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龜侖族(Kulon) 原居於今日桃園龜山一帶,本來被學者歸類為凱達格蘭族,後來李壬癸先生依據其所蒐集到的語言學數據,證明其為獨立的一族。(參見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1997)在清代,龜侖族就居住在龜侖嶺(今稱龜山)南側的龜侖腳,稱為龜侖社。後來部分族人遷到北邊的楓樹坑(今之楓樹村),稱為「頂社」;另一部分族人遷到南邊的新路坑(今之新路村),稱為「下社」,一般仍合稱之為龜侖社,是清代所謂「南崁四社」之一。(指南崁社-今桃園蘆竹鄉山鼻村、霄里社-今桃園八德鄉霄里村和竹圍村、坑仔社-桃園蘆竹鄉坑仔村、龜侖社)
歷史
公元一八九七年一月,伊能嘉矩到桃園地區做平埔族調查時,曾到過龜侖族的頂社與下社(這兩個社的位置都在南崁溪的上游)。
原本龜侖社在清代的行政區域畫分上是屬於淡水縣十九社之一,根據文獻記載,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清廷在台灣北部設定淡水廳,廳治設在新竹,將新竹以北的「歸化番」(平埔族)分為兩大部分,最北部稱為「十九番社」;中北部稱為「十二番社」,兩部分的番社統稱為淡北番社。
後來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清廷又將中壢以北的地區劃歸為淡水縣,因當時的十九番社位於淡水縣的行政區域範圍內,所以就改稱為「淡水縣十九社」。同治九年(一八七0年),清廷曾派員調查各番社的名稱、位置及番丁數,其中記載龜侖社的數據是:位於新莊(台北縣新莊)與桃仔園(桃園)間的龜侖嶺(龜山)附近,番丁二十二名。當伊能嘉矩到龜侖社的時候,他記錄著:龜侖社分為上、下兩社,四周的土地已被漢人占去了。
由於龜侖族在過去的族群定位上,一直被認為是凱達格蘭族之一,所以鮮少引人注意,有關其風俗記載數據也較缺乏,就族群的影響而言,應受到淡北番社的影響,在生活習俗上與原「十九番社」接近。
樹林
樹林舊名風櫃店 ,因當初先民開發本市時有很多打鐵店的風櫃,在今(博愛街夜市附近),因而得名。 清乾隆年間,河水泛濫成災,到處盡成澤國,於是住民就在永安陂(張厝圳又名沛世陂,日治時代也叫後村圳)沿岸高灘地,種植林木,以防止土地流失,至日治時期後才逐有樹林之名。
本市原是龜侖族(Kulon)所居住的區域,至鄭成功來台之後才逐漸開發。清康熙年間,劃屬諸羅縣,並先後改隸淡水廳、南雅廳、桃園廳,日據時代劃屬台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台灣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與鶯歌分治成立鎮。
本市位於台北縣西南部,瀕臨大漢溪,北接新莊市,南與三峽鎮接壤,西與鶯歌鎮與桃園縣龜山鄉為鄰,東與土城市、板橋市為界,土地面績約三三、一二八八平方公里。二分之一為平地,其餘是山坡丘嶺及河川。
依地緣及風俗民情習慣,劃分為樹林、三多、山佳、彭厝及柑園等五個地區,因本市位於大台北都會區的衛星城鎮,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吸引外來人口。
其中樹林、彭厝地區開發最早,以商業及住宅區為主,約估全市人口總數百分之四二。
三多、山佳地區近十幾年大小工廠林立,成為工業區,三多地區占全市人口總數百分之三六,山佳地區占百分之一六。
柑園地區則因受地理環境影響,至今仍保持農業社會型態,居民多以務農為主,以生產稻米、蔬菜為主,但亦因北二高的通行, 與台北大學的設立,社會型態之轉變,該地區亦逐漸在改變。
語言
在今桃園縣龜山鄉新路村(舊名新路坑)和楓樹村(舊名楓樹坑)一帶,日治時期所採集到的若干辭彙數據顯示他們的語言跟大台北地區的巴賽(Basay)語或雷朗(Luilang)語有很大的差異。最先注意到這個現象的是小川尚義(1944),他主張這一群應該跟在台北以東的凱達格蘭(即馬淵東一所說的Basay)區分開來。
後來土田滋(1985)進一步整理這些語言的數據,發現龜侖語言有一個音變跟大台北地區的Basay語或雷朗語都不同,卻跟賽夏語相同,即古南島語的*s > 巴賽c,雷朗s,而龜侖h,賽夏也是h,例如*wasu > 巴賽wacu,雷朗a-basu,龜侖ahu,賽夏?æhæ?‘狗’;*esa > 巴賽 (i)ca,雷朗sa,龜侖huha,賽夏?æhœ?‘一’。此外,龜侖和賽夏還有一個共同的音變:*C > s;如*maCay > 龜侖masai,賽夏masay‘死’。因此,龜侖語跟賽夏語的關係很密切。
再根據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的這一小段的描述,「龜侖、霄里、坑仔諸番體盡矲亞,趨走促數,又多斑癬,狀如生番」,土田教授就推測龜侖族大概就是賽夏族矮靈祭傳說中的矮人了。現存龜侖語的辭彙資料總共只有45個單字,而且是由非專業人士所做的記錄,因此還難以說定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