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島民族

台灣南島民族(Taiwan Austronesian )是中國台灣島上的原住民民族,系屬於南島語族。南島語族包含800多種語言,可分為東、西兩支︰大洋洲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三大群島的語言,及紐幾內亞東部的語言,屬東支;馬來亞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菲律賓語等,則屬西支。

主要介紹

台灣南島民族(Taiwan Austronesian )是中國台灣島上的原住民民族,系屬於南島語族。南島語族包含800多種語言,可分為東、西兩支︰大洋洲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三大群島的語言,及紐幾內亞東部的語言,屬東支;馬來亞語、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菲律賓語等,則屬西支。台灣南島民族的語言,傳統上歸屬西支,但亦有學者認為︰可以獨立為“福爾摩沙支”。南島語的使用人口,大約兩億;分布於東至復活島、西迄馬達加斯加、南達紐西蘭、北到中國台灣之間廣大洋面的島嶼上,約占地球表面的2/3地區。台灣不僅是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端,語言學家甚至認為︰南島語族的起源地是台灣,因為他們是在遷到台灣以後才開始分化並對外擴散的。從距今約5,000∼6,000年前起,南島語族的祖先分批由華南或東南亞先後遷移到台灣定居,並逐漸形成今日所知的族群與分布型態。此外,透過考古資料的建構,台灣史前史可以上推到1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既延伸了台灣住民活動時間的上限,亦連結、拉長了南島民族在台灣棲息的可能時間。島上的南島民族,因歷史緣故,被外人大別為高山族和平埔族兩類,前者即現存的雅美、泰雅、布農、賽夏、鄒、阿美、卑南、排灣、魯凱等所謂的高山族;後者則為已漢化的噶瑪蘭、凱達格蘭、道卡斯、拍瀑拉、巴布薩、巴宰、和安雅、西拉雅諸族,另有史稱水沙連六社的邵族。雖然,各族基本上都是屬於馬來-玻里尼西亞文化系統,但在體質、語言、文化等方面,卻有極大的差異。儘管他們大多採行狩獵、採集與山田燒墾並行的生計,但隨自然環境、聚落型態的不同等,各族自行發展出獨特的社會文化,並大多擁有雕刻、編織、制陶、築屋等精美的工藝。

主要發展

近幾百年,各族相繼在島內進行小型的民族遷徙,族群間的文化接觸,使族群語言、勢力、空間分布等,產生各種變化。17世紀開始,經歷外來的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的統治,南島民族的傳統社會,在漢人社會與急速工商業化的衝擊下,已崩潰解體、文化流失。此一生存危機,造成錯綜複雜的社會變遷,是南島民族適應當代社會過程中的重要課題。目前台灣原住民人口約有43.9萬(2003),只占台灣人口總數的1.9%,但分布面積幾近全島的一半,使南島民族的問題與台灣社會有更大層面的糾葛。至於平埔族的真確人口,則不易估算,惟其與漢人社會的長期混融,不但豐富了台灣社會的族群內涵,亦使台灣文化平添難以計數的平埔質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