鎮、石筍鎮、白市鎮、大安鎮、觀閣鎮、廣興鎮、前鋒鎮、桂興鎮、代市鎮、觀塘鎮、護安鎮、穿石鄉、廣門鄉、廣羅鄉、方坪鄉、化龍鄉、大龍鄉、崇望鄉、龍安鄉、彭家鄉、楊坪鄉、鄭山鄉、蒲蓮鄉、大有鄉、消河鄉、東嶽鄉、蘇溪鄉、白雲鄉、白馬鄉、光輝鄉、龍灘鄉、小井鄉、新橋鄉、虎城鄉。

華鎣市:面積466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638600。市人民政府駐雙河街道。

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雙河街道、古橋街道、華龍街道、天池鎮、祿市鎮、永興鎮、明月鎮、陽和鎮、高興鎮、觀音溪鎮、慶華鎮、溪口鎮和紅岩鄉。

岳池縣:面積1457平方千米,人口117萬。郵政編碼638300。縣人民政府駐九龍鎮。

轄22個鎮、21個鄉:九龍鎮、花園鎮、坪灘鎮、龍孔鎮、鎮裕鎮、白廟鎮、酉溪鎮、同興鎮、興隆鎮、秦溪鎮、顧縣鎮、苟角鎮、天平鎮、石埡鎮、喬家鎮、羅渡鎮、裕民鎮、中和鎮、新場鎮、普安鎮、賽龍鎮、臨溪鎮、朝陽鄉、北城鄉、鎮龍鄉、粽粑鄉、排樓鄉、西板鄉、嘉陵鄉、石鼓鄉、平安鄉、恐龍鄉、團結鄉、黃龍鄉、雙鄢鄉、東板鄉、長田鄉、魚峰鄉、大石鄉、花板鄉、大佛鄉、齊福鄉、伏龍鄉。

武勝縣:面積966平方千米,人口83萬。郵政編碼638400。縣人民政府駐沿口鎮。

轄16個鎮、15個鄉:沿口鎮、中心鎮、烈面鎮、飛龍鎮、樂善鎮、萬善鎮、龍女鎮、三溪鎮、賽馬鎮、勝利鎮、金牛鎮、清平鎮、街子鎮、萬隆鎮、禮安鎮、華封鎮、鳴鐘鄉、真靜鄉、猛山鄉、雙星鄉、龍庭鄉、石盤鄉、舊縣鄉、鼓匠鄉、永勝鄉、新學鄉、秀觀鄉、寶箴塞鄉、金光鄉、八一鄉、高石鄉、白坪鄉。

鄰水縣:面積1919平方千米,人口99萬。郵政編碼638500。縣人民政府駐鼎屏鎮。

轄18個鎮、27個鄉:鼎屏鎮、城北鎮、城南鎮、柑子鎮、龍安鎮、觀音橋鎮、牟家鎮、合流鎮、壇同鎮、高灘鎮、九龍鎮、么灘鎮、袁市鎮、豐禾鎮、八耳鎮、石永鎮、興仁鎮、王家鎮、太和鄉、新鎮鄉、冷家鄉、長安鄉、西天鄉、梁板鄉、甘壩鄉、四海鄉、九峰鄉、椿木鄉、華鎣鄉、子中鄉、風埡鄉、黎家鄉、龍橋鄉、關河鄉、兩河鄉、長灘鄉、涼山鄉、復盛鄉、古路鄉、荊坪鄉、柳塘鄉、石滓鄉、護鄰鄉、同石鄉、三古鄉。

人文資源

廣安人傑地靈。孕育了以鄧小平為傑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中華兒女,養育過工農紅軍33軍,川陝地下黨和華鎣山游擊隊等革命力量,培育了以著名數學家何魯為代表的一大批專家學者。

廣安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鄧小平故居純樸莊嚴,吸引著中外遊客;陽和革命紀念碑、華鎣山游擊隊及雙槍老太婆、江姐、許雲峰等事跡有口皆碑、有蹤可覓;華鎣寶鼎是我國八大佛教聖地之一,曾有廟宇30餘座,極盛時僧眾達千餘人,素有“東朝寶鼎,西朝峨眉”之稱。現在每年佛教朝聖民眾達80多萬人次;展現當地民俗風情的“雲童舞”已流傳200多年,曾獲文化部優秀民間舞蹈獎;南宋安丙墓及族屬墓群列為“'96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位置

