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T轉爐

100T轉爐

100T轉爐 100T轉爐 100T轉爐

100T轉爐100T轉爐
100T轉爐100T轉爐

轉爐(converter)

爐體可轉動,用於吹煉鋼或吹煉鋶的冶金爐。轉爐爐體用鋼板製成,呈圓筒形,內襯耐火材料,吹煉時靠化學反應熱加熱,不需外加熱源,是最重要的煉鋼設備,也可用於銅、鎳冶煉。轉爐按爐襯的耐火材料性質分為鹼性(用鎂砂或白雲石為內襯)和酸性(用矽質材料為內襯)轉爐;按氣體吹入爐內的部位分為底吹、頂吹和側吹轉爐;按吹煉採用的氣體,分為空氣轉爐和氧氣轉爐。轉爐煉鋼主要是以液態生鐵為原料的煉鋼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靠轉爐內液態生鐵的物理熱和生鐵內各組分(如碳、錳、矽、磷等)與送入爐內的氧進行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使金屬達到出鋼要求的成分和溫度。爐料主要為鐵水和造渣料(如石灰、石英、螢石等),為調整溫度,可加入廢鋼及少量的冷生鐵塊和礦石等。在轉爐煉鋼過程中,鐵水中的碳在高溫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即轉爐煤氣。轉爐煤氣的發生量在一個冶煉過程中並不均衡,且成分也有變化,通常將轉爐多次冶煉過程回收的煤氣經降溫、除塵,輸入儲氣櫃,混勻後再輸送給用戶。
煉鋼轉爐
早期的貝塞麥轉爐煉鋼法和托馬斯轉爐煉鋼法都用空氣通過底部風嘴鼓入鋼水進行吹煉。側吹轉爐容量一般較小,從爐牆側面吹入空氣。煉鋼轉爐按不同需要用酸性或鹼性耐火材料作爐襯。直立式圓筒形的爐體,通過托圈、耳軸架置於支座軸承上,操作時用機械傾動裝置使爐體圍繞橫軸轉動(見圖空氣底吹轉爐示意圖)。
50年代發展起來的氧氣轉爐仍保持直立式圓筒形,隨著技術改進,發展成頂吹噴氧槍供氧,因而得名氧氣頂吹轉爐,即L-D轉爐(見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用帶吹冷卻劑的爐底噴嘴的,稱為氧氣底吹轉爐(見氧氣底吹轉爐煉鋼)。在套用氧氣煉鋼的初期還使用過卡爾多轉爐和羅托轉爐,通過爐體迴轉改善爐內反應,但由於設備複雜,爐襯壽命短未能獲得推廣。
煉銅轉爐
一般為臥式轉爐用於處理銅鋶,通過鼓入空氣把冰銅氧化吹煉成粗銅,也用於吹煉冰鎳。(見銅、鎳)(見彩圖臥式煉銅轉爐──把冰銅吹煉成粗銅的設備、150噸氧氣頂吹轉爐
100T轉爐100T轉爐
100T轉爐100T轉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