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龍鼓虎-長衫龍

鼓龍鼓虎-長衫龍

鼓龍鼓虎-長衫龍苗語音為"打容打阻-阿冗",是貴州苗嶺山麓小花苗聚居區貴定縣新埔鄉谷撒村所獨有的一種苗族蘆笙舞蹈。谷撒村距貴定縣城10公里,聚居苗族一支系花苗同胞200多戶,1000餘人。

簡介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鼓龍鼓虎-長衫龍苗語音為“打容打阻-阿冗”,是貴州苗嶺山麓小花苗聚居區貴定縣新埔鄉谷撒村所獨有的一種苗族蘆笙舞蹈。它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據明代熊大木所著的《大宋中興史話》記載,宋代,黑蠻龍跟隨岳飛抗金立功,被封為龍虎將軍,後因岳飛父子風波亭遇害,他“痛哭幾日絕食而死”。人們以鼓龍鼓虎-長衫龍的舞蹈紀念這位苗族英雄,並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長衫龍這種苗族蘆笙舞過去僅在喪葬和祭寨神儀式中表演,現在則每逢重大節日集會、婚嫁、立房、跳月等傳統民族活動都要表演此舞,成為開展娛樂競賽、增進情誼的重要活動方式。此舞用於喪葬時,於出殯隊伍的最前列表演;用於祭寨神時,則於陽曆二月初一這一天在殺牛祭祖踩場之際表演;用於立房時,往往在踩屋基時進行;用於跳月時,則多在正月初一至三十的“跳月場”活動中表演。長衫龍包括男子雙人舞、四人舞和群舞等形式,整個舞蹈分為三節,第一節表示群龍出現,第二節表示龍騰虎躍,第三節表示群龍搶寶。舞者身著黑色大襟長衫,頭插兩根野雞翎,頂龍面牛角圖騰,戴髯口,拴紅色銀飾腰帶,手執蘆笙,自吹自跳,隨著流暢的蘆笙鏇律作出“龍斗角”、“龍吐水”、“龍出洞”、“龍飛膀子”、“蓮花”、“拜見”等動作。該舞伴奏樂器笙管粗長,聲音低沉渾厚,音樂節奏鮮明,舞蹈動作與音樂緊密結合為一體,形成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

歷史溯源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鼓龍鼓虎-長衫龍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源於花苗自古崇拜龍,龍能呼風喚雨,吞噬日月,能使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能為苗族消災解難,是他們崇拜的神。據傳花苗老祖公們之所以能找到谷撒這塊寶地,繁衍幾十代子子孫孫,興旺發達,全得力於龍神的幫助和保佑。花苗原籍江西朱市巷,後被流放貴州,經開陽縣江邊遷徙至貴定縣蘿蔔寨,在一次農事活動中,老祖公聽一片秧雞叫聲,估摸有水源,逐循聲探尋,發現有一天然龍形水井穴,他們認為是龍神相助指路,遷寨開荒於此,建成了谷撒寨(村)。為感謝龍神的恩賜,老祖公定下寨規:每年陽曆二月初一,封寨(不準陌生人和外族人進寨)殺牛祭龍神,他們把自己模擬打扮成"龍",學著龍的模樣跳起舞來祈求龍福佑。人們的虔誠感動了神靈,神靈便教會他們製作蘆笙,並傳授了龍舞與蘆笙舞相結合的長衫龍蘆笙舞,舞蹈從此就在花苗同胞中流傳開來。這是關於鼓龍鼓虎-長衫龍來源的眾多傳說中的一個。據明代熊大木所著的《大宋中興史話》記載,宋代,黑蠻龍跟隨岳飛抗金立功,被封為龍虎將軍,後因岳飛父子風波亭遇害,他"痛哭幾日絕食而死"。人們以鼓龍鼓虎-長衫龍的舞蹈紀念這位苗族英雄,並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

藝術特色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谷撒村苗族自古以來崇拜龍,龍能呼風喚雨、龍能使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勤勞勇敢的苗族人民,每逢收穫季節,就用歌舞慶祝豐收、表達愛情,並把自己裝扮成龍的模樣,身穿黑色長衫,頭頂龍面斗角圖騰、插野雞翎,口戴髯口,拴紅色銀飾腰帶,手執粗長蘆笙管,自吹自跳。伴隨流暢的蘆笙鏇律,銀飾在陽光照耀下閃爍、發出悅耳的叮噹聲,《龍斗角》、《吐水》、《出洞》等舞蹈,韻味古樸、感情真摯、剛健柔韌,讓人讚不絕口。該舞伴奏樂器笙管粗長,聲音低沉渾厚,音樂節奏鮮明,舞蹈動作與音樂緊密結合為一體,和諧流暢,瀟灑大方,表現為苗族蘆笙舞的獨特風格。舞蹈分為三節,第一節表示群龍出現;第二節表示龍騰虎躍;第三節表示群龍搶寶。

