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山風景區

齊雲山風景區

齊雲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齊雲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10公里,自然保護區面積150公里,由齊雲、白岳、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共分月華街、雲岩湖、樓上樓三個景區。有奇峰36座,怪岩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齊雲山風景區,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齊雲山景區齊雲山景區

群山如海,丹崖聳翠的齊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距黃山市(屯溪)西33公里,皖贛鐵路穿越齊雲山鎮而過。據明代魯點著的《齊雲山志》所載,齊雲山峰巒常有雲霧瀰漫,一片白色,故又稱白岳。戲劇家湯顯祖就有詩云:"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其中的"白"指的就是白岳。史料記載,明嘉靖時,世宗因年過三十無皇子,便命龍虎山張天師在白岳為其求子,結果得到應驗。明世宗非常高興,因見其"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遂更名為"齊雲山"。
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分為月華街、樓上樓,雲岩湖、橫江四大遊覽區,是一處集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融山光水色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地理位置

齊雲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距黃山市西33公里,皖贛鐵路穿越齊雲山鎮而過。景區面齊雲山風景區景觀圖集(14張)積110平方公里。

主要景點

洞天福地 

此景頗為壯觀,有棲真岩、忠烈岩、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據傳,棲真岩是齊雲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棲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關公的地方;而壽字岩的“壽”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筆,“摩崖石刻和碑銘數目很多,琳琅滿目,為“白岳碑林”。

真仙洞府

齊雲山風景區齊雲山風景區
真仙洞府由岩壁下的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等眾多洞穴組成,供奉各路神仙塑像。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開神秀”四個大字,氣勢不凡,是真仙洞府的顯著標誌。

月華街  

齊雲山風景區齊雲山風景區
月華街現有古道房8座,還有許多徽派民居,與宮觀、院房組成一個密集建築群,是道士與山上居民雜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遊人住宿之地。 

太素宮

太素宮是齊雲山最大的宮觀,道場法事都在此舉辦。齊雲山的道場因施主要求的不同,內容形式也不同,分文場和武場二種。

玉虛宮

玉虛宮位於齊雲山紫霄崖下,由明代養素道人汪泰元創建於正德年間,主祀真武大帝。宮前建四柱三層樓閣式石坊一座,坊高17米,以紅色砂岩鐫成,古樸典雅,獨具特色。宮左現存明畫家唐寅撰書《紫霄宮玄帝碑銘》碑一通。

香爐峰  

香爐峰在月華街太素宮前,山峰獨立挺拔,形似香爐,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穩健,爐身粗壯,頂端與底座大小几乎相同,傳說頂上的鐵亭、香爐當初是朱元璋所賜。每當雨後初晴,雲霧飄渺之時,香爐峰或隱或現,有詩讚曰:“山作香爐雲作煙,嵯峨玉觀隱千年”。

美譽

齊雲山景區齊雲山景區

齊雲山古稱“白岳”,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各具特色,歷史上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稱。歷代文人雅士李白,朱熹,唐伯虎,徐霞客,郁達夫等都曾登臨齊雲山,留下了數以千計的摩岩崖石刻,乾隆皇帝巡遊江南讚譽其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民宅,道院點綴其間,亭、台、樓、閣遍布全山。道教香火盛於明代,供奉北方真武大帝,香火興旺成為一方道教聖地。齊雲山有36奇峰,峰峰入畫:72怪岩,岩岩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構成齊雲山“洞天福地”。齊雲山,氣候宜人,春夏 秋冬景色各具特色。

風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畫;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有奇峰36座,怪岩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真是丹岩聳翠,群峰如海,道院禪房為營,碑銘石刻星羅棋布。山奇、水秀、洞幽,林木、道觀點綴其間,碑銘石刻星羅其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譽。

特色

齊雲山景區齊雲山景區

齊雲山是一處以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嶽景區。1981年列為省重點保護單位,1993年被國家林業部命為國家森林公園,1994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又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國家地質公園"榮譽,2005年,齊雲山被國務院批准被國家旅遊質量評定委員會評為"AAAA級景區"。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素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譽,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而得名,乾隆帝稱之為"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

它由齊雲、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其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藝術觀賞性強,科研價值高,在江南眾多的風景名勝區中別具一格。齊雲山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各樹一幟,古人云:"黃山白岳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齊雲山景點集中,物產豐富,交通便捷,氣候宜人,是華東地區一著名遊覽勝地。

