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水利工程技術學校

黑龍江省水利工程技術學校

黑龍江省水利工程技術學校,是經省政府批准創建的,校址位於距哈爾濱53公里、經濟發達、全省十強縣的肇東市。目前,學校是集中專教育、技工教育、職工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於一體的全日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校幾十年來,為全省水利系統和其他行業培養了10000多名各級各類人才,他們中絕大多數已成為水利系統和其他行業的專家和技術骨幹,有的已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黑龍江省水利工程技術學校創建於1979年4月,坐落在距哈爾濱53公里、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肇東市。現有校園面積4萬平方米,校舍面積1.96萬平方米,教學樓3138平方米、學生宿舍樓3280平方米、培訓樓2949平方米、俱樂部1136平方米、實習工廠5000平方米,其它近4063平方米。該校建有電工電子實驗室、數控實驗室、水工建材實驗室、機械加工廠、鉗工車間、焊工車間、計算機中心、多媒體教室、閱覽室等教學設施。建校26年來,學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施素質教育,注重技能訓練,目前已為全省水利系統和其他行業培養了約7000多名畢業生,其中絕大多數已成為各行業的技術骨幹,有的已走上了領導崗位。

發展歷史

1990年2月,該校在技工學校的基礎上組建了省水利系統職工培訓中心;1999年1月水利部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第53號站在該校掛牌成立,承擔全省水利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任務;1999年4月更名為黑龍江省水利工程技術學校;2005年2月經省教育廳批准,將原黑龍江省水利工程學校併入黑龍江省水利工程技術學校,更名為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學校。該校是一所集中專教育、技工教育、職工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於一體的全日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校環境優雅整潔,教學設施和實習、實驗設備齊全,是省級花園式單位,地級文明單位標兵。2005年,“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專業被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名牌專業;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授予該校“黑龍江省學生、家長首選放心名優學校暨消費者滿意單位”稱號。

在26年的辦學實踐中,該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辦學理念與特色

招生特色:

學校黨委確立了“堅持標準,兌現承諾”的原則,堅持招生標準是搞好辦學的基礎條件,堅持不為增數而放寬標準,即:不招湊數生、不招人情生、不招空頭生。堅持講清承諾,兌現承諾,不唬人、不騙人、不坑人。通過聘請招生代理、邀請家長和學生來校考察、設立招生工作站、通過電視台、報紙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招生競爭力,走校企聯合、校校聯合之路,採用訂單式招生,使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在校期間就明確去向及工作性質,逐步實現獨立辦學,實現招生、培養、就業安置良性循環。

教學特色:

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施教”,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突出套用性、實踐性、先進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注重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相結合,教學內容改革與教學方法手段改革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不斷求實、創新、突出實踐性教學,強化技能訓練。學生畢業時不僅要通過理論考試,獲得畢業證書,還要通過職業技能鑑定考核,獲得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即獲得“雙證”,使學生畢業就能上崗操作,適應企業需要,具有競爭力。

管理特色:

對學生實行“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團結協作意識、文明禮貌意識、強體健魄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突出“三心”,即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習為中心,以服務為重心。以科學的質量管理模式保證該校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既成才,又成人。

深化改革提高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校黨委十分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施教”,突出實用性、技能性,強化教學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學生文化基礎現狀,提出了教材改革和教學方式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一是進行教材改革,堅持以實事求是為綱,以學生應知應會為目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刪繁就簡,讓學生學會弄懂各門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保證學生既學到了實用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又學會了做人的道理。二是進行教學方式改革,針對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的實際情況,在滿足專業課要求的基礎上減少文化基礎課,加大實習、實踐課,突出技能訓練,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實踐操作達到總學時(前兩年)的30%以上,確保學生學有一技之長。三是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向管理要質量。①健全教學管理機構,成立督導室。對教師的備課、授課、作業、輔導、考試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及時解決。②建立教學質量檢查評估制度。採取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領導和任課教師互相聽課,填寫對任課教師意見評價表等形式對每位授課教師進行量化考核。③實行聽課制度。不但主管校長、教務科長、學生科長聽課,而且,班子成員和中層幹部也要聽課,規定了每個人的聽課次數,定期檢查。④完善了學生上課出勤與教師考核掛鈎制度、教考分離制度,規範出題方式,嚴格考試紀律。⑤建立教師業務考核檔案。每周進行一次教師業務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⑥堅持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進行業務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⑦建立競爭機制。每學期初公布課程設定,提出授課標準和競聘條件,公開選聘授課教師。教師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競聘相應的課程,便於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對教師授課情況進行評價、反饋,對學生十分不滿意的教師可以調換崗位。教師即可以選擇班級和課程,學生也可以選擇任課教師,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強化學生管理