表演形式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長衫龍這種苗族蘆笙舞過去僅在喪葬和祭寨神儀式中表演,現在則每逢重大節日集會、婚嫁、立房、跳月等傳統民族活動都要表演此舞。此舞用於喪葬時,於出殯隊伍的最前列表演;用於祭寨神時,則於陽曆二月初一這一天在殺牛祭祖踩場之際表演;用於立房時,往往在踩屋基時進行;用於跳月時,則多在正月初一至三十的"跳月場"活動中表演。 長衫龍苗族蘆笙舞為男子雙人舞、四人舞和群舞,舞者身著黑色大襟長衫、頭插2根野雞翎、頭頂龍面牛角圖騰、口戴髯口,拴紅色銀飾腰帶,手執蘆笙,自吹自跳,隨著流暢的蘆笙鏇律,舞著"龍斗角"、"龍吐水"、"龍出洞"、"龍飛膀子"、"蓮花"、"拜見"等動作。長衫龍苗族蘆笙舞的舞蹈風格"和諧迤麗、剛柔兼蓄、韻味古樸、感情真摯";舞姿矯若游龍、扇若驚鴻、上下穩活、剛健柔韌,人的擬龍化、龍的形象、龍的動態,體現一種深沉古樸的韻味。

舞蹈服裝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長衫龍舞蹈者的裝束有著非常的講究,從服裝及配飾都是為了摹擬“龍”而特有的裝扮。首先,身穿黑色長衫。黑色的長衫是主要是為了模擬傳說中龍的主體顏色,另外,據當地民眾說,在過去生產技術及其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主要穿著的布料都是自己織自己染,而布料的顏色就主要是以“黑色”為主。雖然後來苗族同胞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布料的顏色也是五彩斑斕,但傳統的舞蹈服裝顏色被保留下來。其次,頭插野雞翎。野雞翎是取其野雞尾巴上最珍貴、最漂亮的兩根羽毛作為裝飾,其代表龍的兩個龍角。選取野雞毛來源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相傳在二月初一谷撒寨封寨的那天,有一位鄰寨的姑娘,看中了谷撒寨跳蘆笙舞的一位小伙子,可是,封寨的那天按照寨規是不能讓陌生人和外族人進寨,於是,聰明美麗的姑娘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她把兩根野雞毛悄悄地請人帶進了谷撒寨,以表達對小伙子真切地愛意。小伙子看到野雞毛頓時明白了姑娘的心意,並將野雞毛插在頭上,歡快地跳起了蘆笙舞。後來,兩人結成美滿地姻緣,跳蘆笙的時候佩戴野雞毛的做法也一代代地流傳下來。再次,口戴鬃須。鬃須是代表了龍的鬍鬚,選用馬鬃來代替,因為馬鬃的質地較硬,以表現龍的剛健,且不容易損壞。最後,紅腰帶。

傳承意義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鼓龍鼓虎-長衫龍歷史悠久,舞蹈形式獨特,是一種具有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價值的民間舞蹈,具有廣泛的民眾性,舞蹈反映了苗族人民長期勞動中體現出的純樸、熱情和雄渾遒勁的性格和氣質,表達了他們心中的理想和希望。長衫龍苗族蘆笙舞相傳三百多年,具有廣泛的民眾性,舞蹈反映了苗族人民熱情質樸、雄渾遒勁的性格和氣質,表達了苗族同胞心中的理想和希望。但是,由於社會環境的改變,外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對苗寨多有影響和衝擊,現只有一個寨子不足三十人會跳鼓龍鼓虎-長衫龍舞蹈,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已處於嚴重的瀕危狀態,亟待保護。

榮譽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該舞1988年參加全國首屆鬥牛大賽開幕式演出,1991年參加中國西南藝術節開幕式演出,2002年8月參加中國都勻國際攝博會開幕式演出,均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2003年10月受第六屆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組委會邀請,作為貴州唯一原汁原味少數民族舞蹈表演團赴京參加北京市政府、國家旅遊局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國際旅遊文化節,向海內外同胞、外國藝術家、世界人民展示古老悠久的長衫龍苗族蘆笙歌舞,展示民族文化土、特、神、奇、絕,展示民族服飾的藝術,民族蘆笙舞的展演得到首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肯定和認可,贏得了國內外藝術家們的高度讚譽。

走向市場

鼓龍鼓虎-長衫龍鼓龍鼓虎-長衫龍

貴州省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關領導曾多次深入該鄉四寨村觀看並了解當地神秘的長衫龍舞蹈後指出,目前,當地黨委政府要緊緊抓住民族民間文化的典型性,深入挖掘、整理、提高、傳承“長衫龍蘆笙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當地四寨水庫、萬畝草場等有利資源結合起來,嘗試走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子,加快當地民眾脫貧致富的步伐。以此,貴定縣在民族文化發掘和弘揚揚上狠下功夫,決定以“文化在旅遊中找到錢,文化在旅遊中找到路”的思路,帶動全縣文化經濟健康發展。該縣宣傳、文化、民宗、文聯等相關部門企業文化藝人深入農村採風收集整理民族民間歌舞史料,結合貴定布依山歌底蘊深厚,調子豐富的優勢製作了民族山歌歌碟《貴定雲霧情》、《雲霧山布依山歌》,同時還在全縣各鄉鎮不定期舉行民族歌會,既極大地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又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