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烏裕爾河下游,,已無明顯河道,與葦塘湖泊連成一體,然後流入龍虎泡、連環湖、南山湖,最後消失於杜蒙草原。

基本信息

概述

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境內(部分地區位於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和林甸縣境內),面積21萬公頃,1979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7年晉升為國家級,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主要保護對象為丹頂鶴等珍禽及濕地生態系統。總面積2100.00平方公里。
扎龍自然保護區是全國較大的丹頂鶴等大型水禽和濕地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烏裕爾河在這裡地區處於閭尾狀態,河水漫溢,形成廣闊的以生長蘆葦為主的沼澤地帶。保護區內湖泊泡澤星羅棋布,水生、濕生植物廣泛分布,浮游生物、水棲昆蟲、軟體動物和蛙類、魚類大量繁殖,水禽的食物來源十分豐富。每年4月到6月為水禽繁殖期,這是親鳥採食時間長,有利於雛鳥的物質能量積累和發育生長。由於水面廣闊,沼澤淤泥軟陷,不利於漁獵生產和獸類活動,成為水禽的天然保護地和生活樂園。原始的自然景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是丹頂鶴等大型水禽的棲息繁衍的優越場所。

地理

扎龍自然保護區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齊齊哈爾市東南26km處,總面積2100.00km2。
扎龍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經124°00'-124°30',北緯46°55'-47°35',地處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外圍的櫟林草原地區,橫跨二區四縣,為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扎龍濕地是嫩江支流烏裕爾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弱鹼性淡水沼澤區,由許多小型淺水湖泊和廣闊的草甸、草原組成。沼澤地最大水深0.75米,湖泊最大水深達5米。

自然環境

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湖位於烏裕爾河下游齊齊哈爾市與大慶市林甸縣和杜爾伯特縣境內。有齊扎公路直通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局建在保護區的中部偏西,西與扎龍村為鄰,南與吐木柯村隔湖相望,北與石家店村一湖之隔,東同狐狸芯一水之隔。幾個小島上有居民居住。年平均溫度3.9℃,年平均降水量402.7毫米,主要任務是濕地保護。

扎龍屬濕地生態保護區,是烏裕爾河河水漫溢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弱鹼性淡水沼澤區,由許多小型淺水湖泊和廣闊的草甸、草原組成。沼澤地最大水深0.75m,湖泊最大水深達5m,該區生息繁衍的魚類有46種,昆蟲類達277種,鳥類260種,獸類21種。其中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閨秀鶴、白鶴和灰鶴均為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動物。每年4-5月份200餘只丹頂鶴來此處棲息繁衍,白鶴數量近1000隻,來此棲息逗留後繼續北遷至俄羅斯,為遷徙性停息鳥。扎龍自然保護區設有保護區管理局,建在保護區的中部偏西,主要任務是濕地保護水禽、鶴類科研繁育。幾個小島上有居民居住。

資源條件

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本區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同緯度地區景觀最原始、物種最豐富的濕地自然綜合體。嫩江支流烏裕河到此失去河道,漫溢成大片沼澤,葦叢茂密、魚蝦叢多,是水禽理想的棲息地。

區內各種植物區系的交錯地帶,雖然植物種類、類型貧乏,但成分複雜。據調查,區內具有高等植物468種,隸屬於67科,草本植物占絕大多數。本區無特有種,除世界種及大陸廣泛分布種外,蒙古植物區系成分占15.2%;達烏里植物區系成分占14.5%;滿洲植物區系成分占12.7%;華北植物區系占4.1%。根據扎龍地區植被的建群種、地形地勢、水分條件、群落的結構與外貌、土壤種類等生物與非生物因子,可將該區植被分為4個類型。

保護區有魚類46種,隸屬於9科。兩棲類、爬行類相對貧乏,兩棲類有四科六種,分別為極北鯢、大蟾蜍、花背蟾蜍、無斑雨蛙、黑斑蛙、黑龍江林蛙;爬行類有鱉和麻蜥兩種。獸類21種,隸屬5目9科。昆蟲類277種,隸屬於11目65科。鳥類約260種,隸屬17目48科。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35種,最為著名的是鶴類,全世界有15種,中國有9種,本區就有丹頂鶴、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蓑羽鶴6種,不愧為獨步世界的“鶴鄉”。其中四種為繁殖鳥,全世界現存丹頂鶴2000隻,本區即有346隻的繁殖種群,占全世界丹頂鶴總數的17.3%,現已列入全球瀕危種類。白枕鶴有34隻,灰鶴1986年第一次發現巢,蓑羽鶴有50多隻。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35種,一級有丹頂鶴白枕鶴白琵鷺等。沼澤邊緣和臨近農田常見到大鴇。除豐富的鳥資源外,還有20種獸類,包括狼、赤狐、狍、獾和黃羊等;兩棲類四種,有中國林蛙、黑斜線蛙、列斑雨蛙、花嘴蟾蜍;爬行動物有3種,包括蜥蜴、淡水龜等;水生魚類40種,鯽魚最為豐富。