命名來源

齊雲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道教活動始於唐朝乾元年間(758-760),明代道教盛行,齊雲山香火極旺,被稱為"道教第一山"。齊雲山是我國道教名山之一,原被列為七十二福地之內。道教稱大地名山間仙人所後勝地為福地,故齊雲山又稱"福壽山",為道家所命名。

文化軌跡

名傳四海的齊雲山吸引了宋相海瑞、理學家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藥物學家李時珍、哲學家王陽明、以及近代著名文學家郁達夫等文人雅士紛至沓來,寄情峰岩,賦詩題詞,樹碑為記,成為後世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加之唐宋元明以來,道教在齊雲山的香火旺盛,更使得齊雲山躋身全國道教名列,以致被稱為"江南小武當"。千百年來,齊雲山豐厚充盈的人居文化與壯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諧共存,看成全球人類與黃鯨和諧共生之典範。
目前處於開發中的齊雲山對遊客開放的部分,不僅有上起北宋年間和下接當代的書畫名家的摩崖石刻與碑刻537處,更有明清時代的古村落住宅可供遊客居住賞景,又可品嘗集天地靈氣精華而成的道家茶飲和食物,可謂"雲霄品茗茶",別有一番風情。

齊雲山風景區道教文化悠久、丹霞地貌獨特、摩崖石刻眾多、田園風光秀麗,是全國特色鮮明的旅遊勝地。

齊雲山道教始天唐代,盛於明朝歷史悠久。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道士棲霞雲遊至齊雲山,隱於天門岩下,始創齊雲山道教。《齊雲山志》記載說:“自真武祠創立後,四鄉百姓遇旱澇、蝗災,或求子去病的,凡來齊雲的無不有求必應,自此齊雲山神威江南,成為一方道教聖地。”延至明代,道教活動日趨興盛,明嘉靖十一世宗敕令江西龍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張天師為其設醮求子,果獲靈應,大喜望外,撥內府銀兩,大興土木,並賜建“玄天太素宮”,道教香火播及華東和東南亞各國,香客“日達三千之眾”,極為鼎盛。是年,齊雲山躋身於全國四大道教名山之列。

齊雲山美食

績溪菜糕

糯米粉盛放在木盆內,加入適量水和微量酒釀,然後攪拌成漿糊狀,讓其發酵,並保持一定的溫度。當糯米粉糊發酵成蜂窩狀時,遂按甜、鹹兩種蒸糕味道配料。甜蒸糕在糯米粉糊內拌入若干白糖、小紅棗及紅綠絲即可。

凍米糖  

春節前,農村家家切糖,即製作“凍米糖”。傳說此俗已流傳了近千年,至今仍興盛不衰。“凍米糖”是將上乘糯米蒸熟後放在露天曬、凍,然後下鍋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飴糖做成。

“杜”字蝦米豆腐乾

“休寧風味小吃。萬安“杜”字商標蝦米豆腐乾,頗負盛名。杜家豆腐店的蝦米豆腐乾,以用料獨特,製作精細,配方講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稱。

齊雲山遊玩指南

①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②兒童票:身高1.1米—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

③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證38元/人,學生,現役軍人有效證件38元/人。

④景區索道需另外付費,上行26元/人,下行14元/人。橫江竹筏18元/人。

⑤旺季時間為每年的3月1日到11月30日75元/人,淡季時間為每年的12月1日到2月28日55元/人。

優惠一:暑期親子游(7月1日——8月31日),對3人及3人以上的家庭,14周歲(含14歲)以下的小孩憑證免票。

優惠二:教師和學生的優惠(7月1日—8月31日),教師來齊雲山旅遊,憑國家頒發的教師資格證,可享受38元/人。

參加2010年夏季中考和高考的學生憑有效准考證原件,可20元/人已享受其他優惠政策的遊客,不再重複享受以上優惠政策。

⑦本地遊客20元/人(持有效證件)

齊雲山現況

近幾年來,景區按照“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十六字方針,綜合整治景區環境,為建設和打造平安和諧景區打下基礎,並相繼獲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先進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文明風景旅遊區先進單位”稱號。景區內大量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碑刻群又被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還從遊客角度出發,通過大力開展一系列人文活動,出台一系列旅遊優惠政策,已讓和諧齊雲深入人心,“齊雲山摩崖石刻碑刻展”、“狀元縣裡齊雲遊”、“重陽登高齊雲添壽”等,為全國各地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們提交更好的運動交流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