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奢崇儉

黜奢崇儉

黜奢崇儉,成語,意指革除奢華,崇尚儉僕。魏源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其“黜奢崇儉”思想反映了人們的消費狀況,繼承了前人的觀點,又提出了創新點。在當代繁雜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奢儉問題仍處於重要地位,對於如何構建和諧消費給予我們重要啟示。奢儉是中國經濟倫理思想史上常用的範疇,縱觀歷史,“黜奢崇儉”是中國古代消費的核心,是中國消費思想發展的主線,是解決現實問題的必要方法,也是社會生活的目標。魏源認為“儉”是美德,“黜奢崇儉”是美政,可以勵上,不可以勵下,可以訓貧,不可以規富。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黜奢崇儉黜奢崇儉
革除奢華,崇尚儉僕

成語出處

崇尚簡樸崇尚儉樸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七:“嘉慶某年,御製《觀龍舟詩》。命詞臣賡和。眾皆窘於水嬉嬉字韻,獨錢唐陳太史嵩慶句云:‘萬國魚龍呈曼衍,九重珠玉戒荒嬉。’蓋上方以‘黜奢崇儉論’示廷臣也。”

詞語辨析

示例

本無所謂奢儉,而妄生分別以為之名,又為之教曰~。★清·譚嗣同《仁學》二十

用法

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