扎龍自然保護區內蘆葦沼澤廣袤遼遠,湖泊星羅棋布,葦草肥美,魚蝦豐盛,環境幽靜,風光綺麗,是鳥類繁衍的“天堂”,也是使人流連忘返的“樂園”。
1、榆樹崗,觀鳥者可以接待處聽情況介紹,看有關扎龍自然保護區和鶴的錄象電影,登望鶴樓遠眺鶴類等水禽賴以棲息繁殖的濕地景觀,及參觀展覽廳和鶴類馴養繁殖場;

2、龍泡子(扎龍南湖)大泡子(扎龍北湖)、西溝子(系自然河道)和扎龍養魚池,觀鳥者可以明水水面觀察到眾多的雁鴨類、秧雞類、鷗類等游禽及在近水草甸棲息的小涉禽

3、九間房、大場子,為蘆草沼澤景觀,觀鳥者可以觀賞到類、䴉類的群巢區和鶴、等涉禽及沼澤猛禽;

4、土木克西崗,可看到大量農田居民區鳥類;

5、扎龍苗圃及其毗鄰草甸草原,可觀察到林棲鳥類和草原曠野鳥類及大鴇、蓑羽鶴等。在“扎龍湖觀鳥旅遊區”里,遊客可觀保護區和鶴的錄象電影,登樓憑眺濕地景觀,參觀養殖場,在苗圃和林場內,可觀察到林棲鳥類和草原曠野鳥。
扎龍自然保護區以鶴著稱於世,全世界共有15種鶴,此區即占有6種,它們是丹頂鶴白頭鶴白枕鶴蓑羽鶴白鶴灰鶴。丹頂鶴又稱仙鶴,是十分珍貴的名禽,此區現有500多隻,約占全世界丹頂鶴總數的四分之一,所以,稱此區是丹頂鶴的故鄉也不為過。此區的野生珍禽,除鶴以外,還有大天鵝、小天鵝、大白鷺、草鷺、白鸛等,真可謂野生珍禽的王國。

丹頂鶴繁殖地

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作為中國最大的丹頂鶴人工飼養繁育基地,位於齊齊哈爾市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年來已累計繁育丹頂鶴近700隻。
扎龍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野生遷徙丹頂鶴繁殖棲息地,每年來扎龍自然保護區繁殖棲息的野生遷徙丹頂鶴達300至400隻,約占野生遷徙丹頂鶴的30%。
扎龍自然保護區現有人工繁育馴化的丹頂鶴、大雁天鵝等禽類12種280多隻,其中人工飼養丹頂鶴達227隻。

管理概況

1、成立時間:
1976年由省林業廳開始籌建,1979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龍江省扎龍自然保護區並成立扎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1987年4月國務院批准扎龍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中國加入《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扎龍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管轄權:區域管轄權歸齊齊哈爾市政府、大慶市政府。
功能管轄權歸國家林業局。
管轄上級為黑龍江省林業廳。
3、管理機構: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設資源保護管理科、科研宣傳科、辦公室等管理機構,三個事業單位包括扎龍鶴類研究所、扎龍鶴類飼養場、扎龍旅遊服務社。
4、土地(包括水)利用現狀
扎龍保護區範圍涉及14個鄉鎮、56個村屯及10餘個國有農牧漁葦企事業單位,人口約29000餘人,核心區內有10個自然屯,人口約3800人。
(a)在保護區內:
土地:除了少量鹽鹼荒地外,土地普遍被當地居民利用,耕種、收割葦草、畜牧業。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實驗區和外圍區。
水:扎龍濕地來水主要依賴,主要用於育葦、農業灌溉、漁業、水產養殖。
(b)在周邊/流域內:
烏裕爾河雙陽河流域內人口為236.2萬人。
土地:烏雙流域中上游地區土地利用以耕地為主,約占中上游地區總面積的50%左右,其次為林地和草原,下游平原地區以草原為主,約占平原面積的40%左右,其次為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積。
水:烏雙流域內共有大型水庫2座,分別為烏裕爾河幹流下游以灌溉為主的東升水庫,總庫容1.5×108m3,雙陽河中游以防洪為主的雙陽河水庫,總庫容2.98×108m3;中型水庫8座,均位於支流,以城鎮供水及灌溉為主;小型水庫49座,均以農業灌溉為主。烏裕爾河幹流兩岸現有灌區9處,設計灌溉面積23.83萬畝,現狀實灌水田面積僅6.34萬畝;雙陽河幹流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33萬畝,現狀實灌面積0.31萬畝。
5、影響生態特徵的不利因:
水資源短缺:多年來乾旱,烏裕爾河及雙陽河來水量明顯減少。
水污染嚴重:污染物為總氮、總磷、BOD5等,來自上游的工業廢水。
水利工程較多:扎龍保護區內外有許多水利工程,使扎龍濕地生境碎裂。
過度捕魚:保護區內居民過度捕魚,使魚類資源面臨枯竭。
6、採取的保護措施:(1)制定了《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計畫》。
(2)在保護區內禁止狩獵,並規定每年5~6月為禁漁期。
(3)在保護區和周邊地區設立永久性宣傳牌,號召保護濕地和鳥類。
(4)與當地社區建立了社區共管委員會。
(5)在保護區內建立了保護站。
7、建議的但尚未實施的保護措施:
(1)建立扎龍保護區長效補水機制。
(2)將扎龍保護區核心區內居民遷出。
(3)制定《扎龍保護區管理條例》。
(4)制定《扎龍保護區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總體規劃》。
(5)成立丹頂鶴保護基金會。
8、科研現狀及設施:
(1)科研現狀:自建區以來,承擔並完成了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發表科研論文40餘篇;目前正在承擔《亞洲白鶴及其他國際重要濕地遷徙水鳥遷徙通道與重要濕地的保護》項目(簡稱白鶴GEF項目)、中國-歐盟小項目便捷基金資助的扎龍保護區環境教育項目及《松嫩平原洪水資源利用與濕地生態環境管理的研究》等研究項目。
(2)科研設施:扎龍保護區科研設施缺乏,目前只有7架高望遠鏡、5部手持GPS、1個攝像機、2個照相機等設備。
9、保護教育現狀:
多年以來,保護區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和《自然保護區條例》,每年的“愛鳥周”和“國際濕地日”都藉助報紙電台開闢專題、專欄節目,出動宣傳車深入街頭和保護區附近的社區,散發傳單、張貼標語、辦宣傳欄等,並在保護區內樹立標語牌、發放宣傳品、放映愛鳥護鳥電影、召開座談會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保護區還開展了多次科普宣傳活動,如“中國大學生綠色營”、“全國少兒手拉手地球村”等夏令活動,參加科普活動的青少年有2萬人次。
10、建設現狀
保護區重視在不破壞珍禽棲息地的條件下,發展生態旅遊。1982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在保護區西部邊緣,以局址為中心,開闢了中國第一個觀鳥旅遊區,旅遊區南北長8km,東西寬9km,總面積約10000hm2,區內設定了3條短途觀鳥路線,供科研觀鳥之用。省、市政府先後投資300多萬元,用於景區景點建設。近幾年,平均每年有約8萬人到扎龍保護區旅遊。