廣安白塔廣安白塔
廣安市位於四川東部,呈扇形分布於川中丘陵與平行嶺谷兩大地形區之間,是三峽庫區發展的接力帶,有“川東門戶”之謂。東、南兩部分與重慶市墊江縣、長壽區、渝北區、合川區接壤,西部與遂寧市蓬溪縣和南充市嘉陵區、高坪區相鄰,北部與南充市蓬安縣和達州市渠縣毗連。地理坐標為北緯30°01′-30°52′,東經105°56′-107°19′,東西寬134.5公里,南北長93.6公里,幅員面積6344平方公里,轄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代管代鎣市,共86個鄉,87個鎮,2886個村,2006年總人口459萬。廣安屬於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盆周邊過渡地帶,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其中中西部為丘陵區,東部為平行峽谷低山區,海拔高度從185米到1700多米,以華鎣山主峰高登山1704米為最高。兩大主要河流渠江自北而南縱貫市域中部,嘉陵江自北而南縱貫市域西部。氣候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17.7oC,年平均降水量1000-1500毫米,全年無霜期310-324天,具有冬溫夏熱、冬春雨少、夏雨集中、秋雨連綿和風力小等特點。氣候

廣安市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熱量充足,雨量豐沛,空氣濕度大,日照少,霜期短,風力小。年平均氣溫17.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8℃。多年大於或等於10℃以上的年積溫5600℃,無霜期306-328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43%的降水量集中於作物生長旺盛的夏季。多年平均徑流係數0.48,即降水量的48%匯入河川,52%為土壤吸收和植物蒸騰所消耗。終年植物繁茂,且無季節性河流。光能

廣安市是全國幾個低日照、輻射低值區之一,雲量多,日照少,萬里無雲的天氣少見。多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200小時~1342小時之間。但是,日照與農事季節同步。盛夏日照最充足,9月開始下降。全年太陽輻射能為87。8千卡/cm2。4月一9月是光能、熱能和降水最多的時段,有利於大春作物的生長發育。據測定,廣安市不同耕作制度的光能利用率只占0.52%~1.4l%,光能利用潛力很大。熱能

廣安市南北緯度只相差0.47度,氣溫的水平差異極小,而垂直差異較大。全市多年平均氣溫17℃~17.6℃,年際變化不大,月際變化明顯。最冷月是1月,月平均氣溫6℃。最熱月是7月,月平均氣溫27.8℃,極端低溫可達-3.8℃,極端高溫可達40.5℃。一年之中,氣溫變化的總趨勢是,從1月中旬至7月下旬氣溫逐漸升高,8月上旬氣溫逐漸下降,尤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降溫劇烈,有“一雨便是秋”之說。11月上旬至下旬出現第二次明顯降溫時段,由此逐漸進入冬季。降水

廣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14毫米~1282毫米,最多年為1485毫米,最少年為836.6毫米。一年之中,各季節的降水量不同。春季為209毫米~275毫米,夏季為401毫米~405毫米,秋季為278毫米~320毫米,冬季為37毫米~58毫米,氣溫與降水趨於一致,這種雨熱同季的氣候,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歷史沿革

廣安白塔廣安白塔
南北朝時期從宕渠分出部分地域置始安縣,治所在始安城,屬北宕渠郡,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北宕渠郡改為流江郡,縣屬流江郡。

隋時期以治所始安城即賨城,改名賨城縣。

唐時期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出部分地域另置豐樂縣後,復名始安。八年(公元605年)廢豐樂縣,其地復入。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始安縣為渠江縣。

宋時期宋太祖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於渠江縣境秀屏山(亦稱翠屏山、銀頂山)下的濃洄鎮置軍,取“廣土安輯”之意,命名為廣安軍。廣安一名,遂由此始。鹹淳二年,改廣安軍為寧西軍。

元時期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寧西軍及其轄地為元所據。十五年(公元1278年),縣改隸順慶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順慶府升為順慶路,置廣安府。

明時期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將其納入版圖,同年改名為廣安州。

清時期州屬北道順慶府。

民國時期蜀北軍政府撤銷。明道廢府,州直屬於省。次年恢復道制,廣安州改為廣安縣,隸屬川東道。三年,川東道改為嘉陵道,縣為其所轄。後為羅澤洲、楊森所轄。二十四年川政統一後,屬四川省察專員公署設於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區,至三十八年十二月八日未變。

1949年隸屬川東人民行政公署大竹專員公署。

1968年南充專區改為南充地區,縣隨之改屬。

1993年廣安地區成立,廣安縣隸屬廣安地區。

1998年廣安地區改廣安市,廣安縣改縣設區。

文物考古

漢代岩墓群

鄰水縣塘灣山漢代岩墓群、武勝縣匡家壩漢代磚窯群,不但規模宏大,而且有較高的建築藝術水平,為研究漢代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漢代,賨人的蠶麻織物稱為“巴布”,工藝精湛,世代相傳。唐代,川中蠶桑業發展迅速,岳池、廣安、武勝縣(區)等地為川中蠶桑重要產地。

