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短腳鵯

黑短腳鵯

黑短腳鵯全長約20cm。頭頸黑色或白色(因亞種而異),其餘體羽黑色,嘴和腳紅色。棲息于海拔500~3000m的山林喬木上,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垂直遷移現象,繁殖期成對活動與常綠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冬季常集大群,活動於低海拔地區。取食植物果實和昆蟲。繁殖於4~7月,築巢於高大樹木的水平枝上,每窩產卵3~4枚,卵粉紅色,有褐色斑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黑短腳鵯黑短腳鵯

中文名:黑短腳鵯

拉丁名:Hypsipetes leucocepalus

英文名:Black Bulbul

物種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雀形目->->->鵯科->->短腳鵯屬

遷徙: 主要為留鳥,部分在長江以北地區繁殖的種群為夏候鳥,冬季遷到南方越冬

科學分類

中文學名:黑短腳鵯

拉丁學名:Hypsipetesleucocepalus

別稱:BlackBulbul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科:鵯科

屬:短腳鵯屬

生活環境

冬季主要棲息在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樹林中,夏季可上到海拔1000-2000m,有的地方(如雲南玉龍山)甚至進到海拔2500-3000m的中高山地帶,垂直遷徙現象極明顯。通常生活在次生林、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其林緣地帶,冬季有時也出現在疏林荒坡、路邊或地頭樹上。

黑短腳鵯黑短腳鵯

分布

國外分布: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至陝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東至江蘇、浙江、福建、台灣等東南沿海各省,南至廣西、廣東、海南島,西至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東南部。

黑短腳鵯黑短腳鵯

食性

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屬雜食性。動物性食物主要有蜂、天牛、象甲、甲蟲、蝗蟲、螞蟻、蝽象等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主要為漿果、榕樹果、烏桕種子等。

黑短腳鵯黑短腳鵯

習性

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大群,特別是冬季,集群有時達100隻以上,偶爾也見和黃臀鵯混群。性活潑,常在樹冠上來回不停地飛翔,有時也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站於枝頭。偶爾也見棲立於電線上,很少到地上活動。善鳴叫,有時站在樹頂梢鳴叫,有時成群邊飛邊鳴,鳴聲粗厲,單調而多變,顯得較為嘈雜。

繁殖

繁殖期4-7月。營巢于山地森林中樹上,巢多置於喬木樹水平枝上,距地高15-18m。巢呈杯狀,主要由細枝、枯草、樹皮、樹葉、苔蘚等植物材料構成,內墊有松針和細草莖葉,巢外還有蛛網。每窩產卵2-4枚,卵呈卵圓形,卵的顏色變化較大,從白色、淡紅色到粉紅色,被有紫色、褐色或紅褐色斑點。

經濟用途

性雜食,但主要吃野果、而這些野果對人類沒有什麼經濟意義,也吃農林害蟲,給人類帶來一定好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