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山寨遺址

龍頭山寨遺址

龍頭山寨遺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日光岩上。日光岩古稱龍頭山,又稱晃岩。清順治四年(1647),鄭成功辟廈門為抗清復台基地,龍頭山(即日光岩)系其建寨屯防址之一。寨址原砌築石寨牆基本上已毀,今存東側寨牆一段及寨門一座於日光岩東麓山腰上,寨門與兩側翼牆均以花崗岩條石壘疊而成。2002年對危傾的石砌寨門進行了維修。1961年由廈門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龍頭山寨遺址龍頭山寨遺址
龍頭山寨遺址座落於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日光岩東部山麓。清順治四年(1647),鄭成功辟廈門為抗清復台基地,龍頭山(即日光岩)系其建寨屯防址之一。寨址原砌築石寨牆基本上已毀,今存東側寨牆1段及寨門1座。寨門位於兩塊大岩石夾峙的隘口處,門高1.74米,寬0.8米。兩側寨牆共長4.5米,高2.9米。整體保存完好,寨門前方設有石台階通向山下。寨門內崖壁上留有多處當年建寨時鑿岩搭櫞架梁的鑿孔,直徑0.15米,深約0.08米。

歷史沿革

龍頭山寨遺址龍頭山寨遺址
龍頭山寨為鄭氏在廈門最早的屯兵營寨,鑿孔作“人”字形排列,或依山岩地勢作直線排列, 遺址內保存有蔡元培蔡廷鍇等許多名人題詠鄭氏業績的詩刻。2002年對危傾的石砌寨門進行了維修。1961年由廈門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公布為廈門涉台文物古蹟。

景觀景點

山寨遺址。日光岩東面巨石匾:有三幅楷書題刻,一幅橫題“天風海濤”在上端;其下二幅直題,右為“鼓浪洞天”,左為“鷺江第一”。“鼓浪洞天”每字高約1.20米,寬約1.00米,左側有楷書小字款跋三行,惜已風化,可辨讀者為:“明萬曆元年春丹陽少鶴丁一中題並書。同游者儒士黃俊明、曾一貫、曾一唯、陳建明、曾鳴鳳、洪油、洪滄。”此題刻鐫於1573年,是日光岩年代最早的題刻。
龍頭山寨遺址遠眺龍頭山寨遺址
龍頭山。
位於日光岩蓮花庵後側的岩石上,系1919年黃鐘訓行楷橫題“龍頭山”三個大字,其下直行跋語:“此山俗稱岩仔山,龍頭山即日光岩,亦曰晃岩。明池直夫有晃園,極花竹之勝。爰泐石以存舊稱。民國八年,黃仲訓識。”字幅高2.4米,寬1.50米。鷺江龍窟。位於日光岩蓮花庵後的巨石上,與“九夏生寒”題刻毗鄰,系1920年前後張大河行書直題“鷺江龍/窟”四個大字,末尾款“雲溪張大河”。字幅高3.20米,寬l.60米。廈門古稱鷺江、鷺門或鷺島、鷺嶼,廈鼓之間的海峽稱作鷺江。廈門島的虎頭山與鼓浪嶼的龍頭山隔江對峙,自古民間就有“龍虎守廈門”的美談。清代道光《廈門志》記載日光岩俗名龍頭山,民間相傳此山岩是蛟龍棲息的地方。這幅題刻寓有讚美廈門龍蟠虎踞氣象之意。
與日爭光。位於日光岩山頂巨岩的岩壁上,系1935年朱熙楷書直題“與日爭光”四個大字,每字高約0.70米,寬約0.65米。左邊楷書題款:“民國二十四年三月,漢壽朱熙。”
閩海雄風·鄭延平水操合遺址。位於日光岩遠而亭後側龍頭山寨寨門遺址北面的巨石上,系1918年李增霨楷書直題的“閩海雄風”四個大字。每字高1.80米,寬1.54米。左邊楷書題款“戊午重九日古滇李增霨題”。此石刻右上方另有楷書直刻“鄭延平水操台遺址”一行,其左邊署款:“民國七年戊午黃仲訓書。”日光岩是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舉義屯兵的地方,山上至今仍保存有寨門等遺址。相傳鄭成功當年在此石刻所在的巨石上築水操台指揮水師操練。
光復台。位於日光岩最高的巨岩朝西的岩壁上,系1931年胡漢民的隸書橫題“光復台”三個字。字幅高0.60米,寬2.00米。左側行楷小字直題“民國二十年六月”。“胡展堂”。位於日光岩鄭成功龍頭山寨寨門遺址前的石岩上,系1933年蔡廷鍇楷書直題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後附跋。字幅高1.20米,寬1.40米。詩云:“心存只手補天廠,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故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跋語為:“此岩為明鄭成功將軍屯兵舉義之地,每一登臨,輒思前賢,爰題數言,以志不朽。蔡廷鍇題,二十二年。”蔡廷鍇題,二十二年這二行字“文革”中遭受破壞,其後根據舊照片的筆跡重新勒石,已非原貌。這首詩是蔡廷鍇當時登日光岩所作,既是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深情懷念,又是作者自己投身抗日救國的內心寫照。

旅遊攻略

龍頭山寨遺址龍頭山寨遺址
航空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距離廈門市區僅為10公里,它是國內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的第四大出入境航空港。廈門與國內40多個國內大、中城市通航,此外還有到香港、澳門、曼谷新加坡、馬尼拉、大阪等地的航班。從機場有到火車站的公共汽車,票價1元,最晚到22:30,不管到什麼地方都可以先乘到火車站那裡再轉車。
鐵路
廈門島有跨海長堤與大陸連線,鐵路可直抵廈門市區。廈門火車站位於廈禾路和湖東路口,有多班公車可達,主要有16、18、21、25、26、28、37路等等。出火車站沿廈禾路向西行,可到達去鼓浪嶼的船碼頭。
公路
福(州)廈(門)汕(頭)高速公路是福建省的交通動脈,廈門每日都有幾十班公共汽車開往福州、泉州、漳州、龍巖、廣州、深圳、汕頭等地。廈禾路上的梧村長途汽車站已經全部轉到松柏車站。
水運
鴉片戰爭後,廈門成為我國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廈門港水深浪低,是我國南方的天然良港,萬噸船可通行無阻。廈門與香港之間每周有客輪往返,每周三下午5點從廈門開往香港,每周二下午2點從香港開往廈門。廈門與高雄之間也有定期貨輪直航。
公車
市區裡有50條公交線路,巴士或雙層巴士全部實行無人售票,冬天的票價均為人民幣1元,夏天空調車票價2元。輪渡口、廈門大學、火車站是主要的公交始發站。此外,還有專線小巴士,車身為天藍色,車首有起止站名,非固定站點及禁區以外的地方可隨處接載乘客(招手就停),車資由人民幣1元起累加,按到達目的地之實際路程付費;小巴特點是方便、靈活,但有時也可能會延時等客。
廈門不大,最好是坐公車把廈門的主幹道走一遍,比如,如廈禾路+嘉禾路;湖濱南路+蓮前西路+蓮前東路+前埔國際會展中心;湖濱北路+呂嶺路;白鷺洲路;湖濱西路+長岸東路;思明北路+思明南路;環島路;中山路。
小貼士:廈門的公車站除了大站之外,同一條路線上來去的站點並不一定是對應的,所以在返程的時候要問清車站在哪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