據考證,佛教於唐朝時傳人廣安市,華鎣山逐漸成為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並以“川東峨嵋”之美譽影響華鎣山周圍各縣(區),先後建成鄰水千佛崖、大佛寺、黃陵寺、延福寺,武勝江陵寺、觀音寺、東山寺、龍女寺,岳池光明寺,廣安沖相寺、興國寺、高登古剎和岳池千佛崖等佛教建築,至清朝光緒年間,全市佛教寺廟多達717座。這些建築,構建崇宏,巧奪天工,尤其是華鎣山寺廟,集中體現了廣安民間的工藝,有三尺長的鐵瓦,有四尺長的鐵象,有重達70餘斤的銅鼎,有“大十圍,深五尺,可容水三十擔”,鍋沿可行人的千僧鍋。

交通狀況

廣安是西部第一個縣縣通高速公路的城市,境內318、210、212國道及203、304省道和縣、鄉、村公路縱橫交錯,概況截至2005年底,廣安市公路通車總里程82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7.75公里、一級路68.58公里、二級路415.71公里、三級路348.82公里、四級路959.09公里。華鎣市實現了鎮鎮通水泥公路,村村通公路。成南(充)廣(安)、廣(安)鄰(水)、鄰(水)墊(江)、渝鄰(水)達(州)、渝武(勝)南(充)高速公路竣工通車,經廣南、成南高速公路至成都250公里,經渝廣高速到重慶110公里,以廣安為中心的公路骨架正在形成。襄渝鐵路縱貫全境,嘉陵江、渠江水流連線長江,均可通航重慶。

廣安市除航空外,鐵路、公路、水路交通便捷暢達。電氣化鐵路襄(樊)——渝(重慶)線縱貫南北,擁有火車站6個,其中廣安站是川東片區重要的物資、客源集散地,每日有20對客運列車停靠,可直達重慶、西安、鄭州、北京,烏魯木齊,廣州、寧波、哈爾濱、太原和武漢等。規劃建設中的蘭(州)——渝(重慶)鐵路穿境而過,將打通廣安東西南北鐵路大通道。公路網路四通八達,區內公路通車總里程、平均密度均高於全國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廣(安)——渝(重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由廣安1小時可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同時在市區修建了重慶江北機場廣安候機樓。廣安還擁有過境國道210、212、318三條,過境省道石(柱)——南(充)線、儀(隴)——北(碚)線、溪(口)——石(梯鎮)線、廣(安)——遂(寧)線四條,以及縣道岳(池)——武(勝)路、廣(安)——武(勝)路兩條。國、省、縣道縱橫交錯,構成了以鐵路、公路為主體的“三橫四縱”交通網路格局。如今,從廣安市區出發,到任何一個縣、市、區,乘汽車最多只需30分鐘,這就是知名的“半小時工程”。同時,境內嘉陵江、渠江連線長江“黃金水道”,航運直通重慶、南京、上海。渠江水上游、太極湖水上游等已成為新興的熱門旅遊項目,為廣安蓬勃發展的旅遊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景觀。

即將開工廣安-重慶,廣安-武勝-遂寧,廣安-武勝-潼南-瀘州高速,屆時廣安將在西部率先實現縣縣多條高速。在建的蘭渝鐵路,鄰涪鐵路將讓廣安實現縣縣通鐵路。規劃修建渝廣城際鐵路、渝南城際鐵路。

附廣安市區目前運行的公交線路:

1路:城北汽車總站—北辰湖公園—區文化局—電力小區—廣安二中南門—建新街—建華路—北門口—北倉路國小—翠屏山公園果豐大門—人民路—厚街—新南門—高岩—科貿—轉盤(廣寧北路金安大道口)—市委市政府—中橋—武警支隊—蓮花路—廣安市人民醫院—運管處—世貿廣場—市防疫站—萬新四街—中心汽車站

2路:三橋村—植物油廠—氮肥廠—渠江大橋東—渠江大橋西—岔路口—八十五隊—建設銀行—北門口—人民路—厚街—新南門—高岩—科貿—轉盤(廣寧北路金安大道口)—美好家園—廣寧西路(廣福加油站)—馬石梯—兔兒山—棗山鎮—包裝廠(廣安南站所在地)

3路:城北汽車總站—岔路口—八十五隊—建設銀行—北門口—人民路—厚街—新南門—高岩—思源廣場—廣惠街—中橋—武警支隊—世貿廣場—運管處—廣安市人民醫院—中國移動廣安分公司—前進大道實驗學校—廣安職業技術學院—白塔大橋—思源工業園區

4路:北汽車總站—北辰湖公園—區文化局—廣安二中西門—洪州大市場—建華路—北門口—人民路—厚街—新南門—高岩—科貿—轉盤(廣寧北路金安大道口)—天府飯店—二苑—民安上街——美好家園—廣寧西路(廣福加油站)—馬石梯—中心汽車站

8路:中心汽車站—建安橋—友誼中學—中橋—市委市政府—市交通局—市體育館—環城北路—廣安二中北門—金廣—八角廟—金獅村—鄧小平紀念園南門—鄧小平紀念園北門—協興鎮政府—協興鎮中心醫院—華福村—廣花路口—佛手山廣場郵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