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伯鄉

齊伯鄉

齊伯鄉,位於平壩縣西北部。總面積80.74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人。主要居住民族有漢族、苗族、仡佬族等。植被保護較好,森林覆蓋率48%。

基本信息

齊伯鄉位於平壩縣西北部,東接清鎮市犁倭鄉,南接十字鄉,西接樂平鄉,北連織金縣,全鄉總面積80.74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其中省級一類貧困村十個,二類貧困村3個,全鄉總人口1.8萬人,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30%以上
齊伯鄉齊伯鄉

概況

主要居住民族有漢族、苗族仡佬族等。其中苗族、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齊伯鄉下壩片區。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僅目前可知蘊藏量比較大的就有鋁土礦、硫鐵礦、磷礦煤礦等。這些資源不僅蘊藏量大,而且品位高,只是由於資金短缺和技術力量不夠,所以很大程度都未能得到開發。目前開發的資源中,也僅有鋁土礦、硫鐵礦、煤礦三個品種,而且僅限在窯上村(硫鐵礦和鋁土礦),齊伯村和下寨村(煤礦),其餘的都是待在閨中,靜待開發。我鄉交通比較便利,現有五條公路直通清鎮市、平壩縣城、織金縣,形成了一個便利的交通網。自1999年始引子渡電站開工以來,我鄉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高升期,在2003年落閘蓄水後,我鄉桃花、野毛、來路、王家寨、木威、格支等六個村面積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湖面(現已申報省級風景區)。從大壩到斯拉河大橋水面里程約28公里,蓄水後,已有很多人從事水上運輸和捕撈,且發展的勢頭良好,目前,已有桃花、格支碼頭即將進入動工階段。碼頭建成後,一部分產品的運輸成本將大大降低,市場的競爭力將隨之增強,交通將會更加便利。
鄉由於地處偏遠(據縣城28公里),山勢起伏較大(南高北低),地勢險要,科學文化素質偏低,所以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由於水土流失比較嚴重,一些良田沃土,經多年的沖洗,土質十分瘦薄,加上經濟基礎十分薄弱,基本上處於靠天吃飯的境地

資源優勢

1、生態資源
森林面積9949畝,林木儲積量31978立方米。植被保護較好,森林覆蓋率48%。隨著退耕還林、坡改梯石漠化治理、社會造林、荒山造林等生態重建、生態保護工程的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將更加美好。
2、礦產資源
煤:中硫,2%以下,高燃燒值,6000大卡以上。層平均厚度2米,分布在齊伯、下寨、舊院、格支、王家寨等村,初查藏量2600萬噸以上。有待大規模開發。
鋁:高品位,75%以上,分布於窯上、石板等村,藏量300萬噸。有待大規模、高科技開發。
鐵:品位高,25%以上,分布於窯上、石板等村,藏量126.7萬噸以上。硫鐵礦共生,儲量8.5萬噸。
鈦:稀有礦種,946噸,有待高科技、綜合開發。
齊伯因礦產資源豐富,被平壩縣人民政府規劃為“北部礦業經濟區”。
3、旅遊資源
(1)溫泉:初步探明,來自地表下1400—1800米深處,含硫,水溫48℃以上,日流量超過600噸。有極大開發價值。
(2)森林:8453畝的林場是天然的氧吧,登上瞭望台,萬千林海盡收眼底。
(3)湖面:國家西電東送首批開工項目——引子渡水電站建成後,形成17.8平方公里的湛藍湖面,28公里長的狹谷風光。
(4)民俗:斯拉河上游,桃花湖畔,桃花村里,100%的歪梳苗族,民風純樸,文化獨特。
(5)棺材洞:出土了宋朝的三色蠟染,500餘具棺木,600多年的洞葬歷史、洞葬文化,是科考探秘不可多得的去處。
(6)大壩:引子渡電站大壩高130米,寬264米,堆砌310萬方的環保型高科技面板礁石壩,雄偉壯觀。
4、政策優勢
齊伯鄉屬省級一類扶貧開發重點鄉,各級各部門在政策上都給予了傾斜,在齊伯投資、特別是農業產業化企業的投資,政策更優惠,環境更寬鬆。

基本思路

認真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十六大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圍繞“解決民眾基本的生產生存條件,解決民眾基本的增收門路,提高民眾的基本素質”的要求,結合齊伯實際,全方位開展扶貧開發工作,推進齊伯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當前的重點是:
1、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以齊伯溫泉開發為龍頭,配套狹谷風光、民俗風情、棺材洞探秘,同時做好區內生態保護和生態重建,打造齊伯集觀光、休閒、娛樂、科考於一體的旅遊風景名勝區。
2、把畜牧業作為一個大產業來抓。充分利用當地的生態優勢,作好良種引進和繁育、防疫體系建設等工作,促進農民增收並創齊伯生態養殖品牌。
3、強化科技支撐,調整種植結構。大力推廣農業適用技術,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突出牧草、經果林、生薑等的種植,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推出無公害品牌。
4、加強基礎設施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是水、、路和農業服務、衛生保健、動物防疫。
5、圍繞可持續發展,抓好教育和計畫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