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遊河

當龍後娘娘發現大龍子時,潮水已經快湧上海岸沙灘了。 在他們游過的地方,凡是龍後娘娘回頭喊龍公子的處所,河道就拐了一個大彎子。 龍後娘娘和大龍子從長江里游回東海龍宮,東海龍王贖罪的二百里地方也讓出來了。

《龍遊河》

在那過去的年代裡,東海底下有個龍宮,龍宮裡住著東海龍王爺和他的一家人。
有這么一天,老龍王爺活得不耐煩,發起威勢來啦!他大擺龍尾巴,東海的潮水就一下子湧上了堤岸。這可了不得,海水所到之處,不但淹沒了許多莊稼,還淹了無數的老百姓。在一片白茫茫的大水中,受害的百姓只好避上屋頂,爬上高樹,以苟全生命。一時間,兒啼母哭,子嚎父泣,實在悲慘。
老百姓怨氣衝天,哭聲一直傳到天宮,鑽進玉皇大帝的耳朵里。玉皇大帝聽到這片淒悽慘慘悲悲切切的聲音,很是不安。當下查明緣故,知道是龍王發水,百姓無辜遭殃,不禁大發雷霆,說:“這孽障,淹了這許多人,簡直沒有天律了!如果說把世上的老百姓都淹死了,一年四季還有什麼人來祭祀我們?!應該趕緊把他斬了!”
玉皇大帝正在發怒,太白金星出班奏道:“天帝且請息怒。依臣愚見,禍事已經闖下來了,殺也無濟於事,不如令他速將潮水退盡,讓出沿海灘地二百里。這樣百姓即可免於洪流淹沒之災,又可沿灘耕種為生,望俯詔孽龍以此將功贖罪
玉皇大帝聞奏,轉怒為喜,說:“愛卿所奏甚是,朕當傳旨東海龍君,飭令將潮水下撤二百里,將功贖罪。”
這時,班中忽又轉出托塔李天王說道:“玉帝此舉深得民心,固然是好。不過潮水下撤之後,灘地就成了一片乾旱地,沒有河流,難種五穀,即便可取海水造鹽,又無河流運輸,百姓還是難以為生。依臣看來,那裡是江海交匯之處,何不在讓灘之前,責令東海龍君派龍後娘娘到海岸一行,待退潮將盡之際,從海岸灘頭游向長江,迂迴入海,這樣所到之處,就成了入江大河,既利百姓耕種,又利於運鹽船舶的航行,豈不一樣兩得?”
王皇聞奏,滿心歡喜,忙道:“二位愛卿所見有理,朕當準行此令。”當即傳出玉旨,傷令東海龍王遵旨執行,不得有誤。
龍後娘娘聽說要奉旨乘潮水到海岸一行,雖說有點兒捨不得丟下剛滿月的小龍子,卻也不敢怠慢。玉旨十萬火急,漲潮就在瞬息,不可貽誤,她只好遵旨。
龍後娘娘吩咐大龍子好好在家玩,乖乖地等媽媽回來。可是,大龍子聽說媽媽要到海岸去,那裡是人間花花世界,就張牙舞爪,說什麼也要跟媽媽走。龍後娘娘又是哄又是嚇,好容易才甩開寶貝大龍子出得宮來。她乘著潮水只管往前游,一門心思想早點完成使命回來看管孩子,哪有工夫回頭後顧。誰知大龍子已悄悄跟了出來。
當龍後娘娘發現大龍子時,潮水已經快湧上海岸沙灘了。她回過頭來想把大龍子攆回去,可攆來攆去,大龍子怎么也不肯回家。她只得乘著潮汛,讓大龍子跟她一同游上海岸。
潮水在海岸沙灘上向下落得差不多了,龍後娘娘便順著潮水,領著大龍子從海岸向長江游。龍後娘娘在前呼喊,大龍子在後面跟,從嘴裡噴出水來,沖開泥沙往南行。果然,在它們游過的地方就成了一條大河。
