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嗅法

鼻嗅法是將藥物製成粉末、煎取藥汁、或鮮品搗爛、或點燃藥物,以鼻聞其氣味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與鼻吸法相比,鼻吸法既可吸入少量藥末,又可吸入藥物的氣味,而鼻嗅法僅限於吸入藥物的氣味。

簡介

鼻嗅法是讓患者用鼻嗅吸藥氣或藥煙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此法古已有之,它不僅在民間流傳,而且一些名醫也用此法治病。如清代葉天士即用常山飲炒嗅治療瘧疾。吳尚先在《理瀹駢文》中收載有十餘首鼻嗅方藥,治頭痛、呃逆、瘧疾、產後血暈等病證。鼻嗅法是使藥物通過鼻黏膜迅速吸收,進入血液而發揮藥理效應。因此主要適用於不便服藥的嬰幼兒以及一些難以服藥之證。

操作方法

用瓶裝藥物,敞開瓶口置病人鼻下,讓患者吸其藥氣,或用藥物煮湯,趁熱讓病人以鼻嗅其蒸汽,或將藥物捲入紙筒,點燃生煙,讓病人用鼻嗅其煙。

主治病症

一、厥脫  

 參附救脫飲(浙江中醫雜誌1983;18(5):203)醋、人參、黃芪、白朮、附子,速取醋入壺,置猛火爐上,用竹管一端插入壺嘴,一端對準患者口鼻熏之,並速配大劑參、芪、術、附,入於醋中煎熏至神志甦醒。功能補氣生血,回陽固脫。主治血厥。 

 二、呃逆  

 雄黃止呃散(《中國秘方全書》)雄黃6g,高粱酒12g,雄黃研粉,與高粱酒調勻,放在水杯內。取一大碗,盛水,碗下加溫,把盛藥水杯放入大碗內,隔水燉煮,以鼻聞之。功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呃。主治大病之後,元氣虛虧,呃逆不止。

三、小兒感冒  

 蔥姜飲(《中國民間草藥方》)蔥白12g,生薑10g,蘇葉20g,蒼耳子12g,共煎後趁熱熏口鼻,每日數次,每次20~30分鐘,3天為1療程。功能發散風寒。主治小兒感冒初起。

注意事項

1.使用本法中的吸菸法時,須先分析藥物煙氣中所含物質,如含有害物質較多,則不能使用。如菸草的煙霧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氫氰酸、乙烯醛等,可引起肺癌、口腔癌、食管癌等,因此吸菸法應慎用。2.嗅吸藥物蒸氣時,鼻與藥物之間應注意保持適當距離,不可太近,以免燙傷。

盤點自然療法主題

自然療法:即運用各種自然的手段來預防和治療疾病,具體而言,自然療法是套用與人類生活有直接關係的物質與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