旅遊資源

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自然保護區中的"扎龍湖觀鳥旅遊區"長8公里,寬9公里,面積1550公頃。其中,榆樹崗,觀鳥者可以接待處聽情況介紹,看有關扎龍自然保護區和鶴的錄象電影,登望鶴樓遠眺鶴類等水禽賴以棲息繁殖的濕地景觀,及參觀展覽廳和鶴類馴養繁殖場;龍泡子(扎龍南湖)大泡子(扎龍北湖)、西溝子(系自然河道)和扎龍養魚池,觀鳥者可以明水水面觀察到眾多的雁鴨類、秧雞類、鷗類等游禽及在近水草甸棲息的小涉禽;九間房、大場子,為蘆草沼澤景觀,觀鳥者可以觀賞到鷺類、䴉類的群巢區和鶴、鸛等涉禽及沼澤猛禽;土木克西崗,可看到大量農田居民區鳥類;扎龍苗圃及其毗鄰草甸草原,可觀察到林棲鳥類和草原曠野鳥類及大鴇、蓑羽鶴等。
在"扎龍湖觀鳥旅遊區"里,遊客可觀保護區和鶴的錄象電影,登樓憑眺濕地景觀,參觀養殖場,在苗圃和林場內,可觀察到林棲鳥類和草原曠野鳥。

扎龍自然保護區地域遼闊、生態原始、鳥類眾多、交通方便,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科研中心。觀鳥的最佳季節是五月至七月份。冬季也可以在冰湖雪地上觀賞馴鶴。

小貼士

交通線路

可在齊齊哈爾第一百貨商場乘公共汽車前往,每天早中晚各一班,車程1小時,往返車票10元。另外,在旅遊旺季,火車站也有專列直達景區。如果租車的話,150元/半天,車程1小時不到。
保護區範圍大,不可能遍游,遊客只需在區管理局四周一游,即可一窺全貌。
新開通了從市區到保護區的專線車(經停火車站等),約半小時一班,往返票價15元。從火車站發往保護區的第一班車為早上8:30,由保護區返回的最後一班車為下午3點半左右。

門票價格

門票:旺季30元,淡季20元。開放時間:8:00-16:00。

導遊

鶴倚城為生,城以鶴而榮。為宣傳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把每年的8月1日(建城紀念日)定為觀鶴節。這是集經貿、旅遊、文藝、體育大成的大型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

看點

每年4-5月或8-9月份,約有二三百種野生珍禽雲集於此,遮天蔽地,蔚為壯觀,每當此時,是遊覽扎龍自然保護區的最佳季節。
在這裡,給喜歡攝影的朋友提個醒,由於北大荒十分開闊,在攝影器材方面,最好選用大機器,大廣角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有6*7或360度相機。但如果想拍攝野生動物,那就必須用135相機了,最好有400毫米以上的鏡頭。冬季最好用機械快門相機,如尼康FM-2等,由於室外溫度很低,用完相機後馬上放入懷中,這樣快門就不至於失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