對學生實行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既教書又育人的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寓於各項活動之中,使一切管理工作有利於學生學習,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有利於陶冶學生情操。針對學生的年齡和思想文化素質狀況,一是樹立“嚴管思想”,實施“封閉式軍事化管理”。 新生入學後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軍訓,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思想道德、校規、校紀、校史等教育,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意識、團結互助精神和健康的體魄。每天進行三操訓練(早操、課間操、課後操),以班級目標管理為核心,以十項評比為重點,全面開展班級量化考核工作,目的是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服從意識;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吃苦耐勞、能打硬仗的堅強體魄。

樹立“服務意識”。

在日常管理中實行24小時跟蹤服務,班主任輪流住校,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生交朋友,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對學生的吃、住、學、娛樂都進行精心的安排和組織,達到學生滿意,家長放心。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組織學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青少年法制讀本》和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團員加入黨組織。在教師的正確教育和關心下,使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思想。

四是由團委牽頭,學生自編出版了《水苑採風》小報。利用板報、宣傳欄等陣地使學生了解當前形勢和國內外重大事件,宣傳學校黨委的重大舉措和學校的好人好事,樹立典型,弘揚正氣。

聘請幹警講《法制課》

使學生知法、懂法、做遵紀守法的學生。

舉辦文體活動,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使學生張揚個性,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增強服務意識

學校行政後勤部門樹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增強服務意識,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一是強化食堂管理,讓學生吃好。學生入學後集中就餐,10人一桌,午、晚餐每桌6個菜,定期改善一伙食,保證吃飽吃好。學校無償為食堂提供煤、水、電、氣等費用,食堂原則上成本核算,不允許盈利,並千方百計調劑飯菜品種,努力降低成本和價格,飯菜質量和服務質量明顯改善,使學生和家長普遍滿意。二是強化宿舍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8個人一個房間,桌、椅、櫃、被、褥、床單、床墊子、茶杯、暖瓶、拖鞋、臉盆等一應俱全,統一規格、統一擺放,實現了規範化、條理化。制定了學生宿舍管理辦法,每日堅持檢查評比,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三是搞好校園環境建設,校內甬道鋪設了步道板,安裝了路燈;修建了花池子,栽種了花草樹木,校容校貌煥然一新,為學生創造了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

建設教師隊伍

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是關鍵。學校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制定了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對教師的備課、授課、作業批改、成績評定;教學的監督、檢查、考核、評比都有明確要求,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結合中等職業學校的特點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需求,要求專兼職教師要在學歷和技能上實現雙達標,理論課教師均達到本科學歷,專業課教師至少獲得本專業工種的1至2個技術等級證書,向“雙師型”發展,並通過學校和個人雙向投資,採取進修、自學和內培等多種形式加強專業培訓,使教師一專多能;同時根據教學工作需要,面向社會選聘學歷較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教學第一線,增強教師隊伍的活力,加快專業知識的更新;採取各種措施保證專職教師隊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注重學科帶頭人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保證每個專業具有2名高級講師職稱以上的教師和一個學科帶頭人,使該校擁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專業精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為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搞好就業安置

學校採取校企聯合、校校聯合的形式,搞好就業安置。學生入學時就與學校簽定安置就業契約書,學生修滿規定的各門課程,經考試考核合格、並獲得畢業證書和技術等級證書的,保證100%安置就業。為了搞好就業安置,學校成立了就業指導辦公室,到發達城市的大中型企業考察了解用人情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就業崗位,與企業建立供求關係,使學生學用一致,發揮特長;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使學生了解企業需求和個人應具備的素質,真正體現了“好學生就業做好參謀,為企業用人做好顧問”這一就業服務理念。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後,免費跟蹤服務三年,因為畢業生上崗第一年,其扮演的角色和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需要學校的指導和幫助,以提高鞏固就業率;第二年,畢業生已基本適應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個別能力差的學生可能仍需學校出面協調關係,學校繼續跟蹤服務以保證就業滿意率;第三年,學生完全可以適應企業,獨立生存,自主創業了,學校通過有效的指導,可以全面提高畢業生的職務(技術)晉升率。“免費跟蹤服務三年”,被學生、家長譽為“信用保險”,解除了學生、家長的後顧之憂,已成為省水校的鮮明特色,贏得了廣大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發展前景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經過26年的風雨歷程,學校在改革中誕生,在改革中發展。校黨委提出了“抓機遇、搞特色;講信譽、創品牌;樹形象、建名校”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發展規劃和奮鬥目標,即在現有基礎上,堅持改革創新,走特色辦學之路,經過三年的努力,把學校建設成具有8個專業、3000人辦學規模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就業率達到95%以上,實現招生、培養、就業安置一體化,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領導下,省水利工程技術學校正以嶄新的風茂,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奮勇拼搏的精神,逐步走向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招生、教學、就業安置一體化良性發展的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