可是,游不多遠,貪玩愛耍子的大龍子就要停下來向四下里張望。陸地上長著花草樹木的平原,住著人的村莊,甚至天邊變幻多彩的雲霞,他都覺得既新鮮又好玩,這一切都是在水晶宮裡看不到的。因為貪耍子,他就漸漸落在媽媽後面了。龍後娘娘生怕潮水小了,兒子會吸在沙灘上游不出去,就只好游游停停,停停等等,每游一段就回頭喊兒子趕快跟上。就這樣邊游邊喊,邊喊邊回頭,他們一直游到現在的如皋縣城。在他們游過的地方,凡是龍後娘娘回頭喊龍公子的處所,河道就拐了一個大彎子。
龍後娘娘游到如皋縣城,蟠了一個直徑三里的圓圈,把龍公子圈在裡面,歇了一下,便準備繼續往前游。沒想到天上正好有個神仙從這兒路過。這個神仙從雲端里往下界一看,只見游出來的河道竟是彎彎曲曲的,將來船隻來往航行,不但要拐許多彎子,還要多航行很多路。他禁不住大罵一聲:“大膽的孽畜,豈能容你們這樣游游停停,停停等等。如此下去,等你們游到長江,這條河不是到處是彎子么?!”於是,他落下雲頭,順手抽出鞭子,對準龍後母子,唰唰地抽了兩鞭。
想不到神仙的這兩鞭子卻弄巧成拙了。龍後娘娘挨了一鞭,痛得眼裡直冒火星。她昏頭昏腦地向前一竄,就直朝東南方向游去。但由於她心裡記掛著大龍子,游到丁堰鎮大橋那邊時,她還是停下來歇了一下,等候自己的兒子。這一歇可就把那裡團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水潭。她在那裡回首北望,等了又等,看看兒子再也跟不上來,潮水很快就要退盡,才傷心得哭哭啼啼地呼嘯著從節制閘那邊游進了長江。至於大龍子呢?他究竟是細肉嫩皮的,那一鞭子差點兒要了他的小命。他一時疼痛難忍,也顧不得再找媽媽和貪戀景色了,只是拚命扭動身子,竄向前去逃命。他渾身不住抽搐,扭啊扭啊,不多不少,一共扭了九十九個彎子,才從如皋嘉峪關市上竄向楊花橋,經磨頭、吳窯、桑木橋那裡游出長江。
龍後娘娘和大龍子從長江里游回東海龍宮,東海龍王贖罪的二百里地方也讓出來了。據說其中就有如皋縣在內,後來也就是出現了如皋這個地方。老百姓在這裡建立了家園,在這一望無際的江海平原上精耕細作,終於把滄海變成了桑田。住在沿海一帶的灶民,還取海水煮鹽和曬鹽,通過河流運往各地。
以後,人們又把海岸喚成海安(即現在的海安縣),以圖個吉利;把龍後娘娘從海安經如皋至節制閘入長江的那一段通揚河叫做大龍遊河;把龍後娘娘團在丁堰鎮等大龍子形成的深潭叫做龍潭。人們還把大龍子游過的地方叫做小龍遊河,也叫通江河,這也就是現在我們叫的龍遊河。大龍子扭成的那些灣子,也就是後來的蝦子灣、梅家灣、柴灣等地方。而如皋縣城的外城河圍圈直徑三里,還有圈在裡面的內城河,大概也是龍後娘娘母子倆蟠下來休息時形成的。

龍遊河--如皋地標性地理位置!

龍遊河,如皋地標性地理位置!如皋文明
發源地

龍遊河--如皋生活嚮導,如皋信息專家

龍遊河網,始創於2011年1月1日,是一個新興的如皋地區專業分類信息網站!為廣大如皋市民提供全面的生活服務信息,立志成為如皋生活嚮導,如皋信息專家!
龍遊河是針對如皋的專業分類信息網,以專業的技術向全如皋市民提供一個專業、便捷、優質的信息服務平台。力爭為促進如皋信息交流,區域型電子商務等的形成做出微薄的貢獻!
如今我們如皋年輕的一代又借龍遊河之美談,再次續寫龍遊河之佳話!請如皋的學子們多多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