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葉安息香

齒葉安息香

齒葉安息香,安息香科,安息香屬,產中國西藏、雲南、廣西、廣東等省,錫金、印度、緬甸、越南也有。

基本信息

概述

齒葉安息香(海南植物志)白花木(海南),滑蟻木(廣東)圖版39:7-11
StyraxserrulatusRoxb.Fl.Ind.2:415.1832;A.DCinDCProdr.8:267.1844;KurzinJourn.Asiat.Soc.Bengal2:237.1877;ClarkeinHook.f.Fl.Brit.Ind.3:588.1882;Perk.inEngler,Pflanzenr.30(IV-241):36.1907;VanSteen.inBull.Jard.Bot.Buitenz.ser.3.12:248.1932.
齒葉安息香齒葉安息香
齒葉安息香,喬木,高4-12米,胸徑9-25厘米;樹皮灰色;嫩枝近圓柱形,密被褐色星狀微柔毛,成長後無毛,灰色或紫紅色。互生,紙質,卵形、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4厘米,寬2-4(-5.5)厘米,頂端漸尖至鈍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有整齊鋸齒,上部較為明顯,少近全緣;嫩葉兩面均疏被星狀短柔毛,成長後無毛或僅上面中脈有毛,側脈每邊5-7條,第三級小脈網狀,上面平坦,下面明顯隆起;葉柄長3-5毫米,密被灰色至暗褐色星狀短柔毛,上面有深槽。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多花,下部常有1-4花聚生葉腋,長3-10厘米;花序梗、花梗和小苞片均密被灰色或褐色星狀絨毛和疏生星狀柔毛;花白色,長1-1.3厘米;花梗長3-8毫米;小苞片鑽形,長2-3毫米,易脫落;花萼杯狀,高和寬均3-4毫米,外面密被黃色星狀絨毛和疏被灰黃色至褐色星狀長柔毛,頂端5齒;花冠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7-9毫米,寬2-3毫米,外面密被星狀絨毛,內面頂端有白色短柔毛,邊緣稍內折,花蕾時作鑷合狀排列,花冠管長2-3毫米,無毛;雄蕊10枚,長6-7毫米,花絲下部聯合成管,上部分離,常彎曲,下部被白色長柔毛;花柱較花冠長,下部被長柔毛。果實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頂端鈍或具短尖頭,稍歪,長8-15毫米,直徑6-8毫米,密被灰褐色星狀絨毛,有時疏生星狀長柔毛;種子1-2顆,深褐色,平滑或具皺紋,無毛或稍被星狀柔毛。花期3-5月,果期7-9月。
J.Perkins在Engler,Pflanzenr.30(IV-241):37.1907中的一段討論中指出,中國不產本種,前人鑑定為本種的一些標本均屬錯誤的,作者查閱一些前人鑑定過的本種標本,確實如此。但據以後在整理中國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標本,經研究,確為本種無疑。
本種的特徵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上部邊緣明顯具鋸齒,果實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較小,可與喙果安息香StyraxagrestisG.Don區別。

產地分布

齒葉安息香產西藏(墨脫縣)、雲南(勐海、景洪、勐遮)、廣西(防城)和廣東(茂名、信宜、崖縣、保亭、瓊海)。陽性樹種,常生於海拔500-1700米疏林下或林緣較潮濕的地方。錫金、緬甸、越南和印度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